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吳銘:關于稀土、石油及經濟主權問題
點擊:  作者:吳銘    來源:南湖小舟  發布時間:2019-05-25 10:20:26

 

吳銘:談談稀土、石油及經濟主權問題

作者:吳銘(20170109

作者注:這是兩年前的文章,有些說法已經不太適合,但總體框架沒問題。最近中美貿易正酣,重發此文,希望有益于斗爭。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一觀點正確性不可否認。但是同時也需要指出,究竟為什么,按照流行的說法,美國憑著控制中東的石油,就可以控制世界金融,從而掌握世界大宗商品的定價,建立其金融霸權。中國有稀土,又意味著什么?能發揮什么作用,怎樣發揮其作用?

 

按說,中國的稀土與中東的石油,都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稀土似乎更加重要。美國距離中東很遠,與該地區的矛盾十分復雜尖銳,該地區又較動蕩,美國想掌控中東石油并不那么容易。中國呢,中國稀土是掌握在中國自己手里的,想控制是極容易的。美國控制中東石油并掌握世界金融霸權在先,而中國控制本國稀土并改革開放在后,是完全可以借鑒美國石油美元霸權經驗的。

但有人說,1970年前后,美國利用控制中東石油、推動美元作為石油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從而控制了全世界大宗商品定價權,進而建立了其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的世界殖民體系,美元重新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我本人是不贊同這個觀點的,我認為,美國是掌握了世界軍火貿易、對中蘇和平演變成功、搶占了國際軍火市場,才推動美元霸權于1980年第二次形成。再說,此后的十年,美元也沒有成為國際結算貨幣)。

 

中國的經濟學家是最喜歡向美國資本家學習的,美其名曰“解放思想”“學習西方先進經驗”云云。如果中國的經濟學家們真的有那么一絲國家主義精神、有一絲學習能力、對國家民族有一絲責任心,那么,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參照美國人的這個做法,憑著中國稀土儲量,中國完全應該可以以控制稀土貿易為媒介、推動人民幣為國際結算貨幣從而控制至少也是深刻影響世界大宗商品定價,進而影響世界貿易,加速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構建中國參與的世界經濟體系和金融話語權。但事實是,盡管中國有改革開放聲稱學習美國,聲稱“與國際接軌”,但就是沒有實現以稀土為手段實現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那為啥?

 

如何憑稀土而實現人民幣成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呢?此文寫成的一年之后,我查到《參考消息》資料記載,早在1970年春季廣交會上,中國對英法西德等貿易大國的貿易,已經用人民幣結算了),按照美國的經驗,大約是這樣子的:

想買中國的稀土?請你使用人民幣現金結算,人民幣是唯一結算貨幣,童叟無欺、概不賒欠。你沒有人民幣,好辦,把你家的產品賣給我吧,就要那種,對,就那種,別的不要!5毛錢或者3毛錢一斤,貴了我不要,這就是定價權。反正在稀土供應上,是你求我,不是我求你。你按照我的定價,賣給我你的東西,當然是我最需要的東西,你不就有人民幣了?這樣,是不是中國就主導了世界貿易秩序?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國窮朋友要賣點稀土做科研用,因為它們科技水平較低用不了多少,不會大量購買,那好辦,低價賣給你們,白送給你們也行,大家是同志加兄弟嘛,有難大家幫。某流氓國家想搞“轉手貿易”,自己買了不用再賣給最大的流氓國家。對不起,我這有配額、調查等著你,我要派人對稀土使用企業進行跟蹤調查,或者干脆不賣,合情合理又合法,有事好商量,別玩下三濫的招。要不請別賣中國稀土,你到別的地方買去!

這樣做不符合國際慣例、貿易規則?怎么就不符合了,難道我們的稀土賣給誰、什么價,還要你說的算?你當我中國是什么了?如果你真的以為這違反了什么慣例、規則,那咱就創新國際慣例、國際規則!不是喜歡創新精神嗎?不是說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嗎?國際慣例、國際規則也是可以、也應該以及必須修改完善、與時俱進的,修改這些慣例、規則,難道不應該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責任嗎?總不能讓小國來承擔這個責任吧?也不能讓美國壟斷這個責任吧?

 

這樣會影響中國從國際市場上獲得高新科技嗎?不會,恰恰相反,這樣反而有助于中國得到所謂的高科技。想買稀土,就要用我想要的東西來換,就是你的那種所謂的高新技術。不換也不要緊。因為高新技術這種最寶貴的東西,就如娶老婆、生孩子,得自己親自來。別人可以幫你妁媒、布置新房,但是,入洞房,不行,得自己動手。我話說得非常粗,但理是這個理。

 

如果這樣,人民幣是不是可以順利開啟國際化了,中國在國際經濟新秩序的話語權主要是定價權也就建立起來了,美國想靠控制中東石油、石油美元結算而建立的世界殖民經濟體系就將遇到巨大阻力,我們也有了對抗美國的“制裁”“禁運”的博弈工具。

但想做到這一點,這要有一個前提條件:稀土企業的公有化、計劃性、管制性,以實現國家掌控稀土資源,或是全面控制稀土開發準入、生產、銷售等一系列對應措施,不能全部無限制的市場化,不能沒有管控的胡亂“開放”,不能“好水快流”,也不能將稀土資源私有化,不能誰都可以開采。

 

從國家主權利益出發,憑借中國的稀土,憑借定價權,中國也不必付出廉價勞動力代價、環境代價、資源代價去為國外、海外商品搞貼牌生產,不要這個狗屁“比較優勢”,就可以繼續保持世界“大三角”格局中一角的國際地位,就可以構建自己的“世界經濟貿易體系”,自己主導商品設計、人民幣定價、人民幣結算,撕開美國資本主導的不平等的世界經濟秩序。才能真正落實“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的戰略。

金融主權、經濟主權和市場主權(市場主權集中表現為對商品的定價能力和權力)是不可以用贏利多少來衡量的。金融主權、經濟主權、市場主權受損與經濟損失或者賠錢、賺錢,完全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不能用利潤上的得失來衡量經濟主權方面的損益。

 

中東有石油,美國控制了石油,可以進而控制全世界經濟;那么,中國有稀土,中國做什么了呢?完全放開國家對稀土等資源的控制,低三下四是央求外資、買辦資本、私有資本開采中國稀土,任由稀土等資源出口,幾乎不加任何限制,這不但導致中國寶貴的稀土資源流失慘重,還導致了中國對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甚至對國內商品也喪失了定價權,定價權,包括貨幣的定價權即匯率和商品的定價權,都是經濟主權的關鍵組成部分)的控制能力幾乎為零,導致凡中國大量購買的商品,必然大幅漲價;凡中國大量出口的商品,價格必然被壓到極低、賠本賺吆喝;導致了持續的通貨膨脹,人民吸霧霾、喝臟水、吃轉基因糧,背井離鄉打工還要不到工錢,被逼得“十三邊跳”,這他媽哪叫什么“比較優勢”,完全是“比較劣勢”。

 

中國對自己生產的商品、本國貨幣沒有定價權,在中國國際貿易方面人民幣沒有結算權,甚至本國銀行對本國企業也沒有金融扶持的權力和能力。國家政權放棄保護本國企業、資本的權力和義務,中國企業、商品即便在國內市場,與國外商品競爭也沒有任何優勢,這導致了大量國營、民營企業被享受政策優惠的外資企業擠跨、并購,多數重要產業被外資控制,進一步摧跨中央領導、控制經濟發展的能力和展開經濟斗爭(如貿易戰)的能力。自由派經濟學者對這種企業倒閉,不但不尋找經濟主權、市場主權、金融主權喪失方面的根源,反而對此一政策對民族企業造成的重大破壞視而不見,且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拍手叫好,鼓吹企業“關、停、并、轉、遷”,逼近國營企業工人下崗,進一步推進“市場化”。

 

部分“主流”經濟學者、媒體,鼓吹不加限制地開放,對外國金融開放,對外國資本開放,對外國知識產權開放,對外國商品開放,開放中國的所有行業、所有地區、所有市場,特別是“金融”領域,“越開放越安全”,不惜搞私有化、資本化、股份化、市場化,為外資控制中國經濟掃清一切障礙。開放的理論依據,就是美國經濟是開放的。但是,美國經濟真的是開放的嗎?怎么解釋門羅主義?美國怎么就不接受中國華為的投資?怎么就堅決反對其他貨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它為何不接受任何其他國家、幣種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修改?

所謂經濟學,站在民族主義立場上看,著眼整個世界,應該這樣定義:經濟學不光是研究經濟本質和建設規律的科學,更是研究為捍衛本國經濟主權而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經濟、市場、金融、貨幣及相關領域斗爭的本質、規律、特點和形勢以便指導中國經濟斗爭的科學,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維護、擴大、鞏固民族意義上的經濟主權、金融主權、市場主權、貨幣主權等重大國家利益,鞏固中國主導的、有利于以第三世界(含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所謂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也包括第二世界和美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經濟利益的公平公正互利合理的世界經濟新秩序,瓦解新自由主義理論指導下、由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導控制下的不公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主流經濟學家的意圖則恰恰相反,它們根本不認為當前世界上有資本主義控制下的殖民體系,或認為這個體系很好、很公平,很有利于中國的“崛起”,他們想的是“與國際接軌”,主動放棄各類經濟主權,接受所謂“國際分工”觀念,發揮“比較劣勢”,心甘情愿成為這個體系中最低級的一員,心悅誠服地接受出賣勞動力、出賣資源、污染環境卻只得到帝國主義一點施舍并遭受霸權主義反復敲詐(今天,我們終于看到了這種設施,其實,這種設施無時不在,只是今天掩蓋不住了),歡天喜地地接受國際壟斷資本對中國商品的定價權,接受國際壟斷資本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全面殖民控制。所以,它們才會鼓吹“承認我們不行”、“越開放越安全”、“維護中美關系大局”、中美關系是改革開放的前提、“中美國”、“消氣外交”、“越開放越安全”、“凡與美國關系好的國家都富起來了”、“救美國就是救中國”……也就是說,它們不但沒有想到要建立中國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反擊美國資本主導的世界殖民經濟體系,反而主張瓦解中國獨立自主、產業完備的經濟體系,慫恿中國接受被國際壟斷資本主導的地位,放棄國家經濟主權、市場主權、金融主權、貨幣主權,加強美國主導的世界殖民體系。

 

最近,又傳來中國食鹽、自來水等最基本的民生產業也被外資控制的消息。這些領域在國外都是由政府,甚至軍方控制的。

如何破解中國經濟困局?首先是在經濟領域,要著眼打破美國資本控制的世界殖民經濟體系,建立公平的新的國際經濟體系;其次是要堅決打擊國外資本勢力;再次是堅決禁止各種外資和所謂“知識產權”涉入工農業實體生產領域和中國金融領域,盡量壓縮各種資本特別是國際壟斷資本和買辦資本的在中國的存在空間,最終將其完全排除出中國。只要斗爭的意志,中國有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完備的基礎工業體系和人才隊伍仍然還在,中國勞動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較高,人民幣有堅挺的信譽,想建立國家各類經濟主權也不難。只要中國還有這個金融主權,只要這個主權還沒有被完全破壞,或者說只要我們還有恢復金融主權的能力,那么,中國發展經濟是不缺資金的,根本用不著求外資、買辦資本及民營資本。

2016123,證監會主席XXX指責前海人壽這個買辦資本收購格力的行為為“野蠻人”扣門,同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也指出,“險資繞開監管套利行為,嚴格意義上就是犯罪”。這件事是個好消息,意味著打響了反擊外資和買辦資本的第一槍,意味著民族資本與買辦資本和外資決裂。我覺得這件事可以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黨對企業的領導是搞好國有企業的法寶”論斷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前者是理論指導,后者是實際行動。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現實辦法,就是國家必須切實履行組織領導生產和建設的神圣權力和義務,要控制一二產業絕大部分實業生產,保護中國市場,絕對控制金融。要在輿論宣傳和科研領域反擊新自由主義,認清經濟主權、市場主權、金融主權、貨幣主權在經濟發展和經濟斗爭中的極端重要性。對于外資、買辦資本,現實中不易快速消除,就鼓勵引導這些資本去賣奢侈品、賣保險去吧,限制其涉足生產領域和重要民生基設施領域。

只要認清方向,敢于斗爭,堅守經濟主權、市場主權、金融主權,中國經濟就有重構世界秩序的希望。現在,各種媒體“反腐敗”的報道很多,但是更重要的是反國外資本,這一點,還沒有破題。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