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老說:“文革是絕對不能翻案的,國家不斷發出這樣的信號和警告。” “不許死灰復燃”的“一些做法”,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是在北京的一所大學,經歷過文革的全過程的。您說的“構陷、亂扣帽子、仇官、仇富、仇知識分子”文革中似乎還沒有。文革中強調階級斗爭,批判的是黨內的“走資派”、“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而不是一切黨的干部和革命知識分子。當然有人故意“擴大化”,但這不是文革所提倡的。至于“仇富”,那時似乎還沒有對象。文革中根據我所經歷的情況是這樣的:1966.6——11月,是北京最亂的時候。當時劉、鄧派的工作組,把各校黨委和校長第一把手都靠邊站了。在工作組的領導下,成立了學校和各系、各處級單位的文革領導小組。這時候學校的師生在文革小組領導下,向校各級領導貼大字報,稱他們為“黑幫”。后來也有給工作組提意見的,或者與工作組有不同意見的師生,也就被工作組打成了“反革命”。對“黑幫”和“反革命”進行批斗、戴高帽子、在脖子上掛小黑板,上寫“打倒***黑幫!”等,從此開始。后來才知道,那時在全國打了55萬,“反革命”。各中學紅衛兵,也在這時段就開始“破四舊”、打、砸、搶,抄家,打死老師,校長......。大約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大家才知道毛主席在8月回到北京,毛主席的“我的一張大字報”,批判了與反右擴大化相同的把革命群眾打成反革命的做法。撤走了劉鄧工作組,把群眾從資產階級反動路線下解放出來。因為單位沒有了明確的直接領導,大家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開始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這時根據斗爭的需要成立了許多群眾的戰斗小組。由于積極進行批判資反路線的是曾經被打成反革命的少數群眾,而執行這條路線的群眾是大多數。少數人要團結大多數人,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難于避免的,就形成了原來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積極分子與被資反路線打成反革命的一部分群眾,成為相互對立的兩派群眾組織,而且在社會上,在他們聯合起來的基礎上,分成了兩個對立的大組織:天派和地派(與北航站在一起的叫做天派,與北京地質學院站在一起的是地派)。這就是北京的革命群眾,分成對立的兩派群眾組織的由來,也是1967年進行派性斗爭和武斗的起源。這也就是1968年黨中央派遣軍宣隊和工宣隊進到各單位,進行革命的大聯合之前,全國比較混亂的時期。其實所謂的“十年動亂”,“動亂”的也就是1966年6月到1968年軍、工宣隊進點之前大約的一年半時間。軍、工宣隊進點之后,他們代表黨的領導,耐心地做好了兩派群眾的工作。兩派群眾進行了革命的大聯合,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加強了黨的領導,形勢就好轉了。知青下鄉,各項工作開始恢復。這時各單位干部、大學的師生大都去了五七干校。1973年從干校回到原單位,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教學工作就按部就班地開展了。到了1974年之后小平同志就參與擔任了黨和國家重要的領導工作直到1976年4月。在文革中,毛主席、黨中央一直在批判、制止派性和武斗,批判打、砸、搶,強調群眾要“斗私批修”。但是完全控制局面,也不是立即就可以“立竿見影”做到的。我們不應該把這種短時間存在的問題,認為是十年文革的主流。這樣看問題是片面的。舉例來說,譬如改革開放以來,90年代出現過“拐賣婦女、兒童”現象,“聚眾賭博”現象,......。我們屢禁不止,能認為這就是改革開放的主流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文革的主流呢?1981年黨的《決議》認為文革的動機是好的,是為了防修、反修。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我們感到“文革”是達到了它的主要目的,雖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看到1991年蘇、東紅旗落地,而我們至今安然無恙。原因何在?無非就是我們在毛主席領導下從1956年到1966年,開展了與他們的十年論戰,堅決與蘇聯的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道路分道揚鑣,劃清界限;我們在毛主席領導下進行了反修、防修的十年文革。試想如果我們當時與東歐的那些國家一樣,跟著赫魯曉夫搞全民國家、全民黨,放棄了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可想而知,那我們在1989年到1991年之間,必然也與它們一樣和平演變,紅旗落地。除此之外,我們找不到別的理由,可以說明我們與他們命運迥乎不同,我們可以在美國“和平演變”糖衣炮彈的進攻面前,巍然不動的充分理由。我們今后在與美帝國主義反“和平演變”的斗爭中,任務仍然是艱巨的。毛澤東時代反“和平演變”和“顏色革命”的經驗無疑是寶貴的。我們應該感恩毛主席!我們不應該以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學的態度對待“文革”。排除文革時代,看問題片面、偏激的思想方法。認真研究“文革”的經驗和教訓,以便把我們今后的工作搞得更好,才是科學的、唯物辯證的對待文革的正確科學態度。如火如荼,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意義深刻,不能等閑視之。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