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中國現在需要一次新的、徹底的思想解放,要把我們中國人的思想從對美國的制度仰視、文化仰視、科技仰視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徹底擺脫對美國的精神依賴與迷信,堅定地、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一條自力更生的通向中華民族復興的路。
必須對特朗普及其經貿摩擦總體形勢有清醒的認識。有沒有特朗普,中美之間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只是由于特朗普在政治上和國際貿易上的幼稚與無知,才把這場戲演得非常過份,乃至笑點頻頻。換一個人上臺,方式方法上會有變化,但劇本不會變,甚至可能會更糟。特朗普是個商人,但并不是很多中國學者理解的那種商人。一個正常的高明的有德行的商人,往往是希望雙贏,做一樁利己又利他的生意。在美國,特別是曼哈頓,有一種商人一定要把對方逼的傾家蕩產、一絲不掛,利益絕不給您剩一毫一厘,不僅要在商業上搞垮您,同時要在精神上充分享受征服者的愉悅,頗似小品《賣拐》里演的那種忽悠大師。這種商人不會顧及自身的處境,不怕自己破產,甚至可能把破產當成利益最大化手段。他們相信,大不了重頭再來,而且,當他們走背字時,又會一改前態,低三下四地來祈求對手的饒恕,亞賽寓言《農夫與蛇》的橋段。
特朗普現在敢于對中國發動史詩級的經貿摩擦,絕非僅僅是他個人的心血來潮,后面有復雜的背景。第一,美國的民意。美國至少50%以上的民意是支持特朗普這樣干的,特朗普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會如此有恃無恐。現在美國的媒體和精英階層連篇累牘地批判甚至嘲笑特朗普,但是,這并不表明媒體與精英層真實地反映了50%以上的選民意志;第二,美國對中國的恐懼和無知。美國的媒體和精英階層雖然在不斷地揶揄特朗普制造的經貿摩擦,但是,他們更多地是認為特朗普不應當對全世界的主要貿易伙伴同時發難,而應當聯合歐盟、加墨、日韓共同地壓制中國。他們比較普遍的認識是,既然過去20年,3位總統都拿中國沒辦法,就讓特朗普不按牌理打一副牌吧。
備受特朗普指摘的全球化,原本是美國人自己倡導并大力推進的,是美國的產業資本完敗給美國金融資本的必然結果。由于美元的特殊國際地位,金融資本發現只要動動腦子,玩玩心眼,美國印出來的各種文書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掙到錢,而完全無需去揮汗如雨地在美國國內搞制造業。于是乎,把這些苦活兒交出去,自己輕輕松松地數票子。在東南亞、南美,甚至是東亞,無數國家都已經證明了這樣一個循環,承接產業——賣苦力掙錢——積累財富——夢想過上雞生蛋蛋生雞的掙快錢的生活——結果被洗劫的雞飛蛋打,之后欲重頭再來而不得。這也就是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來源,也是一種美國的金融資本設計的一種周期性劫掠方式。從戰略層面上講,這些國家的困苦,正是美國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雙贏的結果,大有孫猴子本事再大,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的意思。
但是,遇到中國,美國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都突然覺得戲碼不對了。中國不是唯一一個,甚至不是第一個,承接美國轉移制造業的國家,但是,中國卻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沒有被美國金融資本徹底洗劫過的國家。美國產業資本被中國的制造業打得無處落腳,金融資本想洗劫中國卻無從下嘴。如果再不限制中國的科技進步,讓中國完成產品的更新換代,美國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不僅產業無法生存,金融也都會遇到麻煩。這才是美國為什么現在各行業各階層都團結一致要遏制中國的由頭。
早在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的精英集團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人權問題,WTO問題,中美國問題,環境問題,臺灣問題,TPP/TIPP問題等等,但都沒什么實際效果。現在,特朗普希望把在中國的制造產能全部搬回美國,這的確是有些異想天開。美國如果還能夠容納這些制造能力,當初就不會把這些制造能力轉移給中國。當然,特朗普還另有打算,即使不能搬回美國,但至少可以轉移到別的國家去。這樣的做法,雖然不能解決特朗普所希望解決的貿易逆差問題,但是至少可以分散全球制造業和產業鏈的布局,并使得美國的周期性金融掠奪方式得以維系。至于其它國家或區域是否具有中國這種集成合成能力,是否能夠在制造效率上超越中國,對于特朗普和美國精英而言,屬于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取舍問題了。
中國能夠免遭美國金融資本的周期性掠奪,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的體制迥異于美國和世界其它任何國家和民族。在當年WTO談判的時候,美國精英階層非常自信的認為,只要把中國納入西方貿易規則的軌道,中國體制必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從而其周期性掠奪方式就可以實現。但是,將近20年過去了,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了,而體制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們的周期性掠奪也無從施展,所以才變得如此氣急敗壞。這也證明了美國對于中國體制的認識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美國人現在已經從過去對中國體制的不屑的自大中醒來,發現中國體制才是中國的最核心競爭力,所以,他們已經開始向中國體制開刀了。中國希望與美國不成為敵人,爭取與美國和平共處,甚至還會與美國保持或發展大規模的經貿往來。但是,美國現在要求我們,以變更體制為代價為前提,才能繼續維持正常關系。
除了周期性金融掠奪無法實現之外,美國還更為忌憚中國在制造業方面的學習、創新和產業化能力。很多人以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為由,認定中國文化是排斥現代科技的,這種理解極為錯誤。中國沒有率先叩響現代科技的大門,是因為中國人最早看到了現代科技可能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有意識地不走近現代科技的大門。同時,中國人完全沒有預料到,現代科技一旦被其他人率先掌握,可以給中國帶來如此之大的傷害,要說中國文化有失誤,后一點才是最大的失誤。
中國文化的務實觀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等治學手段,都使得中國人可以很好地掌握現代科技。只要中國人下了決心,中國人一定可以全面掌握現代科技,并將其投入實際應用。讓美國人更為擔心的是,中國人勤勞、努力,一旦一項技術被中國人掌握了,中國人就可以造出比西方人更具有性價比的產品。故此,如果不馬上、立即制止中國人自主研制高科技產品的努力,美國人不僅僅失去了金融掠奪的機會,更失去了所有盈利的機會。這兩項疊加,使得美國人惱羞成怒。
面對惡化了的中美關系和美國咄咄逼人的體制變更訴求,我們當然不能按照美國人的意思來變更體制,不是為了不變而不變,而是因為這套體制是好的,是適應中國的國情的,并且有效地防范了全面地金融掠奪。中國當然不能中斷自身的進一步改革開放,但是問題是向哪里改革,往哪里開放。中國必須要有充分的自信,相信我們的體制才是先進的、正確的,堅守現有體制的核心部分,不可放棄自己的根本優勢。
中國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從對于美國體制美國文化的仰視中解脫出來,把國人從美式思維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擺脫美式思維的羈絆。中國要堅信中國道路的正確性,要破除對美國的迷信。美國體制只是美國的體制,不是普世價值,并不是人類解決自身問題的最優方案,更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不要寄希望于美國會有一天良心發現,進而容忍并坐視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放棄他們的周期性金融掠奪戰略。中國必須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總體思想,堅定地走產業立國、科技立國的道路,靠自己,振興產業,集中力量搞科技,進行產業升級,要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中國要鼓勵各類不同經濟性質的企業積極創新、積極發展,同時要更大地發揮體制優勢,做好央企國企和國有科研機構,加快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激發每個國企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使非金融業類的央企國企集中精力搞好制造業,切實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切實獲得真實的技術突破,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產品。
金融業要牢牢掌握住為制造業服務的宗旨,不要把制造業作為金融業的噱頭,不要被美國的金融資本帶到溝里去。中國金融業最大的問題是試圖模仿美國的金融體制。美國是金融立國的典型經濟形態,一切以金融為核心,實體產業只是金融業的題材。美國這種做法的可行性前提是美元的國際霸權地位,在進行金融戰的時候,美元是本幣,而其它任何國家使用的外儲。中國這么多年一直強調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效果不甚明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盲目地模仿美國的金融主導地位。不改變這種對美國經濟方式的盲目崇拜和盲目跟風,中國金融業就無法實現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根本轉型。金融類的央企國企要成為各類所有制的制造業企業的堅實后援,可以積極借鑒美國的金融創新經驗,但是,所有的借鑒和創新的目的,都只能是支持提升產業和科技的發展水平,從而帶動整個社會朝著產業興國,科技興國,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方向發展。
美國一定會把中美之爭拖入金融層面的。面對一場遲早就會到來的疾風驟雨,中國必須扎牢自己的籬笆,在開放金融市場方面,采用極為慎重地態度,且在開放過程中保持充分彈性,也就是說,永遠不要失去可以適度后撤的機會。在這方面,中國其實有很好的經驗,比如我國《外匯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來幾十年,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中國已經從一個外匯極具短缺的國家,變成了全球外儲第一大國,該法的條文卻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但同時又什么情況都可以處理。這就是彈性和回旋余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中國要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進行“后美元時代”的探索,中國金融業的全面開放一定要在后美元時代到來之后,而不是之前。實際上,全世界(包括美國)現在都在自覺不自覺地為“后美元時代”做著必要的準備。 “后美元時代”要解決美元存量與增量這兩個問題,美元由于被使用了很長時間,存量巨大,無法一時擺脫,對于存量和增量要尋求不同的處理方式。美國國債的發行量越來越難以控制,外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比重在不斷增加,面對如此龐大的美國國債,任何一個正常一些的人,都會不禁自問,美國到底如何償還這一個天文數字的債務?這個數字游戲最后的結局是什么?故此,中國應盡快處理美債,以應對“后美元時代”的到來。后美元時代不會一夜之間到來,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美元肯定會繼續得到使用,但是,美元的國際地位會逐步地下降。中國要爭取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加強針對美元的國際共治程度,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逐漸降低美國對于美元的控制權力,比如建立獨立的美元和其它國際貨幣的結算系統;在大數據技術發展的前提下,對于大宗商品采用易貨貿易的結算方式;可以考慮在某些領域恢復金本位制,改革匯率的形成機制;中國的各項經濟數據均使用人民幣計價等等??傊?,在后美元時代,國際社會中不應再存在一種具有霸權性質的某一國家的本幣。
過去,毛主席經常以敵為師,說日本人、蔣介石是我們的老師,今天我們也可以說特朗普也是我們的老師。他們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對方的弱點和我們的不足,看到了我們可以如何地完成自身建設,實現自我飛躍,從而超越對方,把自己變得比對方更為強大,最終將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雖然由于中美經濟體量的差距、經濟數據統計方式的區別、本幣的國際地位和歷史積累等諸多方面原因,從短期看,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的沖擊要大一些,但這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中國將如何應對中美之間長期的、固有的矛盾,一定要抓住最核心的問題,而不是皮毛。即使哪天特朗普突然轉變對華態度,或者美國政府換人換思路了,我們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一定要堅持自力更生、產業立國的方向,我們要沿著我們認定的道路堅定地自信地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2018年10月23日記于西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