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英國人迪克•威爾遜寫的《毛澤東傳》,嚴重妖魔化、丑化、污蔑、抹黑我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嚴重不符合歷史事實。這個英國人帶著濃厚的歷史唯心主義思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空洞的從概念到概念的丑化毛主席,是可忍孰不可忍?!
讓筆者最不理解的是,這種嚴重妖魔化毛主席的書,這種有嚴重污蔑毛主席、顛覆我紅色江山陰謀嫌疑的書,竟然能在這么多書店和市場售賣!
首先,從對毛主席的根本認知上,從這個“學者”根本立場上,就已經注定了這個“學者”根本不懂毛主席。
他的認知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認知,方法論是主觀的、片面的、偏見的、表面的方法論,對毛主席的定義方面,作者定義是:
精通政治謀略但充滿權力不安全感的政治家、有遠見一往無前但是低估阻力渴望長期劇烈的革命家、戰略眼光精準但是民族情緒濃厚的排外的戰略家、精通中國傳統文化但是對國外甚至是馬列的理論都不精通的土生土長的“農民領袖”。
這似乎正是大多數只看表面不看本質的人對毛主席的普遍偏見。
我們用歷史唯物論主義的認知,用全面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論、客觀的事實分析,從根本上否定作者研究歷史的認知體系,就可以知道,毛主席是精通政治謀略又只有主義之爭沒有任何私敵的政治家、有遠見又充分認識中國國情并在晚年開辟了新的任重道遠之路的革命家、戰略眼光精準而且實現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統一并把國際共運推向前所未有高潮的戰略家、理解馬列主義精髓又突破了馬列局限極全面創造性發展了馬列主義的思想家和理論家。
我們有自己正確的毛主席形象,真正的毛主席形象壓根不是作者構建的形象。
這本英國人威爾遜寫的傳記至少有以下這些堅決不可容忍的錯誤:
1、片面論“成敗”
開篇序言就說毛主席“無法完成”、“失敗”,他是看不見毛主席帶領中國用二十多年時間走完他們西方用二百多年才走完的現代化道路的豐碩成果嗎?難道他不知道毛主席已經開辟了無產階級專政下反修防變、防止“和平演變”的長遠道路嗎?這個英國人用極其片面、零碎、空洞的“論據”,以短期的“判斷”為依據,以極少數片面的概念為依據,空談“失敗”。
這個英國人形而上學的、片面地抓住幾個歷史片段,就強行定義為失敗,他的形而上學歷史觀昭然若揭。
2、侮辱毛主席“把斗爭精力用在內部對手和競爭者”
請問統一思想、統一路線不對嗎?
毛主席不糾正“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和修正主義錯誤,不擊敗王明、張國燾、高崗等錯誤路線執行者,如何帶領中國人民開辟至今都享受著他老人家時代紅利的革命道路?
3、歷史事實記錯
作者說毛主席在井岡山的部隊有四百人,然而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是,教員帶領不到八百人的部隊上井岡,不至于四百。
4、對“富田事變”的虛無主義解讀
作者通過富田事變侮辱毛主席,其心可誅。眾所周知,富田事變是李韶九的糾察擴大化帶來的,而不是毛主席的刻意指示。
這一期間已經有陰謀家用模仿毛的親筆信陷害毛主席,被彭德懷、朱德識破了。朱德和彭德懷極力支持毛主席,共同粉碎了挑撥離間的陰謀。
威爾遜這部傳記也說了這個偽造信的事件,但是偏偏還要讓毛主席背李韶九的鍋。
5、為了黑毛主席竟然替李德說話
毛主席批判李德不會解決中國問題、脫離中國實際,主張中國問題由中國人民自己解決,完全正確,也是事實證明。然而威爾遜偏偏侮辱說是毛主席“煽動民族仇外情緒”,真是其心可誅。
6、對遵義會議史實記錄錯誤
作者說遵義會議上周總理提出毛主席擔任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后“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接受了周總理建議。
實際上,這時毛主席只是被增選為政治局常委,軍事“三人團”被取消。會議決定周恩來為軍事總負責人,以毛澤東為周恩來的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這時毛主席還沒有成為軍委主席——這是作者對史實了解的錯誤。
7、為了黑毛主席不惜吹張國燾
作者替張國燾埋怨毛主席不南下“救援”張國燾,難不成讓教員和張國燾一樣犯錯去送死嗎?而且張國燾要搞陰謀政變,毛主席才迅速獨自揮師北上,仁至義盡了。
8、嚴重污蔑毛主席軍事路線以及八路軍的光榮歷史
抗日戰爭,毛主席發動了全國最主要最廣大的人口——鄉村農民群眾,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開展減租減息,通過發動全國最廣大人民的人民戰爭調動了全國主要人口的積極性,建立了極其廣大的革命根據地。這個英國人侮辱毛主席“保存實力”,我們八路軍辛辛苦苦打下的根據地,難不成都被作者認為是天上掉下來的?
這種有顛覆紅色江山嫌疑的歪書怎么可以成為暢銷書在市場那么大規模的售賣?
9、整風學習被英國人嚴重侮辱成了權力斗爭
如果是“權力斗爭”,向來主張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明的毛主席為什么還要堅持讓被作者刻意寫成是教員權力競爭對手”的王明當選中央委員?
10、污蔑1945年的歷史決議
第一個歷史決議,被作者侮辱說這是毛主席“高唱自己贊歌”,作者還侮辱說決議編寫者“毫不汗顏”。請問作者,宣傳正確路線,宣傳可以使革命勝利的正確策略不對嗎?
而且一看就知道作者不懂中共黨史。
毛主席曾極其謙虛地認為,第一個歷史決議“寫得不好”。這像是給自己“唱贊歌”嗎?
1967年3月16日,幾位同志請示《毛選》出版工作中的問題。
當天,人民出版社作出傳達:“1967年3月16日下午,我們向主席請示,要不要修改毛選某些人名和注釋問題,主席有如下指示”,其中第二條指示正是:“《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寫得不好,可以不收。”于是,到1967年7月出版《毛選》合訂本時,撤去了第三卷中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是在給自己唱贊歌嗎?這個英國人沒資格血口噴人!
11、寫傳記不分主次
對解放戰爭歷史部分寫得粗糙稀疏,教員戰略戰術幾乎沒怎么寫,僅僅是寫了轉戰陜北的“蘑菇戰術”的只言片語,大決戰幾乎只字不提。
12、污蔑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
毛主席訪蘇會見斯大林,通過利用歐美和蘇聯的矛盾,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做出讓步,無法拖延,并不得不同意給中國提供工業基礎項目和技術的貿易市場。這是毛主席“利用矛盾,實行分化”策略的一次偉大勝利,怎么會像作者說的那樣在中國人心中地位降低呢?
13、侮辱抗美援朝,污蔑抗美援朝偉大意義
也許是因為作者的祖國英國參加了十六國聯軍,被毛主席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打疼了,作者所以對中國羨慕嫉妒恨。
14、妖魔化我國解放西藏光輝歷史,有分裂陰謀嫌疑
片面引用西藏叛徒達賴和蘇聯昏庸領導人赫魯曉夫的回憶錄作為“史料”,拿這些主觀偏見色彩極其濃厚的“資料”當研究資料,從而搜尋侮辱毛主席的“證據”??纯疵飨瘜ξ鞑貑栴}的真實指示文件我們就知道達賴在造謠。
——這種有顛覆紅色江山嫌疑的歪書,為什么成為暢銷書在市場那么大規模地售賣?
15、污蔑農村合作化
對于五十年代農村合作化,作者持有嚴重偏見甚至是否定態度,他不知道,沒有農村合作化,中國如何集中統籌提取農業資金維持工業化?如何集中組織開展農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利工程建設?作者真可笑。
16、借1958-1961年的問題妖魔化毛主席
1958-1961年的問題,更是成了作者侮辱毛主席的重要“依據”。1956年,教員早已退居二線。面臨極速緊張的國際形勢,毛主席專門研究負責國際和軍事戰略事務,一線經濟工作主要由毛主席當時指定的接班人負責。而且正如薄一波同志所說,毛主席是最早發現和糾正“左”的錯誤的。
我們即使現在不追究是一線的誰犯的錯,但是我只想說這些不是毛主席做的,不能給毛主席潑臟水、讓他背黑鍋。毛主席從來不信“畝產萬斤”,專門批判“畝產萬斤”。
后來,退居二線的毛主席實在受不了,先后在鄭州會議、武昌會議、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海會議、廬山會議嚴厲批判吳芝圃等一線工作者的“左”傾錯誤。
當時的一線實際領導者和河南的吳芝圃大規模開展“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窮過渡”,受到了毛主席嚴厲的批評和抵制。這些內容在官方最權威文獻《毛澤東年譜》都有明確記載。
后來七千人大會上毛主席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為了團結一線工作者,為了內部團結而主動負責。
17、借廬山會議妖魔化毛主席
英國人利用廬山事件妖魔化毛主席,這個英國人真的陰險狠毒、其心可誅。
廬山會議之前的鄭州會議、武昌會議、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海會議,毛澤東就細致指出,甚至嚴厲指出“左”傾錯誤的各種危害,批評了一線領導同志的一系列浮夸風和高指標等等方面嚴重失誤。在薄一波的回憶錄中,也承認了毛澤東首次發現、糾正“左”傾錯誤的事實。
廬山會議前期在毛澤東鼓勵下,一線同志們都各自做了自我批評。主張“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毛澤東并沒有追究一線領導同志的責任,并將責任歸咎于退居二線的自己。
同時,廬山會議的18個問題講話以及之前的一系列文章,毛澤東同志都細致、全面將問題批判得一清二楚了。
彭德懷同志的信沒有首次反映錯誤,所以并不是首次挑戰權威。而且,彭德懷同志的信針對的并不是極力糾正錯誤而且已經退居二線的毛澤東同志,而是針對的當時主要負責經濟工作的一線同志。
據劉少奇遺孀王光美回憶說:
“廬山會議中間發生180度的轉變,實在很遺憾。我認為有很多因素。彭總的有些話確實說得不夠妥當,例如說當年在延安召開的華北會議罵了他40天的娘,中國的嚴重問題也許要蘇聯紅軍幫助解決。正好這時駐蘇大使館發來情報,匯集了蘇聯領導人指責我們黨的材料,所用的語言同彭總的說法相像。蘇聯大使尤金還在北京對留守中央的陳毅同志說:‘現在你可以搞政變了。’廬山會議前蘇聯政府又正式通知中國,停止供應我們制造原子彈的設備。聯想到彭總在會前率軍事代表團出訪東歐幾個國家,受到隆重歡迎等等情況,就認為他有國際背景,‘為民請命’。在廬山會議上,少奇同志是站在毛主席一邊的,也批判了彭德懷同志。雖然少奇同志認為,一個政治局委員向中央主席反映問題即使有些意見說得不對,也不算犯錯誤,但他并不贊成彭總的做法。中央包括毛主席在內已經開始著手糾‘左’,彭總的做法使人感覺要追究個人責任,這不是要導致黨的分裂嗎?......他(毛主席——徐郎注)是把黨的團結看得高于一切的。”,“廬山上批彭總的會,毛主席一般不參加。但少奇 、周總理他們是在第一線工作的,不能不參加,還要主持。有時會場亂得都開不下去了,有人甚至要打彭總,被少奇同志喝住。”(《王光美訪談錄》,黃崢執筆,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85頁、186頁)
18、污蔑毛主席晚年在“搞權力斗爭”
英國人威爾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時候也不想一想,毛主席如果戀權”,為什么1956年就退居二線,在內政方面完全放權給他信賴的一線領導者?說明教員真心想讓這個一線領導者接班。而且,憑教員的威望,他的軍功和戰功威望無人可及,教員想讓別人下去,開個會不就下去了嗎?
他為什么要用各種辦法長時間探索?因為他致力于探索突破僵化的官僚化政治組織模式的局限,探索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革命領導集體變質的道路。
他可以像斯大林那樣搞清洗,肉體消滅,但是他沒有這樣搞,他主張要文斗、不要武斗,一個不殺、大部不抓,主張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我們不能掩蓋斗爭中出現的明顯問題,也必須吸取其中由于毫無經驗可循帶來的在1966-1968年三年內明顯的一些現實教訓,但是我們堅決不能抹黑歷史事件的動機。
19、為了黑毛主席而吹林彪
眾所周知,林彪想通過“天才論”諂媚毛主席從而實現他自己的野心,結果荒唐的“天才論”遭到毛主席的嚴厲批評,這理所當然。然而作者卻為鼓吹"天才論”的林彪辯護,真的是其心可誅。
而且,史實明明是毛主席對林彪“甩石頭”、“挖墻腳”、“摻沙子”之后,就精準預料了林彪集團可能殊死一搏,所以早有準備,擺迷魂陣,最終林彪之子林立果刺殺計劃失敗,之后才有了林彪之女林立衡向周總理揭露林彪葉群叛逃的消息,然而作者卻荒唐地認為是林立衡告密揭露了林立果陰謀才讓毛主席化險為夷。
凡是毛主席擁護的,這個英國人威爾遜就反對是嗎?
20、作者最大特點就是片面偏見不抓重點
1966-1976年,我國公路、鐵路、水利、人口平均壽命、國防科技、太空科技、生物科技、外交高潮等等大量成就不重點寫,偏偏苛責毛主席、側重于發泄他對毛主席的偏見,從而抹黑毛主席。一雙手九個指頭都是好的,偏偏只觀察一個指頭,不抓主流。
雖然這個英國的威爾遜對毛主席極盡侮辱,但是他還是不得不承認毛主席是一位精謀善斷的大政治戰略家。
不管敵人如何侮辱毛主席,他們也不能撼動毛主席的偉大歷史地位——中國歷史上自秦始皇創建統一多民族國家文明兩千多年以來最偉大的領袖。
那么,我們如何學習教員的生平和思想呢?
我研究毛主席基本用這樣一個方法,僅供參考:
用歷史唯物主義觀為指導,以毛主席的親自選編的《毛澤東選集》1-4卷和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毛澤東年譜》為基礎,以其他后來中央文獻研究室出版的毛主席著作集為輔助材料,從而用唯物史觀構建一個科學的、符合歷史事實的毛主席形象,然后用辯證的眼光閱讀各種毛主席傳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我心中客觀的偉大的毛主席形象審視其他傳記的形象構建方法。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毛澤東同志永垂不朽!
(作者系大二學生;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毛思想研究”,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鐵沐臻:這種英國人嚴重妖魔化毛主席的歪書怎么可以成為暢銷書?
2023-04-28沈曉明在韶山、岳麓書院調研: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湖湘文化 把毛主席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2023-03-16張志敏|俄烏戰爭和中美博弈愈發展,越讓人覺得毛主席以弱勝強戰略真無敵
2023-03-0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