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踐踏國際法公認準則、且沒有任何扎實證據的情況下,中國公民、華為集團CFO、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被美國、加拿大兩國政府聯手“綁票”,美國政府正尋求將孟晚舟引渡,理由是基于美國國內法、因而對中國公民和機構沒有管轄權、且子虛烏有的“違反對伊朗制裁禁令”,此事一經披露,頓時理所當然在全球輿論和國際市場掀起巨浪。
作為應急措施,全力以赴通過外交途徑拯救孟晚舟,這一點自不待言;與此同時,我們首要的工作應當是穩定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匯市,以及商品市場,因為金融市場對重大事件反應極為迅速,而且往往反應過度而“超調”。此前數日,國內外金融市場因中美元首峰會而出現樂觀情緒,推動股市上漲,人民幣匯率回升。今天此消息爆發,已經對今日剛剛開市的國內外股市、匯市產生沖擊,而且由于中國與其它東北亞、東南亞國家經貿聯系緊密,由于美加政府“綁票”的理由是“違反對伊朗制裁禁令”,此事可能會波及其它東北亞、東南亞經濟體股市、匯市,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市場。
有鑒于此,包括香港特區在內,我們的金融管理部門、交易所不僅要密切關注股市、匯市等市場的動向,而且有必要準備與海外金融市場管理機構開展協調行動,進行市場維穩。目標金融市場包括在全世界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市場,如歐洲、日本市場,也包括與我國經貿聯系緊密的周邊市場,特別是新加坡、韓國、泰國等市場。
需要強調,考慮到中美貿易戰可能是“總體戰+持久戰”,由此對其它國家、特別是東亞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沖擊會長期存在,在全球經濟陰云密布,而且可能迎來美國經濟蕭條、金融危機沖擊的環境下,建議東北亞、東南亞金融市場管理機構、交易所聯合召開會議,建立協調行動機制,為防范將要到來的經濟性風險和政治性風險沖擊提前做出安排。
應急之外,我們可以從此事中得到一系列警示與啟示:
首先,我們和全球各國、經濟界不能輕易相信美國會短時間終結大規模、無底線對外貿易戰。
前兩天我曾撰文提出,我對中美貿易戰“總體戰+持久戰”的整體判斷不變,而且我們仍然必須做好防范極端情況的準備,即“美國向中國全部對美出口加稅+美國經濟蕭條”疊加沖擊。在這里,我想再次強調,特朗普政府完全有可能重演他們已經一再表現的“棄約精神”,以下因素還會加大他“棄約”的概率:
其一,美國經濟蕭條、金融危機的陰云已經在地平線上若隱若現,倘若成為現實,很有可能激勵美國政府進一步訴諸貿易保護主義的動機。
其二,特朗普政敵會加倍努力利用貿易戰給特朗普“挖坑”。貿易戰初起時,我就注意到,特朗普的不少政敵在對華貿易戰上跳的比特朗普還高,這并不是因為他們的保護主義傾向比特朗普更強,而是因為他們企圖誘導特朗普采取過激措施,由此產生的負面后果由特朗普承擔政治責任。經過中期選舉,民主黨占多數的眾議院會在各方面給特朗普找茬,尋求欲加之罪;會在未來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時掣肘特朗普政府的反危機措施;同時也會在對華貿易戰等問題上加倍努力給特朗普“挖坑”。
有些傳言聲稱,孟晚舟事件不是特朗普政府策劃,而是美國民主黨把持的紐約州司法機關蓄意肇事,給中美關系制造障礙,而且該機構還一直在調查特朗普的親信。如果這種傳言真實,那就初步證明了我前幾天上述判斷的預見。而且,如果這種說法是真,那也暴露了美國政治體制的重大缺陷。總而言之,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磕磕絆絆、打打談談會是中美關系的常態,我們需要習慣這一新的環境。
其次,此事表明美國和一些跟隨美國較緊、對美國比較俯首帖耳的國家政府的行事已經完全沒有國際法的底線了。
從現在起一段時間內,從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到其它領域,我們需要減少、取消重要人士訪問美國以及加拿大等跟隨美國較緊國家,風險最高的應該是五眼聯盟國家,即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
這一警示不僅適用于中國大陸,而且適用于港澳;不僅適用于中國,而且適用于其它國家——對中國公民尚且如此,對國力遠遠不如中國的其它國家公民,你以為山姆大叔會更加客氣?
至于臺灣地區居民,這里無需警示,因為只要美方產生了這樣的心思,臺灣當局立馬就會抓人送到美國手里,除非他們來大陸避險。
第三,從美國國內政治斗爭極端化風險來看,在美國和其它跟隨美國較緊密西方國家的華人科技專家,特別是高水平華人科技專家、在“五眼聯盟”國家的科技專家,無論你是否已經入籍,你真的就沒有感到一絲寒意?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為了你自己,為了你的孩子,做點風險防范安排吧!有海水處便有華人,全世界八千萬海外炎黃子孫的安危,始終掛在我們心頭;同胞骨肉之情,息息相關。
第四,我們需要準備防范我們對伊朗油氣貿易可能遭受美方進一步沖擊,以及由此對國際油氣市場價格的沖擊。
如果伊朗受限大幅度收緊,并與沙特、俄羅斯正在醞釀的大幅度減產措施相結合,國際市場油價可能顯著上漲。
第五,中美貿易戰是“總體戰+持久戰”,某些企業會因此考慮是否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
對此,我建議企業界冷靜考慮:特朗普今年向全世界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都發動了貿易戰,連兩萬多平方公里國土的非洲小國盧旺達都不放過,你認為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印度等地能夠幸免?
中美貿易戰對我們是危中有機,孟晚舟事件也不例外;我從貿易戰爆發之初就是這個觀點,現在越發堅信。我認為,其中主要潛在契機如下:
——芯片等高新技術產業可望迎來“進口替代型”發展契機。
——外向型汽車產業將迎來發展契機。
——孟晚舟事件可能導致全球會展活動在可預見未來大量向美國和五眼聯盟國家之外轉移,中國和其它國家會展、酒店等產業有望從中受益,建議抓住機會。你想安全開會參展嗎?歡迎來中國!
——孟晚舟事件和美國其它政策變化相結合,可能為我國創造招攬跨國公司研發中心投資契機,因為我方具備以下一系列優勢:
中國是全世界理工科畢業生最多的國家,人才資源儲備充裕。
招聘研究人員可以唯才是用,不需要如同美國(特別是加州那樣)還得按種族、宗教劃分搞“政治正確”配額,招攬一大堆沒文化不稱職“政治正確”人士占用科研、管理崗位。
安全,無論是美國還是其它國家的高管、科技人員,不會被隨隨便便抓人。因為孟晚舟事件,不僅僅華人科技人員、高管,就是別國的科技人員、高管,再去美國,也需要正視自己的人身安全與自由問題。
讓我們對全世界杰出科技專家、跨國公司研發機構伸開雙臂:你想安全、集中精力搞科研嗎?歡迎來中國!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