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于1866年,是國際上歷史悠久的航空航天專業組織,該學會設立年度獎項,旨在表彰世界范圍內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團隊和個人。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率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代表,受邀參加了此次頒獎典禮。吳偉仁代表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向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獎項委員會表示感謝,并歡迎更多國家或組織與中國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助力人類太空探索與科學發現。
據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分別結束月夜休眠期,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恢復月面工作,進入第十二個月晝工作期。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時長已超過300天,遠遠超出設計壽命;“玉兔二號”巡視器克服月背復雜地形等障礙,行駛里程也已超過300米,實現了“雙三百”的突破。
在新的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搭載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等科學載荷將繼續對月表環境開展科學探測工作;巡視器將繼續按照規劃路線行駛,搭載的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科學載荷也將在不同探測點進行科學探測。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在2018年發射并部署在地-月拉格朗日2點的“鵲橋”號中繼星支持下,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分別開展了就位探測和巡視勘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學發現成果,并在《Nature》等國內外學術期刊陸續發表20余篇論文。
根據搭載科學載荷所取得的數據,科研團隊重構了嫦娥四號月球背面下降軌跡,對著陸點進行了精確定位;獲取了著陸區形貌、構造、成分等地質信息,發現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等礦物組分為主的巖石,并對其來源作出初步判斷,對揭示艾特肯盆地地質演化乃至月殼早期演化歷史、月球深部物質結構及形成機理等科學問題具有重要價值;另外,在中性原子、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及低頻射電頻譜等領域獲取了大量數據,并取得了初步分析結果。
嫦娥四號任務是中國始終堅持和平探索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一次成功實踐。中國國家航天局將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轉自“新華視點微博、國家航天局”)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