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導讀】:在與美國的經濟斗爭中,中國是進攻的一方。美國看似強大,搞各種動作折騰中國,但陣地不斷后退,其實是必敗一方。美國人仍然會提出種種可怕的威嚇,以后斗爭激烈起來,情勢會很緊張,我們在宣傳上要拿出“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把美國打成經濟崩潰的氣勢。
(一)中美經濟爭霸斗爭已成事實
現在國際局勢很清楚,就是看中美兩國怎么PK,其它都不是一個量級的。美國,獨霸天下有那么20年了,而真正能威脅美國全球霸權地位的,只有中國。這個觀察并不新鮮,美國人自己早就在說了。不過這種“中國威脅論”,并不如“中國崩潰論”更能抓眼球,所以影響并不大。
進入21世紀以后,兩個事件讓中美的重量級直接PK,迅速成為現實。一是全球資本主義的重大危機在2008年忽然爆發,正式宣告美國霸權的崩潰,并不只是一種可能性。二是中國在世紀之初重大改革初見成效之后,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實力急速竄升,一舉將國際經濟秩序攪亂。此起彼落,本來完全不成比例的中美實力對比,迅速接近。中國就這樣掩殺到了美國面前,比預想的時間要早得多。
現在的全球斗爭,關鍵就是經濟。蘇聯并不是軍事不行,輸就輸在經濟上。中國軍事實力雖然排在全球第三或者第二,也勉強說得過去,但與美國的差距仍然非常大,短期沒有追趕接近的希望。但是,這次如果美國PK輸掉,也肯定不是因為軍事不行。就像克林頓說的,It's the economy,stupid。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爭霸是永恒的話題。G2的說法會越來越流行,但肯定不會一團和氣,經濟競爭必然成為中美之間壓倒性的論題。
以前美國對中國也是重視的,但并沒有“正視”,斗爭焦點放在獨輪運等無關緊要的邊緣勢力上,主要關注是意識形態。經濟上中美合作是大方向。美國當局甚至十分有信心地推測,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政治經濟全面強勢的美國將有機可乘,會獲取意識形態的最終勝利。這種當時看似并不離譜的幻想,實際是犯了大錯。中美WTO會談,美國實際上撈到的便宜沒有多少,卻給中國找到了發力之處。
現在意識形態上,風頭已經轉過來了。鼓吹自由貿易的成了中國,資本主義好像也要等著中國來救,不少國家伸了手。美國的民主自由意識形態,真相慢慢暴露,吸引力大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雖然現在民主自由的調子仍然唱得很高,實際已經沒有什么戰斗力,只是“麻煩制造者”。而中國完全拋開了意識形態,成了徹底的實用主義,可以輕松自如地應對。美國總是弄不出成果,內心里遲早會放棄意識形態斗爭,應付了事,不抱希望。
另一方面,美國方面也終于認識到,經濟才是與中國斗爭的關鍵。雖然獨輪運還能發揮點剩余價值,但用不了多久,美國人就會完全明白,這都是虛的。正如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說的,美國要和中國印度爭第一,不接受第二的地位。當然不是和中國爭軍事實力第一,或者和印度爭民主自由排名第一。真正的“爭”,只能是和中國爭經濟實力第一。
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宣布冷戰獲勝,美蘇爭霸以美國勝利而靠終。約20年后,雖然中國并不情愿,仍然是一付“不招誰不惹誰”的態度不想生事,但美國人已經開始不斷出招,中美爭霸斗爭無法避免。
(二)經濟斗爭美國必敗
折騰了許多年,猛然回頭再認真算經濟實力,可以說是美國必敗的局面。美國的名義GDP雖然仍是中國的三倍,但以金融消費為主,虛高浮夸,渾身是病。美國工業生產競爭力已經比中國低很多了,只能是美國被動挨打的局面。
有人說,中國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產量確實高,如鋼鐵、水泥、電視機、冰箱、手機、電腦的產量遙遙領先,但這是美國“不想生產”主動放棄的。回頭美國一上產能,就像二戰年產30萬架飛機一樣起來了。這沒有意義,沒有競爭力的產能,上了也是白廢錢,死得更快。蘇聯的工業產能也曾經一度接近美國,但由于沒有競爭力,過去龐大的工業產能,如今只能在西伯利亞的廢墟城市中找尋。
奧巴馬想讓出口額在五年中翻倍,這是正確的方向。但是,它靠什么實現這個目標?如果想靠工業生產,我只能說是mission impossible。美國工業品憑什么戰勝諸多競爭對手,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中低端的,想和中國競爭完全不可能,成本太高。高端的,美國有實力,但并不比德國日本強,只能說是各有所長,競爭很激烈。美日德在高成本區競爭,狠打豐田本田看似很熱鬧。但這只不過是在等中國的低成本體系摸上來,到時自然消停。只要是高成本工業體系,時間一長,必然輸給中國的低成本體系,這是目前最可靠的一條規律。低成本工業生產體系,這是中國的無解絕招。
美國經濟真正的優勢,一是創新體系,二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果創新能有革命性成果,那就沒有什么大問題了。革命性的“破壞型創新”,勝利者不僅自己勝利,對手傳統方式的巨額投入還被“破壞”。比如日本成功實現機器人大生產,把中國的工廠全擠垮,或者美國發明了極低成本的新能源,中國能源工業破產。但這種級別的創新目前實在看不出頭緒,否則美國人也不會想要和中國爭第一。
有人說,美國科學發達,原創成果遠多于中國,高科技實力強,很多技術領先中國很多,這總是巨大的優勢吧?高科技實力強,和經濟實力有關系,但它的作用并不那么直接。最終還是要體現到經濟實力上來,在經濟斗爭中才管用。比如美國航天飛機技術領先中國幾十年,但在經濟斗爭中并不直接管用,人不用航天飛機也沒有事。航天技術強,也會滲透到工業生產中,但這已經體現出來了。工業生產的最終效果,要看多種因素的綜合效果。光技術強,成本高賣不出去也沒有用。
如果科學發達能起作用,那到底還是要放到生產中來,真有啥產品擠得中國產品沒活路了才叫斗爭勝利。比如說,現在中國鋼管被美國反傾銷。如果美國科學發達管用,它應該研發出一種生產工藝,把中國鋼管自然趕出美國市場,這才是經濟斗爭中真正的競爭力。現在這種事不太能聽到,倒是中國各種技術不那么強的產品擠得美國要反傾銷。美國高科技實力強,只是體現在一些現存的領域上,它不能用來進攻中國的競爭優勢,反而要受到中國不斷的挑戰。美國不能幻想高科技領先中國,就能夠在經濟斗爭中勝利。除非它真的強到可以“破壞型創新”,把中國的競爭力“破壞”掉。
美國真正比中國條件好很多的,是自然資源。有效土地面積比中國多很多,各種自然資源可以賣給中國換錢。另外,美國靠歷史霸權控制的全球自然資源也比中國多得多。這是美國真正長期有效的比較優勢,中國沒有辦法。但如果美國靠賣自然資源抵抗中國的經濟攻勢,那等于認輸投降。美國應該利用土地與資源成本比中國低的條件,來擠垮中國產品,這才叫經濟競爭。例如美國農產品生產條件比中國好,如果中國農業出大問題,美國就有機可乘了。再比如中國搞工業生產正起勁,忽然能源原材料跟不上了,這也不行。
中國對農業與自然資源空前重視,這也不是美國一家能決定的,中國自己穩得住,就沒有事。農業,中國年年是一號文件,自保有余還是能做到的,也不靠出口農產品掙錢。世界上的資源如果不夠,那中美要爭搶,這也是一種經濟實力。中國在全球四處折騰,有一個輸出工業化換資源的厲害框架,非洲等地的大批窮國機會不少,這也是中國的無解絕招。美國除非想出辦法來把中國的全球合作伙伴搶走,不然擋不住。民主自由忽悠已經不靈,花錢拼、上人拼,中國都不怕。窮國都看在眼里,和中國合作才有前途。
還有金融體系、政治制度等體系方面的競爭力,這也是中國的優勢。美國出事就是因為金融體系,資本主義惡性發展,是一個尾大不掉的毒瘤。傳說中的金融忽悠神功,真相慢慢出來,一般是因為對手犯了錯,它并沒有超過實體經濟的神奇超能力。美國自己犯錯,瞎折騰金融也救不了,短期可能貌似有效,但中長期越救問題反而越大。美國的金融體系,會是中國的主要進攻點之一。
政治制度,美國有它的特點,制衡監管法治比較好,也能做事情。黨派吵個沒完,各種勢力都可以出來表現,但也能形成不少有效決議。中國決策實施效率高,但歷史上有弱點,犯大錯就比較可怕。傳統上,政治制度是美國的優勢。不過,事情慢慢有變化,美國政治制度的弱點也出來了,而中國的弱點得到了補足。
美國慢慢失去了奮斗精神,變成了金權政治瓜分利益,民主制衡虛有其表。工會說是為了工人掙利益,但是惡性發展,成了競爭力的害蟲。美國社會關鍵問題難于形成共識,無法堅決改革。碰到中國這樣可怕的對手,美國人的政治可能要拖后腿。中國顯然也會針對美國各勢力分頭下手以利誘之,讓美國無法一心一意對付中國。
中國現在實力空前強大,對實施效率很有幫助。決策上如果不犯大錯,基本是世界各國最有戰斗力的政治體系。在過去20年,各方面的實力進步,可以作為證明。難以想象,如果中國是任何其它國家的政治格局,能混成什么樣。目前中國的信息流通較為順暢,輿論與民眾心態較為開放,真正重要的事情可以得到充分討論。如果領導有原則性的立場問題,立刻就會面對空前的壓力,技術性的錯誤,后果出來后,批評聲音也不會少。這種實質的制衡,能夠某種程度補足決策錯誤。保持靈活性,不斷試錯,曲折的前進是可以做到的。目前的麻煩是利益集團,一種是與外國勢力勾結的,一種是內部的。內部的利益集團,主要是在財富分配上對民眾不利,但對經濟競爭力還是關注的,慣例是創造財富再吞下。勾結外國的利益集團,如果沒有什么大事,還可以混,一旦有大事,必然是整肅對象,目前已經有這樣的跡象。
通過以上總結我們知道,在與美國的經濟斗爭中,中國是進攻的一方。雖然還沒有什么對抗性動作,但只要中國按計劃發展,美國就很難受。這是因為中國的“進攻性生產力”不斷發展,雖然不針對誰,但碰上誰誰就是對手了,現在發展到美國難受的階段了。美國看似強大,搞各種動作折騰中國,但陣地不斷后退,其實是必敗的一方。
(三)要防備美國狗急跳墻
這種必敗局面,美國主流社會還沒有認識到,但感覺到了一些異常,就是中國不好對付。美國媒體唱衰中國這么多年,中國卻越混越強,美國有識之士的焦慮必然會不斷增長,慢慢認識到要拿出真正管用的辦法對付中國。
通常美國對付中國,有三類辦法。第一種是騷擾式的,就是不斷和獨輪運搞事,試圖面子上讓中國不好過。這種辦法其實沒啥意義,很好應付,中國人民自發就解決了,美國甚至還賠了本。第二種是陰謀式的,就是試圖在中國培植勢力,用各種亂七八糟的理論,營造輿論,讓中國自己上當。這種辦法有一定成效,但中國輿論事實上比較開放,錯誤的東西會被不斷揭露,中國已經有能力應對這類陰謀。第三種是推卸責任泄憤式的,就是不斷進行各種反傾銷之類的制裁,又不斷要求人民幣升值。這是因為美國自己經濟不行,就把責任推到中國頭上,搞一些小動作發泄。這類動作其實意義不大,占貿易總量的規模很小,中國反不反擊,都是例行公事。
這三種動作其實都沒有什么實質意義,不影響中國不斷前進,美國也沒有什么重大成果。中國無法做到連這些小動作也不讓美國干了,那只有等中國成了霸權才可能。中國的短中期戰略目標應該是,將美國引導限制在這三類容易應付的小動作里。
第一是要“引導”美國覺得干這三類動作是有意義的。比如,如果有一些中國人不斷出來鬧民主,就會讓美國覺得有意義。所以,應該時不時抓一些判一些,最好莫明其妙,沒啥影響的也當個事來處理,香港媒體不停報道。輿論上,各類腦殘言論要允許存在,甚至營造繁榮的景象,如某大報、某右派網站,都不要管,讓美國錯以為培養腦殘是有價值的。對老喇嘛女維獨等人,要不停攻擊抗議,搞一些小懲罰動作,將其捧紅,顯得這些人很重要,維持熱度。對于各類反傾銷,要鄭重其事拉開架子反擊。對人民幣升值要顯得極其痛苦,極不情愿地爬行式升值。靠這些方法,能蒙多久蒙多久,至少蒙住部分美國人。
但是,我感覺美國人慢慢會覺醒,至少部分有識之士會覺醒,會考慮認真從經濟上對付中國。這就要靠真正的斗爭能力與膽量,要敢于沖上去對搞,不怕搞大,敢于“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如果發現美國還是“老三篇”騷擾,那不妨聽之任之,不作過頭反擊。但是如果發現美國是要認真要從經濟上遏制中國,那就必須立刻提高對抗級別,把事情搞大,讓美國也難于決策。
比如美國逼人民幣升值30%,不然就把中國定成“匯率操縱國”,所有中國產品加30%關稅。如果中國讓步了,美國人的思維是,it works,那就會鼓勵美國真正走上為害中國的道路。如果中國不惜付出重大犧牲狠搞,雖然要付出重大代價,撐一陣子總是可以的,在一個低水平上撐很長時間也沒有問題。同時,一定要讓美國也付出重大代價,像核戰互相毀滅一樣。美國問題也很多,中國又不是立刻要消滅它的霸權,很難達成團結一致和中國死拼的共識。中國的反擊,應與美國的攻擊程度相當。以前只能是美國單方面封鎖中國,目前來看,對等反擊是可以做到的,我們已經有了金融核彈。
美國對中國經濟搞到最狠的程度,就是猛加關稅。極端情況,就是完全不要中國制造的產品。那中國出口直接間接少掉30%是可能的,江浙廣東一些出口企業會非常困難,出現大規模失業。但這也不是承受不了的代價,對全國人民說明這是在和美帝作斗爭,必須付出犧牲,降低生活水平,把人暫時養活總是可以的。這種情況下,要將美國財政打成破產,美聯儲不得不直接印錢度日,中國讓美元徹底變成廢紙,美元崩潰,超級通貨膨脹,美國經濟崩潰。美國財政本來就已經很困難,中國再給它來幾下狠的,一定直接崩盤。大家都過苦日子,看誰能熬。
面對中國這種反擊,美國如果想熬過中國,如果肯過苦日子,它自然條件好,也是可以挺的。但就得進行改革,進行民眾教育,說明降低生活水平的意義。這就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民主體制,各種聲音都有,美國要作出死拼的決策,并不容易。如果不是中國主動惹美國的,美國社會幾乎不可能達成和中國經濟死拼的共識,這實在是太瘋狂。美國民眾其實沒那么遠大的爭霸理想,誰沒事干想過苦日子?所以,中國只要敢反擊,美國政客真正往大里搞,是不可能的。
當初美國人軍事占絕對優勢,也沒敢入侵中國。現代社會,大國之間還是有分寸的,瘋狂的人一般出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國。大國瘋狂的結果就是消亡分裂,所以大國能存在下來,就有某種機制能制約瘋狂瞎搞。美國就有這種機制,過于瘋狂兩敗俱傷的行為,它要來來回回討論好久,不至于忽然就搞起來。
美國人仍然會提出種種可怕的威嚇,這是趨勢。我們要認清楚,這是恫嚇,提出針對性的反制措施就可以有效應對了。對方搞多大規模,我們就還多大規模,提高反擊的可信程度。所以,也要認真準備,做到真的可以立即反擊。而不是口頭上反擊,對美國人的試探進攻卻拿不出對等的辦法。
以后斗爭激烈起來,情勢可能會很緊張。宣傳上,要拿出“早打、大打、打核戰爭”,這次就把美國打成經濟崩潰的氣勢。經濟學界要研究種種方案,論證美國的受損程度,確保核打擊成功。也研究各種次級武器,以便作出對等反擊。多認真研究,而不是光宣傳。讓美國人知道我們的研究成果。民間輿論要對政府形成壓力,誰讓步就是賣國,誰不敢反擊美國就是軟蛋。如果是美國來挑事的,中國民眾就算過苦日子,也堅決要求政府粉碎美國的陰謀。
本文是一個宣傳文章,用于鼓舞士氣,應對美國及其代理人各種可能的恫嚇。
本文作者筆名陳經,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云學會會員,微博@風云學會陳經。文章寫于2010年2月11日 。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李江娥:堅持四個自信是我們抵制美國給我們洗腦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2017-07-23楊斌:美國不斷在南海、菲律賓制造麻煩 一帶一路需要經濟衛士保駕護航
2017-07-04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