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歷史資料 > 閱讀信息
理水:張靈甫是不是抗日名將?看看臺灣解密檔案怎么說
點擊:  作者:理水    來源: 中國歷史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9-09-24 10:31:47

 

 

     抗戰時期,張靈甫的能力、戰功在俞濟時、王耀武等七十四軍領導看來并不算特別突出。

淞滬會戰時,張靈甫任新組建的305團團長,《王牌悍將張靈甫傳》里大力鼓吹了張靈甫的英勇戰績:

【新兵團姍姍來遲……在張靈甫的調教和指揮下,第305團這個新兵團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僅成功地抵御住日軍對陣地的輪番沖擊,還不時向日軍發起夜襲反擊,戰況危急之時,張靈甫甚至自己跳出戰壕,率兵沖鋒,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打擊。】

然而在19371026日王耀武給錢大鈞的信中,王耀武指出:

【原有武器極感不敷應用。今新成立305團,遂至有兵無槍,甚為焦慮。……現該團已參加前線構筑工事及在槍炮聲下練習膽量。】

當然,構筑工事、練習膽量也是極其重要的,值得敬佩。不過要是張團長連槍都沒有就率隊沖鋒,這個是黑張團長了。

 

 

此外,按照吳鳶的說法,張古山之戰是王耀武委托張靈甫指揮的。又有不少材料鼓吹張靈甫在此次戰斗中身先士卒,親自帶隊奇襲,負傷掛彩。然而1938109日王耀武給俞濟時轉蔣介石的戰斗電報中,從頭到尾卻沒有出現張靈甫的名字,無論是指揮還是負傷。張古山之戰其實就是305團團長唐生海指揮的,唐生海在戰役中受重傷,團附、代理團長于清祥壯烈殉國。

 

 

 

 

至于張靈甫在旅部究竟發揮了多大作用,可以參考同年1220日俞濟時給蔣介石的電報。在這個電報里,俞濟時推薦了一批戰功卓越的優秀將領,從師長到團長,有被黑成千里馳援的李天霞,有替張被槍決的廖齡奇,然而并沒有張靈甫。

 

 

上高會戰是74軍真正打出聲望的重要戰役。張靈甫的粉絲們多年來夸大、發明了不少他在此次會戰中的精彩表現。然而考之史實,此戰74軍主要戰功是51師李天霞部,而張靈甫所在的58師,是74軍三個師中表現最差的一個,和兄弟部隊相比,也遠不及26師。此外,粉絲們稱此戰是時為副師長的張靈甫代理廖齡奇指揮,是他第一次指揮一個師,指揮天才盡現。然而考之史料,并無張靈甫代理指揮的官方記載,電文中提到58師均是廖師廖齡奇師,只有一個58師的老兵魏杰回憶稱廖齡奇當時不在軍中。張靈甫是否代理指揮,還是僅僅從旁協助,恐怕還不好說。

一、戰地電報記錄的51師和58

1326日,羅卓英向蔣介石補報馬(21)日和養(22)日戰況,21日,李天霞51師殲敵一個中隊,而張靈甫所在58師陣地右翼被突破:

【南路敵仍不斷向我五一師攻擊,該師亦以反擊態勢,辰刻于紅石嶺殲敵一中隊。中路……我五八師陣地右翼被突破。】

為確保上高,羅卓英命令26師、51師迅速圍殲南路敵人,5122日大放異彩:

【養日全線血戰,尤以五一師方面最緊張。自馬夜起,敵千余與五一師正激戰于大石嶺附近,養丑(注:22日凌晨1點到3點間)敵八百余突由錦河北岸渡竄石頭街,我五一師乃運用最大機動力抽兵堵擊。該師盧團在飛機轟炸下以每小時十五里之步度到達華陽附近。適敵西竄,當予迎頭痛擊,殺敵四百余,使敵企圖突破我錦河西岸部隊聯系而由兩岸合犯上高之謎夢根本粉碎。】

 

 

 

21941323日羅卓英給蔣介石的電報,報告了58師奪回了之前被突破丟失的白茅山1567高地:

【五八師正面主力向白茅山攻擊,至午占1567高地,該師蔡團一再猛擊,卒將該陣地奪回。】

同時,統計了本日743個師的戰果,李天霞、余程萬兩師均有斬獲,而未提及58師:

【李師俘輕機槍三、步槍十二、擲彈筒六;余師俘馬二、步槍十一、彈藥六十余箱及其他戰利品文件甚多。】

 

 

3325日,羅卓英向蔣介石報告戰況,李天霞51師、王克俊26師克復石頭街:

【漾夜我李、王兩師繼續攻擊錦河南岸灰埠、石頭街、華陽等處之敵,該敵背水作戰,拼死掙扎,拂曉后我復向敵猛撲血戰至巳(注:上午9時到11時間)刻始克復石頭街又華陽。】

 

 

4410日,王耀武致電蔣介石,報告74軍戰績,王表示李天霞51師、余程萬57師表現為優:

【作戰成績師以5157師為優。】

 

二、戰后行賞

戰后論功行賞,李天霞51師、王克俊26師獲得第一號和第二號陸海空軍武功狀。(按:所謂二號武功狀授予57師余程萬部當不確,其實就是從平衡角度,也不可能連續兩個武功狀給予一個軍下的兩個師)

194161日出版的《戰地文化》上高會戰大捷專號中,收錄了羅卓英作的《贛北大捷四首》,其中第二首專門歌頌了74軍和51師的戰功:

其二

一夜春雷起怒濤, 健兒十萬劍橫磨。

鐵槍在手吾無敵,(注一) 神箭當風爾奈何!(注二)

不再轉移新陣地, 還須收復舊山河!

捷書共期花爭發, 佇聽歡聲奏凱歌。

羅卓英自注:(注一)軍長王耀武智勇兼全。 (注二)師長李天霞驍勇善戰。

而在第三首中,羅卓英歌頌了26師王克俊部的戰功:

其三

清江無恙石頭雄,(注三)拔險支危見盡忠,

忍吃當前十日苦,須爭最后一分功!

敖峰大樹遵時綠, 錦水長波落照紅。

信我明朝終取勝, 遙聞鼓角振天風。

(注三)克俊部對侵犯藍家橋曲水橋之敵,迅速撲滅;克保清江,天霞兩段部對偷渡石頭街犯華陽之寇,猛擊兩日,卒予聚殲。

可見,在各參戰軍、師長中,王耀武、李天霞、王克俊是上高會戰三大功臣當無疑義。

順便說,王克俊師屬川軍郭汝棟(郭汝瑰的堂兄)部,配屬49軍。49軍是東北軍。在上高會戰中,王克俊手下的團長和副團長先后負傷退出戰斗,作為更高一級的師步兵指揮官,王克俊拔出手槍也趕上了一線陣地督戰,終于在激戰一下午后,將日軍擊潰。部隊中的官兵編了一句順口溜,那就是撼日軍易,撼杰夫難。可惜不如張帥哥討蔣公歡心,抗戰后被編余,只好去哭中山陵了。

 

 

不少文章吹噓張靈甫在上高會戰中和王耀武一同被獎勵,如《張靈甫在抗戰中究竟做了什么?》提到的:

【會戰結束后,74軍獲“飛虎旗”,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等受到嘉獎。】

國府的確是對七十四軍和表現最突出的三位功臣單獨褒獎,可惜是羅卓英、王耀武、李天霞。

194164日,國民政府明令陸軍第七十四軍給予榮譽旗,羅卓英、王耀武給予青天白日勛章,李天霞與四等寶鼎勛章:

 

 

至于張靈甫,畢竟參與大捷,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若說有陽光普照獎以資鼓勵,也是有可能的。

綜上,上高會戰58師廖齡奇部表現差強人意,就算是張靈甫代理指揮的,也不值得無限拔高。而張靈甫代理指揮在官方文件上似乎并沒有記載,查了許久,只找到58師老兵魏杰的回憶。然而,另一位58師的老兵毛羽芳,則在《血戰梧桐嶺》一文中提到,他奉的是師長廖齡奇的命令,看來,究竟張是代理,還是協助廖齡奇,還頗有疑問。

 

第二次長沙會戰,74軍表現堪稱災難,因電報被日軍偵知,在金井地區遭日軍第三和第六師團鉗擊,傷亡慘重,74軍軍部被襲,王耀武衛士排長犧牲,王軍長僅以身免。在這種不利情況下,李天霞率51師奮勇作戰,仍然取得了一定戰果,戰后再獲寶鼎勛章。不過在這災難中,至少在會戰開始階段代理師長,表現一塌糊涂的張靈甫,雖然仗打得爛,倒是官運亨通,晉升師長。

會戰結束,薛岳盤點各軍,在給蔣公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各部隊戰績暨獎懲電表》中對74軍評價如下:

【第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服從命令,遵限率隊應援,適時參加戰斗,忠誠勇敢,指揮適切。第五一師(按:李天霞任師長)于永安市附近力戰殲敵并協同第五七、第五八兩師由東南向西北猛烈側擊南犯之敵。第五七師(按:余程萬任師長)于春華山戰斗予敵重創,戰績均次優。擬請獎給該軍部洋四千元,第五一、五七兩師洋各一萬五千元,并頒給軍長王耀武、師長李天霞、余程萬寶鼎勛章各一座。

第五八師(按:張靈甫任副師長)師長廖齡奇于永安市戰斗不能掌握部隊,予進犯之敵以打擊,且脫離部隊逃至祁陽,至陷該師于散亂之境,擬請革職。】

 

 

 

可以看出,同上高會戰一樣,張靈甫所在的58師又一次表現墊底,師長廖齡奇脫離部隊,而張靈甫也未能掌握住部隊,部隊仍然散亂,未能有所表現。

一談起上高會戰,張靈甫的粉絲們各種論證廖齡奇不在,所有功勞都是張靈甫的;而到了第二次長沙會戰,廖齡奇戰前因婚假不在部隊,由張靈甫代理倒確是事實,他的粉絲們卻反過來各種論證其實戰爭爆發后廖齡奇第一時間已趕回部隊,之后的災難性表現同張靈甫一毛錢關系沒有。

目前查看官方資料,還沒有找到張、廖交接時間或者責任分配的實錘資料,然而事件的結局卻是十分清晰的,廖齡奇被槍決、張靈甫扶正。

經過一番博弈,19411021日,廖齡奇作為第二次長沙會戰國軍損失慘重的替罪羊,被蔣公親下手令予以槍決:

【第五十八師師長廖奇齡(按:蔣公激動的名字都寫反了)臨陣脫逃,著即槍決可也。中正。廿一日。】

 

1022日,姚應龍向蔣公報告了廖齡奇的處決情況:

【遵即于本(二十二)日午后二時三十分會同鈞會警衛第一營營長鄭畸,在侍從室將該師長廖齡奇提出,驗明正身,解赴南岳市蔣家垅執行槍決矣。該師長當寫遺囑三件:一呈其母處理家事;一致其表弟托照應家庭及結算師部賬目;一致其妻勸改嫁。此外并無他語。理合檢同該師長遺留物品單一紙,抄呈遺囑三件,暨執行情形,呈報,鑒核。】

 

24日,蔣公決定,58師師長,由副師長張靈甫代理。就這樣,58師災難性的表現,反成了張靈甫的晉身之階。雖然李天霞、余程萬辛苦作戰,獲寶鼎勛章,卻不敵張靈甫加官進爵。

 

在當時,人們就普遍認為廖齡奇不過是替罪羔羊,系有人幕后使力致使乞被槍決,幕后黑手有薛岳說、王耀武說、張靈甫說。由于沒有實錘證據,都是風言風語。

不過事情告一段落,抗戰結束之后,薛岳、王耀武為了恢復廖齡奇的名譽和遺族待遇,上下奔走。19461229日,薛岳、王耀武聯名致電蔣公,請求將廖齡奇遺族按陣亡將士遺族撫恤:

 

而尚未見到此時正風光無二的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為他的老上級、74軍老人廖齡奇說上半句話。

張靈甫粉絲吹噓張靈甫抗戰打滿全場,指揮雪峰山云云,如《張靈甫列士傳》厚顏無恥胡扯:烈士率部拒敵于湘西雪峰山麓,激戰兼旬,予敵重創,造成湘西大捷。

 

可惜當打滿全場的李天霞將軍帶一百軍在雪峰山浴血奮戰的時候,張靈甫正在重慶逍遙。

1945318日,張靈甫入陸大將官班甲二期深造。雖然按張的級別是不夠入學的,但蔣公特批走了后門:

 

而甲二班直到6月才畢業,時間上完美避開了雪峰山戰役。那么,張是否請假或者退學參戰呢?很可惜,另一位抗日名將董其武證實了張靈甫在重慶買豪宅,曠課,花天酒地,并未在前線。董其武的自傳《戎馬春秋》兩赴重慶部分回憶:

【在陸大受訓,將領班的將領按規定每人可以帶一個參謀,但是我們班里的張靈甫,卻帶了兩個參謀去上學。他每天只上一節課,其余的課讓參謀替他去上。他花了七百萬元在重慶近郊買了一處洋樓,每天在那里養尊處優,吃喝嫖賭。一個星期天,他請我去他那里。我到了一看,富麗堂皇、光彩耀目,簡直象一座王宮。】

 

 

不過,在1945年,蔣公對其開始了特別照顧,從而成為火箭干部。在張陸大將官班畢業的19456月,羅卓英向蔣公提出2個籌建的青年遠征軍師長人員候選共7人,并沒有張靈甫。 蔣公批示:從張靈甫、梁愷、陳頤鼎三人中選(張不在名單中,梁、陳兩人在),不過梁愷、陳頤鼎須先受訓再定,欽點、硬點意味十分露骨。

 

張靈甫在就任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后,作風跋扈,處處要顯示其在國軍中的特殊地位。1946128日,他嫌棄聯勤總部給74師居然有日式舊卡車,大發雷霆,直接告到蔣公那里,全給換成全新美式卡車。

 

多年來,張靈甫粉絲一直號稱,李天霞冀望整編74師師長位置,然而由于能力有限、私德不彰,74軍老軍長俞濟時、王耀武力挺抗戰功勛卓著的張靈甫上位。李天霞從此懷恨在心,在孟良崮故意不救援張靈甫,致張全軍覆沒。然而相關檔案說明,以上均是污蔑之詞。

在李天霞和張靈甫之間,俞濟時、王耀武更器重李天霞。恰恰是因為張靈甫能力不足,考慮只能守成,才由其出任整編74師師長。而李天霞、周志道等派往整編83師,恰恰是因為他們能力更強,肩負著為74系開疆擴土的任務。而事實上,李天霞、周志道的確不辱使命。可惜張靈甫心術不正,飛揚跋扈,連守成都做不到,最終在孟良崮一把葬送了74系。

李天霞接掌整編83師后,銳意進取,整軍作戰成績斐然。1946101日,陳誠校閱各師后,整編83師成績為甲等以上的第一梯隊,同等級的還有胡璉、黃百韜、魯道源等11人。陳誠傳令嘉獎,蔣公特意傳召表彰。

 

1947222日,在李天霞連立戰功之后,王耀武致電蔣介石,保舉李天霞升任整編軍軍長,電文如下:

【查整編八十三師師長李天霞勇敢善戰,卓著勛勞,年來在蘇北剿匪,迭克重鎮。此次進入魯南,又能達成任務。當次整軍綏靖之際,懇以整編軍長擢用,定有優異表現。所遺師長職缺,擬以該師副師長周志道升充。該員忠勇干練,久著胄功。如以升任,極收人地之宜。可否,乞鈞裁。】

俞濟時在擬辦時,明確建議由整編83師、整編74師編組整編軍,李天霞出任軍長。俞濟時在呈文中,高度贊揚了李天霞多年來的戰功:

【查李師長天霞,曾充51D團旅長、副師長、師長,74A副軍長,后調100A(即現整83D)軍長。民廿三年(按:1934年)痛殲方志敏匪部,所以收效甚迅者,胥賴該員之追繳得力。即前74A歷次光榮戰績,亦多系該員創成。整83D素質原不良好,賴該員整頓得成勁旅,蘇北、魯南迭克重鎮,如鹽城北、新安鎮、馬頭鎮、大埠、新城、花埠、臨沂等處,戰績至為輝煌。竊以整83D最好與整74D整編為軍,即以李天霞為軍長,整83D內多整74D之老干部,如能合編,必更能協同適切,發揚威力。當否,乞核。】

蔣公批示:

【待魯中戰役告一段落即可編軍也。】

 

可見,在孟良崮戰役中,作為內定的未來管轄整編74師的軍長,于公于私李天霞沒有任何不全力救援的理由。

可惜此時的張靈甫,心術不正,雖然守成都做不到,不過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妄圖再進。在得到消息后四處作妖,極力拒絕李天霞的指導,帶兵冒進,意圖建立大功而擠掉李天霞,出任這個籌建的整編軍軍長。可惜,焦躁的張靈甫3個月后喪師孟良崮,俞濟時、王耀武的布局完全落空,還連累李天霞無辜停職審查,74系一蹶不振。

談戰功的話,只說抗戰,張靈甫頂多李天霞將軍的1/5

對岸國史館公布了海量抗日時期的國府的電報材料,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應一個將領在國府中央受到關注的程度。

抗戰八年和張靈甫有關的,一共只有14件,如下:

1

1、俞濟時電蔣中正該軍欠五師等協同第五十一師與日軍作戰等經過情形

1939/04/03 ~ 1939/04/03

» 相關人員

張靈甫,羅卓英,大木刀,高蔭槐,李石健,李建猷,劉大明,俞濟時,蔣中正

2、薛岳電蔣中正轉報王耀武所部張靈甫常孝德兩員分于高安、古山戰役負傷過重恐成殘廢請準特賞養傷費以慰創傷

1939/12/01 ~ 1939/12/01

» 相關人員

薛岳,蔣中正,王耀武,張靈甫,常孝德

3、蔣中正巡視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廳及廣西省政府并對黨政軍各界人員訓話另電何應欽此次長沙會戰第五十八師長廖齡奇臨陣脫逃已執行槍決遺缺準以該師副師長張靈甫代理,德軍占領卡爾科夫

1941/10/24 ~ 1941/10/24

» 相關人員

宋美齡,近衛文磨,蔣中正,何應欽,廖齡奇,張靈甫

2

4、王耀武電林蔚報告王軍向師續攻敵軍鏖戰金蘭寺等地傷亡均重及梁師所部主力湘鄉攻占朱津渡襲擊岳麓格殺斃敵俘敵傷亡等情

1944/07/13 ~ 1944/07/13

» 相關人員

向敏思,張靈甫,王甲本,王耀武,林蔚

3

5、王耀武電林蔚李軍羅唐兩師占領二塘柿江橋并攻兩母山大舊塘楊柳井線及施軍張師占領山大橋鋪等戰情

1944/08/03 ~ 1944/08/03

» 相關人員

唐伯寅,施中誠,李天霞,張靈甫,王耀武,林蔚

4

6、王耀武電林蔚我李天霞軍羅唐兩師續攻兩母山占二塘東北高地及施中誠等軍與日敵對峙雞窩山寧鄉等處戰況

1944/08/05 ~ 1944/08/05

» 相關人員

張靈甫,王甲本,龔傅文,向敏思,彭位仁,唐伯寅,王耀武,林蔚,李天霞,施中誠

5

7、王耀武電林蔚我李天霞軍羅唐兩師攻占兩母山楊柳井及施中誠等軍進展一六六高地并雞窩山益陽等處日敵情暨傷亡戰況

1944/08/06 ~ 1944/08/06

» 相關人員

向敏思,唐伯寅,張靈甫,王甲本,龔傅文,王耀武,林蔚,李天霞,施中誠

6

8、王耀武電林蔚日敵襲兩母山楊柳井羅唐兩師激戰傷亡情形及呆鷹岑雞窩山益陽等處敵情戰況

1944/08/07 ~ 1944/08/07

» 相關人員

唐伯寅,趙錫田,張靈甫,王耀武,林蔚

7

9、王耀武電林蔚我彭璧生等部攻兩母山楊柳井以東及張靈甫等師攻一六六高地與大水塘暨寧鄉益陽等處日敵情戰況

1944/08/08 ~ 1944/08/08

» 相關人員

唐伯寅,梁祇六,王耀武,林蔚,彭璧生,張靈甫

8

10、王耀武電林蔚八日我軍各部向日敵總攻擊占毛塘菜心與一二七高地觀音山及一六六高地與大池塘東等處敵情戰況暨傷亡情形

1944/08/08 ~ 1944/08/08

» 相關人員

梁祇六,唐伯寅,張靈甫,施中誠,王耀武,林蔚

9

11、王耀武電林蔚九日黎軍攻占兩母山一帶山頂李軍唐伯寅等師襲范家坳東及賈里渡呆鷹嶺湘鄉等處日敵情戰況暨傷亡情形

1944/08/08 ~ 1944/08/08

» 相關人員

張靈甫,李天霞,唐伯寅,梁祇六,王甲本,王耀武,林蔚

10

12、王耀武電林蔚我李天霞軍唐師攻當面日敵在楊柳井激戰及一六六高地寧家鋪七里橋湘鄉等處敵情戰況暨傷亡情形

1944/08/17 ~ 1944/08/17

» 相關人員

唐伯寅,張靈甫,梁祇六,王耀武,林蔚,李天霞

13、蔣中正電徐永昌準張靈甫饒少偉入本期陸大將官班受訓

1945/03/09 ~ 1945/03/09

14、蔣中正電羅卓英師長人選以張靈甫等三人為宜但梁愷陳頤鼎二人應先受訓再定

1945/06/18 ~ 1945/06/18

其中戰場上的電報只有10封,這里面張是主要內容(能夠體現在題名摘要里的)只有2封。另外,沒有任何張被表彰的信息。而且可以看到,張被提及的戰斗只有兩次,394月和447-8月。

對比一下李天霞將軍:

1、王耀武電錢大鈞新編兩旅四團就緒派任李天霞兼旅長選任原三團干部升任及羅店戰役奪得武器惟新編第三五團無槍派往前線構筑工事

1937/10/26 ~ 1937/10/26

» 相關人員

周志道,王耀武,錢大鈞,李天霞

2、黃鴻儒等呈蔣中正請派工作并呈獻拾獲之日航空密圖等文電日報表等二則

1938/08/19 ~ 1938/08/19

» 相關人員

李靖難,何應欽,李天霞

3、俞濟時呈蔣中正報告三十六軍團人事調整情形及虜獲敵軍軍械物品作戰命令文件等文電日報表

1938/11/20 ~ 1938/11/20

» 相關人員

周志道,廖齡奇,張漢鐸,方日英,李天霞,李嵩,段朗如,王耀武,葉裳,陳安寶,陳式正,土肥原賢二,何應欽,王世和,陳柬夫

1

4、余漢謀等電蔣中正查葉挺受共黨壓迫辭離新四軍擬請委副總指揮職以收集散兵指導部隊發動自衛游擊等文電日報表等三則

1938/12/03 ~ 1938/12/03

» 相關人員

俞濟時,王耀武,錢大鈞,陳誠,龍云,李天霞,譚邃

5、抗日有功人員獎章(六)

1939/04/22 ~ 1939/05/16

» 相關人員

李天霞,李玉堂,陳惠,盧醒,張獻琛,施北衡,趙文華,張樹亭,袁志孝,孔繁均

6、行政院呈請核給趙文華張樹亭袁志孝孔繁均等抗日有功人員獎章

» 本件日期

1939/04/22 ~ 1939/05/16

» 相關人員

李天霞,李玉堂,陳惠,盧醒,張獻琛,施北衡,趙文華,張樹亭,袁志孝,孔繁均

7、行政院長孔祥熙呈國民政府為準軍事委員會函為給予李天霞等二員獎章呈請備案

1939/05/13 ~ 1939/05/13

8、國民政府指令行政院據呈為軍事委員會給予李天霞丁炳權二員華冑榮譽獎章轉請備案一案準予備案

1939/05/16 ~ 1939/05/16

2

9、羅卓英電蔣中正魯師克復找橋現在找橋寒塘洞下堂之線與敵對峙等

1939/10/05 ~ 1939/10/05

» 相關人員

劉正富,施忠誠,李天霞,魯道源,高蔭槐,羅卓英,蔣中正

3

10、王耀武電張治中該軍施中誠李天霞兩師連日與敵激戰先后擊潰上富鎮橫橋之敵及攻占九仙湯上富要點等戰斗經過及戰后情形

1939/10/12 ~ 1939/10/12

» 相關人員

王耀武,張治中,施中誠,李天霞

11、薛岳呈蔣中正第二次長沙會戰各部隊戰績暨獎懲電表

1941/00/00 ~ 1941/00/00

» 相關人員

丁治盤,丘兆琛,余程萬,傅仲芳,傅翼,吳守權,周慶祥,夏炯,孫渡,廖齡奇,張德能,方先覺,朱岳,李天霞,李棠,李玉堂,梁得奎,梁漢明,楊干才,楊森,楊漢域,歐震,王修身,王甲本,王耀武,羅奇,萬倚吾,董煜,蔣肇周,蕭之楚,陳侃,陳永,陳沛,陳良基,魯道源

4

12、羅卓英電蔣中正第五十三師與敵千余在大石嶺一帶展開猛攻并血戰奪回華陽敵退向錦河北岸等全線戰況及決力攻錦河南岸確保上高各部部署前進

1941/03/23 ~ 1941/03/23

» 相關人員

廖齡奇,李天霞,余程萬,池田直三,王耀武,盧醒,蔡仁杰,羅卓英,蔣中正

5

13、羅卓英羅為雄電蔣中正我敵在石頭至上高西北陣線展開血戰死傷慘重并加強部署以圍殲錦河北岸之敵

1941/03/24 ~ 1941/03/24

» 相關人員

余程萬,廖齡奇,李天霞,李覺,王耀武,羅卓英,羅為雄,蔣中正

6

14、羅卓英電蔣中正漾夜李天霞王克俊兩師繼續攻擊錦河南岸之敵并克復石頭街等戰況

1941/03/25 ~ 1941/03/25

» 相關人員

張其美,張澤霖,羅卓英,蔣中正,李天霞,王克俊

7

15、羅卓英電蔣中正被我圍困于上高東北地區之敵在飛機掩護下企圖向南我軍分路對敵突擊經過

1941/03/27 ~ 1941/03/27

» 相關人員

李天霞,王耀武,張維韻,陳國賓,羅卓英,蔣中正

16、國民政府明令陸軍第七十四軍給予榮譽旗羅卓英王耀武給予青天白日勛章李天霞與四等寶鼎勛章

1941/06/04 ~ 1941/06/04

17、國民政府文官處函行政院及軍事委員會為陸軍七十四軍給予榮譽旗羅卓英王耀武給予青天白日勛章李天霞給予寶鼎勛章錄令函達查照

1941/06/04 ~ 1941/06/04

18、國民政府文官處函參軍處為請查收羅卓英王耀武青天白日勛章李天霞寶鼎勛章

抗日有功人員勛獎(十二) / 039

1941/06/13 ~ 1941/06/13

8

19、王耀武電林蔚轉報甘溪港南渡日敵增援攻益陽南岸及觀音寨石橋寧鄉等地敵情戰況暨傷亡等情

1944/06/12 ~ 1944/06/12

» 相關人員

彭位仁,李天霞,王耀武,林蔚

9

20、孫連仲電蔣中正等罷休港南渡日軍自九日起圍攻益陽南岸陣地與第七十七師激戰沅江南下日軍則于益陽東門與唐生海師展開巷戰刻已飭李天霞率部急進新市攻擊敵軍等戰報

1944/06/13 ~ 1944/06/13

» 相關人員

彭位仁,王耀武,孫連仲,蔣中正,唐生海,李天霞

10

21、孫連仲電蔣中正據李軍長報稱第六十八師五十五團與由堉溪南渡日軍后續部隊遭遇并將敵擊潰南竄又退據家鋪以南日軍經痛擊亦不支潰竄并稱陶富葉團長于益陽戰役戰績卓著請準另案請獎等戰報

1944/06/18 ~ 1944/06/18

» 相關人員

傅鵬,李天霞,譚俊仁,陶富葉,孫連仲,蔣中正

11

22、王耀武電林蔚李軍羅唐兩師占領二塘柿江橋并攻兩母山大舊塘楊柳井線及施軍張師占領山大橋鋪等戰情

1944/08/03 ~ 1944/08/03

» 相關人員

唐伯寅,施中誠,李天霞,張靈甫,王耀武,林蔚

12

23、王耀武電林蔚我李天霞軍羅唐兩師續攻兩母山占二塘東北高地及施中誠等軍與日敵對峙雞窩山寧鄉等處戰況

1944/08/05 ~ 1944/08/05

» 相關人員

張靈甫,王甲本,龔傅文,向敏思,彭位仁,唐伯寅,王耀武,林蔚,李天霞,施中誠

13

24、王耀武電林蔚我李天霞軍羅唐兩師攻占兩母山楊柳井及施中誠等軍進展一六六高地并雞窩山益陽等處日敵情暨傷亡戰況

1944/08/06 ~ 1944/08/06

» 相關人員

向敏思,唐伯寅,張靈甫,王甲本,龔傅文,王耀武,林蔚,李天霞,施中誠

14

25、王耀武電林蔚九日黎軍攻占兩母山一帶山頂李軍唐伯寅等師襲范家坳東及賈里渡呆鷹嶺湘鄉等處日敵情戰況暨傷亡情形

» 本件日期

1944/08/08 ~ 1944/08/08

» 相關人員

張靈甫,李天霞,唐伯寅,梁祇六,王甲本,王耀武,林蔚

26、薛岳電蔣中正十九師中校副團長鄭錫元于楊柳井之役負傷不退后率部沖殺五里牌時中彈殉國已核準由本部發特恤費三萬元

1944/08/10 ~ 1944/08/10

» 相關人員

李天霞,薛岳,蔣中正,鄭錫元

15

27、王耀武電林蔚黎軍擊退柿江橋日敵李天霞軍唐師攻曾子塘觀音山激戰傷亡情形及呆鷹岑高岑益陽寧鄉湘鄉等處敵情戰況

1944/08/12 ~ 1944/08/12

» 相關人員

唐伯寅,王耀武,林蔚,李天霞

16

28、王耀武電林蔚我李天霞軍唐師攻當面日敵在楊柳井激戰及一六六高地寧家鋪七里橋湘鄉等處敵情戰況暨傷亡情形

1944/08/17 ~ 1944/08/17

» 相關人員

唐伯寅,張靈甫,梁祇六,王耀武,林蔚,李天霞

17

29、王耀武電林蔚敵企圖攻占邵陽經施中誠李天霞兩軍組擊傷敵兩千及敵以炮火毒氣猛撲守城營長陣亡等三點情形

1944/10/03 ~ 1944/10/03

30、孫連仲電蔣中正等李天霞軍本年七月下旬現有戰斗員數目及武器變更官兵傷亡等情況

1944/10/25 ~ 1944/10/25

» 相關人員

何應欽,徐永昌,孫連仲,蔣中正,李天霞

31、補發勛獎章(四)

1945/03/21 ~ 1945/12/04

» 相關人員

譚自強,饒少偉,劉振三,麥克賀,李天霞,林文春,楊虎,馬法,程雪江,董國忠,吳克潤,劉勘,何基浬,楊劍聲,向敏思,彭夢緝,朱懷冰,張篤倫,張純勛,邱清泉

32、行政院呈函請補發吳克潤劉勘何基浬楊劍聲向敏思彭夢緝朱懷冰張篤倫張純勛邱清泉等各種勛獎及證書辦理情形

1945/03/21 ~ 1945/12/04

» 相關人員

譚自強,饒少偉,劉振三,麥克賀,李天霞,林文春,楊虎,馬法,程雪江,董國忠,吳克潤,劉勘,何基浬,楊劍聲,向敏思,彭夢緝,朱懷冰,張篤倫,張純勛,邱清泉

33、第五集團軍總司令部電請成立汽車兵團等軍政部重要業務處理周報表

1945/04/14 ~ 1945/04/14

» 相關人員

王鎮,何應欽,尹鐘,陳誠,魏德邁,何文鼎,劉祖漢,包凱,吳忠信,左世允,張弛,李天霞,湯恩伯,王耀武,葛羅斯,蔣中正,譚輔烈,黃珍吾,黃鎮球,王纘緒

34、何應欽函為準備反攻整編工兵十一個團附整編計劃請核覆等軍務署重要業務處理周報表

1945/04/15 ~ 1945/04/15

» 相關人員

俞大維,包凱,方天,尹鐘,魏德邁,何文鼎,劉祖漢,吳忠信,左世允,張弛,李天霞,胡宗南,譚輔烈,陳誠,黃珍吾,黃鎮球,何應欽

35、財政部電請撥還該部墊付美軍總部各項費款十億余元等軍需署重要業務處理周報表

1945/05/13 ~ 1945/05/13

» 相關人員

蔣中正,陳誠,李天霞,李鐵軍,程潛,齊夫斯(齊福斯,齊福士),胡宗南,薛岳,金照,葛羅斯,顧祝同,陳良

36、行政院院長蔣中正函國民政府文官處為請轉陳補發李天霞勛表

1945/06/09 ~ 1945/06/09

37、國民政府文官處函行政院為請轉陳補發李天霞勛表經陳奉準將勛表送請查收轉發

1945/06/12 ~ 1945/06/12

材料一共有37件,其中戰場上的電報有17封,這里面李天霞是主要內容的(能夠體現在題名摘要里的)有11封。另外,有多件其因戰功卓越而被表彰的信息,被提到的戰斗也更多。

再貼一下張的:材料一共有14件,其中戰場上的電報只有10封,這里面張靈甫是主要內容的(能夠體現在題名摘要里的)只有2封。另外,沒有任何他被表彰的信息。而且可以看到,張靈甫被提及的戰斗只有兩次,394月和447-8月。

如果張算抗日名將,那么李天霞將軍無愧抗日名將中的名將。

另外,張靈甫究竟是抗戰名將還是內戰名將,也可以對照一下。

加上解放戰爭時期,與張靈甫有關的材料就多到105件(扣除抗戰共91件),而李天霞將軍比張多打了幾年仗,一共也就86件(扣除抗戰49件)。可見,抗戰勝利后,張靈甫一下就活躍了起來,短短時間內火箭上升,關注度爆棚。而真抗戰名將李天霞將軍,雖然直到張靈甫被擊斃,他也比張資格老、官銜高,后來還繼續帶兵,但關注度就差得遠了。

【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中國歷史研究院,原標題《臺灣解密檔案中的張靈甫》】。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