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共享發展理念尤其引人關注,它注重的是公平正義,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堅持共享發展,是堅持其他四種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的發展,都是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因此共享發展又具有社會主義本質的屬性。
第一,共享發展的主體是全體人民
根據毛澤東思想,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民既指個人,又指不同群體,但當前著重指不同群體,因為當前我們國家和社會面臨的主要不公平是群體之間的不公平,首先需要解決的也是群體之間的不公平。
個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是指無論身份地位、職業屬性、財產收入、能力素質如何,每個人能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以此實現自身價值、服務社會、造福民眾。這是實現共享發展的最高價值追求,也是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
城鄉、地區、階層、性別、民族等不同群體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是實現共享發展的較低層次的價值要求。群體共享發展成果不同于個人共享發展成果,前者是指不同群體之間共同平等享有發展成果,但是群體內部不一定共同平等享有成果,后者則指每個人都能平等的享有發展成果。當前我國實現共享發展,有必要把握這二者之間的關系,看到實現不同群體之間共享發展成果是實現每個人共享發展成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重要的途徑與方法。
第二,共享發展的客體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首先是指包括收入、資產在內的物質資源,而且著重指社會公共服務,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務,例如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等。在物質層面當前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主要體現為公共服務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增強,旨在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共享發展要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要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等。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還包括文化等精神資源,尤其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在精神文化層面當前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主要表現為文化產品、文化形式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也致力于人民文化水平、綜合素質的提高。
此外,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還包含民主參與、民主選舉在內的政治資源以及青山綠水等生態資源。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包括多種資源,不宜單純理解為收入、財產等物質資源。
第三,共享發展的標準是平等而不是平均享有發展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歷了從“過度重視公平”到“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從“再分配更加重視公平”到“共同享有經濟發展成果”的發展階段。當前重視全體成員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是為了矯正較長時間的分配失衡,重新平衡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不過度重視效率,也不犯平均主義的錯誤,而是共同享有經濟發展成果,允許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提高效率增加總財富的同時也出現了資源配置的不公平、權力異化等問題,進而導致了公平正義的部分缺失,共享發展理念就是為了糾正這些問題而提出來的。
平等享有發展成果既保障了個人和群體都享有經濟參與、政治參與、文化參與的權利,又保障個人和群體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形成基本能力,同時救濟性、保險性、補償性的再分配的力度和覆蓋面涉及到全體人民。
第四,共享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的本質也是實現共同富裕。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民眾在收入分配、家庭財富、基本醫療、就業服務、義務教育、文化生活等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感到了不可避免的差別,盡管國人更傾向于強調個人才干和勤奮在造成人們貧窮和富裕方面的作用,但是相對于獲得感,不少人感受更多的是不公平。
這種不公平不是絕對的,而是一種相對不公平,相對不同階層、群體、不同區域之間的不公平。共享發展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價值取向,堅持一切發展為了人民,一切發展依靠人民,一切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有更多的獲得感而不是抱怨不公平。
在堅持人民至上的前提下,堅持先富帶后富,堅持平等而不平均,堅持共同而不同步的原則,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作者系中共鹽津縣委黨校教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