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經濟金融 > 閱讀信息
朱之鑫:如何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
點擊:  作者:朱之鑫    來源:“中信基金會”  發布時間:2019-08-05 09:49:09

 

1.webp (15).jpg

 

【本文根據朱之鑫在2019年5月25日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暨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第四屆年會上所做的專題演講整理而成。

1.webp (16).jpg

朱之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分析判斷經濟形勢要側重于“勢”

 

在分析判斷“形勢”時,很多人講“形”的多,講“勢”時缺乏基于深刻分析的判斷。實際上,“勢”是我們力量聚集的方向,也是分析下一步形勢發展的方向。《孫子兵法》講的是“善戰者,只求于勢”,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如果能察到勢,還能駕馭這個勢,就能獲得勝利。我們要從三個方面來判斷形勢。

 

第一,既要看數字,更要看內涵。現在很多分析中國經濟形勢的文章,往往引用很多數據,大家也更關注數據。實際上,現在應該更關心數據背后的內涵和實質。

 

2018年,中國GDP同比增長了6.6%,和以前比有所回落。金融危機以前,中國經濟動輒都在10%左右的增長。而最近幾年經濟增速在6%到7%之間,特別是201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只有6.4%,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0.2個百分點。盡管這個數字在我們的預期范圍之內,但大家好像都覺得增長率還是有點低。這個數據所反映的內涵是,我們目前處在一個更高基礎、更高體量上的增長,特別是更高質量的增長。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形勢,就會比較客觀一些。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13.6萬億美元,新增量為1.36萬億美元,增量約等于2017年澳大利亞全國的經濟總量。更為關鍵的是,我們提出高質量發展之后,整個經濟的內涵 在發生變化,經濟增長具有向高質量增長轉變的含金量。

 

第二,要看局部,也要看整體。我們現在講中國特色,一定不要忘了中國是個大國的基本國情,這決定了中國所走的道路不可能和別的國家一樣。現在研究發展房地產模式時,一些思路和觀點往往是套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和情況,比如新加坡、中國香港、瑞典等。中國和它們的情況并不一樣,國力也不一樣,不能不考慮國情的差異。現在中國有些省份實際上已經和一些中等發達國家的體量差不多了。比如, 2018年廣東省GDP總量為9.73萬億元,已經超過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廣東一省的GDP拿到世界上都可以排到第13位。中國是個典型的大國經濟,地區情況不一樣,行業情況也不一樣,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中國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局部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大盤總體是穩的。比如我們講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如果這些地區穩定住了,那么中國經濟也基本就穩住了。

第三,看現狀,更要看趨勢。目前中國經濟的趨勢是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增長階段的轉變,這是一個重大判斷,就是要以中國的經濟符合不符合高質量發展這把尺子來進行判斷,而不是只看一個簡單的數字。只要方向是明確的,趨勢上就是有希望的。以深圳為例,2008年深圳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困難,但是它加快轉型,創新驅動增強。2018年深圳的GDP增長了7.6%,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增速最快,經濟總量突破2.4萬億元,首次超過香港。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超過了9100億元,每平方公里稅收產出達到4億元,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突破了9100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和先進高技術制造業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占比,分別達到72.1%和67.3%。與此同時,有些地方的數字看著很風光,指標也很先進,但如果不重視高質量發展,肯定會在未來的發展中出現矛盾和問題。

 

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具體分

 

第一,總體經濟形勢是穩定的

基于以上的認識,再看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就會發現這個增長還是比較不錯的。GDP同比增速6.4%,符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增長6%-6.5%的目標。后兩年只要保持在6.2%左右,就可以完成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戰略目標。2019年一季度的調查失業率為5.2%;4月份有所好轉,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低于5.5%的預期目標。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4月份這個數字達到2.5%。一季度外匯儲備余額保持在3.1萬億美元。總的來看,目前的經濟形勢還是穩的。

 

第二,穩的態勢在承壓,變的因素在增多

我認為,現在的經濟形勢更準確的描述,應當是“穩的態勢在承壓,變的因素在增多”。那么應對的對策,就要更加周全。

 

今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的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3月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思危方能居安”。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外部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的壓力”,“這其中既有周期因素,但更多的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必須保持定力、增加耐力,勇于攻堅克難”。

 

國際上看,我們面臨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高度對世界形勢做出的重大判定。這既有變,又有機。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的決策,要研究變了什么,機遇在哪里。

 

首先,中美關系出現了大的變化。特朗普在上臺后發布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里,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者”。美國對中國戰略定位的轉變,實際上是從2018年的一系列變化而來的。1918年,美國提出了威爾遜主義,除在1929年前后的大蕭條時期有一段時間沒有采用之外,美國對外戰略實際上都是一貫的。明確講是三個理念:美國責任、自由主義、多邊主義。在這些理念的主導下,二戰之后形成了現在的聯合國,也包括布雷頓森林體系。但是現在美國發生變化了,從“美國責任”變成了“美國優先”,從自由主義轉向進攻型的保護主義,從多邊主義轉向單邊主義。實際上,美國這種對外戰略的轉向也是百年來從未出現過的。它是國內政治經濟結構深刻變化的產物,絕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這種變革不僅是美國自身的變革,這是和中國的崛起相疊加,形成了這種全球治理理念的不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18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是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接近75億(74.96億),全球人均GDP是11305美元。其中美國的GDP是20.49萬億美元,占到全球總量的24.2%,中國已經達到了13.41萬億美元,也就是占全球的15.8%。中美兩國已經占到了全球GDP總量的40%。還有歐盟占到18.75%,三者之和基本占到了全球總量的60%。所以,問題并不在于中國本身的經濟體量,而在于中國的經濟體量還要往上走。

 

世界上這幾百年的變化,歐洲的荷蘭、西班牙,這是百萬級人口的國家;再后來是英、法,是千萬級人口的國家;再后來是美國和日本,它們是上億人口以上的級別。而中國恰恰是一個超過13億人口的國家,它的崛起顯然和過去這些國家的分量不一樣。在這個問題上,自然會引起美國的警惕,開始提出“美國優先”的理念。

有些學者說中國的GDP總量差得不遠了,但人均還差得很遠。2018年中國的人均GDP是9608美元,這才是我們增長的潛力所在。中國經濟要達到全球人均GDP11305美元的水平,需要我們挖掘多大的潛力來發展經濟。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思路一定要清晰。

 

現在,美國對中國的認知發生了變化。基辛格博士說中美關系“再不會回到從前”,不要認為這只是一句簡單的話,這是他的一個戰略判斷。當然中美之間的博弈不僅限于經貿領域,在政治、軍事、外交、科技、人文領域的摩擦必然成為常態化的。中國關鍵是把自己這篇文章作好,“以內穩來預備外變”。

 

美國進攻型的保護主義不可小覷。比如,現在它對我國科技的遏制是輪番登場。美國宣稱核心技術是阻止中國崛起的最優堡壘,去年已經把44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控制清單,制裁了中興、晉華,還在全球范圍內打壓華為,包括推動出口管制,外資審查等立法改革。美國出臺了《國防授權法案》、《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而且從三位一體的法律制度列舉了飛機、計算機、半導體、生物等27個行業的投資前審查要求(CIFIUS)。這是從去年就開始的,實際上已經進行了一段時期。

 

又比如說,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大家知道5G技術實際上是發展物聯網的基礎,我們從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再到智能化,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代表技術。比如機械化是蒸汽機,自動化應該是數字控制,信息化是計算機和網絡,而到了智能化的時代,代表技術很可能就是5G。整個5G技術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科技,進而改變我們的社會。3G的速率等于4條跑道,4G是40條跑道,5G則相當于400條跑道,時延從300毫秒縮減到1毫秒。這樣的速度可以讓無人駕駛、遠程手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都能夠更好地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誰占據了5G,誰就占據了信息技術的高峰。看到華為的發展,美國馬上聯手其他國家啟動“五眼聯盟”。目前,華為持有36%的5G技術專利,包括高通和英特爾公司在內的美國公司,只有14%的專利。中國的5G基站現在已經有35萬個,是美國的2.3倍。而且中國5G技術的價格又遠遠低于美國,所以特朗普表示“要打一場5G的戰爭”。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國際環境的復雜多變。首先全球經濟發展減速,其次,國際規則面臨著重構。第三是地緣風險有增無減。

 

第二個問題,美方的遏制和打壓成為我國最大的外部風險。中美之間不可能再回到那種合作與競爭并存,合作先于競爭的關系。今后中美在經貿方面邊打邊談、打打停停,可能會是家常便飯。對此一定要有預判。 

 


第三個問題,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受到外部的限制。這種限制可能會影響到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我們要不唯書、不唯上、不唯西,也不能唯網,網上有些東西并不是真實情況的反映。實際上,我們還需要客觀冷靜地來分析中國當前在科技方面存在的問題。

 

比如,2018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接近2萬億元,與GDP之比為2.18%。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位了,但實際上 “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要達到2.2%,目前并沒有達到目標。況且,這2萬億元里真正用于基礎研究的只有5.74%,發達國家已經達到了17%。華為2018年科研經費為1013億元,占銷售收入的14.1%。阿里巴巴達摩研究院研發經費也達到1000億元。但是,大部分企業真正投入研發的是少而又少,不但少,還遇到很多部門之間的掣肘。在很多方面,我們人為地把這些可以利用的高效力量,變成了低效力量。

又比如說,計算機行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軟件,在這方面我們下的工夫很不夠。我們一年畢業800多萬大學生,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是824萬。軟件工程師現在缺口32萬,而每年高校只能畢業3萬人。美國在AI產業里的人才達到85萬人,而我們只有5萬人。而且調查發現,現在的科研經費下發之后分散得很厲害。很多企業都沒有利潤可以拿出來搞科研。

我在一家汽車企業調研時廠長說,企業的汽車產品可以跟國外比較,但就是匹配性差一點,其中就有一個關鍵零部件做不了,要用德國公司的產品,這說明我們很多企業在關鍵的節點上還沒有實現突破。

 

第四個問題,內需放緩的勢頭不容忽視。2019年一季度汽車銷售同比下降11.3%,4月份又下降了14.2%,石油及其制成品同比回落了2個百分點,而4月份又比上個月下降7個百分點。受需求影響,手機、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分別下降了14.7%,11%和8.7%。

第五個問題,投資也在回落。我們要注意這種變的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好些,4月份不是太好。

 

第六個問題,企業面臨經營比較困難的問題。實際上,企業面臨的困難無非是這幾條: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資金成本的上升,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市場需求的下降。在我們調研走訪的企業中,很多企業說盡管現在減稅了,但是企業感覺不出來,并沒有得到什么實際的好處。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企業占比又比上年同期多了1.4個百分點。

第七個問題,就業的情況不容小視。2019年年初的調查失業率,1~2月份是5.3%,1~3月份是5.2%,4月份是5.0%。我們是從去年開始才有調查失業率這個項目的。2018年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9%。不要小看這0.1個點,對中國這樣一個13.95億的人口來說,這0.1就是一個大問題。

 

短期應當關注的對策問題

 

短期要有短期的政策,長期要有長期的政策。

 

短期內,首先要關注農業問題。它是我們內穩的一個最關鍵的基礎。中國的糧食播種面積如果按18億畝算,加上復種指數,大約是22億畝播種面積。

 

現在來看,不但是糧食,中國的副食大量要用糧食和飼料維持。豬肉、牛肉和雞肉都要靠飼料維持,而這些飼料很大一部分是從黃豆來的,用豆粕養豬、養雞。中國每年需要的黃豆是1萬多億噸,國內黃豆的播種面積是1.17億畝,產量約為1500萬噸,居世界第四位。有報道稱,目前國內意向種植增加了16.8%,估算增加了2000萬畝,增加產量約為250萬噸。但這和我們以往從美國進口的3286萬噸相比,是遠遠不夠的。

 

糧食問題一定要引起我們重視,關鍵在于地不能減少。萬物土中生,我們現在還沒有到無土栽培的時候。如果不保護好耕地,農業就不穩,對中國的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糧食問題還牽扯到棉花、蔬菜、煙葉,又牽扯到油菜籽。2019年我國茶葉產量261萬噸,大多都是結構調整的結果,其中包括扶貧措施。除了出口的39萬噸,剩下的茶葉存量在國內就出現市場飽和。像這種情況,國家就要加以指導。

 

第二個需要關注的是就業問題。我國每年就業都在1300萬上下。但是,我國每年出生人口就是1650-1700萬。一定要把目前的就業難點人群安排好。對外出口量下來后,原先在出口加工企業的就業者就會失業,對他們一定要作為重點人群來關心。

 

另外一個是畢業的大學生。現在每年有七八百萬的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非常大。特別是很多農村的孩子,就業是大問題。這些農村家庭為孩子念書貸了款,到就業的時候卻沒有工作,怎么辦?中央提出“六穩”,第一就是穩就業。我們能不能對企業的用工提供優惠政策?現在很多工廠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我們一定要開辟新的路徑去解決就業問題。

 

第三,需要對遭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出口企業給予充分的關注。2019年4月份,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下降了2.7%。其中對美國、日本、歐洲、東盟、金磚國家的出口,分別下降16.8%、25.9%、17.3%、24.1%、16.3%。對以往進出口重點地區出現下降的這種趨勢值得注意,我們需要對出口制定一些實際的政策。比如貸款的利息對出口企業是不是要適當降低?要有針對性的政策,而不是大水漫灌。

 

第四,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比如利用外資。我們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計劃推出《外商投資法》,現在可考慮以政府條例的東西先出來政策,以穩住外資。多少年來,我們在利用外資方面一直是發展中國家里最高的,排名世界第二。2018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到1310億美元,但這幾年的增長非常緩慢。穩定外資不僅是穩定資金的問題,實際上還會和抗擊金融風險聯系在一起。當前來看,是不是可以針對美國貿易出現的問題,先從農業、就業、出口、外資等重點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

 

創新一定要成為堅定不移的目標

 

在創新的問題上,企業不能著急,要有耐心,國家也要有耐心。不要一說創新,就期待在幾天之內全都實現創新。一定要有長期的打算,包括暫時還要忍耐一段時間。比如韓國的三星,為了搞芯片付出多大的努力,當時美國、日本都在打壓它,而現在它終于把芯片搞出來了。

 

在能源安全方面,我們也應該加強科技創新。怎么樣利用好中國豐富的能源,如何真正地推動能源安全往前走一步。中國原油需求量2018年70%是靠進口,能源安全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在農業、能源、科技方面都要有憂患意識。

 

中國是一個大國,這意味著它的回旋余地也會很大。39個工業大類,525個小類,我們國家都是齊全的。東方不亮西方亮,這個產業不行了,另外的產業還可以頂上來。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建設強大的國內市場,也一定要注意那些還沒有強大起來的國外市場,否則強大的國內市場也建不起來的。我們不能夠再封閉自己,必須走出去才能發展科技,增加出口,利用外資,使我們的經濟發展產生一個良好的自我循環。

 

我們現在有多少個“全球第一”,都是改革開放多少年來中國人民用汗水和資源換來的。但是,現在我們仍有很大一部分的關鍵東西要依靠國外的進口和合作。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真正的勵精圖治,也需要萬眾一心。我們還要做好過點“緊日子”的準備,以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作者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來源:昆侖策網,轉自“中信基金會”)

 

2.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