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閑散一石:還有多少“梁瑩”,正在欺世盜名!
點擊:2655  作者:閑散一石    來源:旗幟中流2018  發布時間:2018-10-30 11:42:19

 

       梁瑩教授自稱承受不了網上的攻擊與謾罵,辭職了。

  辭職確實應該,因為梁瑩一不真心做學問,二不認真教學生,這樣的人不配當教師。攻擊與謾罵沒有必要,因為攻擊與謾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應該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梁瑩教授是如何制造出來的。

  對于高校圈內人來說,梁瑩式的教授確實不少,大家已經見怪不怪。正如梁瑩所說,對于論文抄襲和一稿多投,如果你這樣追究下去,所有中國的學者那么多,人人都有問題了。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決不是無中生有,中國論文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這些年,被揭露出來的抄襲教授有多少?數得清嗎?

  梁瑩論文造假,是她一個人的錯嗎?顯然不是,絕對不是。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官場,有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之說。許多地方的GDP是注水的,為何出現這種現象?GDP崇拜。哪個地方的GDP高,就證明哪個地方官員水平高,就提拔這個地方的官員。中國的管理就是這么一個水平。這種現象在高校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高校,所有工作都要數論文、數項目。一年發表了多少論文,其中核心期刊多少,國外期刊多少,通訊作者論文多少,都在顯擺,都在追求這個面子。論文是衡量一切的硬標準。

  評職稱,論文數量上不去,期刊規格上不去,專著本數上不去,別想,哪怕你的教學極好。

  評先進,同樣如此;

  評長江學者照樣如此;

  拿項目,更是如此。

  尤其是一些高校還有內定杰出教授什么的頭銜,一年比其他教授多出幾十萬,拿什么作依據,還是論文與專著。重獎之下必有投機。所以,在高校,從上到下,從老到少,都在追求論文數量,以堆積出學術泡沫和虛假進步。

  這是一個政策問題,一個環境問題,一個導向問題。置身其中,何人能夠擺脫這種環境的左右?2011年就有新聞,河南大學某副教授3年發表273篇論文。

  一方面是名利的強刺激,一方面能坐十年冷板凳的說教,如果不是意志特別堅定的人,包括高校官員和高校教師,誰又能做到獨善其身?因為論文中的利益誘惑太強了。一個梁瑩教授暴露了,還有多少個梁瑩教授沒有暴露?尤其是人文學科。

   

  再說高校的崇洋媚外。哪所高校不是以在國外雜志發表論文為榮?早有人說過,這是中國人在為外國人打工,自己的科研成果,卻寫成外文,拱手讓外國人共享。中國人在外國雜志發表論文,一年花費多少?又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又是中國知識分子在給外國人送錢。為何是這樣?

  高校覺得在國內發表的論文不夠檔次,只有國外雜志發表才有水平。這不,梁瑩教授就沿著這個軌道一路狂奔。2014年之后開始涉足英文期刊,南大社會學院官方網站上列出了長長的英文科研成果目錄,四十多條……研究中國的問題,硬是拿到國外去發表。國家花人民的血汗錢讓她研究,成果卻免費送給外國人。中國高校何時不再做這種傻事?

  再說中國雜志收費發稿。學術雜志本來應該有相當大的獨立性,不為金錢所惑。讓人奇怪的是,中國的學術雜志要收版面費,給錢就發表,不給錢就不發表。俺這個文盲還覺得花錢發文章不好意思,所以雜志社不給點銀碎沫沫,絕對不發表文章。十幾年前到了高校,讓俺大為驚訝的是,名牌大學教授向單位要起版面費來理直氣壯、振振有詞。花錢發論文,于是就形成了中國式的論文買賣市場,據說一年交易量達到100億之巨。這是誰的錯?是梁瑩一個人的錯嗎?

  出版專著何嘗不是如此。出一本專著多少錢,明碼標價。這就怪不得教師們把論文與專著當成一樁買賣去做。找人寫論文,花錢發論文,找人寫專著,花錢出專著,最后換來自己的教授頭銜、博導高帽,甚至一不小心還弄個院士當當。教授原來是一樁買賣的結果。

  有多少教授不把教學當成副業?梁瑩在教學上敷衍潦草,甚至讓自己的父親代課,她還在課堂上向學生開誠布公地坦言,自己評上了教授,混到頭了,沒什么好怕的了,態度輕慢,堂而皇之。

  象梁瑩這樣的教授,高校里面又有多少?哪所高校沒有?這些年,教育部一再出臺規定,教授要給本科上課,原因也在這里。教授不去教學,因為政策在引導教授們發表更多的論文,拿下更多的項目。甚至出現了從未上過講臺的教授。博士畢業兩年,不管會不會教學,在有的高校一律副教授。因為學校要副教授的數量,教師要副教授的工資福利。這又是機制問題,高校不斷制造出不重視教學的教授。

   

  再說中國對高校管理機制。中國長期追逐學術GDP”。一個學校能獲得多少財政投入,一個學院在各個層面能得到多少支持,再到一個學者能不能評上職稱、獲得多少科研經費,都與發表的論文數量、影響因子相關。這種壓力層層向下面傳導,倒逼著高校追求論文發表的總量指標,學者也對這根指揮棒趨之若鶩。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CI(科學引文索引)SSCI的論文數量和權威期刊、核心期刊,無時無刻不在牽引著高校學術評價的方向。

  現在推出代表作制度,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未必。因為,在學術GDP”的這個大背景下,在高校追求教授數量的條件下,在教師追求利益的條件下,能夠有多少同行真正從科學的角度對他人的論文作出準確客觀的評價呢?難說。

  君不見,副教授、教授評定中早就有代表作評審這一環節。一些高校為了追求高級職稱的數量,在代表作評審中,往往是這家評價不高另代他家,這個教授通不過再找另一個教授,直到代表作評審通過為止。更有甚者,單位私下就找熟悉的教授進行代表作評審,而且私下告訴評審教授希望有一個好評價因為單位需要副教授上數量,教育評價有指標。高級職稱人數上不去,教育評價結果不好看。這就是高校。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