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國防部發布的網絡空間戰略強調了“前沿防御(Defense forward)”理念。這被外界解讀為美國軍方將在他國而非美國本土實施網絡攻防行動。此前,美國總統也賦予軍方不受阻撓地部署先進網絡武器的自由。作為網絡戰的始作俑者,美國正在通過積極網絡備戰,加速將全球拖入一場不會存在贏家的網絡戰爭。
多年來,美國政客一直鼓吹其可能遭遇“網絡珍珠港”攻擊的風險,但全球首例使用網絡武器攻擊他國設施的行動卻是由美國發起。作為網絡戰的始作俑者,美國不僅是網絡戰最強的國家,也是發動網絡戰最多的國家。
2004年,美國發起網絡攻擊,導致利比亞國家頂級域名癱瘓。2010年,美國和以色列聯合制造的“震網”病毒攻擊伊朗核設施,導致伊1000臺離心機報廢,致使伊朗核計劃幾乎“停滯”。2016年,美國前國防部長卡特首次承認,美國使用網絡手段攻擊了敘利亞ISIS組織等,這是美國首次公開將網絡攻擊作為一種作戰手段。2019年3月初,委內瑞拉全國出現大規模停電,23個州中有18個州受到影響,直接導致交通、醫療、通信及基礎設施的癱瘓。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指責美國策劃了對該國電力系統的“網絡攻擊”,目的是通過全國范圍的大停電,制造混亂,迫使政府下臺。有分析認為,在無法進行直接和間接軍事干預情況下,對委內瑞拉發起網絡攻擊可能是美國的最佳選項。
美國在網絡空間的備戰計劃從未停歇。2016年底,美國進一步提升網絡戰的戰略地位和作戰價值,將原從屬于美國戰略司令部的網絡戰司令部提升為獨立一級司令部,構成了總統-國防部長-作戰司令部司令三級網絡戰指揮機制。目前,美軍擁有133支網絡戰部隊。2006—2016年10年間,美軍先后舉行的大規模“網絡風暴”演習或者網絡太空戰演習共7次,其中3次網絡攻防作戰行動專門針對中國。2018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推翻了前總統奧巴馬2012年簽署的“第20號總統政策指令”(PPD-20),讓軍方更自由地部署先進網絡武器,而不用受國務院和情報界阻撓。
對于美國的這些做法,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學者、網絡安全專家杰森·希利(Jason Healey)十分憂慮,認為美國已經滑入永久的網絡戰,其中不會有真正的贏家。
這種擔憂其實不無道理。美國不斷加強自身網絡戰能力,給全球做出了惡劣的示范,如果其他國家或者美國的對手組織也效仿美國加強網絡戰能力建設和手段運用,美國絕不可能“獨善其身”,倒是很可能是首當其沖的目標。靠互相攻擊不可能實現網絡安全,只會讓網絡空間走上一條對抗升級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