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編者按】祖國的邊海防,遼闊而綿長,既有著奇光異彩的地形地貌,也有著珍稀亮眼的動物植物,既有著物華天寶的神奇,也有著蒼海大漠的悲涼,而邊防戰士衛疆的身影,更讓遙遠的邊疆發生著無數趣事。老兵遜敬同志回憶當年,寫下了自己親歷的《戍邊拾趣》系列文字,帶給我們一個個真實生動而妙趣橫生的故事,更是意味深長。特此授權連載,以饗讀者。
罕見的團魚
——《戍邊拾趣》之九
深冬,連隊派我到團集訓隊參加集訓。一天晚餐后,我們剛放下飯碗,邊防突然響起幾顆信號彈,紅綠的顏色劃破夜空,打破了戈壁的沉寂。
“有敵特入境!”集訓隊響起了緊急集合號。馬隊長傳達上級命令:“迅速前往,展開搜索!”集訓隊以急行軍速度趕到邊界,邊防團的部隊早已到達,經過分工,一齊展開拉網式搜索。頓時,戈壁灘上,小溝坎里,駱駝刺叢下,手電筒、探照燈的光柱,交相輝映,指戰員們一片地帶、一片地帶的搜索。隆冬的寒夜,朔風呼嘯,邊疆的氣溫下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大風吹到臉上身上,徹骨的寒冷,口中呼出的熱氣,瞬間在帽檐邊上凝成一層白霜。大家顧不上搓搓手、跺跺腳,只是悄無聲息地睜大雙眼,細細地尋找著每個可疑線索。黑夜中只是偶爾聽到指戰員槍刺的撞擊聲。這不由使人想起唐朝岑參的詩句:“夜間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天漸漸亮了,前邊傳來消息:“發現敵軍遺棄的軍備物資!”喜悅的歡呼聲隨著寒風飛沙,迅速傳遍了搜索的隊伍。經過分析,認為越界的敵人已經返回,各部隊帶回。
追擊了一夜路程,距離營區已經很遠,狂風揚著飛沙,也使人方向難辨。我們整好隊伍,估摸著向南的方向前進。太陽慢慢升高,很快就是上午十點了,大家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嗓子更是干渴得冒煙。“昨晚忘記帶點糧水了,這返回的路程還遠著呢,能找到點吃的或喝的就好了!”馬隊長有點愧疚地說。
就在這時,發現我們已走到弱水河灘。大家立即興奮起來:我們可以在河里找點水喝!但誰知道,弱水是條季節河,每年七月祁連山的雪水融化后,才能流入,但九月份就斷流了。而且這里是一片沙灘,水沉淀很快,河里有流水的季節也就是一兩個月。現在哪里還有水啊?!這時有人提議:河水來時,水里總有魚,河水干枯,魚會渴死在河谷的低洼處,我們揀來燒燒吃也好。大家一聽有理,一起順著河谷找去,可是走了十幾里,也沒見到一條干魚。看來,魚是找不到了,部隊實在又渴又饑,有人提議:河床里水脈總會淺點,我們深挖一下,看看能不能挖出點水來?大家說干就干,找來棍棒挖了好久,除了黃沙就是黃沙,哪里有水的影子?
我生氣地在岸邊挖了幾下,沒想到一個圓圓的沙球滾了出來。我好奇地掰開,一股水流了出來,一條魚倦縮在里邊。我頓時明白了,這是魚在水盡前,自己做成的泥團,里邊能存上一定數量的水,它借以躲在里邊,度過漫長的寒冬和春天,待到來年夏天,雪水融化流來時,河水沖開泥團,魚兒又在水中暢游、戲嬉和產籽。同志們都圍了上來,看著這一大自然的奇跡!看到有了這種團魚,既能解渴也能解饑,大家紛紛在岸邊抓起來。沒多久,就挖了一大堆泥球,小的像蘋果,大的竟有籃球那么大。同志們每人抱起一個鑿開,連泥帶水地喝下去。接著,又揀來幾捆柴,把魚燒來吃,味道很香。大家都感嘆這團魚生長的不易,所以吃了幾個,就戀戀不舍地離開河灘,飛起雙腳,繼續向營區前進!
路上想到團魚的生存方式,感慨萬千。我不由地口占了一首打油詩,題目是《物擇天華競生存》——
鷹擊長空寒風凜, 猛虎威武畏獵人。 黑熊冬天少食物, 只有冬眠樹窟蹲。 黑河六月方來水, 便有魚兒游成群。 秋末團泥盈滴水, 入土藏至來年春。 萬物生長都不易, 各擇天華競生存!
【相關閱讀】
(未完待續;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