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三分鐘 作者:楊瑞
這是一個舊時代的終結:
半夜生病買不到藥的心酸將成往事。
更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一個“藥店圍著病人轉”的時代正式到來!
1
藥店迎巨變:北京打響第一槍!
近日,北京發改委重磅宣布:
? 連鎖便利店可以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
? 并可經營二類醫療器械。
消息一公布,遍布全國各地的藥店頓時坐不住了,便利店行業更是炸開鍋了。
眾所周知,藥店賣藥有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之分, 處方藥是需要醫生開處方證明,對癥下藥,才有資格購買。
而非處方藥是指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不用醫生專業診斷,憑自我感覺和判斷,就能購買的藥物。
一般分為甲類非處方藥和乙類非處方藥,其中紅底白字的是甲類,綠底白字的是乙類。
常見的乙類非處方藥有:止咳鎮痛類、胃腸道用藥、清熱消炎類、維生素補益類藥品。
也就是說,銷售非處方藥,對行醫資質并沒有特殊要求。
既然藥店能賣處方藥,零售網點更多,更為方便的便利店,為何不能賣?
在北京之前,2015年福建就曾允許連鎖便利店設置便民藥柜,而在政策出臺一年后,莆田市的便利店,正式開設便民藥柜,打響便利店進軍醫藥領域第一槍。
在2017年,遼寧沈陽也宣布:以連鎖或特許方式經營非藥品的企業,可申請經營乙類非處方藥專柜。
但無論是福建允許設置便民藥柜,還是遼寧沈陽的特許,都只是摸石頭過河的小打小鬧,并沒有引發便利店大規模殺入醫藥領域的狂潮。
但如今北京新政卻完全不一樣,不僅僅允許便利店公開銷售非處方藥,更是連部分醫療器械經營特許也放開。
這意味著,以后我們在便利店不僅可以購物,還能買藥,更能拍X片、做磁共振檢查。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巨變!
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從來都是行業政策變革的風向標,如今率先打響破除藥店特許經營權改革第一槍,在標桿的示范動下,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地方跟進。
一場借勢便利店倒逼藥店自我轉型的變革,就此拉開帷幕!
2
馬云出手:藥店不改變,
我就改變藥店!
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就改變銀行
當馬云喊出這句豪言壯語后,遍布全國的藥店怎么也沒想到:
支付寶顛覆傳統銀行業的余震尚未散去,藥店就迅速成為馬云變革的目標。
一周前,阿里巴巴的總部杭州爆出重磅:
馬云一舉打通杭州全城100多家藥店,實現24小時送藥服務!
只用下載淘寶,打開首頁,搜索“急用藥”,然后根據自己的癥狀,就能智能診斷病癥,推薦適合購買的藥物。
更貼心的是,如果入住酒店,也不用親自下樓取藥,因為馬云已聯合君庭、如家等酒店,直接實現前臺代收代送。
馬云更是承諾:網上訂購藥物,白天30分鐘送達,晚上1小時送達。
這不是幻想,因為阿里將推出24小時無人售藥機,將進駐到杭州的每個社區。
如果沒按照規定的時間送到,怎么辦?
答曰:阿里將負責全面賠付賠償!
憑借先進的大數據支撐,強大的物流網絡,藥店做不到的,馬云不僅能做到,還能將一站式貼心服務,做到極致。
在馬云的強勢沖擊下,曾經躺著就能賺錢,半夜雷打不動準時關門,讓消費者圍繞著客戶轉的藥店、診所、醫院頓時慌 了!
君不見,全國有超國1500家醫院,早已踴躍的加入馬云的“未來醫院”,覆蓋全國90%省份!
君不見,通過支付寶享受掛號、繳費、查報告,B超取號、手機問醫生等全流程服務的人數,已經超過5000萬人次!
君不見,傳統藥店先給錢再買藥的傳統,已被顛覆,只要芝麻信用分650以上的,不僅僅無需排隊付費,即使在醫院看病,也能“先治病再給錢”。”
………
馬云,正在將讓一切不可能,變為可能!
3
藥店暴利的背后:
套路層出,消費者欲哭無淚!
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北京非處方藥新政,馬云的重磅出擊,能讓曾經憑特許經營而獨大的藥店,如臨大敵一般!
不是對手有多強大,而是自己作繭自縛,已成頑疾。
前不久,我武漢朋友老孔家的孩子半夜感冒,結果繞附近小區跑了一圈,藥店幾乎都是大門緊閉。
感冒雖然是小病,但是對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孩子而言,如果治療不及時,也有可能惡化成肺炎。
愛子心切的老孔無奈叫了個滴滴,到更遠的武漢中山醫院才買到退燒藥。
雖然最終虛驚一場,兒子感冒痊愈,但是那夜心急如焚卻買不到藥的無助,卻永生難忘。
不僅僅是半夜不開門,某些藥店為了利潤,還會用套路迷惑消費者。
比如,進藥店通常會發現,有些保健品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無論你是否有需求,藥店銷售人員會極力推銷。
保健品的低成本、高利潤眾所周知。
更絕的是,在醫藥行業有明文規定,過期藥不能上架,損失只能藥店自擔,于是有些被貪欲懵逼雙眼的藥店,將快要過期的藥,主動銷售給消費者。
保健品雖然沒有效果,但起碼不會過度傷身害體,但快過期的藥品不一樣,不僅耽誤病情治療,還會帶來副作用,造成病情惡化。
然而套路還遠遠不止于此。
曾是藥店“駐店醫”的某資深銷售透露,從顧客走進藥店的第一刻開始,藥店銷售就開始醞釀施展各種套路:
人文關懷:熱情招待,打消顧客戒心。
自薦產品:當消費者說出癥,或者要購買的藥物類型,銷售就會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醫學知識的皮毛,向消費者推薦貴的但療效不一定最好的藥物。
再送一程:即使消費者不上套,堅定要買自己看好的藥物,銷售也會在數量、劑量上下功夫。
總之一句話,進了藥店,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在特許經營的溫床中,藥店店大欺小還能猖獗一時,但如今隨著便利店的強勢殺入,分食蛋糕,早已是人心盡失的藥店,豈能不被消費者所拋棄。
4
便利店進軍非處方領域,
消費者的大利好!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越轉越快,要不斷臂求生,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滾向何方。
如今藥店變革的號角已然吹響,是坐等被時代無情的拋棄,還是順勢而變,化危為機,這是無數傳統藥店正面臨的抉擇。
或生或死,就在一念之間。
如果選擇生,面對便利店強大的零售終端,疊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流量優勢,可能造成的沖擊,藥店通過改變套路坑客的態度,轉向以人為本,或者降低虛高的藥價,或許還能有一絲轉機。
而面對馬云爸爸“24小時不間斷送藥”“先買藥后付錢”的顛覆式創新,如果傳統藥店再安于現狀,不求變求破,那結局只能是:殘酷被拍死的沙灘上。
要知道,時代拋棄你,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但無論藥店怎樣變革,對于消費者而言,我們正離“讓天下沒有半夜買不了的非處方藥,讓天下沒有瞧不上病的病人”的夢想越來越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