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加強監管,先拿五大巨頭開刀!
民營金控胡作非為,現在終于走到了終點!
再見了,門口的野蠻人!
靴子落地,金控公司要加強監管!
5月22日,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知情人士稱,中國監管當局擬定挑選包括中信集團、螞蟻金服、光大集團、招商局、蘇寧集團等在內的五家機構,作為金融控股集團監管首批試點。
這意味著本月早些時候報道的中國監管層正在著手起草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正在一步步的變為現實,可以預期的是,《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的出臺之日,很可能就是上述監管試點的落地之時。
同時也意味著,一度在中國金融市場上興風作雨、胡作非為的“金控公司”要被系統地清算了!
時間倒回到5月7日,當天多家媒體都報道這樣一個消息: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監管機構正在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細則,將首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必須獲得中國央行頒發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持牌經營,并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民營金控將是金控公司管理辦法的重點規范和監管的對象。
首先解釋一個概念,什么叫“金控公司”?
所謂“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權下,所屬的受監管實體至少明顯地在從事銀行、券商、保險、信托、基金等類別里兩種以上的業務,同時每類業務的資本要求不同”。
簡單點來說,所謂“金控公司”是指擁有兩張或者兩張以上金融牌照的企業。
中國金融行業有哪些牌照?
目前在中國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25種:
圖片來源:宜人智庫
只要能擁有兩張以上的企業,就可以被稱之為“金控公司”!
那么為什么形成這樣一個個的跨行業的金控公司呢?因為分業監管!
在今年“兩會”之前,中國的金融監管是分行業進行的。銀行、保險、證券各有一個“監督管理委員會”。
分業監管的前提是分業經營,在過去很多年里,金融行業也分業運作的。也就是說只要你有牌照,就可以開展兩種及以上的金融業務。
現在監管機構正在起草的新規,意味著這些金控公司即使取得了分行業的金融牌照之外,也必須重新獲得中國央行頒發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否則就不能開展兩項及以上的金融業務,也就是說銀行就只能干銀行,保險就只能干保險,銀行有了保險牌照也不能開展保險業務!
問題來了,以前分業經營干的好好的,為什么要突然起草這么一份新規?
因為有些公司太大了,大到原先的監管文件,無法將它們完全覆蓋了!
為什么選中這五家企業?
很簡單,因為他們很大!
在此次選中的五家試點企業中,中信、光大和招商這三家都是大型央企(中信和光大歸財政部領導,招商局集團歸國資委領導),都是無可辯駁的大型金控,基本都實現了全牌照。
中信集團旗下擁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托、信誠人壽、中信期貨、中信保誠基金、中信金融租賃。
光大集團旗下擁有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光大永明人壽、光大興隴信托、光大期貨、光大保德信基金、大成基金、光大金融租賃。
招商局集團旗下擁有招商銀行、招商證券、招商信諾人壽、博時基金、招銀金融租賃、海達保險經紀;只是缺少一塊信托牌照。
蘇寧集團旗下擁有蘇寧銀行、蘇寧消費金融、蘇寧保險銷售、蘇寧基金銷售、易付寶、重慶蘇寧小貸、西安蘇寧小貸。
而在這五家企業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馬云的螞蟻金服,來看一下螞蟻金服的牌照情況:
銀行牌照:網商銀行
基金牌照:天弘基金、螞蟻基金銷售公司
保險牌照:眾安保險、國泰產險、信美相互人壽、上海螞蟻韻保保險代理、螞蟻保保險代理
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
小額貸款牌照:借唄和花唄(重慶螞蟻小微小貸、重慶螞蟻商誠小貸)
征信牌照:芝麻信用
也就是說,螞蟻金服至少可以開展7種以上的金融業務,事實上螞蟻金服的業務遠不止如此,在其他的某些領域,螞蟻金服雖然沒有獲得牌照,但是一樣通過曲線救國的策略開展了相同的業務。
例如:螞蟻金服最近低調的注冊了一家名叫三潭金融的公司。三潭金融就是想把傳統的非標資產流轉起來,也就是想把信托類產品標準化和交易平臺化。
一句話,螞蟻金服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金控公司”了,而是一個比央企中信集團業務范圍還廣的金融帝國!
據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白鶴祥在今年人大議案中引述的數據,截至2016年末,有近70家中央企業擁有各類金融子公司共150多家,有28家民營企業持有5家以上金融機構的股權。
在白鶴祥看來,這些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金融機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機構股權的多元化,增強了金融機構資本實力,但由于跨領域、跨業態、跨區域甚至跨境經營,相應的金融監管又嚴重缺失,從而逐步暴露出了較大的風險隱患。
簡單點來說,這些大而不能倒的“金控公司”,缺少監管,一旦發生問題有可能引發非系統性甚至是系統性金融風險!
更重要的是,有些龐大的“金控公司”,仰仗自己手中掌握的巨大的金融資本,在金融市場中胡作非為,將這些金融機構變成了為自己謀福利的機器,而民營資本所控制的“金控公司”則是其中的重災區!
民營金控要重點監管!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再看一下今年一月份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權威訪談,其實大概就明白了!
人民日報:黨的十九大對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也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銀行業改革方向是什么?
郭樹清:通過這些年的改革開放,我國銀行業的股本結構多元化已基本實現,國有銀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五大商業銀行全部實現整體上市,各類股東遍布海內外。
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的股權結構中民營資本占比分別達到43%、55%、86%。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規范的股東管理和公司治理沒有同步跟上。既存在股東不作為、不到位,從而導致“內部人”控制問題;也發生了少數股東亂越位、胡作為,隨意干預銀行正常經營的問題。
有的股東甚至把銀行當作自己的提款機,肆意進行不正當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少數不法分子通過復雜架構,虛假出資,循環注資,違規構建龐大的金融集團,已經成為深化金融改革和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的嚴重障礙,必須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如果梳理一下,這段話的核心信息有三個:
1、現狀:民營資本對金融的控制力太強,而且出了問題(提款機、利益輸送等)
2、定性:這些亂象是“不法分子”所為,而且規模龐大。
3、處理:已經影響了金融改革和金融安全,要依法嚴肅處理。
平心而論,馬云的金融生意做的很大,但是還算是比較規矩的,然而,有些“金控公司”做的太出格了,甚至已經淪為了某些個人的利益輸送機器!
咱們就舉一個例子:
2016年的寶萬大戰中,姚老板瘋狂舉牌萬科,耗資430億,錢從哪來的?
答案:幾乎全是通過金融機構借來的!
這些資金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保險資金:
寶能旗下前海人壽的保險資金104.22億元,其中包括萬能險賬戶保費資金79.6億元和傳統保費資金24.62億元。
第二、券商資金
寶能旗下鉅盛華以自有資金約39億元,以1:2的杠桿撬動券商資金約78億元。
第三、銀行資金
一方面,寶能通過引入建設銀行理財資金約78億元替換前期的券商收益互換等帶來的資金。
另一方面,通過銀行理財資金向自己控制的鉅盛華增資。2015年11月,寶能出資67億元作為劣后,浙商銀行132.9億元作為優先,通過華福證券、浙商寶能資本構建有限合伙基金,規模最終達200億元。這筆資金通過增資、股東借款等形式進入鉅盛華。此后,鉅盛華用其中的約77億元作為劣后,廣發、平安、民生、浦發等銀行出資155億元作為優先,共計約233億元。
整個舉牌過程中,姚老板幾乎沒有花到自己的資金,雖然最終并沒有獲得萬科的控制權,但是整個舉牌過程浮盈近500億。
今年4月4日,鉅盛華九大資管擬清盤萬科10%股份,僅這一次出售,浮盈就超過160億元!
保險、銀行、券商,本應該是為民眾服務的金融機構,在某種程度上卻淪為了某些個人提款機!
說得再嚴重點,部分民營“金控公司”正在肆無忌憚地洗劫中國經濟、中國金融!
所以,現在對金控公司加強監管是現階段金融監管的重點,而監控民營金控,則是重點中的重點!
下一個被收拾的會是誰?
既然有了試點,就會向全國推廣,而中國的金控公司有100多家,如何在這100多家中選出最值得被監管的對象,對于監管層來說,本來也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沒想到卻得到了神助攻!
去年7月份,《新財富》雜志追蹤了全國近800家金融機構的股東情況,做了一份《民營金融權力榜TOP100》(數據截止為2016年年末)。
下圖是具體排名(篇幅有限只選取了前29家):
槍打出頭鳥,誰的排名最靠前誰就最值得監管(估計這些金融大鱷們恨死新財富了,沒事搞什么排行榜)!
于是螞蟻金服和蘇寧就被選中了,接下的將會實現整個榜單的全覆蓋!
結語:
在不久前的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LH講了4句大白話,成了飛速流行的金融四原則:
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奢望各種杠桿空轉賺快錢,不要想著借新還舊無限拖延,不要想著投資利潤留給自己風險留給債主,以后該破產就破產,做壞事的該抓就抓。
這四句話,現在回頭來看,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說這些龐大的金融集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100萬億大洗牌來了:中央會議通過,資管新規即將發布,500萬金融民工將受到這些沖擊
2018-03-30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資本市場仍是金融體系短板 五大主線推進改革
2017-11-1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