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德納:該對臺灣停止ECFA了!
點擊:  作者:德納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4-01-19 09:15:43

 

 


賴清德上臺之后,大陸為反獨促統,有必要對臺實施“窮臺”與保持強大軍事壓力、外交、民間融合多管齊下的策略。若不停止ECFA,由于大陸“惠臺”政策,臺灣民眾生活不受影響,必然安于“臺獨”統治的現狀,為什么要支持兩岸統一?有何動力支持統一?那和平統一何時才能達到?只會在事實上造成沒完沒了的“拖統”后果。

在美國及“臺獨”勢力所操縱的對臺灣人長期的“臺獨”教育之下,臺灣民眾從年輕一輩開始,對國家與民族身份的認同感早已出現了大問題。并隨著時間的流失,有著中國身份認同的老年一輩臺灣人隨之走去,臺灣支持統一的人數越來越少。對我們來說,對國家和民族的身份認同,才是國家統一及之后的臺灣治理的關鍵。從這一點來說,統一很有急迫性。

在中國大陸解放軍以軍事力量登上臺島之前,目前大陸可以對臺灣的最大影響力就是經濟手段。2022年臺灣對外貿易總體順差為519.22億美元,而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卻高達1565億美元。一旦大陸對臺灣減少750億美元貿易逆差,則臺灣對外貿易由總順差519.22億美元一下子變為貿易逆差150.78億美元。這對作為出口導向性經濟體的臺灣來說,是難以承受的打擊。加上臺積電搬廠去美國,臺積電斷供對大陸芯片供應,臺積電總市值由7000億美元跌至現在的4500億美元,以及美國升息收割臺灣財富,臺灣股市2022年較2021年跌幅約為22.4%。如此必然帶來的”窮臺”效應,讓“臺獨”當局哪還有錢去買美國軍火以武拒統,去收買歐美國會議員出臺涉臺法案,去搞“金錢外交”維持其“邦交國”?2023財年臺灣的軍事預算約195億美元,占其GDP的2.4%,而美國要求臺灣的軍費增加到占GDP的3%。一旦臺灣出現貿易逆差之后,臺灣的軍費開支一定會大受影響。

對臺停止ECFA,同時也可以扭轉大陸對臺的巨大貿易逆差。目前大陸是臺灣的最大貿易伙伴及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根據臺灣官方的統計,2022年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出口1200億美元(不包括經過香港轉口到中國大陸部分),其中真正跟半導體芯片相關的只有600億美元,占比50%;剩下的50%,包括農林水產、食品、化工、紡織服裝、液晶面板、印制電路板、銅礦銅箔等,這些大陸地區都能自產,臺灣產業并沒有什么核心競爭實力,大陸不一定要從臺灣買。再看2022年臺灣地區對香港地區出口650億美元,半導體芯片相關492億美元,占比75%,其他部分也有150億美元。上述加起來,起碼可以扭轉大陸對臺灣75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停止ECFA,因為關稅問題,也可部分促使受到影響的臺灣企業來大陸投資,在中國目前就業率有影響的當下,也有利于促進大陸就業。

要促成臺灣內部發生民意改變,也只有讓臺灣民眾切身感受到在“臺獨”統治下生活過不下去,才會起來造民進黨當局的反。就如同當年共產黨之所以可以一呼百應,全國廣大民眾支持并跟隨共產黨去推翻國民黨政權,就是因為全國占大多數的農民在反動統治下生活過不下去,而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也鼓勵了許多農民積極參軍并勇敢作戰。

所以要促統,必須停止ECFA。這個也是和平統一的手段。

和平統一內涵、方法和手段探討:一切以非武力方法和手段促進兩岸統一的方式都是和平統一,當然也包括以經濟手段對臺反獨逼統。和平統一的政策不只有“惠臺”,也可以采用打擊臺灣經濟的手段。這也是非武力和平手段,都屬于和平統一范疇。我們要對和平統一內涵重新定義,而不只限于過去的惠臺政策才是和平統一。和平統一包括了對臺國際外交戰、經濟制裁等,這都是和平統一的手段。最近瑙魯與臺灣斷交也是運用和平統一手段的一個最新進展。過去的實踐證明,長期“惠臺”的政策效果是,支持統一的臺灣人越來越少,而搞“臺獨”的民進黨已連續三次連任。“惠臺”政策還不應該檢討嗎?

大陸對臺工作的重點是反“臺獨”,停止ECFA確實有助于遏制“臺獨”。民進黨當局現在很擔心ECFA終止,民進黨怕什么,大陸就應該做什么!為什么有利于遏制“臺獨”的事不去做呢?由于民進黨作為執政黨的阻礙,以及民進黨擅長操作臺灣民意輿論導向,現在大陸“惠臺”政策的實際效果到達不了臺灣普通老百姓身上。正如臺灣紅統派在臺灣當地對大陸“惠臺”政策的效果觀察:大陸“惠臺”讓利,只讓支持“臺獨”的臺灣中間商賺走了!

 

 


目前兩岸關系處于政冷經熱的局面,大陸“惠臺”多年,臺灣大大受益,30年來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已達1.7萬億美元,反而臺灣支持統一的人數卻越來越少,大陸的善意現在卻在面對民進黨這個白眼狼,兩岸關系已是越來越冷。

現在臺灣買美國武器的錢,不正是靠大陸“惠臺”政策而予以臺灣經濟輸血造成的嗎?停止ECFA,至少可以減少臺軍軍費,減少未來解放軍的傷亡!而隨著大陸要完全實現統一臺灣的這一目標,對臺政策需要有新思路,完全可以用經濟手段反獨逼統,加速統一步伐。對臺經濟政策應有獎有罰結合,才是最佳的和平統一手段。如同鄧小平當年在美國訪問與卡特總統會面的時候,鄧小平在論及越南對中國的恩將仇報時說道:“如果小朋友不聽話就要打屁股!”結果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后至今,中越關系反而得到了極大改善,就是一個例證。現大陸對待臺灣如同父母一味寵愛小孩,失去了管教,反而讓小孩無法無天,頻生事端。所以對臺應該恩威并舉!
所以大陸對臺政策應廣開思路、逆向思維,或許“窮臺”“困臺”反而會促進島內民眾政治社會生態、民眾心理發生變化,可以促進臺灣民間民心思變,才能真正影響并改變臺灣普通民眾的想法,這反而可以爭取臺灣一部分民眾民心向著大陸,有利于促統。這也可在未來一旦武統時減少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讓他們知道只有等統一后才可加大惠臺,惠臺紅利才能真正到達臺灣普通百姓手上。普通百姓有了對比,惠臺才可發生真正實際效果。這也有利于戰后大陸對臺灣社會的治理。

若對臺停止ECFA,臺灣就業人口70%的傳統行業包括石化業、機械工具業、紡織業、農漁業大受影響。為了避開關稅影響,會迫使這些臺灣產業外移至RCEP經濟體區域國家,以降低關稅影響所造成的企業競爭力缺乏。其直接后果就是臺灣島內會造成占臺灣就業人口70%的人口的傳統產業(其經濟占臺灣30%)受到失業、低薪影響,從事這些傳統產業的就業人口失業率大增,低薪率大增。那樣臺灣最“綠”的以傳統產業為主的高雄市就成了像美國中部那樣的鐵銹區。對比臺灣高科技產業,收入高但就業人口少,如臺積電就業人口只有5萬人,影響到家庭最多只有20萬人。而臺灣人口有2300萬人,在當前島內社會經濟遭遇新冠疫情重創、庶民經濟一片滲淡的情況下,失去ECFA將是臺灣社會難以承受之重。并且臺灣徹底失去參與包括RCEP區域合作的機會,臺灣內部也會產生貧富兩極嚴重分化,加劇臺灣社會的內部矛盾和動蕩。這不但可以影響未來臺灣選情,而且社會動蕩分化也有利于未來武統臺灣時里應外合,至少可減少島內對大陸武統臺灣的對抗,也為統一創造有利條件。這對大陸促進統一極為有利!

(一)也有人擔心停止ECFA會對大陸有影響。

實際上停止ECFA之后,臺灣輸入大陸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包括芯片、其他電子產品仍然還是零關稅,不在ECFA范圍之內,所以對大陸經濟并無影響。ECFA更多的是大陸對臺灣的讓利,而停止ECFA只會對占廣大就業率的臺灣傳統產業影響較大,更可借此影響臺灣島內的政局。

(二)也有人擔心中國大陸對臺實行“窮臺”逼統政策,會導致美國讓臺灣直接使用美元而放棄臺幣,并讓臺灣成為美國一個加盟州怎么辦?

首先窮臺要與軍事、外交、民間融合雙管齊下。現在實際上美元與臺幣直接掛鉤,臺灣即使全部使用美元與實際使用臺幣一回事。這與阿根廷放棄比索,全部使用美元是一回事。而且這樣吃虧的仍然是臺灣,因為臺灣同意這樣做,只會被濫發的美元金融殖民臺灣更多!而讓臺灣成為美國新加盟州,這個行動就是與美軍駐軍臺灣、放核武器在臺灣,及臺灣宣布“法理臺獨”一樣,就是觸發《反分裂國家法》,就是我們直接進行武統的理由。

美國涉臺最佳戰略是“不統不獨不武”,這個最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美國就是不想讓大陸找到理由下決心武統。讓臺灣成為美國新加盟州,就幫助中國下決心武統。實際上中國只要武統,美國就輸了!

美國在臺海之所以要采用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計,是因為臺海局部軍事優勢在中國,在美方看來是敵強我弱,軍事方面若美軍直接與解放軍在臺海及第一島鏈較量,美軍將是吃虧的一方。在臺海即使美國參戰,也已沒有軍事優勢,中國的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中國的戰爭組織及動員能力,中國制造業優勢轉化軍事能力,也包括美軍遠海作戰后勤問題如何解決?美國有能力打持久戰嗎?正陷入俄烏之戰、巴以加沙之戰的美國的彈藥供應,可以維持在三線同時作戰并能打持久戰嗎?現在美債這么高,美國還有錢打仗嗎?一旦美國參戰,必是中美進行持久戰。核大戰是兩敗俱傷不會發生,而中美進行常規戰一定是持久戰。持久戰對中國一定有利,美軍必輸!結果就是美國退出亞洲,美國霸權及美元霸權衰弱。

中國大陸對和統、武統戰略選擇及得失:(1)對中國大陸來說,若武統中國則從地緣戰略利益方面會得到更多。日韓將不得不靠向中國。并且統一方式簡單及戰后治理更容易。(2)和統則中美共治太平洋。日韓仍處美國勢力范圍之內。中國地緣戰略利益得到少一點。好處是統一代價小,但統一及治理難度大。

美國因為實力原因,實際上正在戰略收縮,現在美國涉臺最佳戰略是:對華虛張聲勢,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穩住中國不武統,以拖統至這一代領導人退休,再以顏色革命的長期滲透,讓下一代領導人以各種理由放棄統一臺灣。這樣美國可以長期控制臺灣,臺灣新加坡化,說的是中文,但已是“事實臺獨”,完全沒有中國國家民族認同。臺灣人隨著“臺獨”教育年齡層到60~70歲年齡層之后,整個2300萬臺灣人會完全抗拒統一!這樣美國就此達到長期遏制中國,維持美國單極霸權,讓中國始終被美元殖民、為美元霸權輸血的目的。

目前美國涉臺戰略就是戰略威懾及戰略忽悠并舉,以達成兩岸永久分離的狀態:

1)美國正在中國做的,正如蘭德公司所建議的:美國最好的阻止臺灣統一的方案,就是忽悠中國對和平統一始終有幻想,不要讓中國對和平統一有絕望。這個對美國最有利。
    

 

 

       
這是美國涉臺戰略最重要的選項,想法設法維持臺海現狀,不讓中國下決心而采取武統行動。這樣美國始終控制住臺灣,讓臺灣長期成為美國在亞洲對中國進行離岸制衡的抓手,以遏制中國的發展包括海權發展。不然美國有亞洲地緣戰略損失及美國霸權、美元霸權損失。
美國為了維持臺海現狀這一涉臺主要戰略而對華所采取的行動,除了以戰略忽悠之外,也會是采取威懾手段:

 

a. 虛張聲勢地采用以軍事威懾手段,進行各種針對中國的各盟國聯合軍演。


b. 美軍將領對華放狠話硬話。

c. 美國甚至不惜公開中國火箭軍機密,這個唯一的解釋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為的是讓我們不敢馬上武統。

d. 威脅要封鎖馬六甲海峽。

e. 威脅要對中國進行經濟金融制裁。

 


以上就是美國以軍事、經濟、金融各種遏阻手段,好讓中國不敢統一,結合戰略忽悠,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如同諸葛亮唱的空城計。

2)美國涉臺戰略的第二選擇:為緩解國內經濟危機,遏制中國發展,想要在中國周邊引發沖突。萬一美國真的是國內出現了難以克服的大的金融危機,比如美債危機。美國為挽救其國內危機,不得不打臺灣牌,可以借此觸發武統;或者當中國決心已下,武統不可避免時,美國戰略則以打代理人戰爭。目的是通過經濟金融制裁而獲益。這個是次選項。

美國的這一戰略就是一旦臺海開戰,就要將臺灣烏克蘭化,把臺灣當耗材,打代理人戰爭。由于兩岸軍事實力懸殊,臺軍必輸。而美國的目的是將戰場只限在亞洲,保美國本土安全,這樣好趕亞洲財富回流美國。所以現在預設要將亞洲財富趕回美國,以臺灣為戰場,這點以日本麻生想法一致,麻生也想最好戰場在臺灣,不波及日本。所以也力促武統時,臺軍拼到底,打巷戰,從而可制造更多的臺灣人道主義災難,以臺灣人更多的傷亡畫面,取得美西方對華國際輿論話語權主導,以此為由對華進行經濟制裁,從而讓美國及西方獲得金融經濟利益。

美國這一戰略也就是以臺灣作為耗材,實行臺灣焦土戰略,打巷戰。現在臺灣正在擴充憲兵人數,就是為臺軍未來打巷戰進行督戰。這與烏克蘭戰場一樣,美日并不在乎戰時的臺灣民眾傷亡,而且傷亡越大對美日越有利。包括將臺軍送去美國受訓,讓臺軍美軍化,以增強臺軍戰斗力,來消耗解放軍。而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在一旦臺海之戰時,美軍不會參戰,而以參與對華經濟制裁可能性大。而若美國不介入臺海戰事,則沒有一個國家會參戰。

(三)停止ECFA,會不會臺灣與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議?

由于臺灣未被納入“印太經濟框架”,美方以“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取而代之。臺灣《聯合報》6月1日報道,“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于當日晚10時在美國在臺協會(AIT)總部,由臺北駐美代表蕭美琴與AIT執行理事藍鶯代表雙方簽署。首批協定包括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5項議題,后續即將展開談判的7項議題包括勞動、環境、農業、數字貿易等。

實際上“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就像個安慰劑的貿易倡議。也根本沒提關稅調整、開放市場。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這個只是美國為了拉攏臺灣民進黨而給予的安慰劑。因為拜登政府早已宣示不會進行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即使美國最忠實的“五眼聯盟”之一的盟友英國都沒有例外。英國脫離歐洲聯盟后,原本希望與美國達成全面雙邊貿易協定,但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將所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擱置。

臺美貿易倡議并非FTA,不能帶來關稅減讓與市場準入好處,也無法保證臺灣可以借此與其他地區簽署FTA或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區域經貿組織。
   
總之,為了反獨促統,有必要開始對臺實行“窮臺”“困臺”策略。由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窮臺”可以釜底抽薪,以經濟手段與軍事手段、與民間融合策略恩威并舉,定會加速統一進程。在賴清德上臺之后,大陸現階段對臺策略應該是“窮臺”“困臺”,包括停止ECFA,同時對臺保持強大軍事壓力,以對外經濟、外交手段壓縮”臺獨“的國際空間,民間融合鼓勵臺灣人來大陸學習和就業等多管齊下,同時做好隨時武統的軍事斗爭準備。“窮臺”“困臺”一定是與對臺軍事斗爭,甚至與未來武統有機結合。必須制訂應對未來美國及西方對中國的經濟金融制裁的預案并采取行動。同時,全球南方戰略及去美元化戰略必須繼續推動。

【參閱】
中國經略全球及半球化戰略大思考 - 今日頭條
https://m.toutiao.com/is/iLDUCSEm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德納:該對臺灣停止ECFA了!

    2024-01-19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