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一
圍繞追隨美國“規模部署IPv6”,還是支持自主研發和推廣IPV9,我國網絡空間信息領域業界長期爭執不休。
爭執的焦點,一是主權原則(戰略方向),即我國要不要創建、如何創建不受制于人的主權公眾網絡,中國網絡空間信息領域的基礎是建立在美國因特網的框架內,還是必須打造中國自主可控的主權網絡體系結構?二是技術抉擇(策略導向),即僅僅因為域名地址不足不惜“以安全換主權”,還是釜底抽薪、徹底解決域名地址及其系統解析能力等關鍵技術并完全掌握在中國自己手里?
2017年9月13日,美國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公布了新的“IPv10草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10)”,并說明,因特網協議的IPv10版本是允許IPv4主機與IPv6主機進行通信,反之亦然。顯然,IPv6與IPv4之間存在的互不操作性(俗稱“兼容”性),是IPv6草案歷時近19年久攻不下的難點、關鍵和要害,迫使IETF不能不另辟IPv10版本專項攻關。從2016年12月20日至2018年2月5日,IETF連續發布、修改了11次“IPv10草案”,專注、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IPv10文檔英文參考:This document specifies version 10 of the Internet Protocol(IPv10), a solution that allows IPv4-only hosts to communicate with IPv6-only hosts and vice versa.
很有意思的是,為什么不是IPv9,卻直接就是IPv10?而且:
2017年7月14日,IETF剛剛發布了正式的“IPv6技術規范”(RFC 8200),廢棄了1998年12月發布的歷時近19年實驗推進的RFC 2460“IPv6技術規范(草案)”,并特別在終版標準摘要(Abstract)中說明,刪除了“下一代互聯網協議IPng”(過去為修訂IPv6提出的概念性名稱)。
此后僅兩個月,IETF又一次公布了因特網協議新的IPv10版本,并明確闡明,目的在于解決IPv4與IPv6相互之間的通信問題。也就是告白于天下,任何“規模部署IPv6”的大舉之措,都不能不首先正視、面對和重點解決IPv6與IPv4的互不操作性(互不兼容),否則,必將重蹈耗費巨大人力、財力、物力持續19年推進IPv6仍難以替代IPv4的覆轍。
這其中有什么巧合、契合、吻合或撮合之玄機嗎?
二
國內外網絡空間信息領域業界都有人說,IPv10就是個(非正式的)“草案”、一個(想入非非的)“遐想”、一個(科技界的)“笑話”。這些說法似曾相識。
十多年前,在新華社宣布中國自主研發IPV9的消息后,沈陽、方舟子等一些頗具親美色彩的術士,在國內網絡上不斷譏諷中國人自主研發的IPV9是“愚人節笑話”、斥責主要發明人謝建平是“網絡周老虎”,一時甚囂塵上。
2014年12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2014)朝民初字第06443號判決書一審認定,沈陽等“被告之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被告應當就其侵權行為對原告進行賠禮道歉和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2015年7月20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5)三中民終字第08222號終審判決,“沈陽的上訴主張缺乏事實及法理依據,原審定事實及援引法律均無不當,應予維持。”
很有意思的是,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2018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開“中國IPv6產業發展研討會”不久,沈陽等人又活躍起來。“研討會”某些參與者和沈陽等人,在罔顧事實為“規模部署IPv6”牽強辯解的同時,蓄意指責IPV9是“投機行為”,主張“科技打假”。他們閉口不談IETF發布的IPv10是真是假,刻意掩飾IETF發布IPv10(即便是草案)的事實,刻意回避IPv10版本與IPv6版本(草案存在并推進近19年)、IPv4版本(目前全球因特網協議實施和應用的主流)之間的關聯。
實際上,IETF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因特網協議第9版(IPv9)的設想,并于1994年10月第一次分配了IPv9版本號,1995年5月單方面關閉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合作研究機構TUBA,方才放棄了有組織的IPv9研究。
2001年9月,中國原信息產業部科技司決定成立“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信科函〔2001〕96號通知),“制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PV9協議中的IPV9報頭和IPV9地址和基于IPV9協議的數字域名等技術標準”。這是中國深入進行IPV9研究的重大標志性事件。“V”字母的大小寫不同,表明中國的IPV9研究不是繼承美國IETF放棄的IPv9版本,而是中國自主推動的不受制于人(美國)的創新研究。
2008年1月,中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提交動議,強調中國研究的IPV9技術和對等鑒別機制對促進未來網絡的標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011年,美國聯邦專利與商標局正式發布和授予謝建平等基于IPV9研究的成果“采用全數字編碼為計算機分配地址的方法”專利證書。這表明美國政府依法認定與承認中國IPV9研究成果的合法性、創造性與科學性。
2014年,在ISO/IEC舉行的基于中國動議形成的未來網絡技術思想文獻TR 29181-2《命名與尋址》、TR 29181-5《安全》的兩輪PDTR正式投票中,美國作為國家成員體都投了贊成票。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4〕46號文件確認,ISO/IEC正式發布的引領未來網絡國際標準發展理念和思路的指導性文件《命名與尋址》(ISO/IEC TR 29181-2)和《安全》(ISO/IEC TR 29181-5),是由中國專家主導,中國擁有核心知識產權。
如此,IETF若再推出因特網的IPv9協議版本,擺明了將侵犯中國自主研發IPV9的知識產權。IETF放棄的IPv9,中國自主研發的IPV9,都與美國無緣。IETF只能推出因特網協議第10版IPv10。
遐想是沒有框架的聯想,超越現實境界的假設之想。“想入非非”即便不成熟,也還是一種認識。科學研究中的假想、假說常見,往往都是有助于科學實驗、社會實踐的理想、夢想、預想之想。
毛澤東深刻論述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科學過程和真理意義,深入淺出地指出,“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毛澤東的《實踐論》,今天仍然是指導我們“從實踐中來、回到實踐中去”的理論基礎、政治方向和科學工具。
三
ISO/IEC的TR 29181 報告對未來網絡的定義是:
英文:The FN is the network of the future which is made on clean-slate design approach as well as incremental design approach. It should provide futuristic capabilities and services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network including the Internet.
中(譯)文:未來網絡(FN)是用推倒重來以及增量設計方法完全重新設計的未來網絡。它應該超越當前的網絡包括因特網的局限性提供未來的能力和服務。
嚴格地說,IPv4、IPv6、IPv10和中國自主研發的IPV9,都還屬于因特網的框架。例如,IP協議還都是植根于、依附于、局限于TCP/UDP的傳輸層架構,是TCP/UDP協議族其中的一個協議棧。僅僅改變地址編碼的長度或架構的某一部分,并不能真正實現自主可控、不受制于人,不能算是構成了“下一代”、“新一代”或“未來”網絡。
沈陽等人貶損IPV9之時,IPv4、IPv6、IPv10實際上也都被其埋汰了。而由于IPV9的某些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受到國際最權威的標準化組織ISO/IEC的肯定、美國也不得不投了贊成票,對于大多數國家和業界人士來說,倒顯得IPV9更具有國際包容性,更加得道多助。美國的網絡霸權更加不得人心。
因特網的實際操控者美國政府和軍方,基于“美國利益至上”、“一網天下”的網絡空間戰略和立場推進因特網技術演進,向來原則底線不變、戰略方向明確、策略路線清楚。
伴隨著推進1998年12月發布的RFC 2460“IPv6技術規范(草案)”的19年歷程,IETF自1999年就提出了因特網DNS域名系統的擴展機制(EDNS)。
最初的IPv10草案提出之前,2016年3月,美國國家通信與信息管理局(NTIA)、因特網域名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和全球提供智能信息基礎設施服務的企業威爾信(Verisign),聯手完成了因特網“域名根區密鑰(KSK,密鑰簽名密鑰)更換計劃”。第11次IPv10草案修訂之后,2018年5月,因特網全球各區域管理機構(RIR)官方宣布,2019年2月1日為“DNS執行日”(DNS Flag Day)。2018年10月12日,ICANN主導實施了因特網歷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域名根區密鑰(KSK)翻轉,并宣布以后每年都要進行翻轉。隸屬ICANN的亞太地區網絡信息中心(APNIC)聲明:
“我們希望所有DNSSEC(DNS安全擴展)權威服務器的運營商能夠順利地更新其DNS系統軟件,并無縫過渡到下一個30年的DNS時代。”
美國針對世界各國出于主權和安全考慮對因特網防御性的技術改良、改革和創新,完成了強力操控因特網的DNSSEC(DNS安全擴展)第一次行動計劃。客觀上,又更加刺激和促進了各主權國家和業界加快擺脫、制衡因特網霸權的努力。2019年,俄羅斯完成國家斷網測試,以及圍繞制裁伊朗,歐盟支持十多個主要國家加入INSTEX主權貨幣結算系統,與美國控制的SWIFT美元結算系統分庭抗禮,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因特網已經進入了DNS新時代(30年),中國打造不受制于人的主權公眾網絡,究竟應當如何奮起直追?彎道超車?迎頭趕上?跨越超前?不妨來一場全黨、全民、全國大討論。
四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特別是由于網絡空間信息領域的話語權及話語權體系,中國基本不掌握、不具備、不由自主,境內外、國內外的信息來源、披露與獲取不對稱、不及時、不準確、不匹配,加上無法回避的“新一代漢奸之害”,我們思想上政治上的妥協、軟弱、搖擺、松懈和誤判,令我們喪失了太多的“不受制于人”的主權創新、創業、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網絡空間輝煌的良機。
近些年,北京交通大學張宏科教授創建了“標識網絡理論體系”及相關機制,在克制因特網設計弊端方面有所建樹。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蔣文保教授提出的STiP新型可信網絡,開創性地提出一種去中心化域名系統的技術方案。
我國研究人員已經著手重新審視和定義現實事物對象的名稱代碼規范,力求在基本不改變現有基礎設施和關鍵技術的原則下,面向網絡空間信息領域重新定義、設計事物的名稱信息代碼結構,形成廣義事物名稱代碼編碼方案(Universal Code,簡稱“廣碼”)。“廣碼”將真正有利于、有助于物聯(連)網(Object networks或Content networking,不是Internet of Things)的構成、推廣和應用。
大力支持我國網絡空間信息領域的創新科研,給與我國網絡空間自主創新與“規模部署IPv6”同等的政策、地位、條件和實踐環境,鼓勵我國自主創新科研成果(如IPV9、標識網絡、STiP可信網絡、“廣碼”等)融合實驗、驗證和應用,喚醒、激活我國網絡空間信息領域自主創新、自主創建不受制于人的主權公眾網絡的燦爛春天,是全國黨政軍民學、工農商學兵的普遍心聲。
(2020年1月8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