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編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國迎著朝陽出發,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70年來,我們偉大祖國的面貌、偉大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我們梳理70年來新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歷史經驗,闡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同大家一起學習。
精彩觀點:
·回顧70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第二個時期是指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到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第三個時期是指十八大以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到1978年的時候,中國基本上解決了當時的兩個最急迫的問題,第一是國家的安全,我們建立了獨立的相對完整的國防工業,尤其是尖端武器,像“兩彈一星”和核潛艇,我們研制成功了,所以國家安全問題解決了。第二,就是我們在當時低收入的條件下,籌措了大量的資金來建立一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這種情況是其他發展中國家不靠外援是幾乎沒有的。
·經過7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發展,中國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中國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由傳統的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型。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比如,第一條,產業結構的升級,必然產生資本沉沒。原有的企業產能過剩了,比如鋼鐵企業過剩了,玻璃企業過剩了,水泥企業過剩了,就得淘汰,由于設備的專用性很強,這些被淘汰的生產設備就要關停,有些高爐就得炸掉,有煤礦就得封閉掉,這樣就存在資本沉沒的問題。原來的投資怎么辦?那就沒有了。所以從企業家的角度來說,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他不愿意承擔這種損失,所以他能拖就拖,能往后延就往后延,或者再去增加新的投資來技術改造,大量的資本又要投入,產能更加過剩了,最后不得不采取強制手段,市場的強制手段就是經濟危機,就面臨資本沉沒的風險。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王立勝 張弛 | 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家主體性
2019-08-08王立勝丨科學理解唯物史觀中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系:三次爭論及其當代啟示
2019-07-0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