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4日,蘇聯提交了半導體電子計算機的專利申請。為何戰后還在計算機競賽中領先的我們到勃列日涅夫時期已經弁始進口技術了?
半導體計算機領先世界
1947年,蘇聯還沒有人收聽西方電臺。但莫斯科動力學院的肄業生巴希爾•拉梅耶夫(1938年作為“人民公敵”之子被學校幵除)喜歡聽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有一次,節目里反復播報美國1945年底硏制出第一臺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的消息。靈光一閃的拉梅耶夫帶著這個想法找到了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伊薩克•布魯克,并在1948年5月成為科學院動力硏究所電氣系統實驗室的工程設計師。他和布魯克很快便拿出了編程計算機的設計圖。
那個時代的計算機和現在不太一樣。“埃尼阿克”重27噸,含有17468根電子管,每周都要燒壞兩三根,導致計算機停止運行。有保障的連續工作時間為20小時,根本不夠把長時間計算進行到底。“埃尼阿克”半數時間處于停轉狀態:為了找出燒壞的電子管。
ENIAC計算機/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拉梅耶夫和布魯克想到用半導體器件代替電子管。這簡化了計算機結構,提高了穩定性和壽命,降低了能耗。而且,半導體器件能以非常高的頻率工作,從而加快運算速度。
專利申請于1948年底提交,1949年,拉梅耶夫應征入伍。布魯克沒有能手動操作電子儀器的人手,替代者很難找。他挑選了幾十名高校畢業生和—名連中學都沒畢業的天才——尤里•羅加喬夫。但專利是一回事,計算機是另一回事。科學院直到1950年4月才下達了制造計算機(名為M-1)的命令。M-1于當年12月開始運行,比基輔的MESM計算機早了10天。
美國計算機的運行功率為174千瓦,蘇聯的僅為8千瓦,占地4平方米。與27噸的龐然大物相比,它就像個嬰兒。M-1也是用磁鼓存儲數據,但還有類似于內存的東西——就像電視機里是用的靜電導管。這臺計算機在當時堪稱獨一無二。 20世紀50年代,蘇聯出現了第一批量產電子計算機。它們被安裝在科研、軍事機構,用于數字通訊、天氣預報和執行各種計算。布魯克還建議用它們來控制發電站和其他復雜的工業設施。
購買技術替代自主研發
盡管旗開得勝,但蘇聯未能保持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問題出現在微處理器問世之后:上世紀70年代初,電子器件變得極小,已經無法手工裝配。為了生產這些器件,需要無線電電子廠和制作硅晶的真空環境。
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與此同時,蘇聯和西方國家開展技術競賽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在斯大林時期,沒有人向蘇聯出售用來進行氫彈運算的計算機。在布魯克和拉梅耶夫的時代,能夠工作的數字計算機只有美國才有。要想擁有計算機,只有自主研制一條路。
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擴大了高價石油出口,并開始用得來的錢購買技術:即使不便宜,也比自主研發容易。伏爾加汽車制造廠、卡馬汽車制造廠和第一批使用仿西方微處理器的電子計算機相繼出現。生產設備也從國外運了進來,
當電子計算機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我們和西方之間的差距拉開了。如果說從菲亞特公司購買的“日古利”汽車落后了十年,那么計算機則整整落后了幾十年。等到進口技術實現產業化,西方已經研制出更加先逬的新機器。
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和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批個人計算機,其他公司緊隨其后。蘇聯也提出過類似設計,比如“微-80”(Micro-80),但沒有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認可。蘇聯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尼古拉•戈爾什科夫對“微-80”的設計者說:“小伙子,別再胡扯了。個人的汽車、退休金和別墅都可能有,但個人計算機不可能。你們知道什么是計算機嗎?它占地100平方米,需要25人維護,每月消耗30升酒精!”
高科技領域成功三要素
在與西方的技術競賽中,想要不落人后,就要一直奔跑;想要先人一步,就要跑得更快。官僚們對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一無所知,年輕設計師無法影響他們的看法。如果史蒂夫•喬布斯需要說服美國部長,麥金托什計算機(Mac機)恐怕要晚出現很久,甚至根本不會出現。
蘇聯終究還是造出了蘋果和IBM計算機的仿制品,但那時它們已經過時。蘇聯解體后,再也無人從事計算機行業。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企業愿意在計算機貿易上投資,但不愿花錢搞硏發和生產。
第一臺半導體計算機問世似乎已經是久遠的歷史,不再有意義。但后來其他工業部門也發生了類似情況,移動通信業:蘇聯的LK-1無線電話曾經遠勝于西方同類產品。
不管是1948年還是今天,高科技行業的規律都一樣:成功需要的是專業人才、克服技術困難的精英意志和投資高風險項目的意愿。如果沒有這些要素,第一臺半導體計算機的歷史還會在其他新事物上重演。
【塔斯社網站12月4日文章】題:蘇聯70年前發明了半導體計算機,為什么我們沒有自己的IBM?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