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所謂“民營經濟”,就是所有“民營企業”的集合而構成的一種經濟形式或經濟成份。“民營企業”,嚴格地講是指私人投資、私人經營、私人享受投資收益、私人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但是,在我國,“民營企業”后來被泛化了,即把與國有獨資企業相對,所有非國有獨資和非國有控股企業都視作“民營企業”。據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易風教授研究所得,“民營企業”、“民營經濟”都是我們后來從日本引進的。在日本,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官方都認為“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就是私人經濟。我國學術界一些專家學者說“民營企業是由人民創辦、人民經營、人民所有、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都是人民經濟”。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能成立。
什么是“民營經濟”,它是什么一種性質的經濟?所謂“民營經濟”是所有“民營企業”的集合構成的一種經濟形式或經濟成份。而“民營企業”,嚴格地講,它是指私人投資、私人經營、私人享受投資收益、私人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但是,在我國,“民營企業”后來被泛化了,即把與國有獨資企業相對,所有非國有獨資和非國有控股企業都視作“民營企業”。改革開放之前,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文獻中、包括《憲法》,從來沒有“民營企業”這樣的概念,也沒有“民營經濟”的說法。另外,在改革開放前及其初期,我國工商行管理政部門的企業登記中也沒有使用過這樣的稱謂。“民營企業”的概念最初出自1995年5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這一文件,在此前是沒有的。至于“民營經濟”這一概念則更是一樣。據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易風先生研究所得,所謂“民營經濟”不過就是私營經濟。它是從西方引進的一個概念。他說,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西歐國家掀起了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浪潮,并很快波及到日本。但在日本,私有化不叫私有化而叫“民營化”⑴ 。有了這一思潮的推動,于是乎,公企業(公有企業)就一陣風私有化,變成了“民營企業”。“民營化”一詞后來在我國臺灣省也很流行。什么叫“民營化”?吳易風教授指出:日本的經濟學家說,公企業的“民營化”是指廢除該公企業的設置法,同時出售政府所有的公企業的資本,將其轉化為私營企業。另外,日本官方的解釋更具體。他們說:“民營化”一詞包括三重含義:一是公共法人通過組織變更而轉為股份公司形式的公企業,并將部分政府資本逐步賣給私人;二是公共法人通過組織變更而轉變為民間所有認可法人;三是公共法人或股份公司形式的公企業通過組織變更而成為私營企業。對此,吳易風教授指出:無論是日本的經濟學家、還是他們的官方機構對“民營化”的解釋,在日本“民營化”都等于西歐國家的私有化。其中,將公企業改組為股份公司形式的公企業并將政府資本逐漸出售給私人的作法,相當于西歐國家的部分私有化;將股份公司形式的公企業變更為私營企業的作法,則相當于西歐國家的完全私有化。至于臺灣如何解釋“民營化”,吳易風教授指出:臺灣所說的“民營化”就是英語中的privatization,也同樣是私有化的意思⑵。可見,不論從哪種意義上說,“民營化”都是私有化,即把公企業變成私人企業。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民營化”之后,也就等于明白了什么是“民營經濟”。因為“民營經濟”不過就是將眾多公企業私有化的結果而已。既然如此,那么“民營經濟”不就是私有制經濟嗎?然而,在我們引進這個概念時,卻沒有指出這一點,而是只取其“名”,不明其“意”。因為如果指明“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就是私人企業、私有制經濟,那就會使企業主沒有面子,不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另外,如果把“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當作私有制經濟,那我們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也不好向人民交代為什么要如此鼓勵和支持發展“民營企業”“民營經濟”了,似有與《憲法》和《黨章》相悖之嫌。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說,“民營企業”“民營經濟”這樣兩個概念使用起來十分方便,也十分安全,會使各方面的人士都感到滿意。那么,我們現在所說的“民營經濟”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經濟?有權威人士解釋道:“‘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臺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民營經濟’包括國有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混合所有民營經濟、民營科技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類型。”⑶ 權威人士的這番解釋,話說了一大堆,一般人很難理解,反而被搞糊涂了,根本不知其意,以為“民營經濟”就是一池“渾水”。這一番解釋的要害在于,它完全避開了所有制關系這個根本,一味地從所謂“營”即經營方式的層面來說教。這是在玩概念游戲與障眼法,有意模糊“民營經濟”的本來面目,讓人看不清它的本質屬性所在。那么,我國的所謂“民營經濟”到底是一種什么性質的經濟?按照現行法律解釋,民營企業是相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當國有出資比例大于50%時,該企業就是國有企業;當非國有出資比例大于50%時,該企業就是民營企業。故而在中國境內除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以外的所有企業,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叫民營企業。而集體所有制經濟單位是指財產屬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一般都不符合企業法人登記注冊要求,則不屬于民營企業,只有其中按照合伙制或股份制企業標準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才能歸入民營企業。如此看來,我國的所謂“民營經濟”中,盡管包括少數集體企業,但就總體或主體成分而言,就是一種私有制經濟,而且主要是一種資本主義經濟。因為在這一經濟形式下,生產資料被當作資本來使用,企業實行的是雇傭勞動制度,其生產經營的目的完全是為著最大限度地獲得剩余價值或利潤,即賺錢發財。然而,在我們的一些專家學者眼里,“民營經濟”不是私有制經濟,更不是資本主義經濟。他們說:“從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民營經濟的地位看,既然我國的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從財政收入到 GDP增長、從投資到創新和就業,都已經超過50%,無論是從客觀現實還是從憲法和法律規定上,民營經濟都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理直氣壯地說,“民營企業是由人民創辦、人民經營、人民所有、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都是人民經濟,民營企業將始終伴隨國家發展而發展,始終為推進人民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成長。”⑷ 這真是天大的驚人發明!筆者認為,要說清楚什么是“人民經濟”,必須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人民”二字。據有關學者考究,“人民”二字最早是由古羅馬人發明和使用的。在羅馬人眼里,“人民”包括貴族和平民(不含奴隸)。法國18世紀啟蒙主義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盧梭則認為,“人民”就是“全體個人的結合所形成的”一個“集體”[1]29。對此,馬克思依據他科學的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認為,以往的思想家所說的“人民”,是一個“過于一般的含混的概念”,應該“用個更確切的概念來代替”[2]210。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這個概念完全抹煞了其中所包含的階級差別,把“人民”變成了一個純粹抽象的東西。因此,他同時指出:“真正的人民即無產階級、小農和城市貧民”勞動群體[2]220。可見,馬克思所理解的“人民”是一個包含有階級、階層差別的,并且是以“無產階級、小農和城市貧民”這般勞動者階級為主體的科學范疇,這個范疇決不包含與勞動者階級相對抗的階級成份。對此,列寧也指出:“馬克思一向都是無情地反對那些認為‘人民’是一致的、認為‘人民’內部沒有階級斗爭的小資產階級幻想。馬克思在使用‘人民’一語時,并沒有用它來抹煞各個階級之間的差別,而是用它來概括那些能夠把革命進行到底的一定的成分。”[3] 他還指出:“社會民主黨過去和現在都有充分的理由反對資產階級民主派濫用‘人民’一語。他們要求人們不要利用這個字眼來掩蓋自己對人民內部的階級對抗的無知。他們堅決主張無產階級的黨必須保持完全的階級獨立性。但是他們把‘人民’分為各個‘階級’,并不是要先進的階級閉關自守,把自己限制在狹小的范圍內”[3]615。毛澤東,當代最卓越又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也是一位最熱愛“人民”的人民領袖。他把“人民”比作“上帝”與“上天”,高呼“人民萬歲!”他的文章和講話以及全部實踐都充滿著對人民熾熱的愛與關懷。有心人曾做過統計,《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一語出現過345處,第2卷出現過556處,第3卷出現過845處,第4卷出現過1440處,共3186處(不含第5卷)。那么,毛澤東理解的“人民”到底是什么?他在1949年6月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這樣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4]1475 另外,他于1957年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又指出:“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5]364上述可見,“人民”作為科學范疇,是一個由多個階級、階層組成的社會群體或集合,“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作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所理解的“人民”,必須包括如下幾點,即:一、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與階級分析的方法進行考察,時刻注意其中所包含的階級與階層的差別,不能滿足于過于寬泛、抽象的理解;二、強調“以勞動者為主體”,突出勞動者的主體地位與主導作用;三、“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也是屬于“人民”這一范疇的要素。這是馬克思主義與資產階級及無產階級內部修正主義庸俗“人民觀”的根本區別所在,否則,勢必陷入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與修正主義的泥坑。既然明白了什么是“人民”,那么,也自然就會很容易地明白什么是“人民經濟”的問題。“人民”,從經濟學意義上理解,不過就是諸種經濟形式組成的集合或人格化。從而,所謂“人民經濟”,就是“人民”中所屬的各階級、階層所代表的那些經濟形式的總稱。在我國現階段,我們的國民經濟包括全社會勞動者的全民所有制經濟、部分勞動者共有的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勞動者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此外還包括西方國家在華的資本主義經濟成份。用馬克思主義階級與階級分析的方法看,國內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和西方國家在華的資本主義經濟這兩種經濟形式比較復雜。其中,國內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由于包含有愛國的和不愛國的、甚至還有主動投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坑害自己國家的兩個部分。西方國家在華的資本主義經濟,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由那些外籍華人或國際友人出于真心要幫助我國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而興辦的企業;二是那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轉移落后產能與技術,或實行經濟侵略和企圖對我實行經濟控制的跨國公司。照理說,不論是國內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還是西方國家在華的資本主義經濟,除了其中這第一情況之外,其他的都不應該屬于“人民經濟”的范疇。但是,在我國現階段,學術界有些專家學者熱炒的所謂“人民經濟”恰恰都把那些本來應該排除在外的經濟形式,統統以所謂“民營經濟”的名義都包含在“人民經濟”范疇之內了。這種主張與做法是完全錯誤的,應該予以排除。那些力主把“民營經濟”塞入“人民經濟”的專家學者雄心勃勃、躊躇滿志,其理由到底是什么?他們說,“民營經濟”之所以是“人民經濟”,就是因為構成它的所有“民營企業”都是“由人民創辦、人民經營、人民所有、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這道理好似新鮮,似乎可以忽悠不少人,但是未必。因為它太荒唐,太無理。“民營企業”是“由人民創辦”的嗎?請問:那些“民營企業”的業主是誰,其名稱是誰命名的,地址是誰選的,經營理念、經營范圍與方式是誰確定的?這些不都是企業主的主意嗎?難道說這些都是全國人民、尤其是我們的工人、農民做的主嗎?比如“恒大”,你能說“恒大”的企業主不是許家印,而是全國人民嗎?“恒大”的經營理念、它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決策、每一步的發展戰略及實施方案等等,其中無論是它的進、還是它的退,尤其是最后逃到美國去申請破產保護的決定,難道是全國人民的主意嗎?普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這樣的邏輯?!“民營企業”是由“人民經營”的嗎?那些“民營企業”,從一開始,不都是業主直接投資(無論是自籌、還是向銀行貸款)、親自經營的嗎?它的經營宗旨、發展戰略、經營策略、市場營銷等等,不都是業主的思想、理念所致嗎?是的,后來業主的資本雄厚了,企業做大了,生產經營活動與社會的聯系更多、更廣泛了,此時的業主已經無力且無心直接從事經營活動了,于是就退出了經營第一線,由聘請來的專職經理人員來行使企業的經營管理職能,有的企業甚至還有專門的智囊集團來出謀劃策。這時,業主就成了一個完全脫離生產經營與管理的單純剝削者與消費者。須知,這些聘請來的經理人員和智囊團人員,不過是業主的高級雇傭勞動者,或“特種的雇傭工人”[6]369,即忠實可靠的“管家”和“代理人”。他們代替業主履行管理職能并不是以一般雇傭工人的名義來進行的,而是“以資本的名義進行”的[6]369。這時,企業的經營宗旨、發展戰略、經營策略、市場營銷等所有的經營活動所遵循的仍然是業主的經營理念,最終都是為業主的利益服務的。這時,業主仍然是業主,即企業的所有者。業主資本的增大及其經營規模的擴張,經營活動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正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加深;業主退出一線經營活動,只能說明他已經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變成了社會多余的人口,即純粹的食利者階級,進而加深了他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這正說明“民營經濟”即“人民經濟”的說法完全站錯誤的,不住腳的。“民營企業”是“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嗎?說“民營企業”是“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是根本違背業主當初創辦企業初衷的一種說法。試問,業主當初為什么要辦企業?他是為了讓“人民享有收益”嗎?專家學者們的這種說法,本來是為了討好業主,但是筆者斷言,恐怕沒有哪一位業主會贊成。因為這既違背了他們的初衷,他們也沒有那么的高尚與偉大。筆者之所以這么說,用得上馬克思的一句話,即“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誤解,……我決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這里還應該包括我們現在“民營企業的業主”。筆者注)。不過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6]12 既然如此,那么他們就必然是作為資本的人格化即資本家而存在。“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 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余價值,用自己的不變部分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或剩余價值[6]260。這是業主的本性所在。業主的這種本性,不只是一種理論概說,更是一種鮮活的社會現實。——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20590元,按年底14.12億人,居民工資性總收入約29萬億左右,在全年121萬億GDP中所占份額僅為24%左右。 ⑸ 而2021年公布的以收入法計算GDP的46個經濟體中,勞動者報酬在GDP中所占份額最大的前五位分別是瑞士(59.2%),美國(53.57%),德國(53.13%)、冰島(53.12%)、斯洛文尼亞(52.76%);英國、法國、丹麥、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家勞動者報酬在GDP中所占比例均超過了50%;南美洲國家平均是38%;東南亞,菲律賓、泰國也達到了28%。⑹——2019年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課題組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有39.1%的5.47億人口月收入低于1090元,占全國人口比重為42.85%,其中:546萬人收入為零、2.2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4.2億人月收入低于800元、5.5億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若以1090-2000元作為中低收入者的標準,則該群體人口達到3.64億。中國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數達到9.64億。⑺——招商銀行2022年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千萬級以上的富人,占比0.07%,持有31.28%的財富,人均資產金額為2813.38萬元;50萬元以上、1000萬以下的中產,占比2.18%,持有50.10%的財富,人均資產金額為151.53萬元;50萬元以下的普通公民,卻占比97.75%。⑻ ——2023年中金公司報告顯示:中國財富總量為790萬億人民幣,其中國資占360萬億,私有財產總量為430萬億。在私有財產人群劃分中,最富裕人群共計140萬戶460萬人,總資產為290萬億,其人口占比為0.33%,其財富占比為私有財富的67.4%;中產階層3100萬戶9900萬人,總資產為110萬億,其人口占比為6.9%,其財富占比為私有財富的25.6%;非富裕非中產的其他人群13.22億人,總資產為30萬億,其人口占比92.77%,其財富占比僅為私有財富的7%。⑼——根據財政部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和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分別為21.3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與16.8萬億元,兩項合計債務總額共38.11萬億元,總負債率為38.6%。⑽——財政部另有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和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分別為25.66萬億元與20.89萬億元,兩項合計債務余額共46.55萬億元,總負債率為45.8%。⑾——據央行提供的資料顯示,2008年至2018年10年間,我國居民負債率由18%上升至53.2%,到2019年又上升到54.3%。⑿——另有財政部提供的料顯示,截止2020年,我國居民負債總額達2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負債14萬元人民幣。⒀事實勝于雄辯,這就是專家們所說的“民營企業”就是“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的真實寫照。如果“民營企業”真的是如專家們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會是如此嗎?我們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會是如此嗎?收益到哪里去了?錢到哪里去了?不是一一地都到了業主的口袋去了嗎?這怎么能說“民營企業”就是“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綜上所述,“民營企業”從總體上不是“由人民創辦”“人民經營”的企業,更不是“人民所有”的企業,也不是“人民享有收益的企業”。進而,說“民營經濟”是所謂“人民經濟”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不能成立的。既然如此,那些專家學者為什么千方百計硬要把“民營經濟”往“人民經濟”里拽,而我們要為此一辯,還其本來面目呢?這里,筆者不禁想起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一段話,請允許我用這一段話用來對此作出答復,并結束本文。如有不妥,敬請學界朋友批評指正!
馬克思這樣說:“德國和西歐大陸其他國家的社會統計,與英國相比是很貧乏的。然而它還是把帷幕稍稍揭開,使我們剛剛能夠窺見幕內美杜莎的頭。如果我國各邦政府和議會象英國那樣,定期指派委員會去調查經濟狀況,如果這些委員會象英國那樣,有全權去揭發真相,如果為此能夠找到象英國工廠視察員、編寫《公共衛生》報 告的英國醫生、調查女工童工受剝削的情況以及居住和營養條件等等的英國調查委員那樣內行、公正、堅決的人們,那末,我國的情況就會使我們大吃一驚。柏修斯需要一頂隱身帽來追捕妖怪。我們卻用隱身帽緊緊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認妖怪的存在。”[6]11⑴ ⑵ 吳易風:關于非國有化,民營化和私有化[J].當代經濟研究1999.10-6⑶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3f16e00308f7486491c103b1.html⑷ 北京大成企業研究院課題組《長期穩定民營企業信心,亟需進一步理論創新——兩場民營經濟理論專家座談會觀點綜述》,2023-12-16 經濟觀察報
⑹ 引自王今朝《駁蔡氏謬論》一文提供的數據,昆侖策研究院 2024-01-0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803548/⑻ 招商銀行2022年報,https://www.docin.com/p-4518008249.html⑼ 中金2023年中國財富報告,揭秘了我國私人財富格局,結果令人震驚!》,信托情報局 2023-12-25⑽ 財政部:截至2019年底我國政府債務率為38.5% 債務風險水平總體可控,中國網2020.04.03⑾ 財政部:截至2020年末全國政府債務余額46.55萬億元 風險總體可控,中國經濟網2021.01.28⑿ 全民負債時代來了,全民負債總額超200萬億,是誰掏空國人錢袋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686384605383563&wfr=spider&for=pc⒀ 財政部:截至2019年底我國政府債務率為38.5% 債務風險水平總體可控https://www.sohu.com/a/385251064_162522[1] 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 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 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6] 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