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考察農村工作并同部分村民座談時說:“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城鎮化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我們既要有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也要有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兩個方面要同步發展。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把廣大農村建設成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習近平在湖北調研:實實在在接地氣》,人民網2013年7月24日。)2013年底,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他對此又相繼作了進一步強調和闡發。
習近平同志這段話是有感而發,言雖短而意無窮,帶著幾分詩意地講述這樣一個嚴肅的話題,既體現出他對農村現狀的擔憂,又表達了他對農村工作的殷切期望;既闡明了他對農村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一系列問題、難題的準確分析和深入思考,又提出了正確看待和處理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辯證關系,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目標要求。
擔憂來自問題。農村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出的重要貢獻眾所周知,農村改革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舉世矚目。盡管如此,農業和農村發展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農業還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短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曾幾何時,我國的農村是一幅美麗純凈、生機盎然的田園風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些詩句就是農村田園風貌的生動寫照。然而,這些年來,在我國不少農村出現了一些令人心憂的現象: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時代的逐漸結束,以及由城鎮化帶動的青壯年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男性進城務工的浪潮,我國農業勞動力老齡化愈趨顯現。據測算,2013年農業從業人員中50歲以上的已超過40%,照此趨勢,到2016年,這一比例將達到50%。現在,在很多農村留守的多是婦女、兒童、老人,人們戲稱為“386199部隊”。據統計,目前農村的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合計約1.5億。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甚至舉家搬遷到城里,農業耕作缺乏充足勞動力,許多耕地撂荒、住宅廢棄、田園荒蕪。同時,不少農村的自然環境、人居環境也遭到了污染破壞,青山綠水不再,鳥獸魚蝦難覓,“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雨天泥水路,環境臟亂差”。更為嚴重的是,農村的思想道德和社會治安狀況亦不容樂觀。在一些地方,社會風氣每況愈下,社會丑陋現象大量存在,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這些現象和問題的存在表明,農村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絕非危言聳聽、杞人憂天。
擺出這些問題決不是要抹煞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決不是要歌頌小農經濟形態下傳統農村的完美無瑕,更不是要否定推進城鎮化、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以及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正確方向,而是要說明,在推進城鎮化、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三農”工作可以做得更好,農村可以建設得更美麗,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城市與農村可以做到協調發展。簡而言之,也就是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使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相得益彰”。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正確理解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辯證關系。
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為我國“四化同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為依托、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的辯證統一關系。
一方面,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推動力。
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作為一個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國家,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意義。城鎮化的持續健康推進,不僅會推動城市和工業經濟的發展,也會帶動農村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具體可以從如下兩個角度分析。
其一,城鎮化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客觀上有利于推動農業現代化。城鎮化最基本的趨勢是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據統計,我國城鎮人口從1978年的1.7億增加到2012年7.1億,城鎮化率則相應地從17.9%上升到52.6%。我國最基本的一條國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在廣大農村特別是人口密集的中東部農村,農民人均占有的耕地等資源非常有限,在這樣的基礎上,僅靠雙手勞動,靠一家一戶的勞作,來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民致富是極其困難的。而隨著城鎮化帶動農村勞動力和農村人口的適當轉出,農村人均資源占有量就會相應提升,從而為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為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提供有利的客觀條件。
其二,城鎮化能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必需的物質技術裝備、資金積累和智力支持。上世紀90年代初,鄧小平在闡述我國農村發展“第二個飛躍”,即走集體化集約化的道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問題時,曾列舉了四個基本條件:“第一,機械化水平提高了(這是說廣義的機械化,不限于耕種收割的機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適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情況的、受到人們歡迎的機械化。第二,管理水平提高了,積累了經驗,有了一批具備相當管理能力的干部。第三,多種經營發展了,并隨之而來成立了各種專業組或專業隊,從而使農村的商品經濟大大發展起來。第四,集體收入增加而且在整個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5—316頁。)這四個條件,只有通過城鎮化、工業化,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來實現,別無他途。
另一方面,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是城鎮化健康推進的根基和保障。
從宏觀層面講,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農”穩,國家安。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全黨和全國工作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相反,“三農”出現了問題,社會穩定的根基就會受到影響,各項工作就會陷入被動,城鎮化的推進自然也就會受到影響。
農村的發展和農業的現代化是城鎮化的根基和保障,直接集中體現在糧食和農產品的供應上。“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保證糧食供應,解決好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中缺糧,亂象叢生。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糧食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首要任務,逐步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抵御和化解了各種執政風險,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展一系列建設實踐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前提。如果沒有這一基礎和前提,社會就不可能穩定,一切建設就無從談起。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后的前幾十年,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國家工業化的起步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國廣大農村對糧食和農產品的鼎力保障以及億萬農民為國家工作大局作出的巨大奉獻,那么,在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積累、城鎮化迅速發展的今天,農村對城市、農業現代化對城鎮化的基礎和保障作用,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更為突顯。但是,與此前有很大不同的是,今天農村面臨的一系列新問題,比如隨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城,靠誰來種地的問題;城鎮化快速推進、占用大量耕地,危及18億畝耕地紅線的保護問題;重污染企業向農村無序轉移,帶來的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等等,都迫切需要我們真正貫徹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切實做好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這篇大文章。
農村的發展是城鎮化的根基,還體現在農村之于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意義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鄉村文明是中華文明史的主體,幾千年來形成和不斷積淀的鄉土文化和耕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根,是民族精神的家園,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發展向前的智慧結晶和精神支撐。而城鎮化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產物,柏油馬路、高樓大廈、廠房設備等是其典型標志物,但這只是其中一面。修馬路、建高樓、蓋廠房等物質文明的建設過程,并非城鎮化的全部內容,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亦是其題中應有之義。放眼世界,已經實現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國家,無不較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了本國的傳統文化。因此,在中國的土地上推進城鎮化,不可能脫離中國的文化土壤,也就離不開孕育了中華文明的農村的支撐。可以說,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特色”,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植根于中國的文化土壤,體現著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以城鄉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發展目標。離開了中華文化的浸潤和滋養,我國的城鎮化也就失去了健康發展的精神養料;沒有了農村,住在高樓大廈中的現代都市人何處尋根?這樣的城鎮化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喪失了生機與活力。
應該看到,城鎮化是城鄉協調一體發展的過程,沒有農村發展,城鎮化就會缺乏可靠的根基。盡管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一些村莊的消失是歷史客觀規律,但不顧農民意愿和客觀實際,“以城吞鄉、逼民上樓”的做法,恰恰是違背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絕不是要把農村都變成城市,把農村居民點都變成高樓大廈。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就是這樣的辯證統一關系,不能割裂,亦不可偏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力推進城鎮化、奮力實現現代化的當下之中國,城鎮化之于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作用容易被放大,而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之于城鎮化的重要性則容易被弱化甚至忽視。這便是促使習近平同志提出“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的最主要之現實原因。
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我國這些年的城鎮化工作和農村工作進行了深刻總結,在分析城鎮化和農村工作面臨的復雜形勢的基礎上,針對城鎮化和農村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出了一系列具體部署,擘畫了“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美好藍圖。
做好城鄉一體協調發展這篇大文章,讓農村遠離荒蕪和留守,努力使農村成為繁榮的農村、有人氣的農村、比故園更為美麗可親的家園,我們已經在路上,但任重而道遠。
【來源:《黨的文獻》;作者:高長武,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處長、副研究員】(轉自 國際儒學聯合會 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