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一
前三十年,苦!正確。很苦,也正確。
不是嗎?一切生活必須品都憑票供應:糧票,布票,油票,肉票,鹽票,糖票,連火柴也限一月一盒。
我是1960年參加工作的,糧食定量24/月,油半斤/月。那是最艱苦的三年災害時期,此前此后好一些,但基本情況是溫飽不足。
我最初的工資是29元/月,(中專畢業,農村,城市29.5元/月)。轉正后是34.5元/月。整個國家近20年沒有提薪。為什么?百年殖民地,留下爛攤子,長期戰亂,積貧積弱。剛剛解放,一片廢墟。水災、旱災、冰災、蝗災;美、蘇、印發動侵略,戰禍不斷。本就家底貧窮,因災減產,建設資金,戰爭資金,惟一靠有限的糧油豬等農產品解決。更有甚者,1959年蘇修翻臉,全部撤銷援華科技項目、專家,逼還貸款,急于星火!更要靠省些糧食棉布給蘇修抵債!當時的中國人,不憑省吃省穿省用,蠻扛硬挺,還能有別的法子嗎?
可憐身材魁梧的毛主席也只吃一般干部標準定量,半年未嘗紅燒肉,營養缺乏,終致水腫!
正是這領袖與百姓同患難,“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造就了“激情的歲月”“火紅的年代”!
所以說,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偉大成就是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干出來的!
筑鐵路,修水庫,戰朝鮮,沒有科技,知道多付出多少生命!不吃大苦,耐大勞,拼老命,還有別的法子嗎?
那年代,農民生活咋樣?“瓜(包括薯類)菜半年糧”,一件粗布衣,從大哥穿到小弟,成年人一件棉布新衣服,叫當家衣,只在參加親友喜慶酒宴時穿上,回到家里,馬上脫下收藏。養一頭豬,是全年的主要收入。養一只母雞,就是一個油鹽罐子。
改革開放時期,特別是后期,“天天是過年”“魚肉都冒味”。有的穿衣服是一次性的。小孩的玩具,女士的化妝品,往往遠超生活費。不小家庭,打開衣柜,就像是開服裝店的。這樣一比較,自然是,前三十年苦,很苦!無庸置疑,天經地義!
二
但是,我還要堅決地、大聲地說:前三十年,甜!而且很甜?。?span lang="EN-US">
這不自相矛盾嗎?不,不矛盾!一點也不矛盾!
首先,請分辨兩個事例。
1.三九寒冬,一個人從哈爾濱乘高鐵南下到武漢;同時間,另一人從廣州乘高鐵北上到武漢。你說,這兩人對武漢的氣溫感受是熱,還是冷?哈市來者一定會說武漢熱,脫下外套;廣州來者一定會說武漢冷,加個棉衣。
2.張三喝過蜜糖,再喝白開水;李四喝過黃連湯(最苦的一味中藥),再喝白開水。你說,這兩人對白開水的味覺感受會是一樣嗎?張三一定會覺得白開水寡淡乏味;李四一定會覺得白開水津甜爽口。
本人,今年上八十五歲了,在舊中國渡過了十年半的光陰。前五歲只與蚱蜢蚯蚓為伴;后五歲半逐漸懂得了一些社會上的事,有親身經歷的,有從父母、親朋和路人等的深情敘述和慨嘆中得來的……
我的家鄉——衡陽西鄉,舊社會,不是“瓜菜半年糧”,而是“谷糠野菜半年糧”!災荒年景,連野菜都吃不上,往往還有兵匪戰亂,重疊加害。鄉鄰中兄弟姐妹,死多剩少,多有所在。鰥寡孤獨,隨處可遇。我的父親就是五歲喪母,十歲喪父,成了一個曾經的孤兒!
日本鬼子轟炸衡州,成千成萬十幾萬地死無全尸!天災人禍,瘟疫流行,常致窩蔸絕門,整村整鄉地沒了人煙!
怎一個“苦”字了得!!
再查閱一下歷史資料,從縱橫兩向展開來看舊中國三十年(以后簡稱舊三十年)農村農民的狀況如何吧:
1. 舊三十年的幾次大饑荒
①1920年,魯、豫、冀、晉、陜五省大饑荒。災民3000多萬,餓死50多萬,少婦、兒童賣價10元/個以下!
②1942年河南大饑荒(見電影《1942》),3000萬人受災,300萬人餓死,300萬人逃離(逃離途中死亡數無法統計),國民政府還暴征了3400萬斤糧食!出現了“人吃人”慘象!
③1946年南方(湖南、廣東、廣西)大饑荒。餓死1750萬人,多少人淪為乞丐娼妓。國民政府還向湖南惡征糧食160萬石(1石=120市斤)。
1949年,司徒雷登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說:“新中國建國前的民國時期,即使在非饑荒年也平均每年餓死600萬人。”以此推算民國統治時期38年總計餓死2.28億多人!加上大饑荒年餓死的,戰亂瘟疫死的應在3億人以上!
更是怎一個“苦”字了得??!
2.糧食產量
1919年至1949年,全國年平均糧食總產約0.8億噸;1949年全國糧食總產1.13億噸;1978年總產高達3.5億噸。2004年總產才近4.7億噸。
前三十年增幅為3.1倍;后二十六年增幅只1.34倍。2004年以后一段時期主要靠進口糧食解決。因此溫總理特別重視“三農”問題!
3.人口數量
清末全國總人口4.28億;1949年5.42億;1979年9.75億。舊三十年人口只增1.14億;前三十年卻增加了4.33億。兩相比較,前三十年是苦還是甜?
4. 人均壽命
清末33歲;1949年35歲;1979年66歲;2009年73歲。
從清末到1949近四十年間才增加兩歲,前三十年卻增加了31歲,后三十年只增加7歲。
從以上四個方面,拿舊中國與新中國前三十年比,根本就不是什“苦”與“甜”的問題,舊中國是在死亡線上掙扎,難于活命的問題!
所以說:“新舊社會兩重天”“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
實際上,勞苦大眾這種連人權和生存條件都沒有保障的悲苦境況,是從夏朝(公元前21世紀)就開始了,經歷了4000多年的壓迫和剝削的奴隸們在1949年才翻身得解放,從奴隸當上了國家的主人!怎能不歡天喜地,發自心底,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三
后三十年(改革開放時期),人們生活從吃飽-吃好-吃營養-吃檔次,一路上升。到改革開放后期,確實是魚肉沒味道,穿的是料子,住房如宮殿,出外不步行。電器化,信息化,智能化。普通平民,物資享受勝過帝王!上了年紀的人常說:“現在的生活硬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然而,我又要堅決地、大聲地說:后三十年,有甜,也有苦!
物質生活很甜,精神生活苦。雖說衣飯不愁,但普通百姓的人生道路卻走得跌撞坎坷。為何?貪官欺民,暴富刮民,權貴霸道,黑惡橫行,打殺搶掠,偷扒拐騙,嫖娼賭博。強欺弱,富欺貧,官商匪盜沆瀣一氣,貧賤殘弱寸步難行。風氣敗壞,道德崩潰,人人自私,人人自危。“火車好坐,衡陽難過”便是當時社會騷亂不安的標志性現象!
當然,有百分之幾的人能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卻是水深火熱,困苦不堪!
上不起學,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生不起,養不起,病不起,死也死不起!又不得不死!
能說,這不是困,不是苦?不是大困大苦嗎?!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
舊三十年的苦,是4000多年來,奴隸們在統治階級的地獄中的苦,是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苦!
前三十年的苦,是奴隸翻身作了主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蓋新樓而必須在一個時間內住敞棚,睡地鋪的苦。
后三十年的苦,是又一次被帝修反資貪暴黑惡從主人翁的地位上趕下來,壓在社會最底層,重受壓迫剝削的苦。
四
說前三十年絕對的“苦”,有幾種情況:
1.說前三十年貧苦不堪,饑寒交迫,餓死多少多少人,簡直是民不聊生!進而歸罪于毛主席:“革命有功,建設有過,文革有罪”“搞革命內行,搞建設外行”“不懂經濟”云云。這就達到了他們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否定、詆毀、攻擊毛主席,企圖變天的罪惡目的!
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及其沒有教育好的后代,走資派、公知、漢奸、間諜等,屬于這類。
2. 出生在前三十年后期,或直接出生于后三十年的中青年,即革命群體的第三代第四代,因為受到的教育主要是帝國主義者及其幫兇,國內第五縱隊和民族敗類們的奴化教育,殖民教育,享樂腐化教育,唯利是圖教育;受到的是妖風斜氣的薰染,中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流毒。客觀上成為了他們的社會力量,成為了美西方溫水中的青蛙!
對于前三十年的“苦”,如果我們這樣歷史地、客觀地、辯證地,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看清楚了,想明白了,就好辦了。
對于本能的,出于仇恨心態的,出于變天目的的敵人,我們要堅決打倒,嚴厲鎮壓!對于受了帝修反誤導,中了顏色革命流毒的,革命群體的后代,社會公民,我們要大聲喚醒,反復教育,耐心等待,滿懷信心,寄予希望。
可喜的是,在習主席的正確領導下,通過一系列撥亂返正、正本清源的重大舉措。通過一系列的主題學習和紅色教育活動,我國的政治生態、社會風氣和人民大眾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貧w社會主義,回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正確軌道的洪流正在滾滾向前!九零后的廣大青少年群體,也喊出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震天口號!十四億中國人民,正在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幸福,全體康樂的光明前景。
2023年12月26日于雁城
作者:彭國偉;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