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王宏甲|在天府的蒼穹反復吟唱
點擊:  作者:王宏甲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3-05-13 19:38:34

 

汶川大地震十五周年。大地震一周年前夕,王宏甲受中國作協派遣,前往四川采寫災后重建情況。他到實地采訪后,認為最重要的“不僅是重建樓屋、恢復生產,精神的重建甚至在地震塵埃未落之時就開始了”。他還寫下:“那么堅韌頑強的民眾性格,是孕育傳承了幾千年的,并在今天的重建家園中再一次涅槃重生。”他說,這是我們“災后重建精神家園最光輝的部分,是我們家園的靈魂”。

 

4.jpg

5.jpg

 

2009年5月12日《光明日報》

 

在天府的蒼穹反復吟唱

王宏甲


今夜,我從一個受災極重的邊遠小鎮返回,坐在天府夜的聲音中靜靜地回想,一年前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大量是舉國奔來的救援,還有國際馳援!可能對四川人的自救有所忽略。四川人投入的救災壯舉,其實是最及時最大最持久的。非常多四川人把徹骨的悲痛深埋心底投入搶救他人和重建家園。不僅是重建樓屋、恢復生產,精神的重建甚至在地震塵埃未落之時就開始了。

真正的第一時間

從前我只聽說過“海嘯”,如今從幸存者口中聽到“地嘯”。什邡市紅白鎮地處鎣華山麓,紅白中心學校的程世林校長告訴我,那是從地底下滾動出來的尖銳呼嘯。

從前在課本里看到“山搖地動”,給學生解釋都說是夸張的形容詞,現在“地嘯”之后,真的看到山體在搖,不僅山搖,整個世界都在搖,大地在波浪式地抖動,最先跑出來的人在門外是跳著跑或連滾帶爬。

紅白中心學校還有兩個“村小”,其中木瓜坪村有兩位老師,男叫鐘期勇,女叫鄭邦蓉。他們看到了“地裂”。當時他們同20多位學生正在操場上,在“山搖地動”中老師大喊:“趴下!趴下!”趴下后,人被“地動”拋起,落下,又拋起……地不動時就看到大地在他們前方裂開,合上,又裂開……接著就是山崩!頃刻間木瓜坪村被完全掩埋,掩埋最深處達60多米。

就在山搖樓房也劇烈搖動那一刻,湯鴻老師正在中心校小學部三樓給學生排練“六一”節目,她已把學生們撤到樓梯,大樓垮塌……人們把她刨出來時發現她胸腹下面和雙手臂彎里抱著三個學生,左臂彎里的學生躺在她左側脖頸下活著,胸腹下的學生也活著,右臂彎里的學生死了。兩個活下來的女孩叫馮雅和黎瑤。黎瑤說:“我清醒過來時,發現老師就在我身上一動不動,我不知道老師是死是活,用手摸摸她的肚子,還是熱的。”但老師的生命永遠停在了26歲。

我靜靜地想,一年了,為什么還要敘述這一開始的事?

程世林校長告訴我:“在課堂里上課的7個中學老師全部遇難,小學部正在上課的老師也全部沒有出來。”

“為什么?”我問。

“他們不可能先跑。”

“那跑出來的老師呢?”

“是辦公室里的。都是成人,自己管自己就跑出來了。”

我肅然。后來發現在重災區這是普遍現象。

汶川映秀鎮是大地震的震中,漁子溪從映秀小學旁邊流過。地震瞬間,這里豈止鎮滅人亡,道毀路潰的殘軀上到處躺著山體的殘骸。從教學樓廢墟中扒出“小帥哥”張米亞時,只見他跪撲在地,雙臂展開摟著兩個孩子像一只雄鷹!

孩子還活著!

可是在張米亞鋼筋般的手臂中,取不出來。

有人提出鋸斷手臂。

家長不同意,哭說:老師已經死了,該留個全尸。

但是太難了。張米亞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用了全部力量把兩個學生抱得那么緊,幾乎沒留一點縫隙。

蒼天目睹了從英雄臂中想盡辦法救取孩子的一幕。群山仍在隆隆的余震中,山體通宵轟鳴。張米亞的妻子鄧霞老師也被埋在教室廢墟下,沒有跑出來。

什邡市湔氐鎮龍居小學教師向倩被刨出來時,身體已斷成三截,張開雙臂的身下也有3名學生。她班上跑出了37名學生,沒跑出來的有3名在她懷里,都死了。

救災官兵被眼前所見震撼!

這夜下著大雨,車燈和手電光柱下,還能看到向倩老師彎曲的卷發,她腳上一雙粉紅色的涼鞋,是廢墟中最鮮艷的色彩。全體官兵站在廢墟上,在大雨中,向這位英雄教師行軍禮致敬!

向倩生于1987年3月5日,只有21歲。此后我注意到,四川重災區壯烈捐軀的鄉村教師絕大部分是“70后”、“80后”。

德陽市有117位教師遇難。我在調查中繼續得知,德陽市與其他重災區遇難的教師,絕大部分當時都是在課堂里上課——雖然不是每個遇難教師的身體下都護有學生,但他們都是在滅頂之災千鈞一發時,仍堅守在崗位上為救學生而殉職的英雄!

我相信人在災難中有逃生的本能,在這里,如此眾多比學生更有逃生能力的老師,都以自己的責任感壓倒了本能!他們或許平日沒有說過“同學們我愛你們”,但大愛之心是深刻地存在的。

我想起了小學課本里有法國作家都德寫的《最后一課》,寫一位鄉村小學教師在家鄉被普魯士占領時期,被迫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后一堂法語課。這一課感動過全世界。今天四川重災區有多少鄉村教師用生命講完了他們的最后一課!

我不能不寫下,我們所看到的并不是平日談感想或表態,嚴酷的生死時刻檢閱了四川的教師。我不能不寫下:四川教師整體是優秀的,是非常優秀的!

一年了,四川人都在重建家園。
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曾這樣說:“我們需要重建的家園,包括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我深信,如此眾多在生死關頭自覺地在崗位殉職的教師,這種教育自覺、文化自覺,不是本能,是他們“人的內在品格”在血光中驟然迸放。
這樣的品質我們平日可能不容易看見,但是它涅槃再生了!這就是我們災后重建精神家園最光輝的部分,是我們家園的靈魂。
今夜,我多想在天府的蒼穹反復吟唱一個名字:老師,老師!
我還想起譚嗣同的“可以走而不走”,想起他的“去留肝膽兩昆侖”。我以為如此眾多克盡職守慷慨赴死的英雄教師都可比昆侖。留是昆侖,送你去飛翔的孩子啊,你也將是未來蜀之昆侖,國之昆侖!
同災難肉搏·每一條染血的紅領巾
映秀小學教師40多人,死難近半。活著的女教師為受傷學生止血包扎,男教師全部在廢墟中扒人,先后救出90多人。蘇成剛老師的妻子是映秀幼兒園老師,蘇成剛一直在小學廢墟中搶救學生,那時沒有一個老師顧得上另一處地方的親人怎么樣。
到了晚上,沒電沒燈一片漆黑,只有余震連連,無法搜救。他摸黑去幼兒園,在廢墟中一遍一遍喊:“曉慶!曉慶!你在哪里?”
除了雨聲,沒有回應。
他只好返回小學。夜里想起妻子的手機設在清晨7點響鈴……明早7點,會不會響?天沒亮,他就到幼兒園的廢墟中去等待鈴聲……手機會被雨淋濕了不響嗎?
7點整,響了!熟悉的鈴聲,他發瘋般沖向廢墟,刨了1米多深,看到了……生離死別!他一下就坐在廢墟上哭了。哭一陣,站起來,繼續回小學的廢墟搜救人。這時刻除了救他人,沒有別的辦法能夠抵抗痛苦。
那時,他們身處震中也不知這場地震有多大,不知從映秀鎮白流溝地下14公里處迸發出的巨大能量,只用了七八秒鐘就到達地面,用80秒鐘就在成都盆地的盆壁上撕開一道長216公里、寬45公里的大斷裂,震中烈度達到11度。這場地震準確地應稱之為“中國四川龍門口斷裂帶大地震”。處在斷裂帶周邊的城鎮無一例外都成了極重災區,千山崩塌,城宇萬仞,鄉村蕩滅。
紅白鎮就在這條大裂帶旁邊,紅白中心學校三層教學樓和四層的教師宿舍全部塌成廢墟,山體噴發出的山灰,裹挾著廢墟上騰起的巨大濃塵遮天蔽日,有五六分鐘完全看不見。之后天變黃了,山體洶涌地噴出黃塵……幸存的老師就是這時候——地震發生不到10分鐘——開始到廢墟中救人。
紅白中心學校共734名學生,教職工61人,跑出來的師生200多人。小學生被安置在操場,高年級的照護低年級的。中學部師生全部上。幾乎是赤手空拳,大梁弄不動。校外有個倒塌的報刊亭,去拆出鋼管,用杠桿原理撬沉重的水泥板。地震爆發于下午2點28分04秒,24小時內余震次數達到驚人的2614次。他們就在余震頻頻中陸續扒出人來。那樣的搶救,確實就是同災難肉搏!
從小學部扒出100多人,中學部扒出60多人,抬到操場上,止血、包扎。沒紗布,脫衣服撕成條當紗布。有家長來了,鎮醫院也來了醫護人員,女生協助舉著輸液瓶。頭被砸破的,腿斷的,胳膊斷的,血肉模糊的。用破木板作夾板。醫生帶來的繃帶、紗布很快就用完了。
“用紅領巾!”不知誰喊了一聲。
學生們解下紅領巾,紅領巾接起來當止血帶,連遇難學生的紅領巾也被用上了。一代代少先隊員都知道紅領巾是烈士的鮮血染成,誰想到在這里,他們的紅領巾都如此染上了鮮血。
當夜一片黑暗中,遠處出現很多手電光柱,第一批救援人員來了,“救星來了!”是預備役官兵。第二批到達的是成都軍區的官兵。道路已斷,他們是爬過斷路跑步進來的,可見速度非常快!
但從當夜11點鐘開始,最悲痛的一幕出現,已經從廢墟中救出來的學生因失血過多陸續死去,初中部有20多個學生在老師的懷里去世。
大雨滂沱、蒼天嗚咽,雷電像炮火那樣接連炸響。12點后,最后一位在操場上死去的初三女生叫鄭小蕾,她的成績是女生中第一名,本校唯一的德陽市三好學生。她的弟弟鄭小鵬讀初一,就在姐姐身旁看著姐姐死去。鄭小鵬接著又投入了搶救同學。那時即使一個中學生也只有搶救他人才能抵抗自己的痛苦。鄭小鵬后來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20個小英雄之一。
必須把嚴重受傷的學生送出去搶救,救援官兵用門板和拼起的木板做擔架,6人抬送一個擔架。凌晨一點,第一個擔架上路。
初一學生王巍被救出來時看去只有輕傷,那時輕傷的中學生也參加了搶救同學。王巍也去抬了兩個同學,隨即沒力氣倒下了。他不知道自己已經嚴重內出血。他是被抬送出去的學生之一,后來在什邡市遇難者資料庫里找到他的名字。王巍沒有被評為英雄。但是那個非常時刻,不僅是老師、救援者,還有多少“紅領巾”,死去的和活著的,都是英雄啊!
新中國的紅領巾在這里騰升起嶄新的含義,這就是我們重建精神家園鮮血染紅熠熠生輝的旗幟。它使我們淚流滿面地體會它莊嚴的旋律,它是整個中國少年成長中永遠的財富。
重新長出羽毛的小鷹渴望飛
北川縣城被徹底摧毀。地震前,北川中學有2793名學生。5月13日上午10點,1100多名能徒步走出去的學生要緊急撤離,有的學生還想留下來救同學,但必須走!
老師、救援者站在一條轉移通道上,組成一道人墻。看起來好像是站立送學生通過,其實是用人墻擋住身后堆放的尸體,不讓孩子們看到那慘狀。
我的采訪一直在小心翼翼中進行。我已知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失去了妻兒,我從他似乎有點微笑的神態中,仍能看到他沉重的憂傷。而他告訴我,北川受自然環境限制,幾千名學生中有可能從高考拼搏出去的每年不超過50人,現在成為孤兒的,殘疾的……如果只為高考去拼搏,能拼出什么?這樣“奮斗”沒用。
“現在重建學校很重要,但怎么辦好教育更重要!”劉校長說,“過去重視成才,現在我必須重視成人的問題。”
劉亞春校長開始改變課程,請長虹技術人員來培訓有關技術,開設舞蹈班、繪畫班……考慮的不光是孤兒、殘疾的孩子。他說,“必須對學生將來的生活道路負責。我們感到了校長的職責、教師的職責重于泰山。”
過去的學校,只剩下從廢墟里扛出來的“四川省北川中學”這塊校牌。當校長把校牌高高舉起,全體師生眼里都噙滿淚水。劉亞春校長宣布的一條校規如同宣誓:“從今以后,北川中學永遠不許開除任何一個學生。無論學生有什么問題,我們只有一個不變的職責:教育教育再教育!”
地震迫使這位校長對教育進行了深刻反省,大災之后他痛徹地看到應試教育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真正死角,不能再耗損學生的時間和成長。他的選擇值得全國教育系統思考。
9月1日,新學年開始,北川學子紛紛就讀北川中學,學生增加到3076名,比過去還多。從教室到宿舍,到處可見激勵人心的四字格言:敦品篤學、堅韌不怠、弘毅慎思、感恩祖國、忠誠敬業、尊師重道……藍底白字,看起來寧靜,卻滿載著熱烈的情志。
缺胳膊的學生傷口還沒好,不能用假肢,就用嘴銜筆,用腳趾觸動電腦鍵盤做作業。一個共識:“努力改變被人幫助的狀況。”
自強不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回報社會的空氣彌漫著校園。很多同學想將來當醫生護士,想考軍校當“解放軍”。我相信劉校長告訴我的:“地震毀掉了很多東西,但精神上也有了很多過去沒有的東西。”
四川省東汽中學坐落在綿竹市漢旺鎮,原是東方汽輪機廠的子弟學校。地震爆發,倒下來的鋼筋水泥柱壓在廢墟上,聽得見廢墟下學生喊救命,但無法救。約30分鐘東汽廠唯一的大吊車來了,這是大地震中最快到達救災現場的一輛功勛吊車,是東汽廠老總何顯富派來的。
綿延十里的東汽廠有7000多員工5000多家屬,此時數不清的工人被壓在廢墟下……事后記者描述“十里東汽皆掩泣”。東汽廠老總卻把唯一的大吊車派到了學校,很多工人涌來救援,很多并不是東汽學生的家長。此刻周德祥校長的女兒壓在高三年級的廢墟下,周校長把大吊車指揮去先救高二學生,因為壓在廢墟下最多的是高二年級六個班的學生。高二共235人,最后只剩下70余人。
很多工人的手套在廢墟上扒爛了,鮮血淋漓,揭不下來,于是爛手套外面套手套,扒爛了再套一雙,有人先后套了五雙手套。我該怎樣來描述這里數不清的工人的手套!這些血染的手套同那些血染的紅領巾,都應該永遠陳列在未來四川大地震博物館里,讓全世界的瞻仰者看到。
今天回看當初,四川重災地區10萬平方公里,有36萬傷員需要送到醫院,近10萬人重傷需要住院,受災3500萬人中有1200萬人無家可歸,且需盡快轉移。
幸存的狗,不知疲倦不知危險地繼續在廢墟里吠叫著尋找主人,其聲之凄,穿透雷雨。恐懼、寒冷、饑餓,布滿了破滅家園的每一寸空氣。四川受災之重,超越我們曾經看到的程度!
四川災區的一切地方,地震爆發后無一例外是“先救孩子!”典型如東方汽輪機廠,受災最重死難最多的企業,天知道那時刻誰指揮企業老總把唯一的大吊車派到學校來救援!或許只能說,這是中國人愛護孩子滲透靈魂的潛質在指揮著他!
這種愛護孩子的資質,舔犢之情,在一切受災地的中國人群中無處不在。無處不在的“先救孩子”,才使更加脆弱的學生在大災難中被救的機會提高。
但是,災難是巨大的。深刻的悲愴會滲透心魄浸入靈魂。
在胡錦濤總書記的關懷下,應俄羅斯總統邀請,阿壩、綿陽、德陽等重災區644名中小學生于7月17日飛往俄羅斯的海參崴、黑海和鄂木斯克州三地療養。這是四川歷史上組團規模最大、團員年齡最小的對外交流活動。最小的李思成來自安縣茶坪小學,只有8歲。
飛機飛抵俄羅斯上空,同學們抑制不住激動,輪流到窗前欣賞,但只見機翼下的云海。重新坐下來,安縣七年級學生李小雙在發呆。老師問:“怎么啦?”
小雙一雙眼睛很亮:“我感覺到了幸福正在慢慢靠近我。”
俄羅斯的藍天、白云、河流,鮮花點點的草地,白樺林中的尖頂木屋……終于出現在機翼下。俄羅斯學生的歡迎像陽光那樣灑滿中國學生心扉。
三周的出國療養,夢一般度過。
8月4日晚,中俄朋友手拉手來到草地,篝火燃起來,美麗的俄羅斯音樂和中國音樂交替奏響。最后是俄羅斯的離別音樂,中俄學生三五個一圍抱在一起哭了。
六年級的杜麗君眼睛哭腫了,回頭還說男同學:“李順萬哭得更慘。”
李順萬說:“我要在新學期考第一。”
他們的療養地叫“小鷹康復營”,我們已能從這些孩子的心靈中看到,他們如同重新長出羽毛的小鷹,渴望飛翔。
還組織了重災區彭州和都江堰市的50名中小學生赴匈牙利療養。離別時,50名中國學生齊唱:“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著你,擁抱過就有了默契,你會愛上這里……”
災后重建學校,由教育部組織清華、同濟等9所大學的建筑設計研究院共同制定規劃建筑設計導則,其中規定抗震級別一律比當地其他建筑高一個等級,即最高等級。
蔣巨峰省長召開學校重建工作專題會議,詳細部署,各級政府把重建學校擺在優先位置,如選址要優先選在交通便利、地形開闊、遠離山體、基礎安全可靠的地方。
限于地理、歷史等因素,四川城鄉差別、校際差別都很大。現在重災區多在縣鄉,他們抓住重建機會,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的難題將有很大改善。
我還看到,他們根據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需要來設計新學校。地震后的四川教育重建,將不僅是站起來,而會向前邁出很重要的一大步。
一切坍塌的地方,都孕育著再生
三天前天崩地裂,人們說:人在什么都有。
三天后人們說:人在什么都沒有了。
三天前還說,活著就好。
三天后,有人不想活了。
在那最慘烈的幾天之后,如何重建生活,以想象不到的巨大難度暴露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哀痛遍野的心靈中。
地震后第三天,廢墟上突然響起“平原槍聲”……這是電影《平原游擊隊》,大人小孩都聚攏來了。
放電影的是綿竹市孝德鎮的放映員趙先富,他從自家的廢墟里扒出放映設備,修修還能用,就扯起銀幕。他是地震后四川第一個給鄉親們放電影的放映員。
放的都是老片子,在災難中人們發現,就這些老片子充滿了英勇不屈、堅韌頑強,還有攙傷扶弱、相濡以沫。人們聚集來一遍遍集體重溫……這哪里是看電影,這是災難與靈魂的碰撞,是重建精神,是精神再生。
把光明送給觀眾,自己總站在黑暗中。電影放映員趙先富現在就是這樣。放電影的地方成了最有秩序的災民安置點。受災的地方太多,趙先富感到自己力量太小。鄉鎮還有別的放映員,白天他去找他們,把他們從災民安置點、露宿的馬路邊找到,對他們說:“這回放電影,沒錢,去不去?”
人稱趙先富吹響集結號,弟兄們都來了。
“先富放映隊”有了6支小分隊,文化的力量在一處處廢墟中放出光芒。他們受到了各級稱贊和支持。省文化廳組織了“電影人心系災區群眾”大規模行動,電影放映覆蓋到40個重災縣許多鄉鎮。國家廣電總局增援51輛電影流動放映車和數百套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到年底10萬場公益電影進災區。
不清楚第一個帳篷文化站、板房文化站出現在哪里。但知道在重災區建起了780個板房文化站,出現板房文化站的地方,因有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有錄像,就是災區最有色彩最熱鬧的地方。文化部與多部門捐贈了大量圖書,少兒圖書吸引著大量孩子。有書籍有歌聲,災區就不一樣了。災民聚居點圍繞著早期的帳篷文化站形成,災民安置點逐漸淡出。省文化廳向重災區配送了56臺流動文化服務車,開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沸騰。文化的重要性異乎尋常地凸現。
第一家開辦“大地震特展”的是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的“建川博物館”,館長叫樊建川。地震后一個月即開展,分30個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參觀者已逾10多萬眾。目前正興建中國首家民間地震實物博物館。我相信一百年一千年后,這里的珍藏,是一個民族的公共記憶。
第一支在災區給鄉親們表演節目的隊伍,是北川青片鄉小寨子溝的羌族災民,身為災民卻自發地在災民聚居地唱起來跳起來,那羌歌羌舞特別讓人振奮。
有位叫王征的志愿者在安縣黃土鎮看到了這些羌人表演,一個夢想萌生,把夢想說給一位音樂家聽,音樂家叫汪靜泉,曾30年尋訪羌族音樂,能唱一千多首羌歌。又與四川省歌舞劇院周建軍院長合計。三人一拍即合。隨后在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的直接支持下,在所有羌人中選歌舞人才,排出了一臺大型音樂史畫舞臺劇《羌風》。
我看了他們排練的《羌風》,不是表現抗震,但表演者是從廢墟里爬出來的羌族兒女。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總人口約30萬,在大地震中約3萬人遇難。正在北川縣文化館開會的25名禹羌文化研究專家全部遇難。羌族沒有文字,口口相傳的羌文化和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遭重創。《羌風》融入了羌族神話、史詩、習俗、樂舞、羌繡等等,其中多有羌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用總導演熊源偉的話說:“這是羌文化活態博物館。”
我不能不說,我靜靜地看著,幾乎一開始就猶如遭遇美的襲擊。我暗想,若用充滿民族風情去形容是不夠的,用原生態去形容似乎也不夠,我能看到古羌人勇武的姿影,也能聽到秦漢古風。舞蹈是那樣充滿生命的激情,歌聲中沒有一絲皺紋。羅江木與銀搓唱的多聲部情歌《部落情歌》,令我無法想象他們都是第一次將上舞臺。
那是高天中的旋律,那么悠揚優美而從容,我感到了,這歌聲里有非凡的包容。汪靜泉告訴我:“我們沒有給這些歌加任何一個音。”那么這些歌是誰創作的,從多遠的歲月傳下來?
我們聽到的是兩千多年前的華夏原音嗎?這個崇尚“羊圖騰”的民族極善良。自古屢遭戰爭劫難,堅韌頑強,但不愿意選擇報復,選擇包容和忍讓。一次次退讓到深山,以致他們的家鄉被稱為“云朵上的家鄉”……我看得熱淚滾滾!他們將赴北京和18個對口支援的省答謝演出,還將全球感恩演出。中國未有漢族先有羌族,羌族是我們的母親民族。我相信這個從地震廢墟上站起來的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會以極其的善良與美,感動全世界。
四川有很多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在大地震中受損嚴重。但都江堰本身在大地震中安然無恙。這是世界上唯一留存于世的無壩引水工程,它的核心思想是疏,不是堵;是順應自然,不是征服自然。我們不能因為都江堰的無壩引水工程只是極少數,而停留在贊嘆這個奇跡上。
重建家園,值得對這個偉大工程的核心思想深加重視,值得對我們祖先悠遠深邃的智慧深加探尋和繼承,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在重建中建設順應生態的家園,而不只是現代家園。
坐在廢墟里觀看救援的女孩
漢旺鎮聳立著一座高達15米的朱紅色巨型石鐘,它周圍的大樓瞬間化為廢墟,只有這個巨型石鐘奇跡般屹立不倒,而且指針永遠定格在14時28分,成為這場大地震的標志物。
大石鐘已經不再走了,默默地注視著周圍悲壯的救援。距離它不遠的地方,有個女孩坐在廢墟里,也靜靜地觀看著她身邊幾天幾夜的救援。
女孩是四川省東汽中學高二的學生,叫楊柳。
楊柳被扒出來時還活著,救援官兵發現她雙腿膝下被巨大的水泥梁柱死死壓住,不可能脫身。傾斜的水泥柱還撐住半個搖搖欲墜的樓梯間,而距她不遠的廢墟下還有其他同學的生命,如果吊起梁柱救楊柳,將引起再次崩塌,那廢墟下的孩子就沒希望了。不能放棄廢墟下的一線希望,救援官兵只能給楊柳戴上安全帽,讓她等。
余震繼續把樓上的磚塊水泥塊震落,清醒的神經繃緊恐懼,有一陣她幾乎絕望了,支撐不住癱軟在那兒。但她眼里還能看到的救援在夜晚縱橫交錯的燈光中一刻也沒有停止,終于有一個又一個同學在她附近的廢墟下被救。
天亮了,她還得等。
她看到遠處有被抬出去的同學死了,家長昏過去了,救援者救學生,還得救家長。
她還看到救援者虛脫了,躺在雨中淋了一陣爬起來,又來了。楊柳歪著身子坐起來了,似乎意識到這可以減少身體被砸到的面積。
她開始靜靜地坐那里等待,又等過兩天兩夜……
15日上午,現場醫生反復診斷后確診楊柳被壓的小腿已經壞死,如果未及時手術,壞血回流可能危及生命。必須立刻為她施行小腿截肢手術。
“我沒見過這么勇敢的女孩,她看著我截去她的腿,沒掉一滴淚。”為她作截肢手術的鄧志云醫生說著卻掉了淚。
楊柳被抱出來。救援仍在繼續。
在她靜靜的等待中,已有6名同學在廢墟下獲救。
有人把三天三夜的72小時稱為搶救的“黃金時間”,在廢墟中待了68小時30分鐘的楊柳,是坐在廢墟中連續觀看救援歷時最久的人。她經歷了恐懼、絕望到感動和堅強。我看到18歲的楊柳坐直身子,雙手撐在危機四伏的廢墟中靜靜等待的照片,感到美得驚人!我理解了她被截肢時為什么沒有掉淚。
今天,大石鐘依然以時針定格的姿態立在這里,消失的情境中則仍有聳立在廢墟中的分分秒秒和壯麗。但是,每一個曾經身陷災難中心而活下來的人,精神的再生仍會漫長而沉重,每一個生命都只能以獨立的方式堅強地完成未來的長征。
重建中的高樓巍峨指日可待,在鮮花開滿城市和校園的時光,仍需記住那廢墟中的眼睛,給予永遠的關愛。所以我寫下楊柳。
我甚至期望這座英雄的城鎮該有一尊以楊柳為素材的靜靜地坐在廢墟中觀看救援的雕塑。不要忽略她身穿校服,外面套著救援人員脫給她穿的救援服,頭上還戴著救援官兵給她的安全帽。
天府的聲音 心靈的宮殿
無法忘記什邡羅漢寺。大地震后這里誕生了108個嬰兒。
那時市鄉鎮各醫院幾乎全毀,死里逃生的孕婦都身有兩條生命。羅漢寺的鐘鼓樓和方丈院也被摧毀,但寺廟還立著。佛門原本避諱孕婦,忌血光。素全法師認為出家人見死不救才是最大的忌諱。面對求助者,法師決定把廟宇變產房。
難產需作手術,沒有手術臺。法師與弟子搬兩張禪床組合成手術臺。剖腹產,小生命在禪床出世。產婦需進補。佛門“戒葷腥”,能在寺廟殺雞燉肉嗎?法師說佛無定法,眾人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天降大雨,所有僧房都漏水,法師還領著僧人撐起雨布為產婦遮雨。
遠近的孕婦都投奔到這里。素全法師接納孕婦,不避血光,容忍佛門葷腥彌漫……他認為佛祖會原諒,佛家講“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最大的善就是救苦救難。如此一個又一個小生命誕生在禪床和齋桌。眾僧人無床可睡打傘露宿。
108個“羅漢娃”誕生,這是大地震中最具新生意義的善舉啊!
什邡羅漢寺始建于公元709年,是佛教禪宗臨濟宗的主廟,素有“西川佛都”之譽。素全法師是成都人。千年古剎令我想起更古老的巴蜀。我久久地想,四川人那種吃苦、堅韌、頑強、質樸、團結,在危難中勇于犧牲的品格,不僅突出,也是包含著生機勃勃的生態的啊!只是,從何時形成,靠什么形成?
我在天府的夜聲中回想,古蜀國三千多年前就不同凡響,但被一場特大洪水摧毀。之后的“三星堆”時代,究竟發生過什么?那么精湛的青銅器被埋到地下,竟沒留一點消息。從古蜀人的太陽神鳥到鳳凰崇拜,都高舉著對光明的熱愛,也渴望向高遠的世界飛翔。但蜀人從未向外界發起過攻擊,他們在千溝萬壑中鑿路修河、養蠶制錦、耕耘筑器、繁衍生息,實為極善良之群體。經歷過一次次大災大難,一次次都在劫難中重生。我看到抗戰時期四川的一張宣傳畫,畫著一女一男,畫中印著女人一句話:“鋤頭給我,你去拿槍。”因有這樣的男女,四川人為全國抗戰提供了302萬兵員,并為戰時工程修建提供300萬民工,同時期四川貢獻于抗日戰爭的糧食占到全國征糧總額三分之一。可以說,在民族危亡時四川的每個農夫村婦都做出了非凡貢獻!
告別四川,我從飛機上俯瞰,看到千山萬徑像一個巨人的雕塑,滿面滄桑,深刻著數不清的皺紋……我明白了,四川人那么堅韌頑強的民眾性格,是孕育傳承了幾千年的,并在今天的重建家園中再一次涅槃重生。我仿佛聽到天府的聲音在反復吟唱,相信從古至今的巴蜀天穹都有哺育四川人心靈的宮殿。
本篇發表在2009年5月12日的《光明日報》一整版。第二天的《文藝報》全文轉載,《四川日報》全文轉載。收入王宏甲中短篇紀實文學集《中國精神》,2018年由中譯出版社出版。

 2.jpg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宏甲文章”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