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前兩天在網(wǎng)上刷短視頻,刷到了著名編劇汪海林的一段演講。后來我專門搜了一下,原來這是出自“2023答案年終秀”上的演講。汪海林不僅是著名編劇,而且也是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如圖所示,他是汪海林,梳個小辮,手里拿著平板在非常認真的演講。他指出,中國的小程序劇也叫投流劇以及一些短視頻,已經(jīng)有很多在美國被翻拍。題材類型就是我們所謂的“霸道總裁”、“豪門爭寵”等,老外們看得是如癡如狂。汪海林不僅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更重要的是他不無諷刺地評論說,“中國文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奇怪的姿勢傳播到了世界上”。

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郭松民說,這消息他也看了,看了以后覺得心里五味雜陳。無論如何,中國文化能夠傳播到國外,實現(xiàn)走出去的夢想,應(yīng)該感到高興,但“霸道總裁、豪門爭寵”之類的東西傳播出去,是值得夸耀的嗎?如果這些短劇讓老外看得如癡如狂,會不會也反過來塑造當代中國人的形象呢?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中國應(yīng)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這種貢獻按照郭松民的話來說應(yīng)該是優(yōu)秀的、革命的和人民大眾的文化,總而言之是引領(lǐng)人類社會進步的文化。

但如今的短視頻中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宮斗”、“豪門爭寵”等,這算是個什么東西?郭松民說,這個東西本質(zhì)上是一種臣妾主義文化、是一種奴才文化。所謂奴才文化,是以不承認人格平等為前提的,以接受和習慣甚至享受自己的臣妾、奴才地位為前提的一種文化。由于中國的封建專制主義傳統(tǒng)歷史悠久,因此臣妾文化、奴才文化也源遠流長。郭松民表示,“霸道總裁”和“我”的故事,它其實不過是“明皇”和“貴妃”、“梅妃”故事的翻版;辦公室里的“大女主”所追求的無非就是“總裁專寵”而已,更甚至是把“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郭松民一針見血指出,這種文藝能夠征服老外,恐怕就是因為歷史底蘊深厚。劇作者把做臣妾的感覺表現(xiàn)得蕩氣回腸,在其他的文化背景當中成長起來的人,要想寫這種短劇,可能還找不著感覺。這種狀況不是孤立的,其背后實際上是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泛濫。比方說去年暑期票房大賣的《長安三萬里》,從視聽效果上來說,足以令迪士尼相形見絀。但是郭松民說,其核心價值觀仍舊還是士大夫的“忠君報國、封妻蔭子”的那一套,這一套是歷史如此,但是歷史如此,你就該當如此反應(yīng)嗎?真可謂相當陳腐!所以由此可見,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文化革命所提出的反封建任務(wù),還遠沒有完成。

一個文化共同體向外輸出什么樣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人對這個文化共同體的印象,如韓劇、韓國電影塑造了韓國人的形象。我小時候看過《賣花姑娘》《鮮花盛開的村莊》等很多的朝鮮電影,而這些電影都有個共性,那就是塑造了我們對朝鮮的想象。美國開發(fā)西部的歷史,是伴隨著血與火、印第安種族滅絕以及環(huán)境破壞的。可是好萊塢居然從這段歷史當中提煉出“西部牛仔”這一形象,并且通過一系列的西部影片,成功地把牛仔塑造為美國形象大使。

這的確創(chuàng)造了一個成功的案例:牛仔的形象是騎在馬上,手上拿著短槍,然后戴著帽子,身上插著刀。你不能否認牛仔不是勞動者,因為他身上兼具了自由不羈、堅持正義和敢于冒險等等優(yōu)秀品質(zhì),這相當程度的美化了美國的形象。咱們國家的電影,如“戰(zhàn)狼”系列中的冷鋒,就是中國版的“蘭博”;《三體》中的章北海,身上則有著濃厚的“昭和青年”味道,顯然是受了《啊!海軍》和《聯(lián)合艦隊》之類的日本為軍國主義招魂的電影的影響。郭松民認為,當代中國在文化輸出的問題上,面臨的最大困境在于,當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創(chuàng)造出來的勤勞勇敢、意氣風發(fā)、為天下勞苦人求解放的工農(nóng)兵英雄形象,在后來逐漸淡出屏幕后,今天誰能代表中國人的形象?

以及當我們在談?wù)撐幕饬x上的現(xiàn)代中國人時,他們指的是誰?是“工農(nóng)兵”?“霸道總裁”?“甄嬛”?還是“冷鋒”、“寶總”或者小鮮肉?這些問題的確引人深思。實際上,在主流文化精英中,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因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就只有寬袍大袖的古人,而沒有現(xiàn)代中國人。奧運會開幕式中內(nèi)在的文化自卑,“霸道總裁,豪門爭寵”標識的墮落與卑賤,與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中國方面招待他觀看《紅色娘子軍》所展現(xiàn)的文化自信相比,用郭松民的話說,這期間折射的文化流變與斷裂,令人驚愕和嘆息!
簡而言之,“霸道總裁,豪門爭寵”被外國人翻拍,并且在無意中風行海外,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面鏡子,這使得我們有機會審視自己的文化形象。我們是否應(yīng)該想一想并且也看一看,這些年我們究竟失去了什么?我們變成了什么?我們又泛起了什么?我感覺汪海林和郭松民似乎是隔著時空對話的兩個脫口秀演員。他們在對談一個非常深刻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又與“中國霸道總裁”之類的投流劇在海外產(chǎn)生的影響有關(guān)。

中國文化在海外產(chǎn)生的影響本該是令人高興的,但是看完這東西之后卻又高興不起來,那怎么辦?因此應(yīng)該認真想一想,我們到底丟了什么?我們是誰?我們應(yīng)該告訴老外我們是怎樣的現(xiàn)代中國人。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作者授權(quán)】,本文根據(jù)作者視頻節(jié)目整理,內(nèi)容有刪改,修訂發(fā)布;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昆侖策網(wǎng)】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wǎng)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wǎng)絡(luò)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yīng)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