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基礎,也是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現實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近年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許多國際觀察人士認為,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長期保持良好態勢的最主要因素。
近年來,結構性轉型不斷支撐著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一路前行,中國將成為一個擁有先進創新能力并在創新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家。圍繞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前景和趨勢、科技創新如何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學者。
中國對科技創新充滿熱情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管理與治理學院榮休教授普里·蘭布魯思(Prem Ramburuth)對記者表示,綜觀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中國的表現一直很亮眼。這是因為中國的各行各業始終對科技創新充滿熱情,這種熱情與可持續的長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盡管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步伐曾一度落后于西方國家,但中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趕超。無論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太空探索還是在最近的半導體領域,中國所擁有的技術實力都令人驚訝。這種變化可以從2023年9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得到驗證,在該系列報告中,中國在2010年的排名是第43位,而2023年的排名已經躍升至第12位,上升迅速。
蘭布魯思說,在相對表現方面,中國繼續縮小著與傳統創新強國的差距,擁有眾多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比一些發達國家在創新性方面表現更佳,中國也是全球創新指數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事實已經證明,中國在創新商業化方面是非常成功的。這種創新熱情還可以在中國產品和技術的國際競爭力中得到體現。例如,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正在迅速進入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并且受到消費者喜愛。在全球新專利申請方面,中國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同21世紀初相比,在全球所占的份額大幅上升。2015年,中國專利授權量超過美國,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專利儲備,這些專利已經成為全球機床、納米、太陽能和數字通信等行業的關鍵技術支撐。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曾發表評論文章探討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所取得的成績及產生的影響,其中提到,中國科技創新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政府在創新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中國龐大的創新規模已經超過了亞洲其他國家,如果這一勢頭持續下去,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亞洲創新中心的地位。中國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是保持經濟增長和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組成部分。中國對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進行再投資的一系列舉措,可以使其更好地保持國際競爭力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生產效率提高所需要的創新,也再次擴大了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影響力。可以說,中國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關注,支撐著人們對其經濟前景的信心。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種對創新的熱情將繼續創造大量令人激動、充滿活力且高速增長的投資機會。
中國向創新中心轉變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引領全球經濟繁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世界經濟論壇創新者社區負責人米歇爾·莫爾蒙(Michelle Mormont)表示,中國在20世紀被譽為全球制造中心,如今已成功轉型為面向未來的創新中心。相關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誕生了超過360家獨角獸企業,吸引的初創資金數額位居全球前列。這個轉變背后反映了哪些積極因素?莫爾蒙認為,首先,中國良好的頂層設計和強勁的政策推動,使得創新效率不斷提高。很多初創企業十分關注中國政府在資源配置上的優先事項,并抓住機會進行相應的業務調整和擴展。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政府不但支持初創企業進行創新,還是很多初創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這有效減輕了初創企業的資金困境。中國政府還通過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支持計劃幫助企業塑造更完整的生態鏈和創新體系。例如,中國政府推出的《“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制造機器人的發展目標和相關場景,使機器人制造企業增強了發展信心。正如億可能源(EQuota Energy)首席執行官夏洛特·王(Charlotte Wang)所言,中國政府主導著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不但充分考慮到民眾的各種切身利益,更在地方層面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這種將政策和市場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給企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其次,中國企業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速度和發展環境。雖然中國很多獨角獸企業在創立初期遭到了一些來自外部的批評和激烈競爭,但這更激發了他們的創新動力,也給迭代速度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中國科技企業相比其他國家的企業更愿意傾聽客戶反饋,不斷提高產品的商業化水平。最后,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可以更快速地將理念轉化為產品,并推廣到市場當中。這種快速反應在高速發展的時代更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中搶占先機,提高國際競爭力。
蘭布魯思認為,科技元素已經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這不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還為初創企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例如,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手機應用程序和面部識別系統,可以讓人們從購物到交通方面都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方式。語音識別和翻譯器可以記錄人們所講的內容,并進行多語言翻譯,方便人們進行跨國溝通。中國的高鐵、物流、網絡購物等領域都充分展示出科技元素,這些生動的案例已經證明,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擁有更多活力。
中國對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丹尼爾·J. 赫布斯特(Daniel J. Herbst)對記者表示,過去40年里,中國崛起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大家對這一發展成果有目共睹。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大國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對全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中國廣闊的市場和無限的發展機會,為新興商業模式的誕生和成長提供了空間。其中,數字創新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推動了中國傳統制造業向高科技產業的轉變。中國對人工智能、電子商務、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等行業的重視,有望重塑產業結構,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轉型也促進了民眾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
赫布斯特說到,十多年前,中國僅占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的不到1%,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電子商務平臺、數字支付系統和在線服務快速崛起帶來的數字化轉型,加速了傳統零售業和服務業的轉型。這種轉型的重要性在于,它簡化了供應鏈,淘汰了效率低下的生產模式,并提升了整體生產效率。如今中國經濟已經向服務型經濟轉變,科技引領的創新與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的融合,為多元化經濟格局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老撾巴特寮通訊社近期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的創新理念更注重綠色因素,這一特點符合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有助于中國更有效地應對環境挑戰。中國實施綠色金融舉措、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多邊合作,使得其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隨著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特別是制造業供應鏈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在生產流程和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將給全球供應網絡的效率和生產力帶來關鍵的連鎖反應。文章提到,中國之所以能夠有效地實施廣泛的創新,是因為與其他國家相比,其依靠強大的適應性和創新能力,并利用了一些關鍵因素。
蘭布魯思認為,中國創新的動力源于政府對教育和科研機構的大量投入,這一舉措有助于培養大批科學家和技術人才。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人才資源,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
根據相關報道,近年來,中國大幅增加對科技的投入,已成為國家預算的主要支出。2018年至2023年,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長6.4%。中國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科研、創新、生產良性循環。隨著創新驅動發展的深入推進,科技創新不斷賦能實體經濟,新產業、新動能不斷成長壯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中國的創新沃土蘊藏著巨大機遇。中國市場不僅為跨國企業提供了龐大的消費群體,也是新技術、新模式孵化、推廣、路演的沃土。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負責人認為,很多技術創新源自中國,走向世界各地,中國已成為新興技術大規模應用的港灣。
中國科技創新不僅為自身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也為世界各國發展帶來機遇。截至2023年,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還與8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共同建設了50多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在共建國家建成20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和70多個海外產業園。正如蘭布魯思所言,中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國際舞臺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和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貢獻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