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一天之內,美國資深外交官和知名媒體先后釋放關于烏克蘭危機前景的預期,讓人應接不暇。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7日播出的采訪節目中指出,烏克蘭危機可能正在接近轉折點,在中國的斡旋努力下,和平談判可能會在年底時開始。
當天下午,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稱,西方想法變了,正尋求中國在結束烏克蘭戰事中發揮作用,烏克蘭正在醞釀的反擊可能會為俄烏年底時的談判鋪平道路。
中國、年底、談判……幾大關鍵詞備受關注。
接近拐點?
本月,基辛格將迎來100歲生日。雖然患有聽力障礙、一只眼睛失明、做過多次心臟手術,但這位叱咤國際舞臺數十載的資深外交官至今仍保持著每天工作約15小時的節奏,仍密切關注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
日前,他接受了CBS“周日早間”節目的采訪,談及烏克蘭局勢、美國總統競選、人工智能發展等問題。
“基辛格認為,烏克蘭危機可能正在接近轉折點。”CBS“周日早間”指出。
基辛格在談及這一問題時說,“中國已進行促談工作。到今年年底時將進入關鍵階段。我認為,(那時)我們將討論談判進程,甚至是真正的談判。”
當被問及“如果總統來找你說,‘亨利,你愿意飛到莫斯科和普京談談嗎’”,基辛格答道,“我傾向于這樣做。但我會成為一名顧問,而不是活躍在前臺。”
節目播出后引發外界關注。“基辛格預測了烏克蘭和平前景。”“今日俄羅斯”網站、越南《Dantri》等外媒指出。
有俄媒解讀,基辛格提到的中方行動,包括后者于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展示出潛在調解人的姿態和擔當。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中方提出的12點主張中的很多內容與俄方立場“一致”。不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僅對其中一小部分表示歡迎。美國則拒絕中國的計劃。
自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中方相繼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和《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積極致力于勸和促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指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的立場同大多數國家相一致。“我們將繼續堅定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促談遭批
其實,這不是基辛格首次發表有關“烏克蘭和平”的看法。
去年以來,他多次就烏克蘭危機發出理性聲音,擔心局勢存在升級風險,呼吁通過談判解決沖突。
他曾建議烏克蘭接受維持“原狀”,或放棄對克里米亞的領土要求,并以和平的名義給予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自治權。他還建議在達成停火和俄羅斯同意撤軍后,以這些領土作為談判基礎。
不過,此番言論隨即遭到烏克蘭方面和一些西方人士的猛烈批評。
今年以來,澤連斯基多次拒絕與普京政府談判的想法。根據去年10月出臺的法令,烏方不得與俄方展開任何會談。
在俄羅斯方面,克里姆林宮多次表示,準備好通過對話結束沖突,但前提是烏方不能有預設條件,談判要在既定的現實基礎上進行,并考慮到俄方此前提出的目標。俄方指出,是否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并非由烏克蘭決定,而“首先是由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決定”。
與基辛格的最新暢想和早前倡議形成對比,華盛頓和布魯塞爾一直“拱火澆油”,加碼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拜登政府聲稱,何時尋求和平由烏克蘭決定;美國將“在需要的時間里”繼續提供武器,以實現其戰爭目標,包括奪取克里米亞等。不過,美軍領導人曾公開指出,烏方奪回克里米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態度變了?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基辛格出鏡談及“中國作用”的當天,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在頭條位置刊文稱,西方關注中國在結束烏克蘭戰事中的潛在作用。
文章援引一些美歐官員的話稱,他們認為,烏克蘭計劃中的春季攻勢可能會為年底時的俄烏談判鋪平道路,而中國可能會在讓俄羅斯加入談判方面發揮作用。
“鼓勵談判并尋求中國發揮作用,上述意愿表明,西方(尤其是美國)對于烏克蘭危機想法的轉變。”文章指出,這也讓美國與一些歐洲國家的立場更趨接近。
一段時間以來,以法國為首的一些歐洲國家較為明確表達了希望沖突降溫的意愿,并積極推動在今年討論相關解決方案。
不過,美英兩國一直堅持支持烏克蘭打敗俄羅斯。有歐洲官員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主要官員支持談判,但國務院和中情局更關心攻勢如何,而不是外交和解。
據稱,烏克蘭方面正在積極準備反擊,以奪回俄羅斯控制的領土。澤連斯基希望能在5月和6月從西方獲得更多武器。
對此,捷克總統帕維爾近日警告稱,烏克蘭不應倉促反擊,否則將以失敗告終。
有法德官員預計,白宮會在烏克蘭攻勢取得預期成果后試圖促進談判。有歐洲官員稱,拜登將向烏克蘭領導人發出信號,表示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進行停火談判。
“尚無法確定談判會是什么樣子。”文章指出,法德官員表示,他們對框架廣泛的停火協議感興趣,該協議可能包括中國作為擔保人。據稱,澤連斯基曾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只有美國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他才會參加相關談判。
“現在,西方領導人正慢慢達成共識,即停止沖突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文章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官員菲奧娜·希爾(Fiona Hill)的話稱。
(來源:“華語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