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本邏輯對于歷史領域的入侵和消費,是歷史虛無主義生成和泛濫的重要根源之一。資本邏輯對于歷史的消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以惡搞歷史英雄的方式來制造大眾娛樂消費,以炮制歷史獵奇來吸引網絡流量消費,以包裝歷史故事來打造文化消費。從實質和危害上看,歷史內容的工具化危害著人們關于歷史的正確認知,歷史價值的虛無化消解了人們的崇高價值信仰,歷史文化的消費化影響著人們正確歷史價值觀的生成。為此,要規制資本邏輯以規范歷史領域的文化消費,強化價值引導以遏制關于歷史英雄的娛樂消費,加強歷史教育以塑造關于歷史價值的崇高信仰。
歷史虛無主義的資本邏輯批判
歷史虛無主義作為影響較大的錯誤思潮,其生成和傳播存在著諸多的助推因素,而資本邏輯則是其中最大的“助推手”。正如馬克思所言:“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創造剩余價值,用自己的不變部分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資本增殖的內在動力會驅使資本流向一切有利可圖的領域,歷史領域也不例外。近年來,資本為實現增殖的目標,在歷史文化領域的無序擴張和對歷史素材的盲目消費,是歷史虛無主義生成和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歷史虛無主義資本邏輯的批判,就是要揭露資本在實現自身增殖的過程中對歷史領域的入侵,批判其在對歷史的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對歷史的歪曲化改造,并提出應對策略,為樹立正確歷史觀、引導歷史領域的合理消費提供方案。
一、歷史虛無主義資本邏輯的具體呈現
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和傳播,一定程度上滲透著資本邏輯的操縱與助推。具體而言,資本邏輯對歷史的消費呈現為娛樂消費、流量消費和文化消費等多重形式,其內在驅動力則是資本增殖的邏輯。
(一)娛樂消費:以惡搞歷史人物來制造大眾娛樂
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和社會生活節奏的加速,人們對娛樂的需求越來越多,泛娛樂化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娛樂消費也成為資本邏輯推動下的一種市場需求。在娛樂消費的背景下,歷史也被娛樂化改造,成為娛樂和戲謔的對象,特別是對一些歷史人物的娛樂化改造和段子調侃,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表現。正如習近平批判的,“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人民英雄和歷史人物進行娛樂消費,是歷史虛無主義資本邏輯的具體呈現。具體如前些年在網絡領域出現的各種娛樂段子,董存瑞被惡搞成各種“表情包”、狼牙山五壯士被歪曲成“逃兵”、邱少云被包裝成“燒烤”營銷的段子、黃繼光被惡搞為“撩妹”高手等,這些純粹娛樂的網絡段子,充斥著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戲謔與調侃,對英雄崇高形象的扭曲與消解,對民眾的思想認知和價值信仰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種對英雄人物的娛樂消費,其目的是利用歷史英雄人物的高知名度,為商業營銷服務,借助他們的名氣來增加人氣、吸引關注以拉動消費,實現快速營銷的目的。歷史人物在這個過程中被消解了崇高信仰的標簽,而被符號化為娛樂標簽,成為娛樂消費的對象。這種手法可以極大限度地榨取歷史人物形象的符號價值,進而為資本逐利服務。總之,將歷史納入娛樂消費,集中表現為資本邏輯下對歷史英雄人物的價值虛無和形象扭曲。
(二)流量消費:以炮制歷史獵奇來吸引網絡圍觀
自媒體時代,流量經濟成為網絡發展的重要特征,追求流量則成為資本邏輯在網絡自媒體發展中的具體演繹。在流量經濟時代,歷史淪為資本邏輯下制造流量的工具,被拿來創造和吸引流量、制造流量消費。歷史虛無主義者就是利用這種流量邏輯來實現逐利的,他們通過篡改歷史真相、炮制歷史細節來制造獵奇、吸引流量,利用人們的獵奇心理以及對歷史細節的不了解,采取一定的敘事手法,如制造疑問、細節描寫、科學論證等,以看似符合思維邏輯的方式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和關注,進而獲取大量的流量,流量也最終轉化為經濟收益。具體來說,自媒體時代奉行流量經濟,無論是微博熱搜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收益,還是微信公眾號推文高瀏覽量帶來的附加商業價值,都體現了流量經濟所追求的流量消費邏輯。在這種背景下,歷史虛無主義者經常通過制造歷史領域的新奇事件來吸引流量,他們“將早有定論的歷史人物進行人性洗白,細致刻畫他們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身不由己’和人性‘煎熬’,不僅慈禧、李鴻章、袁世凱是如此,汪精衛這樣的漢奸也風度翩翩、八面玲瓏和憂國憂民,人性豐富的代價就是完全放棄了政治立場和歷史是非觀念”。歷史虛無主義者以這種對正面人物的反面虛無和對反面人物的正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來制造歷史的“新奇”,吸引人們的關注和瀏覽,進而增加網絡流量,最終實現流量變現。從敘事手法上看,為了增加流量,歷史虛無主義者往往采取“正事反寫”和“反事正寫”的手法來顛覆人們關于歷史的慣常認知,從而制造歷史的驚奇,增加流量消費的“賣點”,在敘事的過程中,還強調利用邏輯論證來獲取人們的信服,進而為虛無歷史信息提供“強邏輯說服”和“加速度傳播”;從作用手段上看,在流量訴求的內在動力下,“歷史虛無主義者在進行歷史事件篡改、歷史人物歪曲、歷史記憶顛覆的話語敘事中,往往另辟蹊徑,采用多重手法,以迎合群眾的獵奇心理”。也就是說,利用人們關于歷史的獵奇心理,吸引人們的關注以攫取流量,是歷史虛無主義相關信息迅速獲取流量的手段,獵奇消費是流量經濟在歷史虛無主義領域的具體呈現。
(三)文化消費:以包裝歷史故事來打造消費經濟
文化消費已經成為近年來我國消費市場的重要內容,即通過文化創新和文藝創作推動消費市場的繁榮發展。在文化消費中,有大量關于歷史的文化消費,如影視劇市場中流行的宮廷劇便是對中國傳統歷史的文化消費。同樣,關于歷史的文化消費也受到歷史虛無主義的入侵和影響,他們往往打著推動歷史文化時代創新的口號,進行歷史虛無的行徑。為迎合大眾娛樂口味,這些作品往往對歷史進行“無底線”的改造,實際上也完成了隱性的歷史虛無。如在近年來流行的抗日神劇中,“手撕鬼子”等與歷史事實和客觀常識嚴重不符的劇情屢屢上演,這種以文化消費形式呈現的歷史虛無主義作品往往更加隱性地傳遞錯誤的歷史價值觀。再如,部分地方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的旅游經濟和文化消費,往往會對地方的歷史名人進行挖掘和再塑,一些負面歷史人物在這種需求的驅動下被塑造成歷史英雄和地方名片,這種在文化消費掩蓋下的做法無意中實施了虛無歷史的行為,影響了人們正確歷史觀的形成。從生成過程來看,文化消費中的歷史虛無主義具有隱蔽性。在文化作品創新的名義下,他們或為了迎合受眾心理訴求以創造利潤,或為了增強娛樂性以獲取流量,對歷史事實進行肆意的歪曲和改造,在看似文化創新的行為背后實則完成了對歷史的虛無。這種具有隱蔽性的歷史虛無主義形式,其危害性不亞于其他形式。
二、歷史虛無主義資本邏輯的實質及危害
歷史虛無主義生成和傳播的資本邏輯實質上就是將歷史作為消費對象納入資本增殖的過程,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有學者指出:“資本邏輯所帶來的歷史虛無主義表現為外在物質世界和內在精神領域的雙重虛無。”歷史虛無主義的一些做法,不僅在物質層面將歷史消費化,而且在思想層面對人們的歷史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
(一)歷史內容的工具化及其危害
在資本邏輯的推動下,歷史成為“任人打扮的小丑”,淪為資本增殖的工具。歷史內容的工具化是資本邏輯下歷史虛無主義生成的實質。有學者指出:“歷史成了為謀取商業利益可以被肆意想像、捏造的東西,歷史所承載的民族性、崇高性被消費殆盡。”在資本邏輯的操縱下,歷史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事件意義和歷史價值,成為純粹的消費對象,淪為資本逐利的一個重要環節。歷史的工具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歷史人物、歷史資源成為商業的牟利工具,英雄人物根據商業需求被戲謔、調侃和娛樂化改造,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被消解,英雄的精神內核被虛無和瓦解,英雄符號也被娛樂符號所替代;另一方面,歷史事件、歷史真相成為網絡平臺吸引流量的工具,一些無良的自媒體平臺為吸引流量,對歷史真相進行肆意改造,通過各種手段虛無歷史,激發大眾的獵奇心理以獲取流量,以篡改的歷史細節來瓦解歷史真實、以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顛覆歷史人物的既定價值評判,進而改變人們對既有歷史的價值認知和價值判斷。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歷史在資本邏輯的操縱下淪為逐利的工具,這也影響了人們正確歷史價值觀的形成,進而產生一些不尊重歷史和戲謔歷史的觀念。特別是青少年正處于歷史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旦接觸到這些混淆視聽的歷史敘事,很容易產生錯誤的思考歷史的定勢思維,進而為理解歷史預設了錯誤的思維方式,從而形成錯誤的歷史認知觀。
(二)歷史價值的虛無化及其危機
資本邏輯對歷史領域的消費而產生的歷史虛無主義,其實質上是引導了歷史價值的虛無化走向,歷史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意義、教育意義、文化意義通通被商業利益所替換,歷史成為“沒有靈魂和精神”的消費品。這種將歷史價值剝離的做法,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完成。一是消遣娛樂替代了歷史意義本身。在泛娛樂化的社會背景下,“娛樂至死”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歷史領域也未能幸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被忽略和消解,并被塑造為娛樂對象。歷史作為一種流逝的過去,它的意義已經不再重要,更多地被可以實現資本利益的娛樂價值所取代。二是現實功利價值代替歷史的崇高價值。市場經濟條件下,一種功利主義的傾向彌散于社會生活之中,關于歷史的消費也受此影響,歷史虛無主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持續生成,導致在消費歷史的時候不問出處、不辨對錯、不分立場,只關注它是否能創造經濟效益,能否為資本逐利服務,而不管歷史是否具有崇高價值,是否能夠帶來精神啟迪和思想營養,功利原則代替歷史價值原則成為歷史消費的基本遵循。有學者指出:“在歷史虛無主義的娛樂化敘事邏輯中,歷史為娛樂所左右,在娛樂面前客觀事實已經不重要了,這種對客觀歷史事實的肆意解構很容易顛覆人們對歷史的既定認知,尤其對青少年會產生難以估量的破壞性影響,值得我們警惕。”筆者認為,這些現象會造成兩個方面的危機,其一,認同的危機。歷史作為一種集體記憶,它可以通過記憶的共享來為人們塑造民族的、國家的、集體的身份認同,而一旦歷史記憶被虛無和改寫,歷史價值被扭曲和虛無,那么人們便無法從歷史記憶中建構身份認同。對于黨的歷史、國家歷史的虛無甚至會消解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其二,價值的危機。“在資本邏輯面前,除了利潤,一切都是次要甚至無關緊要的,神圣、崇高的信仰和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均被資本碾碎。”在歷史的虛無浪潮下,歷史所具有的各種內在價值被消解,人們無法判斷什么是歷史的真善美,無法確認誰才是歷史的英雄,應該崇拜誰、追求什么、信仰什么都無法從歷史中找到答案,價值虛無、信仰缺失、理想失位等問題便會隨之而來。
(三)歷史文化的消費化及其影響
歷史文化的消費是市場經濟下文化消費的必然現象,針對歷史文化的消費不能片面地評價,它一方面能夠促進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促進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的賡續;但另一方面,錯誤的歷史文化消費觀會引發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在消費歷史文化時呈現以下特征:其一,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任意挪用和肆意拼接。歷史文化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思想財富,它承載和寄托了一個民族的身份記憶和精神內核,但歷史虛無主義卻將這些精神財富納入資本邏輯麾下。為迎合大眾文化趣味,一些創作者隨心所欲地挑選零碎的歷史情節,加以涂抹和拼湊。他們妄圖榨取歷史文化的商業價值,通過肆意挪用歷史材料、拼接歷史資料來制造商機,通過“創造新歷史”“構造歷史真相”來迷惑受眾,進而制造熱搜、吸引流量、創造收益。其二,歷史文化藝術化改造中的無意識虛無。在當前的諸多文藝創作(如影視劇等)中,都會借用歷史資源和歷史故事,進而加以藝術化改造,文藝作品對歷史文化的借用和藝術化改造無可厚非,但是在部分文藝作品中卻存在錯誤的價值導向,無意識中帶來了虛無歷史的后果,給觀眾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在針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方面,要堅持非營利性和公益性導向為主、消費化和經濟效益為輔的原則,如支持歷史博物館、歷史紀念館和紀念碑等公益性設施的建設。否則,就會帶來為追求經濟收益而虛無歷史的現象,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巨大負面影響,人們的歷史認知會在無意識中被文藝作品的錯誤歷史敘事所改變,進而形成錯誤的歷史思維和歷史觀念,讓歷史文化的教育意義、價值功能等都大大削弱。同時,資本邏輯在歷史文化消費中的主導作用也會造成人們對歷史價值判斷的虛無化,將歷史看作消費品、看作可以任意篡改的對象,進而形成關于歷史的錯誤價值觀。
三、應對資本邏輯下歷史虛無主義的現實對策
資本邏輯對歷史的消費是歷史虛無主義生成和泛濫的重要根源,為應對這種錯誤趨向,必須要多措并舉,限制資本邏輯對于歷史的“無底線”消費,合理利用資本邏輯對于歷史文化傳承和創造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規制資本邏輯,規范歷史領域的文化消費
歷史在資本邏輯的操縱下進入消費領域,助推了歷史虛無主義的生成和泛濫。為應對這種現象,就要首先規制資本邏輯的作用范圍,引導資本的正確流向,規范針對歷史的文化消費。具體而言,其一,要以制度的力量來規范資本邏輯運作的范圍。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通過制定歷史文化領域的相應制度,規范和限制資本邏輯對歷史領域的消費,制定在運用歷史文化資源時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如尊重史實、尊重科學等,避免抗日神劇等類似作品的生產;圍繞制度來加強文化消費市場的監管,通過監督來規制資本邏輯,讓文化創新和文化消費能夠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進行。其二,政府要有效引導社會資本的流向,推動歷史文化的時代創新,為民眾供給優質的文化作品。在以歷史為底本的文化作品創作中,要“堅持質量第一和‘內容為王’,以‘高質量’創造‘高流量’”。優質的歷史文化作品不僅可以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還可以鼓舞人心和傳遞精神力量,而流量經濟下的劣質作品只能帶給人短暫的低俗娛樂,還對人們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觀追求產生負面影響。為此,政府必須要對社會資本進行有效的引導,推動其流向歷史文化的時代創新之中,為人民群眾創作更多有精神內核、民族特色、歷史底蘊的文化作品,為優質歷史文化作品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助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豐收,讓優質文藝作品能夠獲取豐厚收益,引導資本的正確流向。其三,增加政府資金對于公益性歷史文化產業的投入。歷史文化的傳承不能僅靠社會資本的流入來支撐,還需要國有資本的投入來推進歷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以公益性的公共設施建設為歷史文化的傳承提供根本保障,如紀念館、博物館、民俗館、圖書館等,這些公益性的公共設施在傳承優秀歷史文化、激活歷史記憶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例,它可以激活民族的創傷性記憶,讓人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歷史的意義和價值也在此得以彰顯。可見,加強關于歷史文化的公益性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國有資本承擔的重要社會使命,也是應對歷史文化消費化趨向的重要舉措。
(二)強化價值引導,遏制關于歷史英雄的娛樂消費
資本邏輯對歷史的入侵及歷史的消費化,部分源于當前社會人們價值信仰的缺失。缺失價值引導和價值規范的少數人,在利益的誘惑下對歷史進行肆意篡改和扭曲,為歷史虛無主義提供了推波助瀾的力量。針對這種情況,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遵循,對歷史研究、歷史消費領域進行價值引導,遏制社會上泛娛樂化思潮對歷史領域的入侵,消除關于歷史英雄的娛樂消費現象。具體而言,一是要營建自媒體網絡空間的良性價值生態。歷史虛無主義在自媒體平臺的大肆傳播與混亂的價值生態、錯誤的價值導向不無關聯,必須從源頭抓起,營建良性的網絡空間價值生態。一方面,黨和政府相關機構要從技術入手,借助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對網絡空間的信息流通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技術手段辨別、剔除一些錯誤價值導向的網絡信息;另一方面,要通過網絡宣傳等手段塑造正確的價值導向,幫助人們正確認識歷史、合理消費歷史文化,自覺屏蔽、舉報虛無歷史的信息,在民眾的價值自覺中斷絕歷史虛無主義的滋生空間。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英雄文化宣傳,營造全社會愛英雄、敬英雄、崇拜英雄的輿論氛圍。針對歷史虛無主義對歷史英雄的惡搞、戲謔、調侃等現象,必須通過塑造全社會正確的價值導向來遏制這種勢頭,通過關于歷史英雄的媒介宣傳、影像傳播、英雄精神的教育等方式,讓民眾認識英雄、了解英雄、崇拜英雄、模仿英雄,形成全社會愛英雄、護英雄的良好輿論氛圍,讓歷史虛無主義對英雄的惡搞沒有消費市場,而且還會被人們所反對和唾棄。三是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引導人們在正確的價值導向下從事娛樂活動。泛娛樂主義的繁榮與一些人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密切相關,集體主義價值觀被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享樂主義所代替,娛樂無底線的思維邏輯也深深植根于這些人的腦中。為此,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為起點,改造和驅除人們思想領域的資本主義價值觀,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娛樂價值觀,進而在對歷史的消費中能夠自覺辨析錯誤認識、進行正確價值判斷,維護歷史的崇高性和價值性。
(三)加強歷史教育,塑造關于歷史價值的崇高信仰
民眾對歷史的認知不足、關于歷史的價值立場不明確等為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和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少數人虛無歷史的信息才能獲取不明真相群眾的信任和認同。為此,加強歷史教育,幫助民眾樹立關于歷史的正確價值立場和科學認知,從而讓資本邏輯下虛無歷史的行徑無處立足、不攻自破。具體而言,一是要通過教育幫助民眾樹立唯物史觀,以科學的方式認知歷史、評價歷史。“要想從根本上駁斥秉持唯心史觀的歷史虛無主義,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斗爭武器,善于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剖析歷史虛無主義的虛假性。”歷史唯物主義是人們正確認識歷史、分析歷史、評價歷史的科學立場,在日常生活中、群眾工作中、學校教育中都要貫穿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特別是涉及歷史問題時,要培育唯物史觀的思維方式、價值立場和歷史觀點,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全面的認識和辯證的評價,客觀、全面、準確地認識歷史的價值、分析歷史的意義。二是以全國范圍推進“四史”教育為契機,幫助群眾學習歷史知識、掌握歷史思維。“四史”教育的過程,其實也是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反擊和批判的過程,通過正確的歷史知識教育、歷史故事講述、歷史事件介紹,可以幫助人們明晰是非、辨別善惡,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對黨的歷史的虛無、對民族歷史的虛無,并主動批判和揭露歷史虛無主義的資本邏輯和政治目的。三是在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的協同互動中,增強民眾的歷史自信和關于歷史價值的崇高信仰。關于歷史的共同記憶以及對于這些記憶的集體共享,是社會成員建構身份認同、強化精神信仰的重要基礎,而這種記憶的建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協同完成,從而共同為社會成員勾勒關于身份的集體記憶,同時也為社會成員形成穩固的歷史價值認識、崇高的歷史信仰提供了前提。
(作者系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西南大學意識形態安全與文化發展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 本文原載《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3年第7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