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每年春晚,都是提前多日營造氛圍,比如什么彩排啊,什么節目透露啊,什么明星出場信息啊!等等,吊百姓胃口。然后演出后,就開始搞什么評比,什么觀眾最為喜歡的節目,就好像是老百姓真參與了一樣的轟轟烈烈的評選,其實幾乎群眾大多對這樣的評比沒啥興趣的,但是持續的宣傳卻非常很下力。
今年可不同,提前就有了阻力,網上有關于建議不辦春晚的非常強烈的呼吁。認為疫情這么多老人過世,高興不起來。如此不辦,顯然不合適的,任憑疫情怎樣,總還是要通過這樣的文化項目,給百姓鼓勁的。畢竟節日還是要過的。完全讓群眾過年沉浸于壓抑和悲傷之中,作為宣傳部門,那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怎么考慮群眾情緒,把節目辦好,給百姓鼓勁,倒是真的值得研究。
我們常把春晚比作“年夜飯”,其實說實話,這些年關于年夜飯的提法,已經大大值得商榷了,因為很多時候,老百姓已經不在少數不吃這碗年夜飯了。
你營造的那些許許多多宣傳說辭,還有那個什么評比,群眾絕大多數已經不關心了。不信,現在年三十,老百姓別說看,連議論春晚的話題也不議論了,懶得說它了。
是因為這種形式老百姓不歡迎了嗎?我看不完全是。當年曾經萬人空巷就是等著看晚八點春晚,成為除夕百姓的守歲和團圓的必不可少的內容,怎么能說不喜歡呢?但是這些年可不一樣了,大多數觀眾說,沒啥可看的,一點意思也沒有。初一見面誰也不會問你,昨天晚上看春晚了嗎?
春晚這種文化形式上的“雜拌薈萃”,其實是舶來品,在國外名字并不好聽,叫“夜總會”。改革以后,把外殼拿來,為我所用,這沒什么不好,按照毛主席說的,叫作洋為中用。魯迅說是叫拿來主義。但拿的是形式,不是內容。西方世界的夜總會,那種袒胸露乳的挑逗和三俗表演,是我們萬萬不可拿來的。
我們也的確是取其外殼,填了革命文化色彩的新內容。因此受到百姓的普遍歡迎。但是在延續二三十年以后,如果還是烹調大師傅老一套做法,那也是斷然不可的。走滑稽小品那樣的內容專門逗笑的耍貧嘴,也不是國家舞臺允許的。事實是這些路子都走過,趙本山打擦邊球的那些東西,在群眾的一片批評聲中已經淘汰為歷史了。
烹調師那些老三樣的大拼盤,老百姓也已經吃膩了胃口。當然要換新的。曾經一個時期,在崇尚明星的階段,多數人關心的是誰出場,多半在看明星誰來了。于是,春晚成了明星們爭相登臺為自己做廣告的機會。成了他們的生意場。給自己另外場合出場費價碼的定價機會。但是,這幾年那些曾經當紅的明星們,相當一部分口碑太差,不是吸毒就是風月韻事,群眾非常反感,還沒出場,人們便指著鼻子說他(她)的種種丑聞。很多人也就因此成為眾矢之的,連帶著這些晚會也變得可有可無。
說今年的春晚,我看稍有進步,但進步不大,說它稍有進步,是它的形式,已經大大吸取了河南反映漢唐民族音樂舞蹈的那種形式,感覺稍覺新穎。但無論藝術呈現和內容及歷史元素,都比河南的《唐宮盛宴》《中秋奇妙游》等還是有距離的。過去的類似晚會,拼的是誰家有錢,誰能夠請來大明星、超級娘炮、更粉更嫩的小鮮肉之類,這些年,這類東西都滑到了垃圾堆里了。沒有人再去做娘炮追求了,因為國家公布了“限娘令”。
地域文化深厚的河南先知先覺,提前幾年動作,成就沛然。這一點央視落在后邊,但作為國家最高“皇家”舞臺,今年想做些努力,只是還沒有弄好,因此今年的節目依然好節目太少,不能說乏善可陳,讓人過后評點、成為街談巷議內容的節目太少太少,幾乎沒有。
說實話,過大年的節目,內容重要,另外更重要的是造氣氛。今年可以參照的是俄羅斯也學習中國,也辦了一場春節晚會,盡管可圈可點,但是在營造節日氣氛上超過央視,被中國觀眾交口稱贊。當然異國演出中國節目,本身對中國人來說就有新聞性和新引力,這不過僅僅一方面。就俄羅斯的舞臺整體設計和節目安排,那種節日氣氛和振奮人心的場面的確很能吸引人。相反,我們很對現場觀眾,都是坐在那兒似看非看,迷迷糊糊,好像打瞌睡狀態,又像新冠渾身酸軟的后遺癥。
基于這種情況,我看還是謹慎更不要過度宣傳和吹捧,好與不好,讓老百姓自己評價去,不要做讓老百姓覺得你的吹捧與自己觀感不一樣,是完全不同的審美引導。任何東西,不能離開實際的自賣自吆喝。特別是央視作為中央級大舞臺,更要謹慎為好。
大過年的,我來評點年夜飯,說了這多不中聽的話,央視同志或許不高興,但不高興就不高興吧,事情要想做好,總要聽點逆耳之言。不然還怎么進步。如果要我給你們建議的話,我想談一下幾條:
1、如果還是集中辦春晚的話,要從內容到形式做較大改革。任何再好的形式,只要時間長了,再好的年夜飯,一弄就數十年,自然會引起人們厭食。怎么辦?中國文化龐大博深,不必以為洋人的就好,順著河南思路,完全可以做形式上的開掘。
2、中國地域遼闊,就是再好的節目,也不一定適合多地域多民族口味,要開掘新形態和新思路。我以為,我們每一個省,都是數千萬人口,甚至上億,文化形式各地有各地的地域文化特點,比如,你趙本山那個什么小品,在山海關外還可以,入關就是相聲為主,你那就不行了。到了長三角、珠三角就認為你那玩意不行,甚至說你就是耍貧嘴。好多年前南方人就很有意見。為什么就不能各省各自自己辦。在初一過后,整個十五以前,展播各省選送候選節目,然后根據各地送自己評出的好節目,由全國觀眾評選,評出一二三等獎,評人評內容,評組織,評創作等等,這樣一下子調動了全國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
3、也可以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每個省貢獻一批節目,如不選送央視,就各地設分場。這個現在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為什么不可以一試。
4、最為主要的還是內容。毛主席說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要貼近生活。要反映百姓最為關心的事情,今年雖然也有進步,但反應百姓最為關心的事情,還是很不夠,比如反腐敗、比如戰疫情等,這些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最為重要的事情,內容太少,非常不夠。創作是第一位的,沒有好作品,再好的廚師也難以做出非常可口的年夜飯。
5、今后不要再提什么年夜飯的說法,這個年夜飯,要讓老百姓自己說,不能自話自唱,這很不好。何況這個年夜飯現在吃飯人覺得已經覺得口味不滿意。
大年應該說奉承話,是老規矩,但是看著年年不見長進的春晚,斗膽提出真實看法,中用與否,無關緊要,僅僅提供參考而已。打一仗進一步,既然為十四億人演出,那么作為一份子,有責任提出批評和建議,供明年有所創新。
(作者系著名文藝評論家、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