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采取單邊主義行動,出爾反爾,對華挑起貿易戰,中國不想打、不愿打,但不得不自衛反擊。在這個斗智斗勇的時期,中國國民的底氣與斗志變得異常重要。然而,國內有一股恐美情緒正在蔓延,對社會凝聚力產生相當微妙的影響。若不加以引導與克服,很可能會消極干擾中國對美斗爭,甚至會沖擊中國本應贏得這場大國博弈的預期進程。 絕大多數普通民眾都高度擁護國家對美國霸凌主義行徑的反制政策,當下的恐美情緒主要存在于部分社會精英層中。具體表現在對美國實力的溢美、高估與害怕,以及對中國在這場經貿摩擦中采取反擊措施的嘲諷、貶低與反對。比如,在微信、微博、新媒體及坊間、飯局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言論、段子、漫畫、數據甚至一些傳言、謠言,論證中國反擊措施的無理,歪曲中國斗而不破的立場,描述中國正在惡化的現狀,勾勒中國終將失敗的未來。還有一些人片面采用一些數據與事例,夸大美國經濟增長的強勁,美化美國資本市場的穩健,虛構美國與國際盟友們的團結,編造美國社會精英的友善,讓中國讀者不由地對中美經貿摩擦的未來產生悲觀情緒。 中國一些社會精英的恐美情緒是有深層原因的。數十年來,美國對華公共外交、形象傳播深刻塑造了許多中國精英正面、良性與積極的美國觀;美國價值觀與社會科學研究體系也極大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尤其是高校與研究機構的不少學者;美國公司的廣告、美國產品的暢銷、美國電影的熱映使得中國社會對美國的整體認識遠遠好于美國的實際情況。更糟糕的是,長期對美國形象的迷信,使一些國人往往低估中國近年來的發展以及與美國越來越縮小的整體差距,漠視中國體制漸漸顯現的優越性、進步性。中國諸多超越、優于美國的領域,如社會治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等,更是容易被一些中國精英所忽視。 在中美經貿摩擦的大背景下,一些社會精英對中國、美國形象與實力兩相消長的長期思維慣性,自然而然使其對中國的未來產生黯淡的預期。 恐美情緒提醒中國社會必須重新剖析、客觀審視美國的優劣短長:美國有其不可否認的優勢,也有其難以掩飾的劣勢;美國綜合國力仍是全球第一,但美國國力并非無所不能;美國曾長期領銜于世界,但美國發展潛力不如中國也是不爭事實;美國體制有其先進性,但美國體制也在暴露越來越落后于時代與現實的重大缺陷。 中國社會尤其要在大國博弈的史實中看到美國霸權實力的邊界與極限。200多年的建國史,美國鮮有在單邊主義的對外霸凌行動中占得大便宜。特別是21世紀以來,美國發動或攪動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利比亞內亂、敘利亞沖突等,戰略利益最終都被視為得不償失。對美強硬的國家如俄羅斯、伊朗等,往往都讓美國的壓制無功而返。這些基本事實與細節的揭示,有助于讓中國社會減緩恐美情緒。 中國從上世紀末日本、蘇聯對美博弈的失敗教訓中得到真正借鑒,也將使中國社會祛除恐美情緒。1980年代,日本面對美國強硬的經貿談判中敗下陣,致使長期經濟蕭條,主要源于國內主權受制于美國駐軍,以及談判中的全面妥協;而1990年代初的蘇聯解體,主要原因在于蘇聯掉入軍事競賽的陷阱以及國內激進改革的失敗。中國不愿與美國進行冷戰,但善于對美斗爭,堅決捍衛核心國家利益與尊嚴,在重大原則上絕不讓步,這正是吸取了日本、蘇聯的教訓。 讓那些恐美的社會精英更了解中國的最新發展狀況是當務之急。2011年以來,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2013年以來,中國連年力壓美國,蟬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2018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連續多年超過60%。中國人民為美好生活夢想而奮斗的韌勁與激情,遠比美國更高。近20年來,對美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量中的比重,從近40%下降到目前約15%。誠然,美國經濟總量、科技創新力、國際貿易話語權仍強于中國,但中國并非一無是處,而是具備與美國相匹敵的競爭能力。從這些角度看,美國并不是可任意擺布中國的外部力量。 更重要的是,全球環境正在朝著對中國有利的方向轉向。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國內社會極度分裂,國家形象驟降,國際號召力漸逝,歐洲、日本等傳統盟友正與美國離心離德,歐美、日美相互加征關稅也在進行中。同時,新興經濟體更傾向于與中國合作,多數發展中國家視中國為榜樣。美國非但沒有糾集諸國對華發動冷戰的國際基礎,反而正在與世界為敵。這些外部有利環境足以讓恐美主義者寬心。 事實上,面對這次美國強加的經貿戰,中國人渴望民族復興的意愿變得更加強烈。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不斷顯現,開放政策的持續進行,中國對美國外部壓力的心理承受力會逐漸增加。這種恐美情緒也終將消逝殆盡。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本文編輯版刊于5月23日《光明日報》,原標題為《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此為原文,來源:昆侖策網,轉自“人大重陽”)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