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反腐風暴席卷全國,今年以來已有140多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處,其中不乏一些基層醫院的“小官巨貪”。這些醫院領導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藥品、醫療器械、工程項目等方面的回扣和賄賂,嚴重損害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公信力和群眾的切身利益。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只是簡單地抓人治標,而要深入分析醫療領域非法收受錢財的根源和機制,從制度上進行改革和完善,讓醫療回歸救死扶傷的本質。在這方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有著深刻的見解和建議。
醫療領域敗壞的根源:國家主導缺失
李玲教授是國內最早提出國家主導公共衛生醫療的學者之一,她認為,醫療領域敗壞的根源在于國家主導缺失。
她指出,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始于1985年,當時實行了“以藥補醫”的政策,將公立醫院從計劃經濟體制中剝離出來,讓其自負盈虧。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激發醫院的積極性和效率,但是卻忽視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和社會性。
由于國家對公立醫院的投入不足,導致醫院為了追求利潤而過度開展收費項目,如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過度用藥等。
同時,由于國家對藥品、醫療器械等市場的監管不力,導致供應商和代理商通過各種手段向醫院和醫生輸送利益,形成了“灰色利益鏈”。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醫療質量和安全,增加了群眾的看病負擔,降低了群眾的滿意度。
李玲教授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恢復國家在公共衛生醫療中的主導作用。她提出了“三個轉變”的思路:
第一,從以藥補醫轉變為以保險補醫;第二,從以服務收費轉變為以服務補助;第三,從以經濟激勵轉變為以職業激勵。
具體來說,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讓保險支付成為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
要建立合理的服務價格體系和補助機制,讓公立醫院能夠按照公益性的標準提供服務;
要建立科學的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讓醫務人員能夠按照職業道德和規范行醫。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醫院的運行機制,消除敗壞的土壤,提高醫療的效率和公平。
醫療領域腐敗的機制:逐利機制
李玲教授還深入分析了醫療領域敗壞的機制,即逐利機制。她指出,由于國家主導缺失,公立醫院被迫成為市場主體,而市場主體的本質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
因此,醫院、醫生、供應商、代理商等各方都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從而形成了一個以逐利為目的的利益共同體。
在這個利益共同體中,各方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輸送和分配關系,如藥品回扣、設備回扣、工程回扣等。
這些回扣不僅存在于供應商和代理商與醫院之間,也存在于醫院內部的各個層級之間,如院長、科室主任、臨床醫生等。
這些回扣不僅是一種經濟利益,也是一種權力資源,可以影響醫院的決策和管理。因此,這種逐利機制不僅導致了醫療資源的浪費和低效,也導致了醫療質量和安全的下降和風險的增加。
李玲教授認為,要打破這種逐利機制,必須從源頭上切斷回扣的鏈條。她提出了“三個破除”的措施:
第一,破除公立醫院創收機制;第二,破除藥品、醫療器械等市場壟斷機制;第三,破除醫務人員收入分配機制。
具體來說,就是要取消公立醫院自負盈虧的政策,讓國家對公立醫院進行足額投入和補助;
要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等市場的監管和規范,打擊不合法不合規的經營行為;
要改革醫務人員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與服務質量和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
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消除回扣的動力和空間,減少醫療領域敗壞的可能性和頻率。
醫療領域敗壞的后果:群眾受害
李玲教授還警示了醫療領域敗壞的后果,即群眾受害。她指出,由于國家主導缺失和逐利機制的存在,導致了公立醫院在服務質量、服務價格、服務范圍等方面出現了嚴重問題。
李玲教授認為,要保障群眾的健康權益,必須加強對醫療領域敗壞的懲治和預防。她提出了“三個加強”的建議:
第一,加強對公立醫院的監督和問責;第二,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等市場的公開和透明;第三,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結語
總之,就算把全國醫院院長抓光,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李玲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醫療領域敗壞的根源、機制和后果,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的措施和建議。
來源:智慧魔法屋 轉自紅色文化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