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2018年11月11日
與世界各國領袖在巴黎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一百周年
整整100年前,1918年11月11日11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停戰。
世界政要周日(11月11日)齊聚巴黎紀念一戰終結一個世紀。美國總統特朗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七十多國的領袖在場, 中國唯獨缺席。有些讀者詢問原因,中國近15萬勞工馳援一戰,難道一戰跟中國無關?
一戰終結后,被視為屬于協約國一邊的中國,自然被歸于戰勝國一方,然而一戰終結后簽署的《凡爾賽和約》把青島從德國殖民者手上劃分給另外一個新起的列強日本。
1919年法國凡爾賽宮,中國代表顧維鈞拒絕簽字!
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歐美列強在巴黎和會上出賣中國利益,之后更使中國人民陷入深深的苦難之中。次年北京爆發了五四運動。那段歷史,給中國人民留下集體的恥辱記憶。
遠離歐洲戰場,但中國人以另外一種形式參加了一戰。一戰中,十四萬多中國勞工前往法國北方前線,為英法軍隊付出巨大犧牲。他們在法國北方,抬擔架,掩死尸,送補給,修鐵路,修公路,許多人為之付出了生命。
而歐洲卻是很久以后,才認識到中國人民在一戰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對于這遲到的承認和感恩,一些歐洲輿論開始做出反思和批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1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深重災難,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帶來了巨大創傷。
“戰爭中,有近15萬中國勞工背井離鄉前往歐洲,為恢復和平和戰后重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2萬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開啟紀念一戰系列活動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利用回顧歷史的機會來警示現實:"我們如今正經歷著一個與戰爭十分相似的時刻"。他指出,歐洲的民粹主義勢力抬頭,對少數群體的歧視排斥以及反猶主義思潮都開始卷土重來。
對于法國總統馬克龍來說,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紀念活動能夠讓他稍微松口氣。她的在場強化了歷史象征。
許多亞洲的、非洲國家的領袖來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在場,現代土耳其從一戰崩潰的奧斯曼帝國脫胎而來。稍早些時候,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視察了法國北方戰場,同法軍一樣,英軍在一戰犧牲巨大。
特朗普向普京“拋媚眼”
普京給特朗普豎拇指
歐洲的,亞洲的,美洲的,非洲的領袖們,在巴黎凱旋門,在莊嚴肅穆的禮儀中,反思那場慘無人道的戰爭,為世界和平祈禱。大提琴手馬友友拉起來巴赫薩拉邦德舞曲,數位中學生隨后朗讀了一戰見證人留下的文字。
來自貝寧的女歌手Angelique Kidjo在眾多政要面前演唱
有觀者說,中國缺席如此重大的歷史場合,不無遺憾!但是,看著這些出賣中國利益的列強的子孫,今天仍然把做出巨大犧牲幫助過他們的中國人民作為“戰略敵手”,處處圍堵、封鎖,中國人作何感想?
西方輿論普遍認為,兩次大戰的歷史,并不能自動證明當今的中國是可以信賴的“負責任大國”,他們至今仍把中國作為“另類”,不甘心、不愿意把中國納入“自己人”行列,公然蔑視中國人民做出的巨大犧牲,是對犧牲者的極大不恭。
各懷心思的各國領導人
我們不會忘記,2015年9月3日,當中國人民以最高的國家典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時候,西方領袖們幾乎集體缺席!
銘記歷史,不忘國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