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校區的畢業生的回信中寫道,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筆者由此聯想到年輕干部又何嘗不是呢,要敢于打破“舒適圈”,到最艱苦的基層錘煉本領、淬煉成鋼,在距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做好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不畏艱險,方能迎難而上“解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干部離群眾最近,群眾看我們黨,首先就看基層干部。基層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距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也是各種問題和矛盾最為復雜、尖銳的地方,如果這些難題不加以整治與解決,就會造成社會隱患,甚至影響社會的安定與團結。年輕干部要敢于接受基層復雜環境的挑戰,不畏險阻、敢于擔當,轉變思想作風,樹立權力與職責并存的責任意識,強化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多深入群眾中,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把為民、便民、利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不畏風雨,方能砥礪前行“辦實事”。“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年輕干部要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在日常工作的苦與累中摸爬滾打,在基層的艱苦環境中歷練鍛造,淬煉品德、提升能力,將初心與使命踐行到干事創業的具體行動中。然而有些年輕干部貪戀“舒適圈”,只想坐在辦公室里研究別人上報的數據,卻從不想下基層調研,久而久之就成了不接地氣的“拿來主義”干部。年輕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鄉村院落,開展入戶“上門服務”,多和人民群眾聊家常,把他們當親人,真誠傾聽人民群眾呼聲和意愿,了解基層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憂、所求,做到真正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不畏阻力,方能精準施政“惠民生”。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一個好的政策能不能精準的從中央釋放到每一個需要它的基層人民群眾身上,真正做到惠及民生,要看當地黨委政府的執行力,說到底關鍵在于每一個黨員干部是否履職盡責,是否愿意破除阻力,將政策不偏不倚、不差毫厘的發揮應有的作用。現實中,有些年輕干部認為自己資歷淺,發現問題怕得罪老同志、怕一碗水端不平、怕自己不夠圓滑做不周到人情世故等等,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寧可不執行也不想“攤事”,最終導致該執行的沒有執行,該惠及的沒有惠及,空有一腔熱血,卻因擔心外界阻力沒有得以施展,久而久之就會大大降低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年輕干部要善于作為、敢于擔當,不畏阻力,做到精準施政“惠民生”。
年輕干部要勇于跳出“舒適圈”,到基層一線鍛煉堅強人格,練就過硬本領,將初心使命和偉大的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在基層廣闊天地建功立業,用實際行動書寫自己的別樣人生。
作者:董艷敏 工作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滄縣仵龍堂鄉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