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程恩富等:蘇聯被摧毀是叛徒主動背叛與帝國主義長期圍剿的共同結果
點擊:  作者:程恩富 劉長明 李卓儒 潘越    來源:紅色文化網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3-02-06 12:13:28

 

蘇聯與美國綜合國力發展比較:“兩個如果”的歷史假設分析

——兼論蘇聯被摧毀的國內外主因

程恩富 劉長明 李卓儒 潘越

 

摘要:假設研究是歷史學、經濟學等不少社會科學的重要分析方法。依據中外各種客觀研究數據和模型,以歷史假設的理路研究蘇聯歷史,無疑是全新的研究視界?;谶@樣的思路和研究結論,本文特提出蘇聯綜合國力“兩個如果”的歷史命題:如果沒有帝國主義德國法西斯入侵而導致蘇聯重大損失,那么,1990年蘇聯被摧毀前夕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葉利欽領導集團的背叛,按照蘇美兩國發展的慣性,2020年蘇聯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通過綜合克萊因“國力方程”、黃碩風“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模型”等研究成果,對比使用蘇聯統計資料、聯合國統計資料等不同來源數據,可以看出:首先,在“第一個如果”的假設下,經過測算,蘇聯的經濟力在被摧毀前夕相較于歷史真實水平將超過美國,與經濟力大發展相適應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其次,在“第二個如果”的假設下,2020年蘇聯經濟國力和綜合國力將全面超過美國。社會主義優越于資本主義已由事實所證明,蘇聯被摧毀主要是戈爾巴喬夫等蘇共領導集團主動背叛的內因與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圍剿的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引言 歷史假設:一種合乎邏輯的研究視野

 

 

1917117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一聲炮響,宣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橫空出世。19221230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蘇俄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南高加索聯邦四國“自愿、平等地聯合成一個新的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最終演變為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聯),并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綜合國力第二的強國。在2022年蘇聯成立百年之際,用新的研究方法對蘇聯興亡史再次進行史海鉤沉,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眾所周知,自然科學研究往往離不開假設。假設是科學思維的一種形式,是基于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邏輯對某些物象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說明。雖然假設具有推測性質,但以事實和科學知識為依托的假設,與無端玄想有本質不同。正因如此,科學假設是自然科學家常常采用的思維方法,是人們接近客觀真理的有效途徑。中國創新馬克思主義學術團隊一貫強調,同自然科學研究一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譬如歷史研究,有時也很需要假設。歷史研究中的假設,也是一種合乎邏輯的研究視野。以歷史假設的理路研究蘇聯歷史,無疑是全新的研究視界?;谶@樣的思路,本文特提出蘇聯綜合國力“兩個如果”的歷史命題:如果沒有資產階級德國法西斯入侵而導致蘇聯重大損失,那么,蘇聯被摧毀前夕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如果沒有М.С戈爾巴喬夫、Б.Н葉利欽領導集團摧毀了蘇聯,按照蘇美兩國發展的慣性,當今蘇聯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所謂“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與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物質力和精神力及其對國際影響力的合力”①。之所以選取綜合國力作為觀察點,是因為“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②。

 

回望蘇聯成立百年來具有各種可能性的歷史,對蘇聯綜合國力“兩個如果”的歷史邏輯探賾索隱,經由獨辟蹊徑的省思,將收獲雖然基于假設卻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本來,“兩個如果”——尤其是“第二個如果”,是可能性最大的通往未來之路??上г趦蓚€歷史關節點上,最大的可能性皆沒有成為現實,歷史一反常態地改道而行,在各種并存的可能性之間,概率極小的可能性反而變為現實。這個觀點也得到俄共中央主席Г.А.久加諾夫的贊同,其在20214月舉行的俄共中央四月全會上引用并肯定了程恩富教授提出的“兩個如果”的觀點③。在蘇聯成立百年之際,探賾綜合國力“兩個如果”的歷史邏輯,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由此陷入低潮的慘痛教訓,規避歷史覆轍,深刻認識、嫻熟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升在歷史大潮中駕馭歷史的能力,在“退一步”后蓄積起“進兩步”的力量,最終實現對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目標,注定凸顯刻骨銘心的世界歷史意義。這正是蘇聯成立百年歷史節點留給世界歷史最好的“活教材”。

 

必須說明的是,關于蘇美兩國的綜合國力對比,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結論會略有差異。為了數據的客觀性,我們盡可能綜合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立場和角度所取得的成果,以期回歸歷史的本真。

 

二、“第一個如果”的歷史可能性變化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列寧根據形勢需要,先后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和“新經濟政策”。在列寧逝世后,其最忠實的學生斯大林繼承列寧遺志,駁斥了托洛茨基等人主張的蘇聯不能實現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觀點,領導蘇聯黨和人民創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創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夜“山雨欲來風滿樓”歷史背景下的運行體制。關于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只是為后來的社會主義者提供過指路明燈,但未設計過現成的方案,因此,強加給斯大林的所謂“照搬馬克思主義理論”,純粹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斯大林的一生是在創造、創新中度過的。這一方面源于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深刻把握,一方面源于他總是處于國內外各種政治力量相互較量的最前沿”④。在資本主義世界全面經濟危機即將爆發的前夜,斯大林深謀遠慮,適時果斷地調整了列寧在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實行的卓有成效而后來已不合時宜的“新經濟政策”,轉而以實現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為目標;在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經濟危機爆發之際,又抓住機遇大膽引進利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資本、人才和科學技術成果,創造了當時全球經濟中高速發展的世界奇跡,奠定了日后戰勝帝國主義德意日法西斯、取得二戰勝利的雄厚物質基礎。一個由勞動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建基于落后的沙俄,剛剛誕生就擊退了歐洲十幾個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圍攻,僅用20年的時間就從“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變成了歐洲第一大工業國,在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危機時,只有蘇聯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世紀上半葉,在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陷入嚴重經濟危機、工人大批失業的情況下,蘇聯完成了工業化建設,并且基本消滅了失業,實行免費醫療、社會保險、退休金制度等。這表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有比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優越性”⑤。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增長的結果是增加勞動人民自身的物質福利和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也就是說隨著生產的擴大,消費也必然相應地擴大,而需求的增長又不斷推動生產發展,因此不可能產生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爆發之前,蘇聯經濟社會發展一枝獨秀,斯大林的創新理論和成功實踐也由此成為后來風起云涌的全球社會主義運動的源頭活水。筆者在《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整體觀——基于十二個視角的全方位分析》一文中指出:“斯大林有系統獨到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我們不能因為西方抹黑斯大林或由于其犯有肅反擴大化的錯誤而否認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列寧主義和斯大林主義……屬于與馬克思主義并列的國際級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⑥

 

(一)真實歷史中的蘇聯經濟

 

面對帝國主義的重重圍堵,歷史給予社會主義蘇聯的應對時間是有限的。在此嚴峻形勢下,以斯大林為核心的聯共(布)中央不得不加速啟動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隨著人剝削人現象的徹底消滅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本確立,那種資本主義本身無法克服的、最后必然走向滅亡的矛盾——生產的不斷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在蘇聯被徹底消滅了。這是蘇聯經濟在20世紀30年代能夠迅速發展的制度基礎。德國入侵蘇聯之前,蘇聯工業總產值增長如下圖所示:

 

 

1 1924-1940年蘇聯工業總產值指數⑦

數據來源:《蘇聯國民經濟統計年鑒1956,莫斯科國家統計出版社,1957年版(Народное хозяйство СССРСтатежегодник / ЦСУ при Совете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 - Москва : Госстандарт, 1957-. - 22 см. 1956 году. - 1957. - 296 с.)

 

從圖中可以看出,1924-1940年之間蘇聯工業產值持續高速增長。其增速遠遠高于同期資本主義國家,到1937年工業產值實質上已經超過除美國以外的所有資本主義國家⑧。經由跨越式發展,“通過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蘇聯一躍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化國家”⑨。當提前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時,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皆同時宣告完成。短短十年,通過加速“兩化”進程,蘇聯跳躍式地躋身工業和軍事大國行列,成為當時屈指可數的強國創造了世界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在衛國戰爭爆發前夜,蘇聯已經建立起部門齊全的軍工企業,飛機制造能力和速度均躍居世界前列。1940年蘇聯工業總產量是1917年的12倍。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快速前行的蘇聯,引起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恐慌。因為蘇聯已經用事實證明“上升的資本主義已經變成垂死的資本主義”⑩。為了把優勢逐漸顯現的社會主義蘇聯扼殺在搖籃中,一向仇視社會主義的德國資產階級法西斯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悍然挑起戰爭。希特勒政權打著“國家社會主義”旗號,實行國家壟斷資產階級的專制獨裁制度,發動對蘇戰爭,不僅是為了侵占蘇聯的國土,掠奪蘇聯的資源,更是企圖消滅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帝國主義法西斯德國對蘇戰爭同對其它帝國主義國家或不發達國家戰爭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此。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蘇聯遭到極其慘重的破壞:1710座城鎮、7萬個村莊、31853家工礦企業、9.8萬個集體農莊、1876個國營農場、2890個機器拖拉機站、6.5萬公里鐵路和4100個火車站被損壞,有700萬匹馬、1700萬頭牛、幾千萬頭豬羊、1億多只家禽或被殺戮,或被掠到德國,直接經濟損失達25690億盧布,占國民資產的一半?。同時,蘇聯有2700萬人死于這場戰爭?。戰爭時期,盡管蘇聯經濟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但除了尚未完成工業轉移的1941-1942年外,其他年份整體上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如下表所示:

 

: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的GDP?

 

數據來源:ПоповГ.Г. (2021). Новые подходы к оценке ВВП СССР в период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戰時的1942年和1943年,蘇聯制造的坦克比德國多2.6萬輛,飛機比德國多2萬架?。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是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從而為世界和平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可靠保證。19455月,蘇聯將勝利的紅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解放了大半個歐洲,并促成了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相繼成立。當然,勝利的代價是巨大的,戰后蘇聯勞動力奇缺,各種農用機械遭到毀壞,拖拉機生產能力下降到1930年的水平。1945年,消費品生產只有戰前水平的59%,恢復戰爭創傷的困難程度難以想象?。在戰爭廢墟上,以斯大林為核心的聯共(布)中央領導全蘇人民進行重建,再次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使蘇聯經濟迅速恢復和快速發展。“這在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單獨恢復和重建其工農業都是需要幾十年時間,但在1950年的第四個五年計劃完成時,也就是說,僅僅用了五年左右的時間,蘇聯整個工業總產值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增加了73%,除個別指標外,各項工業指標都達到和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水平”?。

 

國際上,以斯大林為核心的聯共(布)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蘇聯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成為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強大后盾,積極助力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至多國。對此,斯大林為核心的聯共(布)中央指出:“只要資本主義的包圍還存在,即使新的武裝干涉失敗,也不會消滅武裝干涉的危險……資本主義國家里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是同蘇聯勞動者休戚相關的事情。”?因此,蘇聯牽頭組建了成為撬動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杠桿的世界社會主義陣營,極大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在Н.С赫魯曉夫執政期間(1953-1964),蘇聯經濟繼續快速發展,1950-1965年社會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9.04%?。在迅速恢復經濟的同時,蘇聯還創造了火箭上天潛艇入海、第一個載人火箭、第一個人造衛星、第一個空間站、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等奇跡,生動地證明了“共產黨的領導作用不斷增強,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和共產主義建設的重要規律之一”?。在Л.И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中(1964-1982),雖然經濟增長速度略有下降,但也始終保持著遠高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增速:1965-1981年,蘇聯社會總產值增加146%,年均增長5.8%,國民總收入增加144%,年均增長5.8%?1960年蘇聯國民收入占美國58%,到1975年這一比例上升到67%,并一直維持到1982年;1970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占美國75%以上,1975-1982年始終維持在80%以上;1971-1982年蘇聯農業總產值約占美國85%?。因此,М.С戈爾巴喬夫執政之前的蘇聯綜合國力達到巔峰,一躍成為發展勢頭蓋過美國的超級大國。由于М.С戈爾巴喬夫執政后采取了一系列背叛社會主義的改革措施,使經濟發展受到影響,增長速度明顯下降,1985-1989年蘇聯社會總產值增加13.4%,年均增長3.2%,國民收入增加13.5%,年均增長3.2%?。

 

(二)“第一個如果”的假設下對蘇聯經濟的理論測算

 

拋開數據統計口徑等問題,1990年左右蘇聯經濟弱于美國的原因,除了戈爾巴喬夫背叛社會主義的改革措施導致蘇聯經濟增速下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資產階級德國法西斯的侵略使蘇聯遭受重大損失。“第一個如果”的假設是指如果沒有資產階級德國法西斯入侵導致蘇聯重大損失,那么,1990年蘇聯被摧毀前夕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在不考慮自然資源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運用《蘇聯國民經濟統計年鑒》相關統計數據對蘇聯的經濟國力進行理論測算,可以看出,蘇聯的經濟國力在20世紀70年代將超過美國。

 

《蘇聯國民經濟統計年鑒》對蘇聯國民收入指數進行了統計。盡管數據存在殘缺,但并不影響對蘇聯經濟發展趨勢的分析。以下將該年鑒相關年份的數據均轉化為以1913年為基期的指數形式,詳見下表:

 

21913-1975年蘇聯國民收入指數及理論測算值

 

數據來源:《蘇聯國民經濟統計年鑒》1956、1959與《蘇聯國民經濟六十年紀念統計年鑒》

 

如果沒有二戰對蘇聯的破壞,蘇聯經濟在1940-1945年就不會出現負增長,而是繼續維持高速增長趨勢。1945-1950年,戰后的超高速增長可能與戰爭的破壞導致固定資產投資爆發式增長有關,因而保守估計,可以用1950-1960年這十年間的年均增長速度來估計1940-1950年這十年間的增速,這樣就可以得到1940-1950年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速度為10.2%。在“第一個如果”假設條件下,蘇聯1950年之后的國民總收入約是真實歷史數據的1.6倍。按照真實歷史數據,1970年蘇聯國民收入與美國國民收入之比已經超過65%?。如果沒有德國入侵給蘇聯造成的重大損失,按照蘇聯國民收入理論預測值是真實歷史值的1.6倍來計算,1970年蘇聯國民收入應當是美國的1.04倍。

 

按照美國公布的統計數據,預測結果同樣如此。物質生產部門是指創造物質產品和增加產品價值的生產活動部門,包括工業、農林牧漁業、建筑業以及為生產服務運輸業和郵電業,還包括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繼續的那一部分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如商品分類、修理、包裝、保管)等物質生產部門。因此,在計算美國生產領域的國民收入時需要將這部分數據保留。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977年服務業中批零貿易、運輸通信、電力燃氣衛生服務分別占美國GDP16.4%、6.3%2.6%,其他服務業占41.1%?。而商品分類、修理、包裝、保管等勞動在批零貿易中所占比例不大,電力燃氣衛生服務中也有部分屬于非生產領域??梢姡J毓烙嫞?span lang="EN-US">1977年非生產領域的服務業產值占美國GDP50%以上。因數據限制,故采用1977年數據來估算1976年美國非生產領域產值占比。美國1976年國民總收入為18696億美元?,按保守估計,即非生產領域占50%計算,1976年美國生產領域中國民收入?9348億美元。1976年蘇聯國民收入為6220億美元?,“第一個如果”假設下,蘇聯國民收入為真實數據的1.6倍,則蘇聯國民收入為9952億美元,是美國生產領域中國民收入的1.06倍。

 

從以上推斷可知,在“第一個如果”的條件下,根據蘇聯官方數據,1970年蘇聯國民收入是美國1.04倍;根據美國和聯合國數據,1976年蘇聯國民收入是美國的1.06倍。這里的分析僅限于增長速度,還沒有計算蘇聯遭受德國法西斯入侵帶來的國計民生其他嚴重損失,也沒有計算美國國民收入中高犯罪率和大量廣告等有害或虛假的非真實財富的成份。如果考慮綜合國力的其他因素,毫無疑問,蘇聯的綜合國力必然超過美國。

 

(三)中外學者對蘇美綜合國力的測算

 

中外學者對蘇美綜合國力的測算結果不盡相同,既有學者認為蘇聯的綜合國力在1990年之前就已經超過美國,也有學者認為1990年左右蘇聯相較于美國仍存在差距。但是,如果使用“第一個如果”假設下的蘇聯經濟的理論測算值,那么蘇聯的綜合國力則必會超過美國。

 

1.克萊因對蘇美綜合國力的測算

 

曾任職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司司長的美國喬治敦大學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任R.S.克萊因是權力評估“國力方程”學派的代表人物,其研究成果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克萊因在借鑒大量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估算國力的“國力方程”理論,用公式表示為:

 

Pp=C+E+M)×(S+W

 

其中,Pp表示國力值;C、E、M分別表示基本實體、經濟能力和軍事能力;S、W分別表示戰略意圖和貫徹國家戰略的意志?。具體說來,基本實體C,包括人口和國土面積;經濟能力E,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和產業結構;軍事能力M,指一國擁有的戰略核力量和常規力量之和——此三項形成綜合國力的物質基礎,總和最高分500分。戰略意圖S,主要包括作為國家根本利益集中體現的戰略目標;貫徹國家戰略的意志W,指的是“反映國內可動員的民眾對國防政策和政府外交的信心和支持程度”?,此兩項決定物質形態國力的有效發揮程度??巳R因將整個國力的總分設定為1000分。根據“國力方程”公式,蘇美兩國在1975年、1977年、1978年的國力分值如下:

 

3:克萊因對蘇美兩國的國力評估 

 

資料來源:根據Ray S. Cline: World Power Assessment (Westview Press. Inc. 1975)World Power Assessment 1977: A Calculus of Strategic Drift (Westview Press. Inc. 1977)、World Power Trends and U. 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1980s (Westview Press. Inc. 1981)和黃碩風《綜合國力論》整理。

 

在戰略核力量方面,克萊因還推算出1979年蘇、美兩國的權力評分分別是100分、95分;在常規力量方面,蘇、美兩國的權力分量分別為91分、93分。就總體軍事力量看,蘇、美兩國的權力分量分別為191分、188???巳R因的研究結果清晰地表明,20世紀70年代末期,蘇聯的綜合國力值Pp已經超越美國。因此,依照蘇、美兩國的發展慣性,根據國力方程推算,在蘇聯被摧毀前夕,其綜合國力仍然超過美國。“第一個如果”假設下蘇聯經濟實力的較大幅度提高,充分說明蘇聯綜合國力只會比美國高出更多。

 

2.黃碩風對蘇美綜合國力的測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大校黃碩風研究員是我國較早研究綜合國力的學者,其對綜合國力的研究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為了近似地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找到準確反映綜合國力系統的演化規律,黃碩風提出綜合國力動態方程理論,通過全面評估一個國家的硬實力(物質力)、軟實力(精神力)、協同力(宏觀協調控制力)和影響力函數,最終求得該國的綜合國力。為了把構成綜合國力的諸要素指標進行量化以便更準確地測算綜合國力值,黃碩風獨辟蹊徑,對“硬”變量的計算采用指數法,“軟”變量采用專家評分法,“協同”變量采用加權系數;對于一些不確定要素的量化采用模糊數學和灰色系統分析方法。由此出發,黃碩風對世界主要國家綜合國力進行了系統評估對比。其中,關涉蘇、美兩國的對比數據如下:

 

41989年蘇美兩國綜合國力對比

 

資料來源:黃碩風《綜合國力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218頁。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黃碩風的測算中,蘇聯綜合國力弱于美國,其中經濟力落后較多,他認為蘇美綜合國力的競爭集中表現在“全方位經濟戰”上?。“第一個如果”假設下,蘇聯國民收入提高1.6倍,其經濟國力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超過美國。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涉及的變量較多,蘇聯經濟實力的提升必然會導致其他相關的“硬變量”隨之升高,且硬彈性指數α同樣會增加,其余變量、指數也會受到影響,僅僅通過對經濟發展速度的理論測算難以得到精確的綜合國力值。蘇聯在承受德國入侵帶來的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損失的同時,仍表現出高于美國的發展速度,并在冷戰期間顯示出極強的綜合國力,因而不難設想,蘇聯被摧毀前夕,在“第一個如果”下與蘇聯經濟力大發展相適應的整個綜合國力必然超過美國。

 

綜合上述不同學者、不同數據來源的各種研究成果,可以表明:如果不是帝國主義德國法西斯強加給蘇聯的戰爭災難,那么,1990年蘇聯在被摧毀之前的綜合國力必定會超過美國。

 

三、“第二個如果”的歷史可能性變化

 

 

19854月,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М.С戈爾巴喬夫為首的叛徒集團逐漸實施了以摧毀蘇聯共產黨、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和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為目標的所謂改革,改革的結果顛覆和瓦解了蘇聯,并以15個新的主權國家取而代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損失,世界和平、公正和文明受到嚴重沖擊。被國內外敵對勢力主動破壞和摧毀后的蘇聯迅速顯現滿目瘡痍的局面,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等方面全方位的倒退已不可逆轉。

 

(一)蘇聯被摧毀的破壞性影響

 

經濟方面,曾經的現代工業大國退化為原材料產地,國內生產總值斷崖式跌落。從1991年蘇聯被摧毀到1999年,不到十年的時間,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減少52%,其中,工業生產減少64.5%,農業生產減少60.4%;物價飛漲5000倍,盧布形同廢紙?。研究表明:“19901993年,其他獨聯體國家生產總值下降的幅度也很大,其中亞美尼亞下降的幅度超過50%,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大約減少40%,烏克蘭下降30%多,烏茲別克和白俄羅斯比較穩定,只降低17%24%。”?人才外流,經濟、科技復興的動力被截斷李慎明:《蘇共領導集體的蛻化變質是蘇聯亡黨亡國的根本原因》,昆侖策網,2021109日。]。據曾任蘇聯部長會議機床制造和工具工業部部長的Н.А巴尼切夫回憶:“所有的工業研究機構在私有化后都實質性滅亡了……蘇聯在金屬加工設備的生產中居世界第三位。當我于1986年領導該部時,我們的企業每年生產22萬臺不同的機器。而現在呢?不超過一萬四千臺。”?事實也是如此,除了實行社會主義國有制占70%的白俄羅斯和有著豐富資源的哈薩克斯坦以外,其他原加盟共和國的經濟在蘇聯被摧毀后也一落千丈,恢復和發展十分緩慢。

 

政治方面,國家治理能力下降,政局動蕩。被摧毀后的蘇聯,各原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美西方,效仿美西方的政治制度,致使貪污腐敗成風,政治公關和政治作秀令人眼花繚亂。“民意基金會2002131日發表了俄羅斯腐敗問題的全景報告,59%的俄羅斯公民認為,俄羅斯政府官員的腐敗程度位居世界前十位,只有5%的人認為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國家。”?一些獨聯體國家也頻繁出現政局動蕩。烏克蘭在2004年爆發“橙色革命”后又再次于2014年爆發顏色革命。2020105日,吉爾吉斯斯坦曾爆發抗議活動,反對派支持者占領了位于首都比什凱克、集總統府和議會辦公地點為一體的政府大樓,導致總統熱恩別科夫宣布辭職,議會選舉結果被取消。

 

文化方面,社會理想信念崩塌,人民精神風貌倒退。“在蘇維埃執政的歲月里,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水平得到了不可估量的豐富,政治覺悟也得到了提高”?。在蘇聯被摧毀后,俄羅斯社會科學研究院院士、國立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大學原第一副校長В.И多博林科夫指出:“俄羅斯近年來所遭受的精神和物質損失無法計量。實際上,所謂的改革使俄羅斯倒退了2030年,有些精神損失,無法估量。”?如今的俄羅斯,原來基于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倫理道德大廈崩塌,新的善惡標準尚未確立,社會上出現明顯的思想真空,人們的精神風貌全面倒退。生活悲慘加上道德空虛,致使自殺率迅速攀升。1990年俄羅斯有2.64萬人自殺,1998年為3.54萬人,2001年高達3.97萬人,2020年高達4.51萬人。同時,社會文化也迅速庸俗化,導致極端民族主義的抬頭。1991年后,俄羅斯提出一切類型的藝術都必須“俄羅斯民族化”的政策,甚至“認為蘇聯是完全依靠俄羅斯民族的力量才實現了工業化,是完全依靠俄羅斯民族才粉碎了德國法西斯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其實質是為了利用民族情緒去壓制被剝削者的階級意識。”?

 

社會方面,貧富分化嚴重,民生凋敝,人口銳減。根據雷日科夫提供的數據,“蘇聯統一經濟空間、國民經濟和科學的破壞,產生了近千萬的失業大軍……1998年的失業人口超過2500萬”;“比較幸運的20%的居民身上,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國民總收入,而收入的主要部分,則為200300個家族據為己有,他們攫取了國家財富的絕大部分,同時也攫取了國家的權力。”?198910%最貧窮人口收入與10%最富裕人口收入之比為14.7,而1999年這個比例為180。根據葉戈羅夫的統計,現在俄羅斯最富有的100位億萬富翁占據了整個社會90%以上的財富。2000萬貧困人口生活悲慘——就是說,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生活在貧困之中?。對此,曾任俄羅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А.Л庫德林曾在2021年接受采訪時承認:“直到2004-2006 年左右,俄羅斯的公民的生活水平才恢復到了1990年的蘇聯公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而且必須指出目前我國的社會的貧富差距也是極其高的。在蘇聯時代基本不存在貧富差距,而現在的差異化非常高。”?另外,犯罪率高、酗酒、精神疾病、無家可歸、流浪兒童、賣淫和性病等社會問題也愈發嚴峻。各獨聯體國家也面臨愈發嚴峻的人口問題,俄羅斯科學院院士А.Г阿甘別吉揚在2022年發表的最新文章中指出:“蘇聯被摧毀后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基礎上形成的新俄羅斯正在逐漸消亡。在俄羅斯長達20年的人口危機(1992-2012)期間——出生率急劇下降,死亡率迅速上升,其結果就是人口迅速減少。總的來說,這些年來自然人口總數下降的估計為1350萬人。”?

 

軍事方面,軍事實力衰落,來自北約的軍事擴張日益嚴重。蘇聯被摧毀后,許多令西方世界矚目的現代化軍工企業難以繼續維持而被迫放棄已有的先進技術設備,只能轉向其他一般產品的生產。譬如領先世界的某些航空航天企業,改行生產簡單的日用品。俄共中央主席Г.А久加諾夫曾無比沉痛地回憶道:“為什么蘇聯能成為20世紀最勇敢并取得最大勝利的國家?為什么它能夠第一個邁入太空?又為什么由它創造了核均勢?這是因為當時我們的國家是為勞動人民服務的,并以兄弟情誼和正義的理想為指導。”?而在蘇聯被摧毀后,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軍事實力的衰落使得俄羅斯的威懾能力下降,北約不斷東擴,軍事直逼和包圍俄羅斯,烏克蘭企圖加入北約直接導致俄羅斯被迫于20222月在頓巴斯地區開展“特別軍事行動”進行反擊。

 

(二)“第二個如果”下對蘇聯經濟國力的理論測算

 

“第二個如果”的假設是指如果蘇聯沒有被國內外敵對勢力摧毀,按照蘇美兩國發展的慣性,2020年蘇聯的綜合國力將超過美國。經濟國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分,可以通過計算蘇聯被摧毀前的年均增長率來推算“第二個如果”。

 

按蘇聯慣用的統計方法計算,1976年蘇聯的國民收入總額的絕對數為6220億美元?(按比價計算),根據蘇聯統計年鑒中給出的國民收入指數?,可以計算得出1985年蘇聯國民收入約9037億美元。戈爾巴喬夫對蘇聯和社會主義的背叛不僅僅體現在摧毀社會主義蘇聯上,也表現在其執政期間的一系列背叛社會主義的改革措施所導致的蘇聯經濟發展速度下降上,因而對蘇聯經濟的理論測算應當采用戈爾巴喬夫上臺之前蘇聯的平均增長速度。1961-1985年蘇聯年均增長5.6%?,按照這一年均增長率,以1985年蘇聯國民收入為起始值,可得2020年蘇聯國民收入為60850億美元。2020年美國國民收入為212866億美元?,非生產領域服務業占比約72%?,因而可得2020年美國生產領域國民收入約為59602.48億美元。可以看到,2020年蘇聯國民收入是美國的1.02倍。蘇聯統計年鑒中給出的1961-1985年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是基于可比價格的增長率,沒有包含價格變動因素。在蘇聯,沒有“消費籃子”或“消費價格變化水平”的概念,根據“國家零售價格指數” “國家和合作貿易零售價格指數”等數據,1960年至1985年間,蘇聯所有商品的國家零售價格平均上漲了7.9%,不包括酒精飲料,上漲了4.7%?,而美國的國民收入數據中包含了價格變動因素,因此采用1961-1985年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的估算結果實質上是低估了2020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如果考慮價格變動因素,蘇聯的國民收入總額會高出美國更多??梢?,如果蘇聯沒有被摧毀,而是按照1961-1985的年均增長率繼續發展下去,那么2020年之前蘇聯的國民收入必然超過美國。

 

(三)“第二個如果”假設下對蘇美綜合國力的理論預測

 

事實上,如果沒有М.С戈爾巴喬夫、Б.Н葉利欽領導集團的背叛和非法瓦解蘇聯,按照蘇、美兩國的發展慣性,不僅是從以國民收入為代表的經濟國力來看,而且從綜合國力來看,蘇聯都將遠超美國。

 

1.基于克萊因國力方程的蘇美綜合國力的理論測算

 

克萊因的“國力方程”中經濟能力E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和產業結構,兩者滿分皆為100分,經濟能力共計滿分200分??巳R因對蘇、美國力評估的結果顯示,1975-1978年美國經濟力得分分別為200、174146,同期蘇聯經濟力得分為16010585。使用國民收入代替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兩國經濟力的相對大小?,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即保持1978年其余各項得分不變,只考慮經濟能力的變化,使用前文關于2020年蘇聯國民收入的預測值和美國生產領域的國民收入值,可以得到2020年蘇、美綜合國力的理論測算值,如下表所示:

 

5:基于克萊因國力方程的蘇美綜合國力的理論測算

 

數據來源:根據克萊因《80年代世界權利趨勢及美國外交政策》、黃碩風《綜合國力論》和前文數據整理得到

 

這里沒有考慮經濟能力中的產業結構51,而只是根據2020年蘇、美兩國國民收入比例調整了兩國的經濟能力得分,其中以國民收入較高的國家為滿分100,另一個國家按國民收入比例賦分,因此這里綜合國力指數的絕對值實質上并不完全具有真實意義,但依然可以近似地反映蘇、美兩國的綜合國力。從表中可以看到,2020年蘇聯綜合國力高于美國。即使不使用美國生產領域的國民收入值而使用其全部值,即此時經濟能力以美國為滿分100分,結果依然是蘇聯高于美國(蘇聯382.3、美國312.2)。不論采用哪種數據,在“第二個如果”下,蘇聯的綜合國力都要超過美國。

 

2.基于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模型的蘇美綜合國力的理論測算

 

黃碩風運用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模型,采用“超前趨勢分析法”,對蘇、美兩國綜合國力進行了大致的預測。以1989年蘇聯的綜合國力值386.72、美國的綜合國力值593.33為基點,按照幾十年來蘇、美兩國的歷史增長數據,預估蘇聯和美國綜合國力值的增長率分別為4.4%2.7%,到2020年,蘇美國綜合國力對比如下表所示:

 

62020年蘇美兩國綜合國力對比

 

這里美國的綜合國力值采用預測值而非根據公布值計算,其原因一方面是黃碩風給出的預測速度較為客觀,另一方面是美國公布的數值存在問題,且難以與蘇聯統一口徑。綜合國力的計算涉及大量指標,文章篇幅有限且受制于數據獲取,使用公布數據重新計算兩國綜合國力可行性不高。資料來源:黃碩風《綜合國力論》,第220頁。

 

1950-1984年,蘇聯國民收入、工業總產值分別增長9.9倍和14倍;而在1950-1982年間,美國國民收入、工業總產值則分別增長1.82.152。可見,蘇聯的國民收入和工業總產值的增長勢頭非常強勁。根據理論測算,在“第二個如果”假設下,蘇聯國民收入在2020年之前必將明顯超過美國,黃碩風根據蘇美歷史增長數據預測的蘇美綜合國力值的增長率是能長期保持下去的。按照4.4%的增長率,到2020年蘇、美兩國綜合國力值分別為1469.31355.1。因此,根據黃碩風的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模型,盡管蘇聯綜合國力在前期弱于美國,但如果蘇聯繼續存在下去,其綜合國力必定會超過美國。

 

最后必須指出的是,蘇聯的快速發展是在大力援助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情況下取得的。譬如,蘇聯援助中國的“156項”建設項目53,就堪稱世界工業化史上最大規模的技術、人才和資金輸出,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社會主義優越于資本主義,已不僅僅是理論假設,而是早已為勝于雄辯的蘇聯和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事實所證明。

 

四、歷史何以改道而行:一種摧毀蘇聯的內外合力

 

 

蘇共和蘇聯被摧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無非是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蘇共和蘇聯被摧毀的內因是以戈爾巴喬夫、葉利欽、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等為核心的當時的蘇共領導集團的主動背叛,外因是美西方對蘇共和蘇聯曠日持久的各種圍剿。蘇共和蘇聯被摧毀,是居于第一位的內因與居于第二位的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虛無與背叛:從“否定斯大林”到“改革新思維”

 

1956225日,時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Н.С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出籠后,美國當局興奮異常,如獲至寶。美西方利用“秘密報告”,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次空前規模的反共浪潮,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陷入被動。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堅決批評和抵制了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行為。

 

與戈爾巴喬夫一起共事的原蘇聯部長會議主席Н.И雷日科夫在總結蘇共亡黨、蘇聯被摧毀的原因時曾十分痛心地說:“是黨的領導者們,正是他們背叛了黨,出賣了國家和人民。”54

 

曾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蘇共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В.В格里申也在其2010年出版的回憶錄《災難: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中指出:“由于未能創造任何東西,這些人物成功地毀掉了一切,他們在背叛的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55曾任蘇共拉脫維亞黨委中央第一書記的魯比克斯在2020年接受俄羅斯ФАН通訊社采訪時也持上述觀點,他痛心地回憶道:“他(戈爾巴喬夫)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制止聯盟的崩潰。在821日或22日,我代表拉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給莫斯科發電報56,必須指出的是當時試圖恢復憲法秩序的行動已經失敗了,在電報中我們仍然寫道:拉脫維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仍然忠于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并等待進一步的指示。而這位總書記什么指示都沒有。”57曾任蘇共立陶宛共產黨中央第二書記的謝韋德在2019年接受《消息報》采訪時指出:“今天,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戈爾巴喬夫及其周遭的人在準備摧毀‘牢不可破的聯盟’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其中一部分人積極執行了總書記的那些招致滅亡的方案,另一部分人則默不作聲,眼睜睜看著他們用自己的背叛行徑侵蝕著這個國家的根基和統一。”58曾親自推薦戈爾巴喬夫接替自己擔任蘇共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黨委第一書記的葉夫列莫夫在2007年逝世前接受《真理報》采訪時指出:“我沒有認出戈爾巴喬夫是一個空有其名、變節者和叛徒。”59曾任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的納扎爾巴耶夫認為,葉利欽謀求政治上的完全獨立是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他在202110月撰文指出:“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一個目標:完全獨立,這尤其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想要的……如果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領導人之間首先達成一致和相互理解,那么就不會有蘇聯解體,也許,當時我們就會以不同的方式組織起來,也就不會有別洛韋日協議。”60

 

正如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新著《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中所記載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發生的曲折對我國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有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61199112月,江澤民同志指出:蘇聯東歐的變化,并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放棄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62200012月,胡錦濤同志也指出:蘇聯解體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從赫魯曉夫丟掉斯大林這把刀子,到戈爾巴喬夫公開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63。2022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發表的署名文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中指出:“歷史發展從來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曲折和波折。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東歐劇變,不僅導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不復存在……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64

 

(二)“神圣的圍剿”:國際壟斷資本的一致行動

 

1946年,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以此為標志,開啟了帝國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序幕。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蔓延,西方國家對工人階級作出了巨大的讓步。在冷戰期間,美國和歐洲的貧富差距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歐洲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二戰前對工人的殘酷剝削也有所緩解。其中的原因,正在于社會主義的溢出效應和來自社會主義的強大壓力。摧毀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之后,美西方的壟斷資本家聯合體對待工人階級已經是肆無忌憚、變本加厲,如今美國1%的富人坐擁40%的財富,貧富差距急劇拉大。

 

讓利勞動者,是大資產階級極不情愿的。為了扼殺強大的競爭對手蘇聯,美西方無所不用其極。美國國務卿貝克在談到被摧毀的蘇共和蘇聯時曾說:“我們不是這場革命的領袖,但也不是旁觀者。”651949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澳大利亞等17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組成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目的就是專門限制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技術。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66。194944日,美、英、法、加、比、荷等12國外長在華盛頓舉行“北大西洋公約”(簡稱北約)簽約儀式。北約的建立,標志著戰后在遏制共產主義的口號下,西方世界開始了對抗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統一行動。此后,帝國主義列強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爭,往往以聯合起來的軍事集團的面目出現。美西方與社會主義國家矛盾的焦點不僅在于經濟增長的速度和生產力的高下,而且在于更具競爭力的社會主義制度。19826月,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表明美蘇之間的競爭是“思想和價值觀念的競爭”。1991年撒切爾夫人在美國休斯敦更是一語道破天機:“蘇聯是一個對西方世界構成嚴重威脅的國家。我講的不是軍事威脅。從本質上講,軍事上的威脅并不存在。我們這些國家裝備精良,包括核武器。我指的是經濟上的威脅。借助計劃政策,加上與獨特的精神和物質刺激手段相結合,蘇聯的經濟發展指標很高。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過去比我們高出一倍。如果我們再考慮到蘇聯豐厚的自然資源,如果加以合理地運營,那么蘇聯完全有可能將我們擠出世界市場。因此,我們一直采取行動,旨在削弱蘇聯經濟,制造其內部問題。”67

 

美西方特別注重收買社會主義國家的“關鍵人物”,收買方式因人而異,多種多樣。據戈爾巴喬夫助手、時任蘇共中央總務部部長的博爾金回憶,戈在上臺后不久,就從西方得到許多獎金、獎品、稿費,其個人賬戶上很快就有了一百多萬美元68。

 

曾任蘇聯克格勃主席的В.А.克留奇科夫大將在2007年接受《共青團真理報》采訪時曾對此作出了明確的認識——和平演變和顏色革命是美國影響和瓦解蘇聯的重要因素。他指出:“過去的時代的經驗表明,通過向俄羅斯施加外部壓力和影響來試圖迫使俄羅斯在抗爭中服軟是沒有意義的行為。這也就是說,美國人在與我們打交道時轉向通過顏色革命和和平演變的方式向我們內部施加影響并非偶然。從冷戰時期開始,他們就深信這是將俄羅斯的全球角色降為零的唯一途徑。”69

 

五、在可能與現實之間:歷史不相信眼淚

 

 

面對被摧毀了的蘇共和蘇聯,面對滿目瘡痍的局面,俄羅斯人痛定思痛,淚目反思。2016年民調顯示:俄羅斯99.1%的民眾明確反對把蘇聯的消亡看成必然。后來的多次民調顯示,大多數人認為蘇共和蘇聯被摧毀并不具有客觀必然性,而戈爾巴喬夫的所謂改革才是摧毀蘇共和蘇聯的第一因素。20203月列瓦達中心民調顯示,3/4的俄羅斯人認為蘇聯時代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20211212日,曾是戈爾巴喬夫最親密助手的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訪談時直言不諱:是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改革路線摧毀了蘇共和蘇聯。進入21世紀,斯大林在俄羅斯民眾中強勢回歸。20216月,俄羅斯列瓦達中心的調查顯示,56%的俄羅斯人高度評價斯大林的領袖素質,認為其是“偉大領袖”,39%的俄羅斯人認為斯大林即使作為一個個人來說也是一個杰出的人70。斯大林在去世前預言道:“我知道,我死后有人會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墳上。但是歷史的風一定會毫不留情地把那些垃圾刮走。”71現在,這一歷史的風已經起于青萍之末,并很快吹拂于曠野之上。

 

事實正是如此,斯大林在列寧逝世后的長時期內領導聯共(布)中央,他同當時蘇聯黨和國家的其他領導人一起為建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而積極奮斗。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許多成果都是在以斯大林為核心的聯共(布)及其中央委員會的領導下取得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組織家的榮譽不是被某個機構或人授予的,而是歷史自然形成的。盡管他在30年代出現過肅反運動及其擴大化的共產黨一次性嚴重錯誤,但與美西方國家對外掠奪和發動戰爭、對內殘暴鎮壓和經濟剝削的一貫罪行和錯誤來比,是有根本區別和程度差異的。

 

(一)遲到的反思:緩緩吹來的歷史東風

 

2007621日,普京在接見參加歷史及人文社科教學與研究的骨干教師時,提出了絕對不允許丑化、歪曲俄羅斯民族歷史的要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俄羅斯教育部對歷史教科書作出重大調整,2007年版《俄羅斯現代史(1945-2006)》將斯大林時代及其政治思想列入新學年歷史教科書,定位斯大林為蘇聯最成功的領導人,贊揚“斯大林建立了一個偉大的祖國”72。該書的總序言指出:“對全世界千百萬人們來說,蘇聯曾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社會的榜樣和方向。”73旨在全面反思和肅清歷史虛無主義影響的《俄羅斯現代史(1945-2006)》,對俄羅斯現代史上的許多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反思和撥亂反正的分析、評價,充分肯定蘇聯的歷史價值。而在這些撥亂反正的問題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對斯大林和蘇聯歷史的評價問題。

 

眾所周知,在蘇共二十大后,斯大林本人的形象曾長期被抹黑,其思想曾長期被矮化和弱化。但是,目前在俄羅斯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均出現了強有力的撥亂反正的聲音,迎來了歷史的東風。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王偉光教授高度評價斯大林:“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蘇聯曾經創造了世界歷史上的輝煌篇章,切實實現和保護了蘇聯無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斯大林不愧為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繼承者、實踐者和探索者。”74王偉光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妖魔化斯大林的終極目的:“第一,徹底否定斯大林,其實質就是西方敵對勢力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的意識形態進攻……第二,徹底否定斯大林,其實質就是以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替代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階級利益……第三,徹底否定斯大林,其實質就是否定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趨勢。”75這一客觀分析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也使大肆渲染“大清洗” “古拉格”等字眼的西方政客啞口無言。“可以說,在斯大林重評問題……上的攻擊行為也是對中國黨和領袖的間接攻擊”76。否定斯大林的實質,是否定每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袖。這正如列寧所指出的,如一個階級沒有提拔出能夠組織本階級的斗爭并領導這個階級的先進代表,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都不能獲得統治權——如果沒有黨所提拔和培養出的有遠見的和有經驗的領袖,工人階級就不能獲得自身的解放。

 

在蘇聯被摧毀后,曾任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尼格馬圖林曾在接受采訪時痛心地指出:“代表、部長和州長中有很多千萬富翁——而列寧當初說過不應該讓這樣的人上臺,因為他們會首先考慮如何增殖他們的財富。列寧是絕對正確的。讓富人在實質上以首先增殖他們的財富、資本和金錢投資為目的來管理國家,只會使我國的階級矛盾越來越突出——富的越富,窮的越窮。許多人沒有看到現政府的克服當前這些可憎的社會現象的意志和力量,許多人才會開始懷念有著鋼鐵意志的斯大林……斯大林表現出了堅決的力量和強大的智慧,他設法消除了領導層的糾紛,并使在他周圍聚集了最有才華的領導人和指揮官……經歷了嚴酷的歲月后,他成功地成為了他的人民心中不可動搖的領袖。”77現任俄羅斯副總理曼圖諾夫也曾在2021年接受采訪時也給予高度評價:“斯大林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國務活動家,他執政期間為我國的工業化做了很多的工作。”78

 

《俄羅斯報》曾隨機對254位各界民眾進行問卷調查,所設五個問卷題目中的第一個就是:“今天,說到蘇聯能使您聯想到什么?”90%以上的答案是頌揚和懷念。民調顯示,對蘇聯“懷舊”的中老年人非常普遍,年輕的“后蘇聯人”也同樣“將蘇聯認定為社會公正的國家”79。俄羅斯科學院俄國史研究所所長尤里·彼得羅夫指出,越來越多的人漸漸明白,我們父輩和祖輩為了我們的國家工作,而我們不能昧著良心說他們是白活了。他們過去的業績很值得我們銘記80。

 

20002月,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代表俄共發表的《告人民書》指出:“不要聽信對我們歷史的中傷和誹謗。共產黨人犯過錯誤,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共產黨人曾取得過偉大的成就。正是在蘇聯時期,我們國家達到了強盛的頂峰。”812021年他又指出:“蘇聯——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制度性突破和偉大理想導致的技術上的創造。例如,列寧—斯大林的現代化帶來了平均每年將近15%的增長率,并且帶領全國人民擊敗了法西斯主義。”82鑒于此,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已經做好向共產黨聯盟-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提議撤銷蘇共二十大《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和蘇共二十二大《關于弗·伊·列寧墓的決議》的準備。

 

(二)刻骨的教訓:反擊歷史虛無主義

 

蘇聯被政變和復辟資本主義的刻骨銘心教訓值得深思,蘇鑒不遠。鄧小平曾針對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劇變時提出:“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83我們必須吸取蘇共和蘇聯被摧毀的歷史教訓,堅定不移地走以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的威脅并沒有消失。實際生活表明,只要還保持著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帝國主義依然存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一切進步力量和普遍和平就仍然面臨著現實危險”84。對中國的歷史虛無主義者來說,妖魔化蘇共和蘇聯的目的在于影射中共和中國;妖魔化斯大林的目的在于影射毛澤東。20131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地說:“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后,蘇聯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85五年后的20181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再次告誡:“我們常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信念不牢也是要地動山搖的。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東歐劇變不就是這個邏輯嗎?蘇共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擁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希特勒,而擁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失去了政權。”86習近平總書記的警世之言,言猶在耳,不可不察。

 

(三)基本的結論:蘇聯是被主動摧毀的

 

蘇聯不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政治制度不可行而必然自行解體,而是被國內外敵對勢力摧毀和非法瓦解的。20218月筆者在《真理報》提出:“蘇聯是被瓦解和被摧毀的,這既有思想上的原因,也有組織上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原因是以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聯共產黨領導層對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背叛。87這引起了俄羅斯學界和政界的共鳴和討論。我們知道,在俄文中蘇聯解體的術語為“РАСПАД СССР”,使用這種術語的學者主要認為蘇聯的消亡是自然發展的必然結果,具有歷史必然性。堅持這種觀點的有俄羅斯歷史學家Р.Г皮霍亞等,其主要觀點為,蘇維埃制度“只能作為一個系統而存在……高度集中、令人痛苦的黨—國垂直模式,使得其僅在掌握巨大規模的國有資產、自然資源和動員經濟的條件下才能存在”88。但是與此同時,以俄羅斯學者П.М沙什堅科、Р.Ч西蒙尼揚為代表的學者認為,這種說法主要是將因為犯罪性質所導致的蘇聯的消亡(ДЕЗИНТЕГРАЦИЯ СССР)合法化89,因而他們贊同中國學者程恩富教授所提出的蘇聯被瓦解和被摧毀的術語(РАЗВАЛ СССР)。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蘇聯是被摧毀和瓦解的,是由于歷史的隨機性、外部原因以及蘇聯共產黨和蘇聯國家領導人的錯誤決策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其基本經濟政治文化制度必然如此。

 

與此同時,已故俄羅斯外交學院教授А.О赫里斯托夫還從法學角度解釋了蘇聯為什么不是合法解體,而是被摧毀。他認為:“盡管聯盟制國家宣布自身不再繼續存在的現象是正常的……但是只有作為蘇聯最高權力機關的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有權暫停或終止蘇聯憲法或其他聯盟法律在加盟共和國領土上的效力”;“簽署《別洛韋日協定》的簽署標志著Б.Н葉利欽再次違反了19904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的關于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程序法,以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全蘇人民的76%的意愿——這是1991327日的全民公決中的結果”;“因此,蘇聯并不是解體,而是被摧毀……而歷史學界和政治學界長期將其錯誤地稱為‘蘇聯解體’,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實質是為М.С戈爾巴喬夫、Б.Н葉利欽及其支持者開脫罪責。”90

 

2022102日,俄共中央主席Г.А久加諾夫再次強調:“在1991年時,我們的蘇維埃國家——蘇聯是被活生生地撕裂了的,而不是所謂的解體。”91而俄羅斯總統В.В普京在20229月底承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加入俄羅斯的講話中也對其蘇聯是被瓦解和被摧毀的事實作出了肯定性的結論。他指出:“1991年,在別洛韋日叢林,當時的黨內精英的代表在沒有通過和考慮人民的意愿的情況下就自行決定瓦解了蘇聯。人民是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的祖國被撕裂的。整個多民族國家被撕裂和肢解,形成了一場全國性的災難……事實上,正是蘇聯的最后的領導人違背了1991年全民公決中的大多數人的直接意愿,直接摧毀了我們的偉大國家,并將此作為既成事實擺在了人民的面前。”92

 

總的來說,一部蘇共和蘇聯不斷發展壯大到被摧毀的歷史,就是一部國際國內階級斗爭史。為了理想的人類未來,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較量中,社會主義必須也必然勝利,我們沒有任何退路。社會主義不相信眼淚,我們有理由相信:“列寧主義不僅指導蘇俄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勝利,是馬克思主義蘇俄化理論,而且一直指導國際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是與馬克思恩格斯主義并列的國際馬克思主義理論。在21世紀,世界級馬列主義依然具有極大的當代價值和‘在場’,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及其各國化理論必將推動世界社會主義從低潮走向高潮和勝利。”93以久加諾夫主席為首的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和共產黨聯盟—蘇共已經獲得重大發展,正在推動俄羅斯和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不斷進步和文明化。蘇共和蘇聯被摧毀的巨大代價,正在轉化成人類再次追求社會主義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В.И列寧、И.В斯大林、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精神和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精神在人類通往未來文明之路上永遠“在場”,絕不會缺席!

 

對此,我們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程恩富學術思想研究》第2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21年。

[3]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4] ﹝蘇﹞瓦博爾金:《戈爾巴喬夫沉浮錄》,李永全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

[5] ﹝蘇﹞尼雷日科夫:《大國悲劇》,徐昌翰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6] 李偉:《否定斯大林是蘇聯亡國的根本原因》,《探索》2010年第1期。

[7] 黃碩風:《綜合國力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注釋略

 

(本文原載《政治經濟學研究》2022年第4期,授權紅色文化網轉載)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