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中國人都沒上去過珠峰,怎么能說是你們的?”
1960年2月,中國珠峰登山隊正式成立,214名隊員分批進藏,來到海拔5120米的大本營。他們來自祖國各地、各個行業,平均年齡不到24歲。
攀登珠峰有兩條常規路線。此前,1953年,一支英國登山隊從尼泊爾一側的南坡登頂,而中國一側的北坡從未有人成功登頂。
1960年3月25日,中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珠峰行動拉開帷幕。幾次適應性行軍過后,兩名隊員因為高原反應犧牲,還不斷有隊員被淘汰。當登山隊前進到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時,只剩下了十幾名隊員。
5月25日凌晨,天氣晴朗,隊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人向珠峰頂峰發起最后的沖擊。凌晨4點20分,三名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完成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的壯舉,中國人首次站在了世界之巔。
這次攀登,貢布將一座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和一面國旗帶上了珠峰頂峰。他回憶說:
“毛主席石膏像、國旗是我帶的。屈銀華帶著一個十毫米的電影機,手凍了、腳凍了,根本就打不開。王富洲寫了個條子,中國登山隊某年某月到達頂峰。”
三位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了北京,并向全世界宣告。這個偉大創舉極大地鼓舞了億萬同胞的士氣,更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力量與中國精神。
然而,這次夜間登頂沒能留下任何影像資料,成為一代珠峰攀登者的最大遺憾。
首次登頂15年后,1975年4月24日,中國登山隊再次組織力量,攀登珠峰。這一次攀登,肩負著測繪珠峰高度并用影像記錄下中國健兒們登頂的艱巨任務。承擔拍攝任務的,是國家登山隊副政委、登頂的第一突擊隊隊長鄔宗岳。
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開始,他背著沉重的攝像器材,堅持拍攝。到達海拔8200米的時候,為了拍攝好沖頂的寶貴資料,鄔宗岳冒著極大的危險解開與隊員相連的結繩。當他背著沉重的攝像機和照相機前行時,突然失足墜下山崖,瞬間被積雪掩埋,不幸犧牲。
隊員侯生福義無反顧接過鄔宗岳的任務,冒險拍攝后面的行程。5月27日,午后的陽光下,侯生福跪在地上、冒著被凍掉手指的危險,拍下了其他8名隊友登頂珠峰的莊嚴時刻。
照片里唯獨缺少了侯生福自己,但他絲毫沒有遺憾:
“他們8個人站上去,照片里有五星紅旗,這樣我們就很高興,我們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這次登頂的9名隊員,在峰頂進行了2個小時的科研工作,豎立了金屬覘標,并測得了8848.13米的海拔數據。這個數字成為此后30年的珠峰海拔權威數據。
在珠峰海拔8700米處,有一個叫“第二臺階”的崖壁。在此之前,所有試圖從北坡傳統路線登頂的外國登山者,都止步于這個4米高的、幾乎垂直的巖石峭壁。當時,曾有人下了定論:
“這個地方不要說人上去,連鳥都飛不上去,這是死亡地帶!”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時候,隊員們冒著生命危險,脫掉登山靴和羽絨襪,光腳搭人梯,才攀登上“第二臺階”。
這次登頂前,9名中國登山隊員還完成了一個壯舉,在“第二臺階”崖壁前奮戰了一天時間,架起了一座近6米高的金屬梯。這架簡易的梯子,讓“第二臺階”不可逾越的神話就此終結,被國際登山界親切地稱為“中國梯”。
幾十年來,中國登山隊員一次次征服珠峰,一次次踐行著國家使命:2005年5月22日,中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精確測得珠峰巖面高度為8844.43米;2008年5月8日,奧運火炬“祥云”順利登頂珠峰,創造了奧運圣火登上世界“第三極”的新紀錄……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黨建微刊”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