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年后的早春,當我遙祭云南烈士陵園,似乎看見滿山木棉綻放如血,仿佛聽見蒼松翠柏呼嘯如泣。
忽然間,風中傳來當年的集結號聲。這片沉睡的土地下,立馬響起無數年輕生命的回應,他們操著濃重的鄉音,一一報名,回答著祖國的問候。
他們的血脈早已融入南疆的紅土地,化作春來漫山遍野的英雄花。
一、烽火歲月里的青春刻痕
1979年2月17日的黎明,數萬將士在晨霧中義無反顧,開赴戰場。
潮濕的叢林里,年輕的戰士用匕首在竹樹上刻下"誓守山河"的字樣,字跡雖然歪斜卻力透竹節;一位老班長將全家福照片塞進急救包的夾層,照片背面是母親顫抖著寫下的"平安"二字。
親人們祝愿你們平安!但你們用自己的“冒險犯難”保衛了親人們的平安幸福。
我曾經所在的部隊,陸軍第十一軍就是這么一支英雄輩出的部隊。
31師91團3營9連火箭筒班副班長李光輝冒著生命危險三進三出危險地帶,用身體吸引敵人,使敵人的火力點全部暴露,為九連攻占敵陣地——木桑,立下了頭功。
敵軍向他射擊的彈片至今仍展現在戰地紀念館的玻璃柜里,血跡早已氧化,而氧化的血跡卻升化為深褐色的星芒。
二、血色記憶中的生命密碼
在那片被炮火反復耕耘的山坡上,每個彈坑都是記憶的荒塚。
九連8班副班長陶少文用身體頂住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祖國將永遠銘記這位黃繼光式的英雄。
戰前,一些戰士曾經用刺刀在戰壕壁上刻下了這樣一段話,"祖國知道我"。確實,祖國懂得你們,祖國不會忘記你們!雖然,這段標語經過風蝕雨刷,依然清晰可辨。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烈士陵園里那些英雄的墓碑,它們像沉默的士兵方陣,用沉默訴說著最壯烈的忠誠。他們用無言痛斥著那些軍中敗類!
三、山河守望者的永恒對話
我的好戰友何其宗中將曾經是南疆作戰的一名前線指揮員。
如今,他已年過古稀,但仍執意徒步登上麻栗坡烈士陵園,看望那些犧牲的戰友。他仍能準確說出每個墓碑主人的生辰、事跡。
2月17日,邊防線上,英烈的傳人們在日志里寫下這么一段話:"今日邊境安寧,木棉花開正好。"
互聯網上,年輕網友自發復原烈士遺照,用AI技術讓模糊的黑白照片重現青春笑顏。這些跨越時空的對話,讓英烈的精神在數字時代獲得新的生命形態。
斜陽為群山鍍上金邊時,陵園守墓人開始逐一點亮長明燈。三千六百盞燈火次第亮起,恍若銀河墜落人間。那些永遠十八歲的面孔,此刻正透過璀璨的星河凝視著他們用生命守護的土地。
山風掠過木棉樹林,緋紅的花瓣紛紛揚揚,仿佛當年散落的戰地家書,在春風里完成最后的投遞。
我們遙望這片被英雄熱血澆灌的土地,體驗著他們未竟的青春年華,將記憶和思念鍛造成永不斷流的精神長河,永不干涸,永遠流淌……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