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春天來了,就總有人擔心沒有新鮮的韭菜。
這兩天,在2023年長白山高峰論壇開幕前,主辦方采訪了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談到了對很多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其中提到年輕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費這個問題時,這位首席投資官講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非常不像話,沒有錢花了就覺得是父母給的太少,或者覺得企業、老板給的工資太低。
他指出,對于工資低這個現狀,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思,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不夠,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資。
他還表示,對國內的很多的年輕人來講,“其實你干的這點活,可能在泰國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資就能干和你一樣的活”。
拿年薪的金融高管,對著拿月薪千元的年輕人,說的話真是如雷貫耳,振聾發聵。
01
工資低是年輕人的錯?
工資低怎么能是老板的錯呢?怎么能是企業的錯呢?必須是打工人的錯啊,是打工人沒能卷夠996,沒能卷出007。
在這些人眼里,年輕人是新鮮的韭菜,是廉價的勞動力。多少企業一邊靠著年輕人想打拼的夢想賺著票子,一邊認為年輕人不配獲得相應的工資。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講的很明白,沒有剩余價值,很難實現部分人的富裕,而這些,熟讀經濟學的專家們,應該也很清楚。
年輕人躺平,批判。
年輕人要求漲薪,批判。
年輕人存款不消費,批判。
年輕人不婚不育,批判。
他們真是怕年輕人不干活,又怕年輕人要工資,還需要年輕人持續消費,然后年輕人還得生孩子,創造人口紅利,一個不夠最好三個。年輕人努力,專家們的養老金就有保障了。
但是這些專家呢?創造什么實際價值了嗎?能力真的比年輕人就高出幾個零了嗎?沒有。
有些專家吃著改革開放的紅利,80年代分配工作,90年代單位分房,千禧年財富積累,一輩子吃盡紅利,到頭來除了提出過幾句給年輕人的建議,又為國家做了什么?
02
工資低是因為沒能力?
年輕人沒有經歷他們那個做大蛋糕的年代,有限的資源注定是沒辦法按人頭分配的,他們吃到的騰飛的紅利,在這個大環境求穩的年代,很難復制在年輕一代的身上了。
年輕人現在上班的時長可不是以前人能比的,加班是常態,就算沒在公司加班,微信也是24小時待命,以前工作,下班找不到人就沒法加班,現在互聯網可以做到讓年輕人隨時隨地辦公。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是29975元,而從數據也能看出,近20年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放緩,工作并沒有減少,但是同等工作量能夠獲得的財富卻不會像過去20年那樣增長了。
能力不太好評判,不過按照現在招聘原則,學歷似乎可以作為一個門檻。
東方財富2022年8月做過一個調查,調查A股480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學歷,其中有4571位披露了最高學歷信息。
A股549位博士學歷董事長旗下上市公司總市值24.82萬億元,人均管理上市公司市值452.16億元。
碩士學歷、本科學歷、本科以下學歷董事長人均管理上市公司市值分別為181.51億元、141.18億元、98.67億元。
本科以下學歷管上市公司,現在年輕人怕是想都不要想,本科學歷以下想進入上市公司都困難。年輕人讀研讀博,考證出國,也不一定能得到專家那輩人小學畢業的工資。
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收入不是由個人能力所決定,而是由平臺所決定,是由時代決定的。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專家們還是想開點,別沒事就給年輕人提建議,子非魚,安知魚之苦?
更何況,年輕人想搞錢是好事,不搞錢,怎么促進消費?不搞錢,怎么買房支持地產行業?不搞錢,怎么錢買你們的基金?
專家們別動不動就拿越南和泰國來比,中國花了這么多年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共同富裕,為的就是讓我們的年輕人不用像越南,泰國的年輕人一樣,干著同樣的活,拿著更少的錢。
國家花了那么多心血,可不是讓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低的。
來源于行業研究報告 ,作者行研君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