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過無產階級專政建立之后也需要堅持革命、不能放棄革命的科學論斷。而且,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會保留大量舊社會的腐朽殘余,存在著內部矛盾,存在著形式上平等而實際上不平等的“資產階級法權”。列寧根據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當時整個世界的實際情況,繼續堅持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論斷,并特別指出了小生產和國際資本在資本主義復辟方面的重要作用。毛澤東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科學論斷,根據中國社會主義的實際情況,創造性的發展了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理論,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直截了當的指出了社會主義社會一定存在階級斗爭,其集中表現就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路線的斗爭,需要正確區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對數千年剝削階級社會的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進行了最徹底決戰,首次進行了大規模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偉大實踐,開辟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道路。毛澤東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大決戰,是人類歷史上和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最徹底的決戰。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持續進行革命以及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內部矛盾的理論
在《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清楚明白的指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和私有制帶來的一切產物進行最徹底的決戰,是《共產黨宣言》指出的明確任務。
在《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〇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馬克思也一針見血的指出:“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系,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系,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系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渡階段。”
可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不斷進行革命——消滅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是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指出的清晰的方向。
?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不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普遍存在舊社會的殘余,是馬克思明確在《哥達綱領批判》提到的。對于舊社會殘余的客觀存在,馬克思有科學的判斷。馬克思說:“我們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
在這種按勞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的社會,實行的是形式的平等和實際上的不平等。馬克思講:“在這里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法權,雖然原則和實踐在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換中,等價物的交換只存在于平均數中,并不是存在于每個個別場合。雖然有這種進步,但這個平等的權利還仍然被限制在一個資產階級的框框里。生產者的權利是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勞動——來計量。”在這種社會條件下,仍然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內部矛盾,存在著內部的不平等·。
?
二、列寧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分析和對資本主義復辟的警惕
列寧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普遍存在社會矛盾的理論、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堅持不斷地進行革命的科學論斷,并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理論,深刻指出了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
列寧指出——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就是社會主義社會,而按勞分配和資產階級法權是社會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現實。
在《國家與革命》,列寧就深刻指出:“在共產主義下,在一定的時期內,不僅會保留資產階級法權,甚至還會保留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
?
列寧特別強調了國際資本的聯系以及國內的小生產舊勢力作用下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
關于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列寧深刻指出:“它(資本主義——引者注)的強大不僅在于國際資本的力量,不僅在于它的各種國際聯系牢固有力,而且還在于習慣的力量,小生產的力量。因為,可惜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小生產,而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在我國已被擊敗,可是還沒有根除,沒有消滅,甚至還沒有徹底摧毀。因此,同資產階級斗爭的新的更高形式便提到日程上來了,由繼續剝奪資本家的極簡單的任務,轉到一個更復雜和更困難得多的任務,就是要造成使資產階級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產生的條件。很明顯,這個任務是重大無比的,如果不解決這個任務,那也就是說,還沒有社會主義。”
對于資產階級殘余勢力的危險性,列寧有著充足的認識,他說:“舊社會中的各種壞分子,數量當然非常之多,大半都是與小資產階級有聯系的……這些人,在這種大轉變的時候,自然不能不“露頭角”。而這些壞分子“露頭角”就不能不使犯罪行為、流氓行為、賄賂、投機及各種壞事增多。”
我們都知道,列寧曾經說:“舊社會滅亡的時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裝進棺材、埋入墳墓的。它在我們中間腐爛發臭并且毒害我們。”這句話是何等的深刻、精辟!
?
關于資產階級對于無產階級的腐蝕、無產階級內部出現資產階級,列寧也有深刻的認識。他說:“工人還保存著許多資本主義社會的傳統心理。工人在建設新社會,但他還沒有變成清除掉舊世界的污泥的新人,他還站在舊世界的污泥里面。”
正如毛澤東所說:“列寧看到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被打敗的資產階級甚至比無產階級還要強大,時時企圖復辟,同時小生產者不斷生長新的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威脅無產階級專政,因此要對付這些反革命威脅,并且戰勝它,必須在長時期里強化無產階級專政,舍此沒有第二條路。但因列寧逝世過早,沒來得及在實際上解決這些問題。斯大林……缺點是在理論上不承認在無產階級專政整個歷史時代社會上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革命的誰勝誰負沒有最后解決,弄得不好,資產階級就有復辟之可能。在他臨死的前一年,他已覺察到了這一點,說是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矛盾,弄得不好,可能使矛盾變成對抗性的。”
?
三、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理論的創造性發展和開辟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道路的偉大探索
毛澤東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社會內部矛盾的理論以及堅持不斷革命的理論,根據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際情況,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科學論斷,開創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首次大規模的致力于完成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所指出的關于和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進行最徹底決戰的任務,并不惜自己跌的粉身碎骨。毛澤東說:“事物總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準備跌得粉碎的。那也沒有什么要緊,物質不滅,不過粉碎罷了。”
?
他深知:“事物不斷地走向反面。不僅是量變,而且要起質變;只有量變,不起質變,那就是形而上學。我們也準備著。你曉得哪一天修正主義占領北京,現在這些擁護我們的人搖身一變,就可以變成修正主義。這是第一種可能。第二種可能是部分分化。鑒于這些情況,我們這批人一死,修正主義很可能起來。我們是黃昏時候了,所以現在趁著還有一口氣的時候,整一整這些資產階級復辟。總之,要把兩個可能放在心里:頭一個可能是反革命專政,反革命復辟。”我們可見毛澤東作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強烈的責任感。
毛澤東明確發出了和人類進入剝削階級社會以來一切腐朽力量進行決戰的“宣戰書”:“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在上層建筑其中包括在各個文化領域的專政,無產階級繼續清除資產階級鉆在共產黨內打著紅旗反紅旗的代表人物等等,在這些基本問題上,難道能夠允許有什么平等嗎?”
?
相對于其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人物,毛澤東更注意具體的分析上層建筑問題,極其重視上層建筑的反作用。他說:“資產階級雖然已被推翻,但是,他們企圖用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來腐蝕群眾,征服人心,力求達到他們復辟的目的。無產階級恰恰相反,必須迎頭痛擊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一切挑戰,用無產階級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來改變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批判資產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以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在上層建筑領域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方面,毛澤東特別強調:“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批判修正主義,用無產階級的思想去戰勝資產階級利己主義和一切非無產階級思想,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于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挖掉修正主義的根子。”
?
毛澤東的創造性貢獻在于,他直截了當的指出——社會主義社會始終存在著社會基本矛盾(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及其集中表現——階級斗爭,而階級斗爭的集中表現就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路線的斗爭,所以在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堅持以為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為行動的根本方向,堅持正確區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區分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堅持公開的、全面的、自下而上的群眾民主,監督、揭發干部的不公正作風,檢舉干部中的資產階級分子,并堅持全民皆兵,防止軍隊成為資產階級復辟的工具。
于是,毛澤東說:“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
毛澤東根據社會主義社會根本問題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路線的斗爭問題的社會現實,提出了“路線決定一切”的科學論斷。所以,毛澤東講:“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黨的路線正確就有一切,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政權可以有政權。路線不正確,有了也可以丟掉。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
當然,毛澤東還有各種創造性的理論貢獻,例如對蘇聯大資產階級修正主義國家政治經濟和思想路線的全面批判,以及關于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措施——例如群眾自由的發表觀點和揭露干部的等等大民主權力、干部參加勞動、知青上山下鄉、集體公社制度、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五個標準……
?
可見,從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不斷革命的理論,到列寧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之后資本主義復辟危險性的理論,到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既完全符合中國實際,又完全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造性發展。
正如列寧所說:“資產階級的反抗,因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個國家內)而兇猛十倍。”,“他們(剝削階級——引者注)反抗的勁頭正由于他們的失敗而增長了千百倍…..被推翻了的剝削者反對勝利了的被剝削者的先鋒隊,即反對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變得無比殘酷了。”
正因為毛澤東致力于去完成《共產黨宣言》中關于和人類進入剝削階級社會以來數千年私有制帶來的一切殘余最徹底的決戰的任務,堅持和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進行最徹底決戰,他也遭到了人類歷史上積累了數千年的私有制傳統殘余最劇烈而迅猛的抵制、反撲。但是,歷史的風早晚會吹走他身上所有的灰塵,也正在吹走他身上的灰塵。
作者:鐵穆臻;來源: 毛思想研究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鐵穆臻: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關于無產階級專政建立后不放棄革命的理論
2023-10-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