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Ksliu提供)
2023年5月12日,歐盟27國外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議,討論當前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問題。據《南華早報》報道,就對華政策問題,歐盟對外行動署11日向各國首都分發了一份旨在引導辯論的立場文件。文件指出,面對意圖以其自身形象“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的中國,歐盟必須采取“清醒”但“不對抗”的態度。歐盟曾經于2019年發布“中國戰略”,將中國定位為“合作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上述文件指出:“很明顯,對手的部分變得更為重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概述了將定義未來歐盟與中國關系的三個新支柱:價值觀、經濟安全和戰略安全。會議將集中討論烏克蘭和臺灣問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博雷利警告說,中國將從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中“利用地緣政治優勢”,布魯塞爾需要對北京的全球野心作出回應。他敦促歐盟成員國找到一個應對中國的“連貫戰略”,以應對中國不斷上升的民族主義和“美中競爭的加劇”。博雷利在會議中指出:“中國問題比俄羅斯問題要復雜得多,中國的野心顯然是要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不會使中國的發展軌跡脫軌,中國將設法利用它的地緣政治優勢。”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等高級外交官員認為,歐盟必須從過去的錯誤中汲取教訓,重新審視對華關系。貝爾博克稱,過去的情況表明,強大的經濟關系能提供安全的這種希望可能具有欺騙性。從前歐盟認為,與歐盟達成數十億美元天然氣訂單的俄羅斯,不會冒險與烏克蘭開戰。5月15日,《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歐盟修訂后的“中國戰略”將首次包括臺灣突發事件的風險。根據《日本讀賣新聞》所獲得的歐盟“中國戰略”草案,其中有如下的文字表述:“臺灣海峽升級的風險清楚地表明,為了所有人的利益,有必要與合作伙伴共同阻止現狀受到侵蝕”、“歐盟需要為緊張局勢顯著加劇的情況做好準備”、“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和使用武力都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政治和安全后果。”在與中國的經濟關系上,草案強調“歐盟將去風險而不是脫鉤”,這與美國的立場不同。它還堅稱,“歐盟有一個機會窗口來降低對中國的風險和過度依賴(經濟安全)”,稱歐盟將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和空間技術等領域對中國施加限制。草案提到“中國規避制裁并為俄羅斯的戰爭努力提供支持對中歐關系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該文件還指出,歐盟成員國應不斷警告北京不要支持俄羅斯,包括規避制裁。以上“中國戰略”草案將于今年6月提交給歐盟27國首腦的布魯塞爾峰會上討論和通過。
(作者:Ksliu,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供稿者:肖志夫,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