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何新:研究印度偽史的九點結論
點擊:  作者:何新    來源:何新老家伙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5-03-29 22:17:38

 

我研究印度偽史總結得到以下九點結論: 

 

1、印度古代無信史 

 

以歷史學而論,印度古代無信史(指成文史)。 

 

關于唐代以前印度的歷史,都只是傳說而非可信歷史。而且這些傳說大部分來自唐玄奘的隨筆式游記《大唐西域記》——此書素材豐富,收集諸多印地古傳說,但此書也非信史,不足以作為構建歷史真相之工具。 

 

2、“印度”一名,來自印度河 

 

但是,印度河卻不在人們所說的今日印度,而在巴基斯坦平原。也就是說,古代所說的印度——真正的印度地區,在今日之巴基斯坦所在地域中。 

 

而今日的南亞地區“印度”之被人們稱為“印度”,實際上是歷史的誤會。據玄奘說,印度地區古代乃印度教地區,多婆羅門,所以或稱“婆羅門國”。 

 

[《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云經界之別,總謂婆羅門國焉。”] 

 

3、印度河主體不在印度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印度河實際是一條國際河流,主流不在印度。 

 

印度河發源地在中國青藏高原的岡底斯山脈。印度河流域的主體部分在今日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與恒河流域以南的南亞次大陸印度,歷史上不僅不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個民族,沒有共同經濟、語言、文化、宗教與傳統的關聯。(18——19世紀英國人進入后南亞后才把它們整合為一個大印度殖民地,所以自1946年獨立后即分裂對峙至今)。 

 

4、古代中國與印度河地區久有聯系 

 

古代中國與印度河地區久有聯系。 

 

西漢以來中國古代人所說的身毒、天竺、印度,都是梵語之“Sindhu”——印度河,所指地乃今日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流域。中國自周秦以來即與此古印度地區久有經濟文化和宗教的密切聯系。 

 

古代中國人所說印度,并非指印度大沙漠(塔爾沙漠)以東、恒河流域(印度大平原)以南之德干高原的南亞印度次大陸地區。 

 

5、南亞次大陸的三大版塊 

 

 

 

上圖,左方是印度河平原,右方是恒河平原,之間被印度大沙漠(塔爾沙漠)隔開,恒河之南為德干高原: 

 

一、以塔爾沙漠為界,西部與中國和中亞以及西亞相連的印度河版塊,即今日的巴基斯坦,古代的天竺、印度、身毒。所謂“五印度”在晉漢以前,即指“旁遮普”,五河平原。 

 

二、塔爾沙漠東側,是恒河大平原版塊,地理上稱之為印度大平原。 

 

三、次大陸南部的山地,即面對印度洋的德干高原。 

 

現在人們所說的印度,南亞印度,指此后兩部分。但這個地區,自古小國、小族林立,語言復雜,經濟政治皆極其落后,古代沒有形成發達的文明與文化。古代中國人也與之交往不多。 

 

6、兩個希臘羅馬與印度 

 

所以,正如歷史中有兩個希臘羅馬,而經常被弱智的中國學界公知所混淆:一個是歐洲希臘羅馬。一個是亞洲希臘羅馬——東方希臘羅馬,地在今日的土耳其。西人偽托一名稱曰“拜占庭”。后者歷史悠久,經濟富強,但被西人洗腦的國人公知則對后者基本無知。 

 

事實上,歷史中也有兩個印度,一個是喜馬拉雅山西南麓的西南亞印度——今日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爾等地區,古代曾經擁有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也是佛教的起源地和傳播中心。后來成為伊斯蘭地區。 

 

一個是人們現在說的印度即南亞印度,這個地區在古代文明方面幾乎一無所有,是經濟文化均落后的荒漠。 

 

7、佛教并非起源于印度 

 

佛教的起源地是在今日的尼泊爾,而不是在印度。 

 

歷史上(英國建立大殖民地以前)的印度地區——南亞次大陸沒有完全統一過。 

 

除了若干沒有準確史料只有主觀臆測的傳說時期(如什么雅利安人的入侵,什么笈多王朝之類),南亞次大陸并沒有出現過任何統一王朝或者帝國。 

 

8、印度地區古代四分五裂 

 

唐玄奘進入南亞次大陸時所見的印度,是四分五裂、小國林立的地區,“畫野區分,七十余國”,““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主權和國家民族。 

 

9、古老的印度河文明存在于巴基斯坦 

 

 

 

以考古學而論,古代文化遺址的發現和出土,集中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流域。 

 

而塔爾沙漠以東的恒河平原,則沒有史前文化遺址出土,沒有什么古文明遺跡發現。只是在蒙古人建立莫臥爾王朝以后,才出現了如泰姬陵等少數名勝。 

 

至于作為印度領土主要部分的德干高原,則基本就更是一片文化沙漠。 

 

換句話說,所謂的印度古文明——就印度的本土而論,實際完全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概念。 

 

這也就是去印度旅游者如果欲尋找那里悠久的古文明——必定會大失所望、一無所獲的原因。 

 

【附記】大唐西域記解釋“印度”之名義 

 

“印度”這個名稱定自唐玄奘。 

 

玄奘改變了身毒、天竺、信德古代翻譯。取梵語之“Sindhu”——印度河,更賦予理想化的一種意義,稱之為明月之邦,象征光明與明月——佛光普照之地。“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 

 

也就是說,作為玄奘意念中之佛教的美好之地,玄奘以“印度”作為明月之象征,并以這個名稱統稱南亞次大陸地區。對于他來說,印度并不是一個國名,而是泛指性的一片區域之名。 

 

《大唐西域記》:“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言諸群生輪回不息,無明長夜莫有司晨,其猶白日既隱,宵月斯繼,雖有星光之照,豈如朗月之明!敬緣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 

 

 2020-07-09

 

來源:何新老家伙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何新:研究印度偽史的九點結論

    2025-03-29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