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幾年前曾報道浙江省一個山區縣,歷來重視發展工業??h城土地資源稀缺,有一次好不容易騰出兩千多畝地,不少人主張搞商業開發,但縣委經過慎重研究,最后還是決定招大的制造業企業。由于持續多年重視制造業,該縣作為一個山區縣,卻經濟實力雄厚,發展后勁實足。
如果說滿清天天割地賠款,那么現在不少地方卻熱衷于每日賣地收錢。
比如某區,早把“工業區”更名為“經開區”,明擺著對“工業化”去意已絕。當年更名時,全國正流行服務業理念,各地匯報GDP時,都特別強調三產所占比重,否則,漫說一產,即使是二產所占比重過大,也會被譏為觀念“土氣”落伍。直到該區所在市后來新來一位市委書記,強調“工業化是城市化不可逾越的階段”,人們才重新把思想撥亂反正。
然而思想觀念雖然轉變,可有些地方的實際行動卻我行我素。
還說上述這個區,新近征遷了一個鎮、遷移了一個國際機場。如今,這個鎮域到處都是如火如荼的房地產項目,原來的國際機場,也正熱火朝天地被建成生態公園(自得于比紐約中央公園還大)。
本來,這個鎮和原國際機場都與區經開區相鄰,要是能就此拓展擴容區經開區,立足招引高端制造業大企業,完全可以為地方發展攢足后勁。然而現實卻有違當地基層干群所愿。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人們擔心,土地幾年后賣完了怎么辦?
或許有人會說,機場建成生態公園是市里的定位,區里做不了主??芍辽?,區里有沒有向上峰據理力爭?
因為該區建有濱湖新區,卻缺乏可大量吸納就業的核心產業,如今,大量的市民,每天清早駕車去市級經開區、高新區上班,晚上把該區當“喜鵲窩”,每日往返通勤兩三個小時,談何“三公里就業圈”?也人為加劇城區交通擁堵。難怪該區人感慨:“我們只落得這些人在這里吃喝拉撒,服務不及還成天挨罵。”
為做好服務,該區專門成立了一個街道,服務省級機關生活區,又專門成立了一個街道,服務與省級機關生活區不相鄰的省級政務區。有群眾議論,“區里不能只干政務區的活”。沒有制造業支撐,滿足于如此服務,焉得立區?
有人說,區里可以“樓均論英雄”搞樓宇經濟嘛。然而制造業尚且弄不好,遑論難度更大的高端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沒有發達的高端制造業這張“皮”,高端服務業的“毛”又將焉附?皮毛兩無,談何高水平就業和高額稅收?鋪床疊被的小旅館、端端盤子的土菜館之類低端服務業,倒是能解決點就業,可又能有多少稅收?只有大型高端制造業,才能大量吸納高水平就業,并可持續創造大額稅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國各地都廣建工業區開發區,試圖將工業區開發區與城市生活區剝離。事實證明,這些沒有生活配套的工業區開發區,晚上黑燈瞎火成了“鬼城”,而員工不得不忍受大量時間浪費于上下班通勤之苦。經過這一番嘗試,以往建設的工業區開發區后來又都不得不進行商業服務配套。
有鑒于此,如今市級層面做規劃時,不能將城區只定位于服務,應該考慮三分之二制造業三分之一商業,二產三產融合,才能讓市民實現就近就業安居樂業,也才能讓城區擁有造血功能,具有可持續稅收創造能力,而不是指望單純房地產貢獻GDP和稅收的“一錘子買賣”。
此外,必須扭轉城區主要負責人變動過頻的弊端,否則必然難免只圖眼前熱錢政績形象,很少有人愿意為地方發展“計長遠”留后勁。
(作者:薩妙仁;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