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居委會中心理論組從秦剛外長歐洲之行談起,討論歐洲相關的熱點問題,老張破例在一個點上肯定了烏克蘭。
馬斯克固然是提供了低軌道衛星群的便利,但是俄羅斯的將軍在戰場上陣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烏克蘭老百姓每個人手里拿一個手機,適時拍照傳到網上去,給烏軍提供信息。當下更時髦的ChatGPT技術無論怎么發展,說到底,還是離不開人,還是人在使用,而且使用場景非常重要,經驗的積累非常重要,迭代速度再快的特性也離不開人。
科大訊飛一個年青的高工在現場,老張借機表揚我熟練運用訊飛語記、訊飛語音和訊飛輸入法,他的意思是,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方面,之所以不遜于世界上最好的水平,星火大模型響應速度比ChatGPT快,文本生成、知識問答、數學能力等方面優于ChatGPT,就因為包括司馬在內的使用者所提供的場域經驗,這些是不可替代的。
老張說,自拉登在美國炸了兩個大樓以來,美國的安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歐洲的角度看,能夠與美國的這個巨大的變化相媲美的,是烏克蘭的戰爭。
美國人當然心知肚明,這盤棋他是密謀者策劃者主導者,但是歐洲人想不明白,大毛啊,我欺負你欺負幾十年了,你都受了,為什么這次敢伸出手來打二毛?
你還別說,北約東擴5次俄羅斯都受了,普京那樣的硬漢,拿著加入歐洲的文件苦苦哀求,但是求而不得,忍無可忍,于是方有了所謂烏克蘭戰爭,這一下子歐洲人蒙圈了。馬克龍口中腦死亡的北約驚醒,歐洲的安全秩序得以根本改變,強烈的不確定感和危機感籠罩歐洲,亡黨亡國三十幾年之后的前蘇聯,其法律地位繼承者俄羅斯敢以一己之力,咆哮面對四十幾只餓狼猛虎。
這一下子把歐洲人驚著了,歐洲人因此而抱團兒,相當長時間內擱置的什么修訂憲法條約、新的成員擴充、甚至包括軍事一體化,這些問題過去慢吞吞的歐洲人多半懶得觸碰,現在都在積極促進當中。
歐洲人的抱團兒,歐洲的一體化對美國來說亦喜亦憂。喜的是,歐洲人抱團,有助于美國鞏固與歐盟的聯系,把它拴到自己的褲腰帶上,坦克車炮筒上。但歐洲人抱團本能,是因為汗毛極重的俄大巴掌打過來,并不是為了集合供美國驅使之。
老張分析,歐洲人現在頗為躊躇:
①澤連斯基破罐破摔,他敢豁出去,但歐洲北約不敢豁出去下場,跟俄羅斯直接交戰,那是不可想象的。再抱團也不敢,抱團取暖可以,抱團自殺不行。
②對烏克蘭的支持其實就是對美國的支持,時間短,咬一咬牙可以挺過去,打了400多天,現在還沒個結果,戰爭有外溢和升級的態勢,歐洲人出錢太多了,久病床前還無孝子呢,余糧不多日子能過,老百姓天天上街鬧,哪有那么多錢給美國大爺花呀?烏克蘭是個無底洞,澤連斯基更是獅子大開口。不翻臉就已經給足面子了,再多出錢實在受不了。喊口號可以,動真格的不行。
③既然講政治正確,政治上向美國看齊,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絕不能反對,但是歐洲的態度是,面面相覷,嘴唇微顫話很含糊,謹慎謹慎再謹慎。歐洲國家有難處,澤連斯基急躁也沒有用,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去軍事化去納粹化,阻止其加入北約,是更直接的目標,歐洲不敢太草率。
④歐洲人清楚烏克蘭戰爭的結局必須和談,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爭取和談對自己更有利的結果。歐洲人天天講,要確保烏克蘭在和談中的利益保障,俄羅斯人要的是安全上的普遍關切和共同利益,具體說20%的國土怎么辦吧,不打仗2014的事兒還可以說說,打到這份上了,澤連斯基誓言把克里米亞拿回來,精神可嘉,問題是你用什么拿回來呢?
⑤普京大概很樂意看到歐洲的一項調查結果,受控的戰爭打到400多天之后,YouGov給出調查結論,歐洲民眾對于俄羅斯的恐懼也在回落,就是說俄羅斯這個敵人看上去也沒那么可怕,你炸了人家的克里米亞大橋,你炸了人家的克林姆林宮屋頂上的旗子,人家也沒動絕殺,依然在棋盤里下棋。老百姓反倒對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極不耐受。用北極熊來了嚇唬老百姓,這招兒不好使了。
⑥北溪管道被炸了之后,歐洲國家看著美國人的表情不敢輕易表態,但自己知道,又便宜又穩定的能源被解除了之后,好聽的叫做擺脫對俄羅斯依賴,實際上就是花更多的錢,接受對美國的依賴。無奈的現實面前,“歐洲戰略自主”基本上是誰都不信的自我安慰和習慣性告白。
⑦德國總理朔爾茨在疫情沒結束的時候跳訪中國,算是戰略自主,但是在輿論威逼之下回到德國又改口了。馬克龍舉動是真正的戰略自主,但遭到了反對黨及其美國勢力的強烈圍剿,到現在為止,這個上中學敢跟老師談戀愛的小男人,還在倔強的反抗中。馬克龍努力推行自身的戰略自主和戰略政策空間,但愿他能成功。
老張說,國人最好不要一廂情愿,我們所理解的歐洲的戰略自主和歐洲人自己說的戰略自主怕不是一回事兒。與其說對大毛恐懼,不如說對老美更恐懼,大毛巴掌打過來那是小概率事件,你不惹他,他怎么會打你呢?美國的威脅卻是無時無刻不在,枕邊風美國人都要竊聽究竟。“馬克龍真愛”的結論來自于中情局,而不是法國花邊小報記者(嘿嘿)。
安全上依賴美國,能源上依賴俄羅斯,經濟上依賴中國,這是400多天戰爭打響之前的情形,現在不同了。能源上依賴俄羅斯已經不復存在,安全上對美國依賴打了折扣,堅決反對美國逼迫歐洲選邊站,經濟上對中國脫不了鉤,但所有的歐洲政客都在強調要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系。
臺灣的事,歐洲人不敢出大格兒。
立陶宛是個另類,必須給予重罰,手術擠膿,防止其外溢。
今天的歐洲啊,像個繚亂美人兒,踉踉蹌蹌,不肯受控,下腰探海,程式混亂,優雅不在,至于明天后天,渾然不覺也。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