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恩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席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指導委員;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會長、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
【作者】張楊,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博士“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論斷,已載入我國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初心、使命、地位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意識形態和文化制度等各個具體層面來保障。從具體層面出發,中國共產黨為領導、公有制為主體、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三位一體”,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從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出發,堅持黨的領導是幾個本質特征中最本質的特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原理出發,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決定著政治和文化的上層建筑,而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的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具有反作用,甚至是在一定條件下具有決定性的反作用。縱觀新中國的發展史,對于上述本質構成與內涵“三位一體”的全面堅持,是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取得一系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改革開放前后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不能互相否定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長遠戰略規劃的社會主義執政黨,與西方資本主義執政黨具有根本區別。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革命性政黨、建設性政黨、先進性政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有機結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要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全黨同志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這就是我們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的道理所在。” 從毛澤東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到鄧小平強調的“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再到習近平指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都充分表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本質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重要保證。把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本質內在地統一起來,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相結合所形成的理論創新成果,也是對黨的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化認識。不過,要避免誤讀誤解“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要政治上的共產黨領導,不要經濟上的公有制為主體而搞私有化,不要思想上的馬克思主義指導而搞多元化。針對蘇聯亡黨亡國的歷史教訓,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后,蘇聯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啊。事實上,以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為首的領導集團盡管組織上屬于蘇聯共產黨,但由于主動背叛馬克思主義和公有制主體理論,因而思想上已不屬于共產黨人,從而極力推行西方憲政和私有化。這就提醒和告誡我們,共產黨的領導和長期穩定執政,不可能脫離馬克思主義指導和公有制主體,否則,或遲或早必然亡黨亡國,這是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定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是以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為指導,不斷變革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的環節和方面。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生產力發展相對不夠發達,必須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同時,讓各種所有制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并以此推進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 40 年的經驗早已證明,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偉大經濟成就的基石。鄧小平早就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新時代更應嚴格遵照憲法和黨中央一系列文件中關于堅持和鞏固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要求,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搞“所有制無用論或中性論”。這樣才能更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才能更好保證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才能貫徹落實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制度,逐步使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共富共享共福。以公有制為主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以私有制為主體的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著本質區別。社會主義公有制如果體制機制操作得當,完全可以高效地與市場經濟有機融合,在公平與效率層面會比資本主義私有制體現出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公有制企業可以通過矯正價值規律的功能弱點體現出效益優勢,通過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撐來填補其他所有制投資空白,還可以在初次分配中避免貧富的嚴重分化,以此來為國民經濟平穩全面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產權保障。同時,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不僅可以在生產要素配置、科學技術創新、國際市場開拓等領域,激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力,還可以在增加國家稅收、創業就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等層面發揮重要作用。堅持社會所有制格局的“兩個毫不動搖”是堅持強市場、強政府“雙強格局”的微觀產權基礎,二者密切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有別于“個別工廠中的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的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為主要特征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和國防等方面的建設和治理功能要相對較強,而機構和人員應該相對較少,即是“小而強政府”,這不影響要發揮市場和企業強大的良好功能。“雙強格局”功能的有機結合,就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全面超越私有化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促進新時代民與國共同富強的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文化本質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可見,意識形態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在任何情況下應堅定不移、毫不動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和實踐性,是 21 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必須在新時代不斷堅持與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文化事業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廣泛弘揚。新時代只有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夠不斷克服西方金錢民主、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潮的不良影響,切實完善與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 在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我們要不斷在學習與實踐中汲取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更有定力、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人類社會美好前景在中國大地上不斷生動展現。(本文原載于《廣西日報》理論版2019年8月22日;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自“程恩富新馬派”)
【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