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2018年12月21日,維基解密又點了一個大炮仗。
全球各地美國使領館共16464份招標、招聘、采購文件被放在維基解密官網上。人們借此可以管窺美國使領館的各種活動。
(地址:https://shoppinglist.wikileaks.org/)
有意思的是,文件顯示美國使領館在公開招標采購間諜設備,而其中駐中國的使領館所招聘的許多崗位,更是耐人尋味。
“戰術間諜設備”
(美國駐外使領館間諜設備采購情況)
曝光的文件所顯示的間諜設備采購行為,涉及到美國駐兩個國家的使領館,分別是薩爾瓦多和哥倫比亞,文件有3份。
(薩爾瓦多大使館詢價文件19ES60-18-Q-0092截圖)
薩爾瓦多的采購詢價需求文件,編號19ES60-18-Q-0092,開門見山地表示“美國大使館”需要供應商提供“戰術間諜設備”(tactical spy equipment),并要求對方報價。
(19ES60-18-Q-0092 文件截圖:“戰術間諜設備”具體需求)
那么什么是“戰術間諜設備”?大使館列出了具體需求,如上圖,包括可以安裝在車里的“迷你隱藏攝像頭”、“隱藏GPS定位器”、“單筒夜視儀”、做成MP3的間諜相機等。很有好萊塢大片的味道。至于用途,文件里并沒有說明。
美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發出的采購詢價需求文件,編號PR6318782,有2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發給美國國內的供應商,另一個部分發給哥倫比亞本地的供應商。
與薩爾瓦多的詢價文件不同,這份文件沒有開明宗義地指出需要“間諜設備”,然后列出具體需求。而是直接列出12項物品,其中包括幾款間諜設備,包括間諜照相機、間諜眼鏡、間諜帽子,還有紅外夜視儀等設備。
與薩爾瓦多的文件類似,哥倫比亞的文件也沒有寫明用途。筆者杜佳對外事活動不甚了解,不太明白一個大使館為什么需要夜視儀、間諜眼鏡這種設備,總不是為了抓小偷吧。
哥倫比亞的第2份文件,編號6222779,情況與PR6318782文件類似。采購的5項物品包括“無線間諜像機”,要求能夠拍攝1080P的高清視頻,2200MA電池供電,通過無線網絡與電腦等終端連接。
(6222779文件截圖:間諜設備需求,“無線間諜相機”。明確的“spy”一詞標明了某種特殊用途。)
如圖所示,文件有英文和西班牙文兩種表達,并且專門詢問是否接受VISA信用卡支付,這表明這份文件也許是針對哥倫比亞本地供應商的。與PR6318782文件類似,這份文件也沒有說明采購的目的。
筆者杜佳此前專文分析過卡舒吉案,該案之中的關鍵證據就是土耳其方面提供的錄音。那份錄音證據的存在,說明沙特駐土耳其大使館內部是已經被土耳其方面使用間諜設備監控起來的。這個案例足以表明,間諜設備在外交領域有著重要應用?畢竟,“無線間諜像機”應該不是用于安保的。
美國駐外使領館采購間諜設備,這個事件很有意思,引起了多方關注。2018年12月24日,中國外交部舉行記者會,談到了這個問題。發言人華春瑩說:“美國駐外使館為什么要購買這么多的間諜設備?準備拿它們用來做什么?針對的都是些什么人?用于什么目的?”美國方面的確需要好好回答一下,但是到目前為止美國駐兩國大使館和他們的上級美國國務院都沒有回應。
(《華盛頓郵報》2018年5月23日報道: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某員工疑似遭到“聲波攻擊”)
2018年5月23日,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發布一則健康通告,稱1名美籍雇員出現異常的聲音和壓力感知。雖然美領館稱“尚不清楚導致這些癥狀的原因”,但是西方媒體猜測該員工可能遭遇“聲波攻擊”。此事撲朔迷離,后來不了了之。筆者杜佳比較認同許多西方媒體的推斷,即這名員工的癥狀可能與使用間諜設備有關。
“絕密”崗位:只針對美、臺人士
在這16464份文件里面,有300份是美國駐中國使、領館發出的。其中沒有間諜設備的采購需求。但是這不代表美國不關注中國。相反,美國在中國的外交機構在其他方面有積極活動。
(美國使、領館在華部分招聘情況)
這300份文件中有部分是招聘信息,崗位是政治專員、經濟專員、翻譯和衛生協調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那就是情報收集。
招聘政治專員(Political Specialist)的共有3個崗位,都是全職工作。除了第一個崗位Beijing-2018-16之外,其余2個崗位的招聘對象為“所有感興趣人士”。其中正是這第一個崗位,其招聘范圍限于“美國政府工作人員有資格的家屬”(USEFMs),必須是美國公民,和美國駐臺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其家人(MOH,但不必是美國公民)。也就是說,為美國駐臺機構工作的臺灣人或者他們的家人也可以申請來北京工作。
3份招聘的保密級別是不同的。第一份Beijing-2018-16政治專員崗位的安全許可(Security Clearance Required)為絕密(“Top Secret”),這意味著該崗位人員級別不低,可以接觸到高度敏感的保密文件,無怪乎人員選擇上要“內部消化”。其余2個崗位是“當地安全許可”(Local Security Certification),級別相對較低。
(Beijing-2018-16文件截圖:對美、臺人士開放的“絕密”崗位)
“絕密”的工作崗位,要做些什么呢?文件指出,該崗位需要整理、匯報“中國的人口販賣犯罪情況和中國政府打擊該犯罪的努力”,以及“中國法律體系的發展”,包括中國方面如何處理家暴、青少年犯罪等社會問題。
崗位的學歷要求為相關專業的本科學歷,但是要求在國關、公關、法律、記者、執法部門等相關崗位至少3年的工作經驗。
從崗位的技能需求來看,這份工作主要是從公開、合法的渠道獲取信息。因此申請人的漢語必須流利(聽寫讀),能夠和中國政府工作人員打交道,能夠在中文媒體(包括學術資源)查閱資料并整合數據,形成有深度內容的報告。
大概因為這些原因,崗位待遇不錯,年薪51,007美元。
從這個角度看,這似乎是一般性質的情報收集和分析工作。但是涉及人口販賣、打擊犯罪、法律體系、處理家暴等等信息的搜集工作,為什么需要這么高度的保密級別,就只有美國方面自己能夠回答了。
Beijing-2018-05招聘的衛生協調員就更有意思了。該崗位需要的安全級別為“機密”(secret),而且只對美國政府機構(包括美國駐臺協會)工作人員的家人( USEFMs)開放,申請人必須是美國公民。
衛生協調員向美國衛生部的衛生專員匯報工作,屬于衛生部全球事務辦公室在北京的編制。他的工作包括調研中國的衛生狀況,與中國政商學屆和非政府組織保持交流。也許在此期間他會接觸到一些敏感信息,或者他的報告中會涉及涉密信息,所以這個崗位需要較高的安全級別。
這也是一個全職崗位,要求相關專業的本科學歷和至少3年的工作經驗。
衛生協調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充任,待遇為45,319美元。
對所有人開放的崗位
另外2個政治專員崗位也都是全職工作,但保密級別較低,對所有人開放。其中北京的崗位要求是收集中國的政治、軍事發展情況的情報。廣州崗位要求收集廣州美領館轄區范圍內(華南地區)政治、社會情報,并給出“專家級別的分析”。
文件指出,情報收集的重點在于華南地區的“勞工、人權、宗教自由、人口販賣、社會穩定、地方法規、中國目前的法制改革的推動執行”方面的情報。“緊密跟蹤媒體報道、學術趨勢和公眾意見”,調查“人權侵犯”事件,與“司法機關”和“公民社會團體、地方活動人士、維權律師”保持聯系,與“政府、學屆、私人機構、NGO”保持緊密聯系。
這樣的工作是不輕松的,因此崗位要求申請人具有經濟學、管理學或者政治學的本科學歷,并有相關行業至少5年的工作經驗。而且申請人必須對華南各省,特別是當地的政治、勞工組織有深入了解。申請人的漢語水平必須流利,這樣才能依靠本地資源收集情報,以整理形成深度報告。
這兩個崗位待遇也不錯。Guangzhou-2018-022規定中方員工年薪267,412人民幣,美方員工60,601美元。Beijing-2018-039規定295,217人民幣,美方員工60,601美元。這都大大超過了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甚至達到了美國家庭年均收入中位數的標準(2018年預計超過59000美元)。筆者杜佳忽然覺得很受鼓舞,經常練習著寫一些分析類稿件,看來還是可以拓寬就業渠道的。
招聘經濟專員的文件也有3份,其中2份的保密級別要求是“當地安全許可”,第3個(N20-1505-02)沒有說明。這似乎表示經濟專員的保密級別不高,不需要觸碰敏感信息。此外,2個經濟專員崗位對所有申請人開放,第3個(N20-1505-02)沒有寫明申請人范圍。
但是這份工作同樣不輕松,Guangzhou-2018-021要求收集轄區內的經濟發展情況,開展“復雜的研究”,并形成“深入的、專家級別的”研究報告。崗位要求特別關注環境、能源、科技和衛生領域,跟蹤媒體報道和政府政策。
Beijing-2018-009要求與廣州的類似,不過范圍擴大到全國。該崗位還要求關注中國的經濟和產業法律法規和市場準入情況,評估美國企業的投資環境。
N20-1505-02要求協助美國財政部,跟蹤中國宏觀經濟指標和數據,研究中國經濟發展、財政政策、投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等領域,特別是這些領域與美中雙邊經濟聯系的關系。
3個文件都要求經濟專員與中國的政商學界保持聯系。
3份經濟專員工作都是全職崗位,要求相關專業的本科學歷與至少4年的工作經驗。大概因為這些因素,他們的待遇都不錯,給中方人員的薪水也是大幅超過當地的人均收入水平的。
(3個經濟專員崗位工資待遇水平)
“FBI法律專員”項目
文件Beijing-2018-009負責招聘翻譯崗位。也許這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一個國家的駐外機構的確需要熟悉當地語言的人。但是這位翻譯可不一般,他需要專門與中國的公安機關和政法部門對接。
他的工作除了做翻譯之外,還要收集中國犯罪方面的情報,“協助調查、跟蹤媒體和當地環境,關注犯罪活動的報道”。該崗位要求“迅速并持續掌握犯罪活動和執法活動的趨勢,并整理成數據形式”。這些數據最終會“與聯邦調查局(FBI)等美國政府部門共享”。
(Beijing-2018-009文件截圖:這個翻譯不簡單)
FBI是美國國內的執法機構,專司美國境內的“聯邦”犯罪活動,以及維護國家安全。不過自成立以來,FBI就在世界各國維持有特工組織。根據FBI官網的介紹,該機構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63個法律專員辦公室(legats)和20多個“分局”(sub-offices)。其中一些就設在美國駐當地的使、領館里。
(FBI網站上的外海機構分布圖)
FBI稱維持海外機構是為了維護美國本土的安全。2004年的《情報改革和防止恐怖主義法》賦予FBI情報職能,并“授權調查國家安全的威脅”。
那么美國大使館內的這位翻譯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與FBI合作的了。招聘文件提到開展“FBI法律專員辦公室項目”(LEGAT program)。但是翻譯收集中國的犯罪情報不是就事論事,不是針對某一特指的案件,而是廣泛地收集情報,以便了解趨勢。不知道中國國內的犯罪趨勢是如何與美國的國家安全發生聯系的。
這個翻譯崗位是全職工作,對所有人開放,保密級別為“當地安全許可”。似乎公共安全的情報收集和分析在美國看來不算太敏感的信息。
這位不簡單的翻譯如果是中方人員充任,年薪169,012人民幣,如果是招聘美國人,年薪45,319美元。這一薪資水平相對上文的專員們要低,不過在當地也算是高收入水平了,至少比一般的翻譯收入高。
“公民社會”
上文不斷提到,美國駐華使、領館的各種工作人員需要與中國政商學屆和非政府組織保持接觸。這方面的直接新聞比較少,但是從維基泄密曝光出來的文件中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018年6月15日,美國大使館下發通知,美國政府啟動一項扶植中國“公民社會”的“小額贈款項目”(Small Grants Program)。
文件表示“資助公民社會,為人民和思想的多樣化創造空間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故美國駐華各使、領館都在開展該項目,獎勵一切能促進“公民活動、人權、良善治理、法治、環保”等方面的活動,比如旨在讓中國人參與社會議題的宣傳活動,并且可以使用藝術、社交媒體等手段。
申請方必須是非營利性組織、公共和私人教育機構以及個人。如果獲選,可以得到最多2萬美元的獎金。項目必須在2018年9月1日到12月31日之間展開,資助期限是12個月。
這類項目會擴展美國駐華外交機構的活動范圍。的確,通過這類公開渠道,美國方面對中國能有全面細致的了解,而且廣泛接觸中國社會,與中國政府部門、智庫、學校、NGO、勞工組織等各種社會群體保持關系。在此基礎上也能組織起各種活動,就像美國大使館中文雜志《新交流》2012年冬季刊中說的,“以幫助中國公民社會發展壯大”,“從而達到加強民主、增加對公民社會和法治的尊重、促進人權和婦女權益、打擊極端主義等目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