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尹國明|關系你我每個人的健康:醫療市場化的后果和私有化的恐怖
點擊:3779  作者: 尹國明    來源:產業人網   發布時間:2016-12-31 12:49:58

 

      最近刷屏的一則新聞,非常有助于分析醫患沖突為什么愈演愈烈。

央視記者歷時8個月,調查了上海、湖南的6家大型醫院,揭開了這個秘密。央視的調查表明,回扣竟占藥品價格40%,醫藥代表的提成占10%。藥品的回扣一般至少要在中標價的20%以上,才能保證有一定的銷量。醫生一般只開回扣比例高、金額大的藥品。而且,他們發現,一些常用藥品,上海市藥品中標價一般是市場批發價的5左右,最高的超過了10

看病貴一直被社會詬病,藥品貴是一個重要原因。藥品回扣雖然不能說是藥品價格高的唯一原因,但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雖然不能說每家醫院每個醫生,都有拿回扣的行為,但要是說藥品回扣是一種醫療系統非常普遍的現象,應該并不為過,央視記者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

現在的醫患沖突很多,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不信任很常見。有時候沖突發展到暴力的程度,釀成惡性事件的也不時見諸媒體。

醫患沖突頻發,可能每個個案的是非對錯都有其特殊性,但大量的事件出現,至少說明一個事實,患方對醫生的信任度下降,信任度的下降,又會因為一些因素,演變為患方對醫方的對立情緒,加上患者自身的一些因素,就容易導致暴力沖突事件。以上,就是醫患沖突的心理發生機制。針對醫生的暴力,是醫患矛盾尖銳的一種極端的表現形式。分析醫患暴力事件的成因,不能脫離醫患之間不信任在社會范圍內的加劇這個基本背景。一種社會心理的形成要到經濟因素里面去找。

這種不信任是從什么時候成為一種現象的呢?在公費醫療的時代,醫患之間的關系還是整體和諧的,醫患之間也不能說就絕對沒有矛盾,但整體而言是很少的。那個時候,救死扶傷不只是醫院墻上的標語,大多數醫生也是自覺這么做的。那個時候醫療體系是純公益性質,開藥和檢查費用和醫生個人的利益并不掛鉤。醫生的職業被定位在為人民提供醫療服務,醫生和患者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因為醫生的職業行為和醫生的個人經濟利益沒有直接的聯系關系,醫患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很單純。醫療市場化之后的醫患關系,增加了很多東西。私立醫院自不必說,公立醫院,醫生個人也開始直接參與到藥品的利益鏈當中參與分配。醫患之間還增加了經濟利益的沖突關系。醫生希望多開藥可以多拿回扣,而患者則苦惱于看病貴。醫患之間經濟利益的沖突,是醫療服務的市場化之后才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

雖然現在中國的公立醫院還是提供醫療服務的主體,但不可否認,市場化已經注入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之中了。一是,醫生的個人薪酬激勵跟病人的治療費用直接掛鉤,有些公立醫院醫生開藥、做手術個人都有提成,醫院的這種激勵機制固然提高了醫生的積極性,單著容易導致過度治療問題的原因。療效差不多的藥,醫生就可能選擇貴的那種。一些可手術可不手術的,醫生會建議手術。中國產婦的剖腹產率特別高,也有醫院的激勵機制在起作用。在從藥品出廠到藥品用于臨床之間的利益鏈中間,醫生個人也直接參與其中,出現了醫藥代表和醫院醫生之間藥品回扣這個怪胎。上述因素的存在,導致醫生和患者之間出現利益的沖突,這種利益沖突是醫患之間互相不信任的經濟根源。

這種患方對醫生的不信任情緒是會積累的,還會經過人際關系的傳遞和媒體的報道渲染,迅速演變為一種社會的普遍心理。當治療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不信任就會發展成為患方對院方和醫生的懷疑。患者認為是醫院出現了醫療事故,而院方極力辯白否認,誰也說服不了誰。患者家屬在悲痛的心情下,情緒會更加容易失去控制,對醫生的懷疑,又會進一步演變成針對醫生個人的仇恨。加上患者自己的性格因素,這樣就容易釀成暴力沖突事件。

所以,很多嚴重的醫患暴力事件的發生,不只是個體的因素在起作用。醫患的激烈沖突,有些情形是醫院對患者的不幸負有責任,還有一些是醫生盡責,也沒有失誤,但患者家屬還是采取懷疑的心理,這種懷疑的基礎就是平時潛存于心中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并不是針對哪個醫生個人的不信任,是患者對現行整個醫療體系某種程度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是產生于平時,并在心中潛藏。很多醫患沖突發生,但患者家屬的情緒其實并不是完全是針對醫生個人的,而是平時積累在心里的針對整個醫療體系的不信任也在發揮作用。這種不信任,會借助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某些因素演變成針對醫生個人的敵視。很多時候,一些盡職的醫生成為患者家屬暴力的對象,是在替整個醫患之間的不信任代為受過。

理論上醫生的定位就是白衣天使,但是市場化因素的導入,讓醫生的現實定位出現了多重的異變。但對經濟利益的追求,讓一些醫生還伴有商人的角色,和醫藥代表成為共謀。我相信不是所有醫生都這樣,但部分醫生存在這些現象,卻容易讓醫生整體的社會評價降低,讓社會產生對醫生整體的不信任。讓那些潔身自好的醫生,也籠罩在醫患不信任的氛圍里。

回扣問題、紅包現象的大量存在,責任也不能全部怪到醫生頭上,還真是有體制的責任,但這個體制,不是社會主義的原有醫療體制,而是醫療改革改出來的現行體制,是醫療走向市場化導致的體制問題。

醫療市場化改革,造成了很多新問題,產生了很多依附于醫療利益鏈之上的利益群體。現在中國有幾千家藥企,藥企之家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不同藥企生產的同類藥品療效都差不多,但要用誰的藥品,醫院有很大的話語權。央視調查的結論是醫生收取的回扣占藥品價格的30%40%,但回扣只是利益輸送的一部分,而且是擺不上臺面的那部分,還有一種公開的利益輸送方式——“學術推廣活動。從公開的資料看,藥企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主要生產抗腫瘤藥物的匯恒制藥,銷售費用占銷售額的38.51%,銷售費用主要包括市場費用、差旅費及車輛使用費。因為龐大的銷售費用,藥企的毛利率必須維持在驚人的水平,比如,貝達藥業綜合毛利率為97.02%,意味著出廠價格為100元,其中有97塊是毛利。而患者拿到的藥品價格,經過流通環節之后,又變成藥廠出品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其中又有大量的費用以各種灰色收入的形式,被各個環節的利益團體拿走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所有的成本費用最后都是由患者來承擔的。

福建三明市深化醫改小組組長詹積富認為:如果全國300萬的醫藥代表大軍不消失,不轉行,老百姓不吃冤枉藥,不受冤枉刀,不花冤枉錢。現行體制,藥企要在競爭中生存,不得不雇傭大量推廣和銷售人員,三生制藥員工總數3300人,營銷團隊就有1800人。貝達制藥員工799人,銷售人員就有334人。藥企通過醫藥代表的盯人模式,把自己的銷售網絡延伸到全國的醫院和醫療機構中。

身處這個醫療利益鏈條之中,個人想獨身其身,是很需要對利益誘惑的抵抗力的。收取醫藥回扣和患者紅包,僅僅歸責為醫生的醫德問題,是不夠的,醫藥市場化改革之后的體制因素,是更需要注意的原因。

市場化最徹底的就是私立醫院,莆田系是這方面的代表。和公立醫院不同的是,私立醫院是整體都綁在市場化的利益鏈條上。醫院變成了純粹的企業,既然是企業,利潤是第一位的,其他的考慮,包括為患者看病,都是從屬于資本對利潤的追逐的,為了經濟利益甚至可以不擇手段。最近網絡上流傳的一位醫生的聊天記錄,暴露出的問題就很觸目驚心。

網曝聊天記錄

現在有一種讓人擔心的趨勢,就是在醫患矛盾沖突加劇的情況下,還有人在推動醫療服務的進一步私有化和市場化。他們的理由是美國這么做。這種改革對于激化中的醫患關系,簡直就是烈火烹油,抱薪救火。美國醫療體系不僅僅運轉成本昂貴而且低效,美國藥企同樣存在著利益輸送問題,這并不是中國特色,而是醫療市場化的特色。美國的市場化醫療并非適合中國學習的對象。

要減少醫患矛盾,還是要醫療回歸公益性。中國不應該學習西方的那套醫療體系設計,應該探索和建立社會主義的醫療保障體系。古巴在這方面,就是中國學習的榜樣。古巴是全民免費醫療,醫療水平世界聞名,人均壽命高于美國。中國現在經濟發達了,按說已經有實力為全民提供免費醫療。古巴經濟不如中國發達,都可以做到。市場化醫療的導致的醫患互相不信任,只有在免費醫療體系中得到比較完全的解決。

央視曝光的紅包事件,衛生部門僅僅處理幾個醫生,并沒有多大作用。一旦引入市場化機制,那么醫療的功能定位勢必要被經濟利益鏈條綁架,醫生就容易不由自主不可抗拒的為利益分配而做出有悖醫德的事情。醫療市場化是藥商和醫生利益輸送的溫床。只要那個利益鏈還在運轉,大量的醫生就很難潔身自好。當務之急,是面對問題,找出原因,讓醫療回歸公益性。泛市場化思維,以為市場化一抓就零,是一種新式教條,也應該借助這個事件進行徹底反思了。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