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十余年來國營敦煌陽關林場(簡稱陽關林場)持續遭遇大面積“剃光頭”式砍伐,萬余畝公益防護林如今只剩不到5000畝,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積的葡萄園。而地處庫姆塔格沙漠東緣的陽關林場,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綠色屏障。(半月談公眾號)
就砍伐結果看,“綠水青山”敗北“金山銀山”。幾代人心血付的防護林付之一炬,換來的是消耗大量水源、翻耕土壤影響土質的葡萄園。而庫木塔格沙漠以每年約4米速度正向東南擴展,對敦煌市“虎視眈眈”。謀一時小利,斷長久發展,沒有吸取歷史教訓,重走環保買單經濟的錯誤路。
就調查經過看,疑點重重。一是有人刻意淡化公益林概念。《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自種植葡萄以來,陽關林場相關公益林標識陸續遭遇人為毀壞。二是信息被掩蓋,假象一再被修飾。林場管理者和當地相關部門官員聲稱按規砍伐殘次林木,不存在亂砍濫伐、種植葡萄的問題。但是現場明顯有樹木被剝皮、焚燒現象,若是去次留好,直接砍掉就好,何必再動這些手段?顯然是有人偽造樹木枯死,毀尸滅跡。
“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但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只停于嘴上、寫在紙上、止于手中。標識牌和樹木是誰破壞?葡萄園由誰審批?十年之久,是誰暗中操作,阻隔信息通暢?敦煌市已成立工作專班,就相關問題依法依規開展調查。希望水落石出,拔除“蛀蟲”,嚴厲懲處隨意踐踏生態紅線者,還社會和公眾真相。
作者:殷碩萌 筆名:癸卯冬 工作單位:泊頭市泊鎮人民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