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孫文營: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
點擊:  作者:?孫文營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19-10-30 10:31:31

 

1.webp.jpg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成就,有力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表現為七個方面: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最大優勢,是決定其他方面優勢的基礎和前提;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和科學民主決策是政治優勢;實現公有制主體基礎上的又好又快發展和兼顧效率與公平是經濟優勢;民族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融合使中華文化獲得新時代的生命力是文化優勢;以人民為主體貫徹群眾路線,形成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是社會力量優勢;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并發揮其現實力量是理論優勢;強化執政黨使命和責任擔當,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成就,充分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而不懈奮斗,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成就,進一步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

01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根本優勢,因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全方位的,滲透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力量凝聚、理論指導和國家治理等方方方面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他方面優勢的前提。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由其優秀品質決定的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階段,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領導核心。歷史證明,“過去的革命問題解決得好不好,關鍵在于黨的領導,現在的建設問題解決得好不好,關鍵也在于黨的領導”。“要把十幾億人的思想和力量統一和凝聚起來,共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設想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始終是領導核心,是因為其具有很多優秀特質:在理想信念上,中國共產黨有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始終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在組織上,中國共產黨擁有卓越的執政集體。在中國,進入中央領導層的領導者,大都經歷基層歷練,并經過層層篩選,因而治國理政能力強。中國共產黨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集中了全國眾多的先進分子和各方面的優秀人才,是巨大的組織資源和組織優勢。在作風上,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謙虛謹慎的優良作風,一貫重視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

2.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不斷加強和改善自身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必須不斷改善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人民的要求。”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等領導能力不足和黨員腐敗現象。但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積極應對各種風險考驗,持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專門強調了加強黨的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懲治腐敗,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確保了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3.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陷入政黨紛爭、政局動蕩的旋渦之中,根本原因就在于執政黨缺乏權威,難以實現有機的社會整合。馬克思恩格斯在領導歐洲工人運動和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中,始終強調“權威”的重要性。“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而沒有這種統一的和指導性的意志,要進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與維護黨的領袖的權威和核心地位是一致的,鄧小平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偉大進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習近平同志是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和領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取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更偉大勝利,必須更加自覺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更加自覺地做到“兩個維護”。

4.中國共產黨領導一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優勢的根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一切偉大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的。出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偉大成就基本經驗的總結,黨的十九大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進一步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方位領導,才能保證我國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理論創新、社會團結和穩定,才能推動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我們說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優勢的根源所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

02

人民當家作主和科學民主決策的政治優勢

 

與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不同,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民主,是屬于絕大多數人的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無論是從階級實質,還是從實現形式來看,中國的民主政治超越了西方民主模式的局限和困境。

1.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基本政治制度決定了人民當家作主和科學民主決策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最真實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能夠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充分發揮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的政治智慧和卓越才能,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盡可能避免決策失誤。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之間是執政黨同參政黨的關系,有效避免了西方政黨之間為爭奪政權而導致的政局不穩、社會秩序混亂等現象。

2.中國共產黨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組織原則是實現政治優勢的根本保障
  
《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民主集中制具有巨大的組織和領導優勢。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可以保障黨和政府的領導權威和治理效率。“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同堅持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要求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這是處理黨內關系的準則,有利于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克服彼此分歧,凝聚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和運用各種社會資源,使黨和政府決策部署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從而提高治理效率。正如鄧小平所言:“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我們的效率是高的,我講的是總的效率。這方面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保持這個優勢,保證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有利于科學民主決策。民主集中制堅持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可以保障全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使人民群眾能夠暢通表達利益訴求,從而使黨和政府制定的方針政策、作出的重大決策有充分的民意基礎。

3.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與西方國家只重視公民的投票形式,而忽視公民真正享有民主權利不同,我國高度重視發揮協商民主的作用。協商民主包括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等多種形式。協商民主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通過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把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地團結起來,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匯聚起來,形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大合力。“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其優勢就在于,無論是人民在選舉行使投票權利之前,還是在作出重大決策之前,都可以進行平等的、充分的協商,都可以就共同關心的問題盡可能取得比較一致的意見,把人民群眾最大的意愿和要求集中起來,因而就可以把事情辦得更順利一些、更好一些。

03

公有制主體基礎上又好又快發展和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經濟優勢

 

根據唯物史觀基本原理,評價社會制度是否優越的最高標準,就是看它能否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及最大程度實現全體民眾的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此作出了肯定性回答。

1.又好又快發展是經濟發展優勢的最顯著特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生產力高速和高質量發展的統一。在發展速度方面,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1980年,鄧小平就強調:“我們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實來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這要表現在許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沒有這一條,再吹牛也沒有用。” 1984年在會見日本客人時,他說:“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4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又邁過了90萬億元門檻。“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發展質量方面,實現了經濟高質量發展。200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把“好”放在“快”之前,意味著由過去更多地強調發展的速度,轉為更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從2012年開始,針對我國經濟發展條件出現的新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更加強調“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為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了建立現代經濟體系的要求,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2.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經濟發展優勢的最直接動力
 
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最直接的動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時說:“現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再加上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今后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所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充分證明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只要我們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并善于把這一優勢同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就一定能夠推動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建設項目更快更好完成。”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避免出現資本主義社會中決策周期長,繁冗拖沓、渙散低效的情況,有利于實現趕超發展。我國之所以能夠實現集中力量辦大事,不僅是因為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領導,而且是因為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社會化的一般要求決定的。我國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家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通訊、金融、基礎設施和支柱產業等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因為生產資料、國民經濟命脈掌握在國家手中,國家才能夠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調動各方面的力量辦大事。而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資料則由私人占有,社會被分成許多利益不同的私人集團,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難度很大。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效率和公平的統一

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與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條件下兩極分化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公有制主體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逐步推進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實現了從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市場的基本指向是經濟效率,能更有效保證經濟效率;而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則使得勞動者和勞動資料相統一,使得廣大人民共同占有了生產資料等社會財富,進而有效保證了分配公平。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效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我們逐步突破了單一所有制結構。自黨的十五大確立“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來,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打破了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收入分配關系,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40多年的改革發展歷程,催生了大量的企業主體、市場主體,它們為尋求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不斷開拓進取,從而促使我國經濟充滿活力、持續發展。

04

民族優秀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融合的中華文化優勢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未曾中斷的文明。5000多年中華文明發展史孕育生成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民族優秀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融合所形成的中華文化優勢,是形塑和傳播中國價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1.堅定文化自信,反對歷史和文化虛無主義
 
文化的力量是反對歷史和文化虛無主義的內生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有較大影響的歷史和文化虛無主義思潮否定中華文明、破壞民族團結、丑化人民群眾、歪曲黨史國史、詆毀國家形象、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合法性。“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地開展揭批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1978—1994年,主要是反對以“非毛化”為代表的歷史虛無主義錯誤傾向,加強黨史國史研究、宣傳與教育。1995—2011年,主要是反對以“告別革命論”為代表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中加強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主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歪曲攻擊黨和國家的歷史,抹黑毛澤東等領袖人物、否定革命英雄等歷史虛無主義現象,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民族優秀文化,全面掀起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的斗爭,取得重大勝利,進一步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弘揚、傳承并不斷發展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中華文化的不間斷性,使得中華民族精神以其獨具的價值功能持久地作用于中國社會,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奮斗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偉大的夢想精神,賦予了偉大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創造精神的本質是創新,偉大創造精神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精神之源。正是有了偉大創造精神,我國科技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正是有了偉大奮斗精神,我們才能跨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很多“雪山”“草地”,征服不少“婁山關”“臘子口”,取得了攻堅克難的偉大勝利。正是有了偉大團結精神,中華民族才能形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是有了偉大夢想精神,中國共產黨才能不忘初心和使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步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成了新時代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目標的愿景藍圖。4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所形成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是激勵我們民族奮發圖強、振興祖國、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也是當代中華民族精神。

3.馬克思主義使中華民族文化獲得新時代的生命力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一方面,中華民族文化需要馬克思主義對之加以改造和提升。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需要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因子,摒棄傳統文化中的封建糟粕,這就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需要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從社會心理層面接受馬克思主義,使其真正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始終注重加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述好中國特色,使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大幅提升。這是中華文化獲得新時代生命力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吸取中華文化基因而獲得廣泛而扎實的民眾思想根基的過程。民族文化是社會心理層面的社會意識,加強民族文化建設能夠有效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有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論原則的現實化。在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均是與中華文化的精神支撐、與全體中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視為日常社會意識分不開的。

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的思想源泉
 
中華文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凝聚民族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源泉和情感聯系紐帶,能更好地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凝聚共識、勠力同心,為推進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今天,以中國發展成就為基礎,注入當代中國發展價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聯接和匯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奮斗中,將更具有凝聚力與吸引力;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本載體,當代中國發展價值在海外才能更為持續廣泛傳播并切實有效地發揮其應有的引領與支撐作用。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并不能直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但并不能否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很多有啟示價值的思維方法。如,中華民族的整體性思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方法論意義;中華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思想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精神力量;中華文化中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傳統美德等,是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諸多難題的重要思想源泉。

05

以人民為主體貫徹群眾路線的社會力量優勢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信奉者和踐行者,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永葆統一戰線的生機和活力,形成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表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獨特的社會力量優勢。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激發人民群眾社會主義建設熱情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把以改革促發展作為破解與人民利益相關的一切難題的基礎,大力推進民生建設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出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網、養老保險網,全面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不斷繁榮和發展。大力推進精準扶貧,我國年均減貧1300多萬人,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全面脫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成功實踐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熱情。

2.堅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社會力量優勢的根本保障
 
一個政黨能否奪取政權,能否鞏固執政地位,關鍵在于能否有鞏固的階級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否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中國共產黨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中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人民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黨的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領域、各環節都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經濟建設方面,著眼于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基礎上走向共同富裕;政治建設方面,著眼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各項合法權益;文化建設方面,著眼于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社會建設方面,著眼于改善民生,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著眼于增進人民福祉,為人民創造美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通過對人民利益的維護,使黨的各項工作有了堅定的群眾基礎。

3.長期堅持統一戰線,畫出最大同心圓是社會力量優勢的重要手段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工作路線,而“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貫徹徹底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55個少數民族都擁有和漢族平等的地位和權利,可以依法參與黨和國家各級黨政的政治決策,有共同治理的權利。黨在制定各項民族政策時以民族團結為價值取向,不搞民族主義和大漢族主義,堅決打擊民族分裂主義,維護中華民族一體多元格局。統籌宗教工作全局是統一戰線的重要任務,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加強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重視培養愛國宗教教職人員隊伍,努力發揮他們在黨和政府與信教群眾之間的橋梁作用。在全國30多萬宗教教職人員中有近1.7萬人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在參政議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凝聚了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從戰略高度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以最大公約數的思想方法來推進統一戰線工作,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一致性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方面,多樣性體現在當今我國社會所有制、階層利益、價值取向等方面。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關系,就是要在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包容多樣性,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2015年,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將同心圓的最外層從原來的“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擴大為“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有利于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實現更高程度、更廣范圍的大團結、大聯合。統戰工作對象的及時拓展,既豐富了統戰工作的含義,又最大限度地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06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優勢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之所以顯示出強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是中國共產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有機統一起來,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

1.與時俱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理論生命力的根本保障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完成和推進革命、建設、改革三件大事,是因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2.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鮮明理論特色和物質力量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具有鮮明特征,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決反對走否定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改旗易幟”的邪路;又與時俱進,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中國特色、時代潮流和時代特征的有機統一和辯證結合。這樣的理論才能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鄧小平在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經驗時說:“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在這里,鄧小平所強調的“真正優勢”,本質上就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以后,就變成了強大的物質的力量,因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的力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也是中國社會廣泛認同馬克思主義、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在當代中國,即便是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思潮,其在中國的傳播仍然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話語體系、思維方法和分析工具,深刻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廣泛、深刻的影響力。

3.通過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統一思想是發揮理論優勢的根本途徑

馬克思恩格斯在領導國際工人運動過程中,在與無政府主義思潮的斗爭中始終捍衛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權威地位,保證了無產階級在思想上的統一。“沒有思想上的統一,組織上的統一是沒有意義的。”為實現思想上的統一,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可以說,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改革開放的整個歷程,是理論優勢發揮現實作用的根本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治國理政新階段“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新要求,將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許多創造性發展。2013年8月19日,中央召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2014年10月,中央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2016年2月,中央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2018年8月21—22日,黨中央再次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提出了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黨的思想宣傳工作的加強,有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優勢有效轉化為大眾話語優勢、群眾力量優勢和意識形態優勢。

07

強化執政黨使命和責任擔當的國家治理優勢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是有獨特優勢的,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

1.堅持治國與治黨相統一是國家治理優勢的根本前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政治民主化的推進,我國建成了由政黨、政府、市場和社會等不同治理主體構成的完善的國家治理結構。其中,政黨治理是最根本性的,是國家治理的政治前提,“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表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對重要關系,即黨的領導與國家治理的重要關系。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奮斗歷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黨的一個突出優勢就是實現了治黨與治國的有機統一。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中國共產黨肩負著艱巨的歷史使命和承擔著重大的領導責任。領導和執政的雙重角色賦予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責任和使命。“在我國,黨的堅強有力領導是政府發揮作用的根本保證。”我國黨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也反映出了黨和政府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差異,黨在國家治理中發揮總領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而政府則承擔國家大政方針的具體執行任務。

2.完善的政府和社會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優勢的現實基礎
   
為更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社會活力,我國政府治理堅持了鮮明的社會導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推進行政改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改革,著力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權責關系、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人員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初步創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制度體系,科學定位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職能邊界,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在凸顯國家權力公共性價值取向的前提下,排除了那種國家與社會間截然對立、零和競爭的博弈選項,而致力于不斷擴大兩者根本利益的交集,追求國家與社會團結協作,共同應對治理挑戰的局面。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構建的價值前提、制度前提,也是中國實現治理體系現代化目標的最大優勢。”

社會治理體系在國家治理結構中處于基礎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社會治理不僅是政府的工作職能,而且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實現了從政府包攬向政府負責、社會共同治理轉變;更加注重依法治理,實現了從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更加注重綜合治理,實現了從單一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社會利益協調機制、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社會風險評估機制、突發事件監測預警機制,極大提高了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

3.堅持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優勢的基本方略
 
世界上一些國家雖然一度實現過快速發展,但由于缺乏法治保障,最終沒有能夠順利邁進現代化的門檻。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各方面改革工作,堅持不懈地弘揚法治精神,加強公民法治意識教育,推動公民樹立法治觀念,切實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在推進平安中國和法治中國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把法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做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等系列要求。2018年,黨中央組建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把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提高到新水平。

4.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保證國家安全是國家治理優勢的突出特征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為此,中國共產黨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把堅持“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相結合,把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把堅持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相結合,確保了改革開放行穩致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加強調堅持國家整體安全觀,“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在習近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我們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統籌“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有效保證了“我國社會大局保持長期穩定,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

5.積極參與并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國家治理優勢的重要使命
 
有效的國家治理是參與全球治理的基礎,而有序合理的全球治理則為國家治理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二者相得益彰。當前,世界各國利益相互依存,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以大國領袖的高度責任和擔當指出:“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穩步提升,為我國能夠在全球治理中擁有更多的國際話語權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世界向何處去這一時代課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寫入了聯合國安理會社會發展委員會、人權理事會等決議;“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新形勢下我國推進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的重要載體;主張全球貿易自由化,反對逆全球化的貿易保護主義的主張已經得到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擁護、贊同。這些主張和做法都不僅是為了維護中國自身的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因而成為改進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2016年、2018年。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年。
[3]魏禮群:《改革開放耕耘錄》,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8年。
[4]顧海良總主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第3、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5]許耀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總論》,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6年。

(作者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政府治理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原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7期)

 

2.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