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祖國的邊海防,遼闊而綿長,既有著奇光異彩的地形地貌,也有著珍稀亮眼的動物植物,既有著物華天寶的神奇,也有著蒼海大漠的悲涼,而邊防戰(zhàn)士衛(wèi)疆的身影,更讓遙遠的邊疆發(fā)生著無數(shù)趣事。老兵遜敬同志回憶當(dāng)年,寫下了自己親歷的《戍邊拾趣》系列文字,帶給我們一個個真實生動而妙趣橫生的故事,更是意味深長。特此授權(quán)連載,以饗讀者。
繩拉的鍋灶
——《戍邊拾趣》之十三
初夏,我到團集訓(xùn)隊參加集訓(xùn)。一天,團長朱琦來到隊里,馬忠誠隊長已帶著十幾位同志在那里迎接。馬隊長通知要我也到場。團長遞給我?guī)妆揪€裝書說:“我們的右邊橫亙著巴丹吉林沙漠,這里,還有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缺乏詳圖,敵軍能不能通過這片沙漠穿插過來?我們沒有勘察過。因此,要組織個小分隊進去看看,現(xiàn)在能找到的資料,就是這些地方志和古人的記載,書中都是文言文,不好懂,聽說你的古文功底可以,所以,你也加入小分隊!”我表示堅決完成任務(wù)!小分隊是馬隊長帶領(lǐng),臨行前團長動員說:巴丹吉林沙漠,面積達4.92萬平方公里,有許多從未有人去過的地方。我國境內(nèi)一些通敵人員,常以這里為掩護,伺機越境,那敵軍偵查分隊會不會通過這里過來?敵軍大部隊有無從這里過來的可能?都亟需弄清!祝你們勝利完成任務(wù)!之后,給小分隊每人配了兩壺水,幾峰駱駝背著糧油鍋盆和幾囊水,一起上路了。隨著歡快的歌聲,我們一個上午就深入沙漠近二十華里,放眼四望,到處是波浪般的沙海和綿延無盡的沙丘,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蔚為壯觀。該做午飯了。大家從駱駝上卸下行軍鍋和壓縮餅干,找來一些干枯的駱駝刺和紅柳枝,想燒點水喝。我和炊事員等迅速取出行軍鍬開挖鍋灶,但是松軟的黃沙,鏟出一鍬,周圍的沙馬上流下,挖出多少,流下來多少,鍋灶根本挖不成。大家想揀些大石頭來支鍋,可是,茫茫四周,黃沙連著黃沙,連塊鵝卵石也找不到,怎么辦?我建議解開背包,用兩根背包繩拴在行軍鍋的兩個耳朵上,由兩個戰(zhàn)士從兩邊分別把鍋拉起來,鍋底下有了空隙,火就燒了起來。于是,我們密切分工,找柴的像大海撈針般地四周尋找能燃燒的雜草或駱駝刺枝;燒火的同志小心翼翼地向灶內(nèi)添柴;兩個拉繩的戰(zhàn)士用力拉著繩子,忍耐著頭頂?shù)尿滉柋窈托厍暗脑罨鹬丝尽0脲佀K于開鍋,大家每人盛上半碗,掏出壓縮餅干吃著、喝著,盡管呼呼的風(fēng)聲而揚起的飛沙,不一會就落滿我們的瓷缸,但是所有困難都掩蓋不住我們創(chuàng)造新灶法的喜悅!
千里大漠盡黃沙,
難尋石塊如拳大。
野營鍋灶難支起,
只好兩人用繩拉!
【相關(guān)閱讀】
遜敬:漁歌的智慧——《戍邊拾趣》之一
遜敬:先穿哪一件的學(xué)問——《戍邊拾趣》之二
遜敬:抱薪入海的爭議——《戍邊拾趣》之三
遜敬:飛躍百丈峽——《戍邊拾趣》之四
遜敬:風(fēng)沙千里進大漠——《戍邊拾趣》之五
遜敬:大漠迷路——《戍邊拾趣》之六
遜敬:迷人的氣浪——《戍邊拾趣》之七
遜敬:帶核的導(dǎo)彈——《戍邊拾趣》之八
遜敬:罕見的團魚——《戍邊拾趣》之九
遜敬:守株待雞——《戍邊拾趣》之十
遜敬:初識肉叢蓉——《戍邊拾趣》之十一
遜敬:投懷的黃羊——《戍邊拾趣》之十二
(未完待續(xù);來源:昆侖策網(wǎng)【原創(chuàng)】修訂稿,作者授權(quán)首發(fā))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wù)機構(gòu),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zé),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yīng)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