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神州漸暖。在廣東深圳穩就業促發展招聘會上,60多家企業帶來2200個崗位,1—3月,深圳全市春季招聘活動將舉辦208場次,預計參與企業超過5000家。不止深圳,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春節后復工第二周,就業市場上招聘職位持續釋放,環比第一周增長20.5%。就業,一頭是百姓生計,一頭是經濟大局。就業市場回暖,企業和勞動者持續為中國經濟添薪加力,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
這是2月28日某報一篇題為《以良好開局激發信心力量》文章中的第一段。我們在感受“信心力量”的同時,也有隱憂:透過這些數字,反向說明,企業職工流動性大。
誠然,以上數字中,不排除有很多是新增企業或企業擴產新增用工,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的一個尷尬事實是,許多老企業,并未擴產,卻年年招聘、年年培訓,不知無謂地增加了企業多少管理成本。有很多小的制造業企業、超市、飯店等,每年春節一過,原職工流失了近一半。重新招聘培訓,又得花錢耗時費力,企業效益因而更差,更留不住人。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職工忠誠度不高,有職工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的原因,有企業勞動缺乏含金量、職工學不到真本事的原因,有高徒被同行重金挖墻腳的原因,有企業頻繁轉行的原因……但更多的有老板不仁的原因。
日本企業員工一向以忠誠度高聞名于世。日本許多企業擇一業干一世(甚至一個家族世代干一個行當),許多職工擇一企忠一生,沒有我們這么嚴重的職工頻繁跳槽現象。
“你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你放在心上”,這話同樣適用于企業。要職工心無旁騖,首先我們的企業要有發展定力,不能“看人家吃豆腐---牙齒快”,輕易轉行。職工學不到真本事,勞動技術含量低,說明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另一方面,90后、00后職工,在乎的不僅是工資獎金。與他們的爺爺輩父親輩相比,他們更看重的是用工環境、業余精神生活、企業人文關懷態度等軟性報酬,甚至在工資獎金與用工環境等發生矛盾沖突時,他們更愿意偏向后者。此外,全員持股,不惜讓貢獻大的職工持大股,讓職工與企業聯股聯心,事實證明是個十分有效的辦法。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