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是各地黨委政府的一個常規工作。
有些領導干部在走訪慰問中習慣于大搞“轟動效應”,一幫人前呼后擁,電視采訪、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有的地方甚至還要求困難群眾在電視上“露臉”,大說特說“如何感動”“怎樣感謝”。除不知,這也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
貧困并不是什么值得宣揚的好事,如果還被電視、報紙、網站“提名道姓”“有圖有真相”的大肆宣傳報道,這就嚴重傷害了困難群眾的自尊心。本來“暖心”的慰問活動就變成了領導干部個人的“新聞走秀”。
因此,針對春節慰問活動,各地領導干部都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腳踏實地地把黨委政府的關懷送到位、不越位,讓困難群眾真心接受、真情感動,才不負為民服務的初衷。
外一篇:切莫再把安全工作當兒戲
這幾天,“大巴撞隧道”“鋼鐵公司煤氣中毒”等群體安全事件再次敲響公共安全工作的警鐘。血淋淋的教訓一再告誡著我們,安全工作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來不得半點馬虎,摻雜不了任何水分,做得再多都不過分。
為何安全工作年年提,安全事件卻是年年有,這值得我們驚醒和深思。
臨近年關,是公眾最容易對安全工作放松警惕的時候,越是在這個時候,政府就越要主動靠前、主動作為,加大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力度,構建科學完善的應急保障機制,要果斷大膽地“怒刷”一把在安全工作上的“存在感”,相信廣大群眾也會舉雙手欣然同意的。
外二篇:十年間的“變”與“不變”
十年前,南方的那場強降雪,阻隔了千萬游子的“歸家路”,回家過年成為一種奢望。由于前期預判不足,應急保障不到位,道路中斷、水電不通,各地受災群眾的日常生活都變得困難。
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暴雪肆虐,但是刷爆電視新聞、“朋友圈”的,不再是車站無家可歸的擁擠人群,而是城市“一夜無雪”秩序井然的“暖心點贊”。
十年時間,提升的不僅是政府社會治理和應急保障的水平,還有廣大群眾自覺參與的社會力量。抗擊自然災害不再是政府的“對角戲”,變成了全員上陣的“交響曲”。
從2008到2018,十年間,不變的是“暴雪”,變化的是政府民眾協心同力的“最生動實踐”。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場暴雪也成了檢驗各地政府治理水平的一張“現實考卷”。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群眾的力量卻是無窮的。社會治理也要堅持走群眾路線。
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社會治理和服務保障能力來支撐。檢驗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單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的行動自覺。同時,還要不斷建立完善各類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綜合運用大數據思維,更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升級技術裝備,暢通信息發布渠道,科學研判社會輿情,強化事件預警能力,提升公眾綜合素養,全員參與、全員應對,才能真正實現政府社會治理水平的高質量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委辦公室;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