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已經到了不擇手段,完全不顧形象的程度。美國舉全國之力,還動員盟友和國際組織的力量,對華為進行圍剿,讓中國人非常憤慨的同時也非常擔憂。華為之于中國的意義,從美國對華為的忌憚程度,就知道有多重要,不容有失。所以,很多人,就在支持華為的同時也在擔心著:華為能不能贏,中國能不能贏?在這個問題上,悲觀者是多數。表現最樂觀的,反而是華為人,是華為的任正非。 分析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放大一下視角,不能就技術論技術,就華為論華為。因為這已經不是華為自己的挑戰,這是美國對華戰略的一部分,但卻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整個中國面對的挑釁和挑戰,是中國崛起要必須面對和跨越的一道坎。美國所圖,當然不只是一個華為,或者已經被美國拉進黑名單的那些中國高科技企業,美國也不只是要阻止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美國需要的是解除中國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威脅的能力,繼續保持領導地位。雖然中國不想稱霸,但美國人一定會認為,其他國家的強大,就是對其霸權地位的挑戰,就是罪無可恕。為此美國會不擇手段,動用一切能夠動用的手段。 有段時間,國內的修昔底德陷阱這個概念很火,大意是說,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這是西方歷史學家對西方歷史的總結。 在這一點上,應該感謝我們的前輩,他們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不但實現了民族的獨立,還給我們打造了核保護傘和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讓我們現在可以免于軍事戰爭的恐懼。沒有這些,我們可能就要面對美國的核訛詐和軍事戰爭的威脅,和平無從談起。但也因此,很多人已經不再有戰爭的概念,所謂忘戰必危,而我們的對手,卻沒有變。 戰爭從未遠去,只是變換了形式。雖然不見硝煙,但是殺傷力更傷筋動骨。軍事戰爭無法摧毀的蘇聯,卻倒在了不見硝煙的戰爭中。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分析,因為中國的快速崛起和美國的相對衰落,中美之間的關系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競爭和對抗為主會取代合作和妥協為主。而美國作為西方國家,也會有這套思維。對中國來說,是想盡量避免沖突,各個國家在合作和競爭的過程中,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但美國政客顯然不會認同這種思維,所以一定會用戰爭的思維和戰爭的手段對付中國。如前所說,如果不是因為中國有強大的軍事自我保護能力,美國也一定會把軍事手段作為選擇項。 無論是貿易戰,還是科技戰,抑或是之前已經進行多年的輿論戰、思想戰,以及后面很有可能要出現的金融戰、能源戰,都只是美國對華進行顛覆、控制、遏制的戰略手段之一。我們面對的是美國發動的立體化戰爭。華為事件只是科技戰的一部分,更是整個美國對華戰爭的一部分。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更大的挑戰和考驗在后面,我們應該做好心理準備以及其他一切準備,就跟華為一樣,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才能把代價降到最低,把戰勝的概率提到最高。 所以,只有用戰爭的思維才能讀懂美國政府的行為,我們面對的已經不是可控狀態的爭端和沖突,而是戰爭,而且是全面的立體化的戰爭。除軍事戰爭之外的一切手段,美國都可能動用。軍事手段雖然不再作為主要手段,但也一定會作為威懾力量和配合手段使用。貿易、科技、能源、金融、糧食、臺灣問題,都是美國的選擇項。 對目前的中國來說,最薄弱的應該是科技和金融,這應當也是美國認為對中國最有相對優勢的領域,因而也是美國人心目中費效比最高的手段,但能源方面的威脅也不能忽視,雖然中國已經經過多年的布局,能源安全已經大有改善,但主要的能源通道,還是處于美國的航母和導彈控制之下。美國對伊朗的蠢蠢欲動,其重要目標是針對中國能源的安全。另外,能源交易依賴的金融結算通道也掌握在美國人手里,金融制裁的利劍一直懸在我們頭上。所以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感覺國家也開始對這個問題空前重視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就提醒說,中國要做好短期石油斷供準備。我們在美國圍堵華為的過程中,已經見識了美國的無底線,說明國家也開始從戰爭的角度分析美國的行為選擇。所以很多以前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今后真的很有可能出現。只要能達到目的并且成本可控,都在美國的選擇范圍內。 華為事件,真是教育了中國人,提醒了中國人,提高了中國人的辨別力。很多以前很流行的觀點,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看出其危害性在哪。比如,前些年茅于軾攻擊中國堅持耕地紅線,說糧食安全可以通過國際貿易得到保證的言論和主張,一度甚囂塵上。要不是中國一貫堅持土地18億畝耕地紅線,重視糧食安全,我們今天就要面對美國的糧食戰爭了,美國就犯不上費這么大勁打壓華為了。 此時此刻,有必要再次審視基辛格的那段話: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如果新自由主義那一套迷信自由貿易、相信自由市場的學說和主張成為中國的國策,中國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因為中國的糧食基本能夠實現自給安全;臺灣問題,因為中國軍事裝備和能力的飛速發展,已經基本可控;因為中國“種島”戰略的實施,美國在南海已經失去主動權。所以,我們可以主要關注中國在科技、金融和能源三個方面面臨的挑戰。 這三個方面,都是目前中國的薄弱環節,但這個三個方面,在不同的時間,也是有著不同的緊迫性的。就目前而言,我們正在面對的是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戰。所以本文主要是結合金融和能源方面的風險,談這一輪科技戰的前景。 美國對華為進行封殺和圍堵,是整個美國對華阻遏戰的一部分,是科技戰的最關鍵一環,而且是美國自認為,可以重創中國而自身不需要付出太大代價的手段。美國要通過科技戰,通過切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屏蔽美國擁有優勢的關鍵環節,對目標企業和目標國家進行休克戰。對中興,美國玩的就是這一招。現在,對華為,美國故伎重演,而且手段升級。 美國對華科技戰不只是針對華為一家,但對華為的圍堵,具有決定性意義。在中美科技戰方面,因為華為的整體實力,導致這樣一個邏輯鏈出現:美國要想用科技戰手段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就必須先過華為這一關。華為不倒,美國科技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華為對于中美科技戰的走向和結果,太重要了。 這一方面是因為華為取得世界領先優勢的5G,是關系到人類下一代工業革命提供互聯互通的基礎條件,關系著誰會在未來的科技和工業革命中獲得主導權的問題。回顧歷史,每一次科技和工業革命的主導者,都成為了階段性的世界秩序的主導者。美國擔心的主要是,失去了5G主導權,就失去了未來工業革命的主導權, 也就失去了未來的世界領導地位。當然,一旦美國掌握不了5G主導權,美國的信息情報能力也會因此受到削弱,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特朗普政府主要是在為自己的未來而賭。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對華為的封殺,不算是特朗普作為解決中美貿易爭端的砝碼,5G的重要性遠大于美國人解決貿易逆差的分量。而且,貿易逆差問題,貿易爭端問題,只不過是美國的一個由頭和借口。美國人是離不開貿易逆差的,美國的貿易逆差跟其他國家的不同,這是美元世界地位的一個福利,也是美元保持世界貨幣地位的必要手段。如果真的美國的貿易逆差消失了,那美國人才是哭的時候。 5G的重要性,華為的重要性,就在這里。所以班農說: 華為是對美國的重大安全威脅,(干掉華為)比跟中方達成貿易協議重要十倍。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和圍剿,重點是5G,而不是手機終端或其他。從任正非最近的一些表態看,同樣是如此。任正非在半年前的5G業務匯報會上就說過: “5G這一戰關系著公司的生死存亡,我們一定要在這場‘戰爭’中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勝利”。 按任正非最近在記者會上的說法,華為三大“主戰”板塊,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網絡聯接部門才是核心戰略部門。 現在有很多文章在分析華為成敗得失的時候,更多側重于美國對華為終端業務,也就是消費者業務造成的殺傷力,考慮很多的是谷歌封殺對華為在海外手機的沖擊,微軟斷供對華為筆記本電腦業務的沖擊,更多著眼于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遭受的影響。這種關注重點也沒錯,但跟任正非,跟華為決策部門的重點還是不一樣的。 任正非說我們一定會贏,他強調的重點還是華為的連接部門,是華為的5G業務,任正非的自信,首先是對華為5G業務的自信。任正非的原話是: “三個板塊,不是哪個板塊掙錢多就地位高,只有網絡連接部門才能稱霸世界”。 顯然,任正非是從戰略高度去分析問題,而我們已經習慣了從商業角度去看待得失。角度和高度不同,看問題的結論就有不同。所以,任正非一直很自信,這種自信首先是建立在華為5G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極限生存的充分性之上,也就是任正非多次強調的: “華為的5G是絕對不會受影響,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梳理下來,發現這個部門(運營商部門)困難少,因為準備的時間長,反而別的部門困難多”。 所以,很多人理解不了任正非的自信源于哪里,除了不了解華為到底準備了多少“備胎”,也不了解任正非的關注重點。任正非認為,運營商業務,是華為的核心部門。5G業務關系著華為的生死存亡。那么言外之意,只要華為的5G不被對手遏制,華為的生存就沒問題,那么華為就不會輸掉。至于手機終端業務,雖然是最賺錢的部門,但不會關系著華為的生死。而在核心業務上,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其他業務,大概也包括消費者業務,“別的部門困難多”。美國打壓華為,也主要是針對華為的5G業務。美國對華為其他產品的打壓,都是服從和服務于這一目標的。假設華為去跟美國政府說,我愿意放棄5G業務,換取美國對手機等業務的松綁,我想美國人會樂呵呵的接受。這樣一來,雖然華為賺錢不一定比現在少,但華為還是輸了,中國還是輸了。因為輸掉了戰略,輸掉了未來。反之,如果華為贏得了5G,中國就贏得了戰略,贏得了未來,這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所以,要想討論華為能不能贏得這場科技反圍剿的勝利,我覺得首先要針對雙方的主線是什么。判斷輸贏得失,首先要從這個角度和這個高度去分析。 當然,我們希望華為能夠完勝。手機等業務也繼續開疆拓土,芯片、操作系統和架構和EDA,也都能拿下。就現在的形勢來看,雖然難度不小,也不是不可能。但這些都是勝利的加分項,增加了勝利的成色,但不構成對勝敗的決定性意義。評價這場反圍剿的勝敗,還是要從5G的角度去分析。 進一步說,如果美國限制不了華為的5G,那么華為就是勝利者,中國就是取勝的一方,即便是華為的其他部門業務遭受重大措施,勝利也是屬于華為,屬于中國。我們因此贏得了未來,在未來工業革命中取得先機,推力中國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主導者,這個價值是多少萬部手機銷量能夠比擬的? 這就涉及到一個角度和高度的問題。以前任正非過于低調,很少接受記者采訪,所以我們都不太了解任正非的思維和境界。看任正非的講話,很容易感覺到這個人和一般的企業家是不同的,一般的企業家最關心利潤。任正非很少談利潤,談的時候,也多是強調: “我們已經掙太多了。去年公司利潤太高,常務董事會還做了檢討反思。這不是炫富,這說明我們的戰略投入不夠”。 任正非的思維,不是一個典型的商人思維,或者說是超越了商人思維。任正非也關注訂單和市場占有率,但他也不是認為市場占有率越高越好。任正非沒有不重視錢,但顯然他沒有把錢看的那么重。任正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竟然只保留了1.4%的股權,試問中國有幾個企業家能做到?任正非創立華為,是當成事業, “我們犧牲了個人、家庭,是我們為了一個理想,為了站在世界高點上”。 任正非可以說是一位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企業家,他不是跟一般企業家那樣,錢永遠不嫌多。 同時,他還是一個具有辯證思維的企業家。看任正非的講話,和我們大多數人,也和中國大多數企業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美國的封殺來了,我們一般人的反應是大事不好,危機來了,麻煩來了,是擔心、揪心,是苦惱,是沮喪,是悲觀,甚至還有絕望,而任正非就不同。央視董倩采訪任正非時就拋出一個問題: “當很多人知道我來采訪您的時候,他們都希望我問這個問題:華為是不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看任正非怎么回答的: “不會,在我們沒有受到美國打壓的時候,孟晚.舟事件沒發生的時候,我們公司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惰怠,大家口袋都有錢,不服從分配,不愿意去艱苦的地方工作,是危險狀態了。現在我們公司全員振奮,整個戰斗力在蒸蒸日上,這個時候我們怎么到了最危險時候?應該是在最佳狀態了。” 而且,任正非不是一次這么說。在2019年3月份,任正非在接受美國CNN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該公司未來的發展中,“最興奮的是美國對我們的打壓”。下面是采訪紀要的部分內容: 他援引一則名人名言稱,“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堡壘從外部被加強”,“我們這個堡壘的內部正在松散、惰怠之中,美國這樣一打壓,我們內部受到擠壓以后,就更團結,密度更強,更萬眾一心,下決心一定要把產品做好”。 在我們關注外部因素的時候,人家關注的是內因。我們看到的是危險來臨,人家說現在到了最佳狀態。我們看到的是危險,人家看到的是機會。這些閃耀著辯證法光芒的思維,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別人為困難發愁的時候,偉人說:”烏云越厚,光明越多”。兩萬五千里長征,“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偉人寫下詩篇以言志:“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再困難面前,這是何等的豪邁與自信。而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時候,偉人在告誡和提醒: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提出了“兩個務必”,提出了“進京趕考”論。 有人說偉人是實現了最偉大、難度系數最高的創業,除了堅持理想之外,還有一套出神入化的辯證法。華為能夠在中國的企業中脫穎而出,能夠趕超一個個曾經高不可攀的需要仰望的國外對手,關鍵的因素也是企業的掌舵人能夠堅持理想+熟練運用辯證法。 偉人已去,但偉人給我們留下了他的思想、思維方式和方法論。只是我們很多人,已經看不起偉人,總是認為偉人這也不懂,那也不懂,思想僵化過時。從任正非的辯證法里,處處閃耀著偉人思想的火花。任正非能夠在十年前,就下了要做好某一天被美國以極端手段打壓的極限生存法則,我想也是從偉人那受到了啟發,美帝忘我之心不死,這句話并沒有過時。早在1945年,偉人就在《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文中提醒: “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 王震說,主席比我們早看五十年。誠哉斯言。任正非與大多數人不同,他沒有認為偉人的這些話是過時的,所以,華為在美國的極限施壓面前,因為早作準備,所以才有了選擇不屈服的資本。 所以,華為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功,絕非偶然、運氣好。因為任正非是一個堅持理想情懷和懂辯證法的企業家,這些東西肯定會注入到他創立的企業中,變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變成企業機制的一部分,華為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文化、懂辯證法的企業,從華為的特殊股權結構看,華為可以說在最接近于集體企業的民營企業。這次面對空前的挑戰,華為人并沒有選擇逃避離開,連平時對親人加班懷有怨氣的家屬,都在鼓勵自己的親人,這個時候不能當逃兵。 因為堅持理想,所以可以超越利潤,可以越過短期利益的束縛,舍得長期投入自主研發,舍得分享發展成果,而且堅持多年連續大投入搞自主研發;因為懂辯證法,所以在企業發展形勢比較好的時候,能提前看到企業面臨的風險,就為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提前制訂和實施“備胎”計劃。 任正非超越了商業思維和商人的境界,才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商業思維意識濃厚的同行,這樣的華為是很難被打敗的。這次也是如此。華為的企業文化、經營哲學、股權結構、組織體系確實值得研究。 因此,作者是看好華為的,相信任正非說的華為一樣會勝利,不是唱空城計。華為這樣的企業,外部是打不敗的,只有自己能打敗自己,所以任正非說華為最危險的時候是美國還沒打壓的時候。 說這么多,其實是想說,我們要分析判斷華為能不能贏,中國能不能贏,不宜用純商業的思維。只有超越了商業思維,才能看清楚美國和華為、同樣也是跟中國之間這一場圍剿與反圍剿,遏制與反遏制的得與失。我們只有也同樣用辯證法思維,才能理解任正非和華為的境界。 何況,華為還背靠一個政治獨立的、有五千年文化積淀、十億人口的大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巨大的市場空間,也能夠給華為提供穩固的大后方。 分析到這里,華為會不會輸,答案已經有了。 當然,從戰略上藐視對手,但是也要從戰術上重視對手。我相信,任正非,不只是戰略層面的樂觀,也在戰術層面做好了準備,讓華為的5G戰略不會因打壓而失敗。 當然,面對美國這種級別的對手,面對美國舉全國之力的封殺和圍剿,不可能沒有代價。沒有代價的勝利,成色也是不足的,關鍵還是看是不是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我們當然希望的華為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公眾最擔心的代價,主要關注在華為的其他部門和業務,能不能經得住這場大考? 本著謹慎的原則,我認為華為不同的部門和產品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就跟任正非說的,其他部門的準備充分程度不一樣,所以受影響的程度會有不同,但有很大希望。華為追趕世界領先者的步伐可能會放緩,但是背靠中國這個超級大市場,主要產品的生存沒問題。等熬過兩三年,打造好內功,補齊短板,又可以繼續前進。 這方面各路高手分析的比較多,本人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就綜合一下,拋磚引玉。 跟公眾距離最近的是終端業務,其中又以手機為最,所以公眾其實最關注的還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面臨的考驗,尤其是手機。很多成敗得失的判斷,也是從手機的銷量、市場角度來分析的。消費者業務是華為目前成長率最高,利潤也是貢獻最大的一塊,手機是消費者業務中絕對的主力產品。我們就以華為手機為例: 華為的手機產業鏈有沒有弱點呢?當然有。 對華為手機短期內造成最大困擾的,是谷歌的停止合作。谷歌的APP包,在國外消費者中有很高的覆蓋率和粘性,這一塊對華為海外市場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所以華為的海外市場肯定會受很大影響。日本、英國還有其他幾個國家的運行商和經銷商,都暫停華為新手機的開銷。 但是國內市場基本不受影響。所以,往最大了說,最壞的結果是華為海外的市場暫時基本放棄,但國內的市場占有率,會有所提升。受谷歌影響,手機業務趕超世界第一的步伐短期內是要受影響了,但這個損失,華為手機承受得起。利用這段時間,華為可以繼續練好內功,解決卡脖子工程。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谷歌宣布中斷給華為的(部分)合作,華為肯定要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統,并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圍繞華為的操作系統,建立起中國的生態圈。如此一來,華為失之東偶,收之桑榆。失去了一部分海外市場,建立起一個中國主導的生態圈;在量上有損失,卻得到了質的提升。總的來說,還是賺了。尤其是從中國科技自強的角度而言,這種質的提升是手機銷量彌補不了的。 而且,華為的操作系統,不僅僅是對谷歌現在的安卓系統的簡單替代,這套系統不但可以兼容安卓和WEB應用,而且華為的OS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并統一為一個操作系統,跟谷歌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操作系統Fuchsia屬于同一代。華為還有可能變危為機,借此搶占了5G時代軟件系統的先機。 從這個角度說,華為的回應,不是消極的防守。即是防守,也是出擊,而且完全是占據了道德制高點。背靠中國這個大市場,自研操作系統技術上已經成熟,又關系著5G時代的互聯互通,肯定跟隨者眾。而且華為被打壓關系著中國產業升級和未來工業革命的主導權競爭問題,政府的支持肯定會跟上,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所以,華為新系統的生態圈搭建不是問題。谷歌也給華為,給中國自主的操作系統登上歷史舞臺提供了機遇,為中國補上軟件的短板提供了機會。 另一個短期影響大的因素是高端手機芯片的代工會不會有問題。所以都特別關注臺積電的態度。臺積電目前的表態是可以繼續給華為提供代工服務,不在美國限制之列。不過也不能排除,美國和臺灣當局施壓會用因素手段給臺積電施壓,停止跟華為的合作。華為需要多供貨,等待中芯國際的能力上來,最新的消息是中芯國際的14nm制程工藝已經成熟,并已實現量產,成品率95%。還有個好消息是,中芯國際的聯席總裁梁孟松博士在一季度發布會上宣布,12nm芯片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下一代芯片也正在研發,且在過去積累的基礎上進度喜人。下一代芯片是10nm還是7nm,我們還不知道,但顯然,中芯國際在梁孟松加入后,技術能力正在飛躍式提升,距離7nm的距離已經沒有以前那么遙不可及了。而且,中芯國際最近的工藝躍升,是超出大家想象的。在美國對中國發起科技戰的情況下,政府部門肯定會提供資金等各種支持。很有可能在一兩年內,就解決了7nm的制程工藝問題。中芯國際的工藝制程的進步,已經給臺積電也造成了壓力,讓臺積電在進行決策時,不得不慎重考慮。 辯證法告訴我們,危與機是對立統一的,還是可以轉化的,就看有沒有準備。而恰恰華為,已經做好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短期可以克服,但對華為的長期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ARM停止合作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被停止授權更新怎么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最近就談到了華為在這兩方面面對的困難和挑戰,鄔院士認為,華為已經有ARM的V8永久使用權,并且已經熟練的掌握ARM設計以及架構修改,也不見得需要ARM提供V9,因為華為可以對V8進行升級。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的華為有著豐富經驗,針對芯片設計商ARM“斷供”,華為已經掌握ARM架構修改,能夠抵御住暫時性困難。鄔院士還是比較樂觀的。我想院士發言,應該還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據的。 華為還可以考慮開源的RISC-V架構。另外也有消息稱,華為也在研發自己的芯片架構。 我想,華為既然用十年左右的時間,為極端生存進行準備,也不會不考慮到ARM停止合作的因素。所以這方面沒必要太悲觀。 倒是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的問題比較麻煩。 按照鄔院士的說法,EDA的頂級供應商就三家,兩家是美國的,另外一家雖然是西門子的子公司,但總部也在美國,所以基本上不再對華為提供技術支持,也不能升級了,已經授權的當然還是可以用的。院士認為,華為實際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應該說你不給我支持,我也能對這些EDA工具進行自己不斷的完善。 另外,這幾天網上就有消息說,華為主動打電話給中國的EDA企業叫過去,共商大計。華為的體量和經驗,可以幫助一些國產廠商迅速成長。如果中國的企業能夠積極合作,未必一兩年時間就沒有可堪一用的中國EDA軟件誕生。 還是那句話,華為在準備極限生存時,也不會不考慮美國對EDA停供的影響。 當然,公眾還擔心華為其他方面的短板,比如邏輯芯片、射頻問題、手機內存芯片。這些問題,哪一個解決起來也不輕松,畢竟手機鏈條那么長,一個關鍵環節搞不定,都會歇菜。這些問題都讓華為一家來解決,確實為勉為其難了。畢竟整條產業鏈的問題,一個企業,不可能面面俱到。好在華為肯定以及進行了大量備貨,據說是按照一年到兩年的庫存進行準備的,華為還有一到兩年的時間,中國的其他企業,也還有時間,共同進行技術攻關。 綜合上面的分析,無論是芯片加工工藝、EDA、邏輯芯片、還是芯片架構等等這些問題(無法一一列舉),都需要在兩年左右的時間攻克。困難很大,但只要華為帶頭,政府協調支持,解決的希望也很大。 所以,雖然華為面對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最先進的國家,動用全部力量的打壓和圍剿,壓力空前,困難空前,但有十四億人口和市場支持的華為能夠扛過去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且,只要能扛過去,中國的高科技的水平和產業鏈的完整性,就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美國也就失去了封殺中國的能力。 困難我們不能低估,但對華為抗風險的能力,也不能低估。畢竟,華為已經做到了很多我們認為的不可能。華為到底還有多少黑科技,除了華為自己人,誰也說不清。但我愿意相信華為和任正非這么習慣于低調做事的人,這次再三表達的自信也不會是沒有準備的盲目自信。 SD協會暫停華為會員,華為說我們有NM卡。藍牙被退群,華為發布自己的超級藍牙標準,有人說華為是世界藍牙的一半專利擁有者,頂尖wifi6的主要貢獻者。還有人說華為掌握wifi下一代系統技術(未核實)。不過,在WIFI、藍牙、SD卡等標準協會在限制華為的會員和權利沒幾年,這些機構又悄悄的恢復了華為的會員身份。這當然有華為實力的因素在起作用。 我們沒有神話華為的意思,華為再厲害,也只是一個企業。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的封殺和圍剿,我們還是有很多個擔心。畢竟,華為的產品線那么多,產業鏈那么長,不可能沒有弱點。而對手,又那么窮兇極惡。 而且,我們反復強調,華為背后有一個世界最大人口和市場,把實現民族復興作為近期目標的國家的支持。而且,這種國家之間的科技戰爭,國家也會舉全國之力支持華為,對美國進行反制。前兩天,發改委就出來表態, “稀土是否會成為中國反制美方無端打壓的反制武器,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如果有誰想利用我們出口稀土所制造的產品,反用于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那么我想贛南原中央蘇區人民、中國人民都會不高興的”。 人民日報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的評論文章,還出現了那個輕易不會出現具有特殊意義的“勿謂言之不預”。信號明顯,美國舉全國之力對華為進行封殺,中國也會動用國家力量對其進行反制,美國的產業鏈也不是沒有缺項。 其實,我最擔心的,還不是美國從技術,從產業鏈角度對華為進行封鎖,我最擔心的是美國如果對華為進行金融封殺怎么辦?現在的全球支付結算系統SWIFT控制在美國人手里,目前SWIFT集結了200多個會員國和上萬家金融機構,大多數國際貿易都需要使用該系統進行支付。美國人在之前就曾經切斷一些國家銀行系統和企業跟SWIFT的連接。這樣,目標國和目標企業就無法通過現在的結算體系完成支付結算了。 不只是華為,中國也不能忽視美國在極端情況下對中國采取金融制裁的可能性。傅成玉提到要做好短期內石油供應中斷的準備,一種可能我估計就是中國政府,已經考慮到對美國進行反制時,中國的石油進口商有可能會美國從SWIFT系統中剔除,從而導致無法完成交易。 分析到這里,金融風險因素就不可能回避了。 作者曾經在2017年特別關注中國的金融安全問題,認為當時的最危險因素是金融系統性風險。當然,后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金融的風險相對降低。但當時的系統性風險,還是針對中國內部積聚的金融風險而言。經過一系列的包括但不限于去杠桿和穩杠桿等調控措施,到了今天,內部的風險相對降低,中國的金融風險,主要來自外部。這就是美國切斷中國對外金融結算通道的風險,當然,還有一個,是美國凍結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和在美資產的風險。我記得任正非好像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大意是不能把資產都應該放在中國,應該分散一些到其他國家,歐盟和日本。以前,我們認為美國不敢做,不會做的,今天,都不能再心存僥幸。應該學習華為和任正非,一定要用極限生存思維來考慮可能面對的一切風險。俄羅斯在這方面就在積極的未雨綢繆。據今日俄羅斯報道,早在2011年,俄羅斯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之一,投資額達1800億美元。而根據美國財政部5月16日報告,俄羅斯僅持有137.16億美元。僅從2018年3月到2019年2月,俄羅斯共減持的美債總數為835.93億美元,減持比例達到84.49%。與此同時,俄羅斯在大幅持續的增加黃金儲備。據世界黃金協會5月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止四月,俄羅斯央行正在以2011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在傾銷美債并置換黃金,使其龐大的黃金儲備達到2168.3噸。 中國也一直在在提防美國動用金融極端手段。先是研發和上線了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CIPS,但涉及到與其他國家不同貨幣的結算時還是繞不過美國控制的SWIFT。所以,中國聯合金磚其他四個國家,建立金磚國家統一支付系統BRICS Pay,原來的計劃是該系統的試點項目4月初在南非啟動。2018年11月份,俄羅斯媒體報道,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已為人民幣和盧布兌換業務建立了PVP支付系統,這意味著人民幣與盧布將避開美元,避開SWIFT系統這一中介直接交易。不光是中國,天下苦美久矣,所以都在嘗試建立新的跨境支付系統,以繞過SWIFT。俄羅斯在2014年就創立了SPFS支付系統(財務信息轉移系統),去年該系統實現與出口渠道的對接,包括中國一些企業在內的500家全球商家,已經加入到這一系統。 就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歐洲國家,現在想辦法繞過SWIFT系統,為了應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歐盟準備設立一個特殊目的工具(SPV),作為SWIFT的替代系統用于結算,并稱這一系統可以對中俄開放。但是因為受到美國的威脅,據說沒有成員國愿意做這一系統的載體國家,進展緩慢。2019年1月31日,在伊朗核問題的壓力下,歐盟又發布聲明稱,支持英、法、德三國作為初始股東的特殊用途工具(SPV)INSTEX SAS(支持貿易往來的工具)于當日注冊成立。 俄羅斯和歐盟都紛紛建立自己主導的結算系統,以繞開美國的金融制裁,直接原因都是跟石油交易有關。金融安全和能源安全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美國對伊朗采取壓力,難道就沒有針對中國的能源安全的因素?所以,本文為什么把金融、能源和科技戰爭結合在一起分析。 中國除了增強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影響力,增強人民幣的結算和支付地位之外,應該抓緊推動獨立于SWIFT的替代系統。 這個問題急需引起重視。美國的實際表現,我們應該放棄一切幻想,做最壞的打算,才能做最充分的準備。 其實,不只是華為,就是中國銀行系統,也面臨著美國金融制裁的威脅。中國已經有多家企業和個人,進入美國金融封殺的黑名單。中石油的昆侖銀行,因為給中石油和伊朗的石油交易提供結算服務,被美國封殺。 其實,華為作為一個中國企業,能夠讓美國這么氣急敗壞,動用舉國之力進行打壓,自毀形象,透支信用,這本身就已經是贏了一局。幾個回合下來,華為非但沒有服軟,反而給我們帶來很多讓人意外的驚喜。 因為華為的出色表現,大大減輕了中國的戰略壓力,華為居功至偉。華為不但在技術水平上已經追平世界最先進,甚至在5G這個關系未來世界五十年到上百年工業革命的重要領域已經超越西方發達國家,華為以一家之力,承擔起來美國英特爾、高通、谷歌、蘋果多個頂級高科技企業的角色,隨著科技戰的爆發,華為還會承擔更多的角色。可以說,中國高科技領域的短板,有很多是華為補上的,因為有華為的存在,中國在曾經大幅落后于美國的領域,實現了超乎預料和想象的追趕。 這樣的中國企業,怎么能不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必須處之而后快。 所以,美國傾全國之力要除掉華為,中國也必須傾舉國之力,支持華為。在華為問題上,特朗普說: “5G競賽是一場美國必須要贏的比賽,.....一定要贏得這場戰爭”。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也同樣沒有退路。 只要華為不倒,中國就能贏得5G以一場比賽,只要華為扛過去,美國最具優勢的ICT產業曾經遙遙領先于中國的差距,將在不長的時間消失。很難想象一個企業對于一個大國來說,會如此重要,但華為就屬于這樣的企業。這點,從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上就不難看出。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是源于對華為技術實力的無奈,是對美國自己實力的缺乏信心。事實上,美國的主力通信設備商,即便不是全部,也大部分已早就倒在了華為前進的路上。 之前,我們知道華為很出色,但不經過這一次考驗,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不知道華為已經修煉到了這個境界。 華為事件之后,大多數國人有兩個想不到,一個是沒想到美國對一家中國企業動用這么多資源,這么不顧底線;二是沒想到華為的實力和抗打擊能力這么雄厚。 華為的出色表現,讓我們開始有了贏得這一場科技戰爭的信心,至少是可能。 盡管美國已經高度重視華為,但應該還是如任正非所說的那樣,美國政客做這個決定低估了華為的力量。美國當局想象中的劇本應該是,只要對華為的制裁手段一出,華為沒有理由不立即選擇服軟。 但是自從美國啟動對華為的圍剿以來,過程并沒有按照美國預想的情節上演。華為以一家之力,獨擋美國對中國ICT業和軟件業的集體封殺。面對任正非“我們(華為)根本不認為我們會死”,“勝利一定屬于我們”的表態,不知道美國政客此時的心理陰影面積是多少。 當然,我們并非是要盲目自大,看不到美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強大,也并非是無視我們面對的挑戰和壓力,只是想說明,華為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意外和驚喜。 美國不惜自毀形象,扯掉所有遮羞布,舉全國之力來封殺華為,如果不能實現速決速勝,美國的贏面就會大大降低。華為是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只要能夠形成持久戰的形態,就會顯著增加美國的成本和壓力,美國的勝算,包括美國的戰爭意志,就會大大降低。 而且,從美國軟實力損失的程度來看,即便是華為輸掉了,中國也已經穩賺不賠。對中國來說,實現崛起的最大障礙,并不是來自美國從外部發起的這些遏制手段,而是如何克服美國通過思想滲透在中國人心中植入的“美國崇拜”這一心魔,是如何對美國利用強大話語權鉤織的“自由燈塔”形象進行怯魅,是如何從對美式道路和制度的癡迷中醒悟,真正重建對自己民族、文化、制度、道路的自信。現在,感謝特朗普以讓美國自毀形象的方式,幫助中國人加速重建這一自信,讓中國人不至于選錯道路,走上“邪路”。特朗普是當下中國人最好的“老師”,讓中國人看清楚真實的美國和真實的世界,也由此可以看清自己的過去,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未來。 美國的軟實力消耗同時在以透支其信用的方式進行,信用是美元的基礎,美國的這些行為,也會加速世界的去美元化進程。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勝利一定是屬于華為的,是屬于中國的。 【因本文篇幅太長,下一章主要從美國自身戰略失誤的角度,分析為什么美國很難贏?】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明人明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